众人傻眼:“…………”
三名行刺的刺客,两死一昏,结局圆满。
锦衣亲军围上前,将昏过去的刺客绑紧,然后掐着他的人中把他救醒。
萧凡分开众人凑了上来,盯着刺客的脸久久不发一语……很长时间过去,萧凡沉思道:“有个问题我很不解,自古行刺的壮士多如牛毛,有的一击不中,飞身远走,有的悲壮激荡,杀身成仁……你以头撞柱子,所为何故?”
刺客:“…………”
萧凡想了想,仿佛有了答案,目光同情的望着他:“……失恋了?”
刺客:“…………”
惋惜的拍了拍大腿,萧凡点头道:“这就难怪了,原来是遇到了感情困扰……”
刺客面色抽搐:“…………”
****************************************************“萧凡!你这混帐王八蛋!不顾贫道死活,你还当我是你师父吗?”
“师父啊,我这不是故意跟您吵架,引开刺客的注意力嘛,不然你现在早就见阎王了……”
“他要你自尽你怎么不自尽?我是你师父,你为我死一次又怎样?会死啊?”
“废话,当然会死!”
太虚气哼哼的掸着身上的灰尘,一袭庄严凛然的官服穿在他身上显得不伦不类,就像一只毛猴子穿着衣服耍把戏似的,怎么看怎么觉得怪异。
萧凡笑嘻嘻的凑上前,道:“师父受惊了,恭喜师父洪福齐天,有惊无险,逃出生天……”
太虚抬手指着他,怒道:“别理我!别跟我说话!别叫我师父!从今天起,你已被我逐出门墙,以后再也不是武当弟子了!”
“你真要把我逐出门墙?”
“当然!”
萧凡无所谓道:“那太好了!我正愁没办法让你开除我呢,这可是你说的啊,不准反悔!既然你不是我师父,我也用不着跟你客气了,以后各走各路……”
太虚脸色一变,急忙拉住萧凡,陪笑道:“等一下!我刚刚只是玩笑,年轻人就是年轻人,说话做事总爱较真儿,这样不好,为师我得批评你……”
“…………”
****************************************************北平燕王府。
偏殿旁的花厅外,万紫千红花丛中不时传出几声清脆的鸟叫,炎炎盛夏,王府中却仿佛强留住了娇媚的春色。
花厅内,朱棣神色不动的慢慢啜了一口茶,悠然问道:“行刺失败了?”
一名身着黑衣的中年汉子跪在他面前,惭愧道:“王爷,对方早有准备,我们的人刚潜进官驿,便已落入了他们的圈套,还没开始行动就被重重包围,三名手下已为王爷尽忠了……”
朱棣眼中忽现狠厉之色,目光如鹰隼般盯着他,阴森森道:“他们尽忠了,你怎么还活着?”
中年汉子浑身一颤,伏地磕头道:“属下留在官驿围墙外负责观察掩护,故而未进去与敌厮杀,王爷,对方仿佛已算到了我们会行刺,早早的张开了口袋,等我们进去,而且那萧凡身边还有两名武功高深莫测的绝世高手随侍在侧,属下纵然进去了,也是白白送死啊……”
朱棣冷笑道:“本王手下不留无用之人,为本王所用者,该杀身成仁之时,便得杀身成仁,本王不听诸多借口,只看结果,任务既然失败,你可以去死了!”
说完朱棣忽然拔出腰侧的长剑,未待中年汉子反应,雪白的剑光幽幽一闪,中年汉子的脖子上顿时出现一道血红的细丝,细丝渐渐扩大,鲜血止不住的喷涌而出。
中年汉字睁大了双眼,目光悔恨而愤怒,喉头蠕动几下,终于倒地而亡。
一条生命在朱棣手中消逝,他却眼都不眨,冷冷注视着地上的尸体,眼中如万年寒冰般冰凉。
花色明媚的花厅内,一股浓郁的血腥气霎时蔓延开来,令人闻之欲呕。
道衍和尚在一旁冷眼看着这一切,最后长叹了口气,宣了一声佛号。
“王爷,行刺失败,萧凡马上就要来北平了……”
朱棣冷冷道:“来就来吧,本王原也没指望这次行刺能成功,派出去的这四人只是试探萧凡身边高手的实力而已,萧凡这次随侍的高手不少,那两个武功高绝的人,应该就是他的师父和师伯了,他的外围有三千仪仗亲兵,乃久经战阵的皇宫禁军和精挑细选的锦衣卫校尉,他的身边则有两个武功绝高的师门长辈,看来派人行刺的手段已不可取,还得另想办法,在不惹朝廷和天下人诟病的前提下,将这小子置于死地才是。”
道衍皱眉道:“萧凡此时应该已进入北平地界,这倒麻烦了,钦差若死在咱们的地界里,不论他是不是咱们所杀,咱们都难免要背上责任……”
朱棣沉思良久,脸上渐渐浮出一抹阴狠的笑。
“先生,阴谋不成,咱们何妨用阳谋?”
道衍奇道:“阳谋安出?”
朱棣阴森森笑道:“借刀杀人如何?”
道衍一楞,皱眉想了想,接着脸上浮现领悟之色,欣喜道:“王爷妙计!”
二人相视一眼,一齐哈哈大笑。
****************************************************钦差仪仗在山东东昌只停留了一夜,便启程北行。
告别了相送的官员,在三千仪仗的护侍下,萧凡数曰内便到达了隶属北平的大名府。
已入朱棣的势力范围,萧凡提起了十二万分的小心,当夜并未进入大名府,而是在府城北面三十里的武定侯郭英军营里设下钦差行帐。
当晚,萧凡又与郭英相谈商议到半夜,所谈内容并无一人得知。
第二曰,萧凡命军士打出钦差的全副仪仗,黄龙幡旗,金瓜节杖,执事面牌……一应物事俱全,大明大亮的向北平府全速开拔而去。
十来天的功夫,萧凡便一路张扬的经过了顺德府和保定府,在北平将士略带敌视的目光下,萧凡大摇大摆的到达了北平。
探子先行三十里,飞速禀报:北平布政使,北平都指挥使,以及燕王府诸边军将领,府事,燕山千户,副千户等一应官员将领率千余百姓,于城外十里迎接钦差大驾。
萧凡皱起了眉,钦差代表天子,虽说朱棣是皇叔之尊,但依朝廷礼制,纵是皇叔也应该出城迎接钦差的,皇族中先论君臣,再论长幼,这是自古便形成的礼仪,朱棣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8692
28693
28694
28695
28696
28697
28698
28699
28700
28701
28702
28703
28704
28705
28706
28707
28708
28709
28710
28711
28712
28713
28714
28715
28716
28717
28718
28719
28720
28721
28722
28723
28724
28725
28726
28727
28728
28729
28730
28731
28732
28733
28734
28735
28736
28737
28738
28739
28740
28741
28742
28743
28744
28745
28746
28747
28748
28749
28750
28751
28752
28753
28754
28755
28756
28757
28758
28759
28760
28761
28762
28763
28764
28765
28766
28767
28768
28769
28770
28771
28772
28773
28774
28775
28776
28777
28778
28779
28780
28781
28782
28783
28784
28785
28786
28787
28788
28789
28790
2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