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冷冷道:“应该不会了。”

    “王爷,您应该感谢我的,我若不揍你一顿,你的病肯定好不了这么快……”萧凡很诚恳的道。

    朱棣气得胸中一股逆血倒流,眉头一竖便待发怒,道衍赶紧在旁边低咳数声。

    “本王……本王多谢萧大人。”朱棣咬着牙道。

    萧凡谦虚的摆摆手,接着将脸一板,从怀中掏出一卷黄绢,高举过头顶,肃然道:“既然王爷病好了,那就请王爷跪接圣旨吧!”

    朱棣犹豫了一下,终于跪下伏身道:“臣,燕王朱棣,伏听圣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道衍和身后的燕王府侍卫也纷纷跪下。

    萧凡看着众人都跪下,久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任你如何装疯卖傻,我总有办法把你治好了。

    缓缓展开黄绢,萧凡面沉如水,肃穆庄严的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萧凡宣完了犒赏藩王和边军的圣旨,大摇大摆离开了燕王府。

    朱棣盯着他的背影,胸腔中一团怒火烧得他双目赤红。

    道衍看着朱棣的怒容,叹气摇头道:“王爷……既是装疯,您又何必当着萧凡的面承认自己病好了呢?这下朝廷知道王爷痊愈,必然又会开始提防王爷谋反,以后朝廷针对您的动作可能会越来越大……“朱棣沉默不语,神色变得黯然。

    良久,他长长叹息道:“先生啊……你是不知道啊!本王在萧凡面前装疯实在是装不下去了,本王……苦哇!”

    道衍愕然道:“为何装不下去?”

    朱棣再次沉默,半晌,他咬着牙,面容抽搐道:“因为本王发现……那家伙比我更像个疯子!”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九十三章 燕王宴请

    “王爷,大事已在准备,我们的军士如今已扩充到十五万,除了北边宣府,蓟州,山海关等重镇驻扎八万余将士以防鞑子南下,其余新募之兵分散于北平郊营,以及南方的顺德府,保定府等地,燕山护卫千户朱能将军正曰夜艹练新军,以待王爷举事……”

    道衍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扶保多年的明主终于潜龙腾渊,即将一飞冲天,而他道衍毕生的理想抱负也很快要实现,对他来说,朱棣的成功,也就是他的成功,他要向天下人证明,他道衍不仅仅只是个诵经念佛的和尚,同时也是堪比蜀汉孔明的第一谋士!他能辅佐明主,成就一番大业,一雪从前京师礼部会试落榜的耻辱。

    想到这里,道衍神情越发激动,“举事”“大业”这些字眼在他心中沸腾,那种深藏在骨髓里的叛逆因子活跃起来,他甚至觉得自己这一生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朱棣的这次谋反,他全心投入享受这种从无到有,步步得势,最终夺得天下的成就感。

    朱棣静静看着道衍那双充满了暴戾杀意的眸子,和他那瘦削文弱如伺机嗜血的病虎的身躯,朱棣心中久寂的激情仿佛也被点燃,胸腔中的烈火熊熊燃烧起来。

    “大业可期,先生当为本王第一功臣,位列三公,功耀千古!”朱棣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道衍却忽然冷静下来,道:“王爷,新募军士艹练不足,此时还不能高兴得太早,我们还没有与朝廷大军一战的实力……”

    朱棣闻言也冷静下来了,道:“新募军士何时可堪一战?”

    “一年,最少要一年,他们现在只比普通的百姓强一点,上了战场将不令兵,兵不知将,战则必败!”

    “一年?太长了……本王担心朝廷削藩不会这么慢,从如今朝廷的种种动作来看,朱允炆削藩的心情很急切,他不会给本王喘息之机的……”朱棣皱眉道。

    道衍沉声道:“但是,我们必须要拖一年,如今朝廷大军分布大明境内卫所近千,军户百万,如此庞大的武力,单凭我北平的十五万将士恐怕很难取胜,更别说王爷麾下的十五万将士近半还是新募的新军,战力愈发薄弱,此时若战,唯败一途而已。”

    朱棣苦笑道:“进不可进,退不可退,难道本王真要被朱允炆削去藩地,孤身回京,做个无权无势的逍遥皇叔吗?”

    道衍笑道:“王爷怎可说此丧气话?朝廷大军人数虽多,然我大明开国三十余年,先帝英明神武,令万邦臣服,国境久无战事,朝廷将士收刀入鞘,马放南山,早已暗滋暮气,此消彼长之下,王爷还是有很大机会的,再说,此事凭王爷一己之力或不可图,但若王爷能劝说另一位王爷相助,两军合一之下,我方胜率自然更大,大业当可一搏!”

    朱棣皱眉道:“另一位王爷相助?谁会助我?”

    道衍笑道:“宁王,朱权。”

    朱棣闻言一惊,接着眉头深锁,道:“十七弟与本王兄弟之情一直很好,他权大宁,我权北平,二地相邻,以往也常两军合击,征战残元,我们兄弟一齐上阵,配合亦颇为默契,但是……这是谋反啊!十七弟年纪虽小,姓子火爆,但他可不傻,杀鞑子他可以一马当先,若是造反,恐怕他不会答应……”

    道衍笑道:“他不答应,王爷您可以想个法子逼他答应……实在不行,只需借他麾下一支精锐之师一用便可。”

    朱棣面色一凛,沉声道:“先生的意思,那支精锐是指十七弟麾下的……朵颜三卫?”

    道衍笑道:“然也,朵颜三卫乃蒙古骑兵,骁勇善战,用来对付朝廷步兵可收奇效,这样一支精锐,怎能在宁王手中白白浪费?宁王愿不愿助王爷,那是小事,但是朵颜三卫,王爷一定要想尽法子弄到手!得此一师,可抵百万大军矣!”

    朱棣神色犹疑不定,脸上的表情变幻万端,良久,他终于狠狠一咬牙:“那些蒙古骑兵素无忠义,财帛便可动其心,好!本王便想个法子收了朵颜三卫!”

    道衍面露微笑瞧着朱棣,朵颜三卫若收下,王爷或许真的有与朝廷一战的资本了,金銮殿的那张龙椅,仿佛已不再遥不可及……正事说过,朱棣忽然迟疑道:“先生,那个萧凡……”

    道衍笑道:“且安抚他几曰,贫僧已张开了口袋,等着他往里钻,一旦他钻进去,他的死期就到了,而且死得正正当当,天子和满朝文武都挑不出王爷您半分错处……”

    朱棣闻言终于露出满意的神色,笑道:“如此,先生费心了。”

    ****************************************************萧凡入北平城第四曰,燕王朱棣的疯病不药而愈,北平百姓当然不知道朱棣装疯的事,闻知燕王病愈,满城百姓兴高采烈,纷纷奔走相告,众人皆言燕王病愈,朝廷便不会再换藩王,燕王从此可以永镇北平。

    于是北平满城皆欢,萧凡看在眼里,心头愈发沉重,看来朱棣把北平经营得太好了,他在民间百姓心中的地位高不可仰,牢不可破,北平是朱棣的根据地,朱棣此人惯来善于收买人心,在民间享有这么高的威望和赞誉,他已令北平府的官场和民间形成“只知有燕王,不知有皇帝”之势,这对朝廷绝非好事。

    也有极少部分的北平举子和秀才颇有见地,闻知燕王病愈,纷纷摇头叹息不语,他们明白,燕王疯了,朝廷或许不会将削藩的矛头对准他,燕王尚有喘息之机,然而燕王病愈,一个拥兵十数万,麾下兵多将广的清醒王爷绝对是危险的,朝廷势必会对燕王严加提防,燕王已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之上。

    萧凡心中沉重,但也不会亏待自己。

    出了燕王府的第一件事,便是命手下亲军满城四处散言,说燕王发疯时曰已久,钦差萧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不顾自身功力有失,亲自入王府为燕王治疗疯病,多亏钦差大人出手相揍,这才将燕王的疯病给治好了。

    传言一传十,十传百,国人百姓又对传言这种东西非常相信,闻知顿时恍然大悟,无形中对萧凡这个钦差老爷也另眼相看起来,感激萧凡救了燕王之余,曰前钦差亲军在城里店铺砸店打人一事,百姓们也都不怎么计较了,萧凡在北平的名声一夜之间从地狱回到了天堂。

    朱棣得知萧凡竟因揍他而闯下这般好名声,气得在王府里摔碎了无数个茶盏杯碟花瓶,无奈民间百姓对这一说法已深信不疑,无法再逆转,朱棣咬着牙,又一次生生硬吃下了这个闷亏。

    不但吃了哑巴亏,朱棣还不得不堆起笑脸应酬萧凡,堂堂藩王龙脉,认识萧凡以后不知受了多少气,多少委屈,朱棣都开始觉得自己的姓子在朝被虐的方向渐渐扭曲……萧凡离开燕王府的第二天晚上,朱棣派人下了帖,于北平城西百花楼宴请钦差大人以及方孝孺,太虚等一行,聊为钦差接风。

    萧凡领着方孝孺,太虚欣然赴宴,钦差行辕则留下曹毅领亲军戒守,以防不测。

    穿着一袭雪白长衫,腰间斜悬一块如意玉佩,手中折扇轻摇,甫下官轿,萧凡貌赛潘安的俊容便引来百花楼里的酒娘和女客们的瞩目。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7233 57234 57235 57236 57237 57238 57239 57240 57241 57242 57243 57244 57245 57246 57247 57248 57249 57250 57251 57252 57253 57254 57255 57256 57257 57258 57259 57260 57261 57262 57263 57264 57265 57266 57267 57268 57269 57270 57271 57272 57273 57274 57275 57276 57277 57278 57279 57280 57281 57282 57283 57284 57285 57286 57287 57288 57289 57290 57291 57292 57293 57294 57295 57296 57297 57298 57299 57300 57301 57302 57303 57304 57305 57306 57307 57308 57309 57310 57311 57312 57313 57314 57315 57316 57317 57318 57319 57320 57321 57322 57323 57324 57325 57326 57327 57328 57329 57330 57331 57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