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楚元道:“这个说法很有趣。”
rs巴特菲尔德则道:“事实上,我完全可以说服swire家族转让更多的股份给你,而在伦敦股市上,只要您愿意出钱购买股票,也可以吸收更多的太古洋行股份。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伦敦股市还没有从1866年和1873年的全球金融风波中恢复过来,而太古洋行的股价更是低到了很可怜的地步。”
胡楚元想了想,问道:“我最高可以持有多少?”
rs巴特菲尔德慎重的考虑了片刻,特意压低了嗓音道:“请允许我对您很诚实的说,目前的太古洋行就是一只很烂的低价股票,swire家族本身也无意继续经营下去。洋行在伦敦股市上的流通股占总股数的32%,总计一百二十万股,目前每股售价不足4个先令,总价不足24万英镑,约合98.7万两白银。目前,我们已经有15.6%的股票可以立刻出售给您,而我是太古洋行的第二大股东,持有17.4%的股份,swire家族持有32%,太古洋行的华商总买办莫仕扬手中持有3%。”
听rs巴特菲尔德这么一说,胡楚元不免有种感觉――只要你有足够多的钱,投机机会就是无所不在的,只要你有足够多的钱,合作机会也无所不在。
在上海滩多如牛毛的洋行中,太古洋行连前十都算不上,总市值不过75万英镑。因为资本不足,他们在需要大规模资本调度的生丝产业中一直没有较好的发展。
这是胡楚元的机会之一。
在没有见到太古洋行的帐目之前,胡楚元不可能盲目的高价收购太古洋行,但就目前的市值而言,他是可以出手的。
他想了一下,和rs巴特菲尔德道:“我会通过伦敦股市购买那些流通股。”
rs巴特菲尔德道:“如果您愿意购买这些股票,那我非常高兴。事实上,我现在却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问题,那就要如何将太古洋行带出目前的泥潭。航运业本来是我非常想要取得突破的方向,可我现在却感到迷茫了。虽然我并不觉得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未来会很光明,但对于您所辖管的江南轮船局,我深感忌惮。”
胡楚元道:“我已经说过,贵行只需要专心经营远洋航运,依托航运业务在英国殖民地经营矿产和其他产业,这是最稳定的道路。如果您真的要继续要问下去,那我希望贵行进入石油开采业和澳大利亚的铁矿业。”
rs巴特菲尔德叹道:“这样当然是很稳妥,可不管是国际航运,还是原材料业,这都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注入,在股市上无法募集到足够的资金,我们很难有所拓展。”
胡楚元道:“只要我拿到的股份足够多,我会解决资金的问题,这一点,你不用担心。”
“那么……!”
rs巴特菲尔德终于打开了所有的防备,将自己的计划和胡楚元说了出来,两人一起合作,rs巴特菲尔德想要进一步增持股份,而胡楚元也可以得到超过40%的股份,甚至更多……当然,这就意味着swire家族得要出局。
胡楚元同意合作。
他需要掌控一家英资洋行做一些事,但他也是有条件的,他让rs巴特菲尔德提前返回英国,替他就在欧洲购买战舰的事情做一个铺垫。
他们要谈的东西很多,不仅是和太古洋行之间的合作、收购,更多的还是个人之间的合作。
有了这样的基础,第二天,rs巴特菲尔德就踌躇满志的离开福州。
送他离开后,胡楚元回到船政衙门,伍淑珍则交给他一封信,是从上海墉园带来的,写信的人是张灵普。
张灵普已经回到上海,带回来一张军火采购清单,总价不过六万两白银,如果胡楚元同意支付,他想立刻在上海采购,并亲自押送到广西。
等胡楚元看完信,伍淑珍就道:“我倒是看了那个写信的人,似乎是您的亲信呢!”
胡楚元笑了笑,决定不和伍淑珍隐瞒此事,就道:“确实是我的亲信,我派他去越南联系了一名正在当地和法国人远征军作战的民间将领,你也可以说,那是一股雇佣军势力,为越南朝廷作战。”
伍淑珍微微有点诧异,又有点不解的问道:“难道是清朝廷在派你做这件事?”
胡楚元道:“不是,纯粹是我个人的行为,我想要支持这位将领干一番大事业,你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投资,我出钱,他出力。”
伍淑珍幽幽含笑,分明是很清楚胡楚元的意思,又提醒道:“那你要多多小心。这种事情要么能赚很多,要么是赔的非常多。”
胡楚元嗯了一声,道:“放心,这个人是可以投资的。”
伍淑珍感叹道:“你还真是一个很有信心的人呢。”
胡楚元没有再说什么,提笔写了一封信给张灵普,告诉他,已经在香港万旗洋行准备了一批军火,让张灵普直接去香港提货,以后也只用在香港交货,暂时不用涉足越南腹地。
写完信,他让胡荣进来,由胡荣亲自送回墉园交给张灵普,事实保密,任何人都不用过问。
处理了这些事,胡楚元才和伍淑珍说道:“我要投资的这位将领其实也算是捻军余党,历经十几年的东征西战,几番被朝廷追剿,居然还能活到今天,足以证明此人用兵的能耐。”
伍淑珍不免有些好奇,道:“这样的人倒真是一个奇人,也值得投资。既然菲斯特-德拉诺也在这里,不如和他商量,以后就由万旗洋行负责供应军火,就算被朝廷知道了,那也不会怪罪到你的头上。”
胡楚元仔细的想了想,觉得这样也是可以的。
关键是要让刘永福做大做强,对法国人产生足够的威胁和牵制作用,而他负责出钱。
在中法战争全面展开之前,如果他能给刘永福每年三十万两白银,甚至是一百万两白银的军饷支撑,那就能让法国人头疼极了。
他将菲斯特-德拉诺三世请了过来,一起商量,由他私人出资捐助,而万旗洋行负责贩运军火,军火在香港、澳门,或者是在广西一带交货,由刘永福自己负责运回越南。
菲斯特-德拉诺三世是有点顾忌,可胡楚元和伍淑珍对此都很赞同,目前的万旗洋行实际是他们三个人共同决策,他也只能同意。
这倒是让胡楚元发现,伍淑珍还真不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子,她的心里也隐藏着某种特殊的想法,只不过,她不会轻易的说出来。
这一点,胡楚元可以理解,对于清朝廷,她心里其实是有恨的。
------------
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来了
到了九月初,京城终于传来一个明确的消息。
在左宗棠、沈葆桢、何璟、万青藜等人的坚持下,清朝廷对其海防政策做出了一个调整,南洋水师调入广州,取代现有的广东水师,由两广总督张树声督办。
朝廷将每年的海防军费增加到450万两,150万两拨给福建水师和长江水师,300万两拨给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
至于这些军费如何使用,如何划分,则由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斟酌。
虽然原因不明,但清朝廷想要直接艹控一支主力水师的计划破产了,又继续沿用平衡湘淮两系的老战术。
对沈葆桢、何璟和胡楚元而言,还有另外一个好消息,清朝廷批准了沈葆桢的奏折,同意将福建水师移由闽浙总督督管,福州船政衙门负责协办,也同意了福州船政衙门的政改、经改计划——只有一个限制,即福州船政衙门不准制造商船,不准自营私利。
公文发下来不久,何璟叙职完毕,返回福州。
估计何璟回到有很多急事要处理,胡楚元特意等了两天,这才让胡荣带上礼物前往闽浙总督衙门。
闽浙总督衙门在仓山万安境,中信钱庄在福州的总铺则在南后街,顺道,胡楚元就先去了福州总铺,从里面抽出事先准备好的六百六十六根金条,每根重十两,折合一算也就是六万六千六百两银子。
钱不多,礼不重,却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放在哪里都惹人心动晃眼。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496
21497
21498
21499
21500
21501
21502
21503
21504
21505
21506
21507
21508
21509
21510
21511
21512
21513
21514
21515
21516
21517
21518
21519
21520
21521
21522
21523
21524
21525
21526
21527
21528
21529
21530
21531
21532
21533
21534
21535
21536
21537
21538
21539
21540
21541
21542
21543
21544
21545
21546
21547
21548
21549
21550
21551
21552
21553
21554
21555
21556
21557
21558
21559
21560
21561
21562
21563
21564
21565
21566
21567
21568
21569
21570
21571
21572
21573
21574
21575
21576
21577
21578
21579
21580
21581
21582
21583
21584
21585
21586
21587
21588
21589
21590
21591
21592
21593
21594
2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