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他娘的好用。

    刘坤一,能力不低,原则姓也不错,保帝中枢,曾国荃不敢出头,湘系就是他第一个摇旗呐喊,问题是不能驾驭湘军。

    要用湘军,首选刘锦堂,还是要将湘军交给刘锦堂,刘锦堂不行了,次选王德榜,末选孙开华。

    要用淮军,首选刘铭传。

    二刘只要不死,湘淮两军就可堪一用。

    二刘一死,立刻就要另建新炉灶,后面的人都没有能力和威望统领全局,李鸿章、刘坤一都老了,跟不上时代,在国内欺负一下农民部队凑活,打洋人是自己找死。

    曾国荃,眼下也就是脾气比较大,嘴比较能吼,真正一打仗还是跑路第一。

    岁月不饶人,当年的曾剃头,如今早已成了曾跑跑。

    所以,刘铭传必须调往东北,再不济也得是山西,刘锦堂必须调往山东,再不济也得回江西。

    至于李鸿章,虽然早前和李鸿章达成了君子协定,胡楚元还是和光绪帝载湉交个底,此人极怕损伤淮军实力,影响自己的实权地位,真正打硬仗不能指望他,外交谈判也不能指望他,万一有人攻打京师、山东、东北,淮军要冲出去,必须让刘铭传上阵。

    刘铭传要是已经死了,那就别指望淮军了,让淮军殿后打杂。

    至于满清各位亲王,还有那些满臣,胡楚元逐一都有评价,庆贝勒是坚决不能用,哪怕成了庆郡王,这个人太贪心。

    肃亲王无能之辈,至少有自知之明,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心里还是清楚。

    恭亲王奕若死,立刻启用荣禄,荣禄之后就是张之洞,此二人虽贪,又是出名的墙头草,好歹也是有能力的人。

    至于孙家鼐、翁同龢,胡楚元也建议光绪帝载湉,用是可以重用,但别轻易就往军机处塞,塞进去就麻烦了。乘着李鸿藻是后党残留,放逐回家即可,不要再用了,这个人也不是省油的灯。

    胡楚元所说的这些,对光绪帝载湉来说,比前面一个月更加重要,前面是教光绪帝载湉强国之道,这些却是真正坐稳帝位的关键钥匙——识人用人。

    当今的大清帝国里,真正能把所有人看穿识穿的,除了胡楚元,其实也没有第二个人。

    就在这样的交谈中,光绪帝载湉更加意识到,只要依靠胡楚元,他确实能解决掉所有问题,他的帝位也似乎变得前所未有的稳定。

    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胡楚元……不过是借助他实现强国的梦想,一旦国家强大了,军队却不在满人的手中,还不太可能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满清政权的末曰也就到了。

    对于这一点,胜利者载湉远远不如失败者慈禧,慈禧固然会犯低级错误,但她至少知道胡楚元是个什么东西,反正不会是一个真正的好东西。

    或者说,载湉最大的缺陷就是不知道满汉有别。

    汉人就是汉人,满人就是满人,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在胡楚元准备离京的时候,拖延到六月的会试终于结束,也不知道是光绪帝载湉的意思,还是恭亲王等人联合作弊的结果,胡品元居然考中了探花,连胡品元自己都觉得匪夷所思。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员

    omygad?

    这就是胡品元看到榜单后的第一反应,在波士顿生活的这些年,他根本就没有再摸过经史子集,一门心思都在学英语,准备经营生意。

    这倒好,朝廷白送他一个探花。

    更惊喜的还在后面呢。

    何璟忽然又提出要把一个继女嫁给胡品元,大家一问出处,继续来一个“omygad”,居然是醇亲王的小女儿,年仅十四岁的容惠格格。

    满汉是不能联姻的,可在民间,这个规矩早已打破。

    没有办法,很多落魄的满人是娶不起满族女人,只好仗着满人身份娶有点小钱的汉族女人。

    在朝堂上,乾隆爷的时候就绕了一个弯路,将一个格格过继给汉人大臣,撤销满籍,以平民女子身份嫁给当时的状元。

    也没有别的原因,乾隆一时高兴,喜欢。

    这种事情后来就经常出现了,为了联姻上的需要,满汉大员之间经常这么做。

    可为了联姻胡家,将皇帝的妹妹荣惠格格降为平民嫁给胡家二少爷,这个事情干的真有点离谱。

    胡品元原先在杭州就定了亲,后来要去美国,女方家不是很同意,因为急着送弟弟出国,胡楚元就出钱解决这个事和对方退了亲。

    到了美国不久,胡品元就和教自己英文的一个美国女人结婚了。

    胡缄元说,对方发现胡品元非常有钱,主动勾引了胡品元,两个人婚后的感情一直不太稳定,88年初的时候,两个人就离婚了,女方从胡品元这里带走了价值数十万美金的珠宝首饰。

    两个人育有一子一女,女方根本不要,都扔给了胡品元。

    和醇亲王家联姻毕竟是一件大事,胡品元也很着急,很想做驸马,可他在美国结过一次婚,还有两个孩子的事情并不能暴露。

    毕竟是皇帝的妹妹,给别人做续弦,这怎么可能?

    反正醇亲王也没有过问,胡楚元又是一个喜欢做父亲的人,就同意将胡品元的两个孩子过继到自己的名下,在家谱上也不记载此事,就当是他的子女列入族谱。

    1889年7月4曰,返回上海赴任总理资政大臣一职的胡楚元,就顺道将两个孩子从京师接走,带回上海抚养。

    这时候,伍淑珍早已带着家人返回上海在墉园里住着。

    胡楚元荣升朝廷从一品的总理资政兼江南通商大臣,赐进士出身,领衔协办大学士,加封一等男兼一等云骑尉,夫人伍淑珍成了一品诰命夫人,比起寻常一品夫人更要尊贵。

    胡家二儿子胡品元成了新科探花,还将成为隐形的驸马。

    胡家之尊贵,在整个江浙已经无人可比了。

    论声望,整个江南六省也就剩下翁家、李家和渐趋落败的徽州曹家。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075 3076 3077 3078 3079 3080 3081 3082 3083 3084 3085 3086 3087 3088 3089 3090 3091 3092 3093 3094 3095 3096 3097 3098 3099 3100 3101 3102 3103 3104 3105 3106 3107 3108 3109 3110 3111 3112 3113 3114 3115 3116 3117 3118 3119 3120 3121 3122 3123 3124 3125 3126 3127 3128 3129 3130 3131 3132 3133 3134 3135 3136 3137 3138 3139 3140 3141 3142 3143 3144 3145 3146 3147 3148 3149 3150 3151 3152 3153 3154 3155 3156 3157 3158 3159 3160 3161 3162 3163 3164 3165 3166 3167 3168 3169 3170 3171 3172 3173 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