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德国的未来究竟在哪里,是否会重新踏上旧辙,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为了尽量减少德国进攻波兰的概率,在胡楚元的坚持下,德国保留了伏尔铿大区,而东普鲁士地区则成为波兰的哥尼斯堡地区,两个地区进行对换式的大移民。
伏尔铿地区的波兰人转移到哥尼斯堡地区,而哥尼斯堡地区的德国人转移到伏尔铿,整个移民所需要的经费由中国支付,历时十五年的时间完成全部转移工作。
对中国来说,这肯定不是一场亏损的战争,即便没有战争赔偿,新增的国土面积也足够抵消战争期间的所有损失,特别是完整的占领西西伯利亚和秋明油矿区的意义非常重大,整个西西伯利亚可能蕴藏的石油储备总量超过250亿吨。
从一开始。
从远东战争爆发之前,胡楚元做梦都想占据这片土地。
现在,他终于得偿所愿了。
虽然中国现在控制着阿联酋、尼曰利亚、科威特、伊拉克等潜在的世界油田中心,可这些地方终究还是要读力的,它们会自己掌管石油。
所以,能够以本国领土的名义占据西西伯利亚地区就实在是中国最好的事情了。
如今要做的事情就是牢牢的控制新的土地,占据新的土地。
布鲁塞尔协议签署后,再加上新加坡、苏曼西亚自治邦进一步转变为自治省,中国的疆域总面积增加到2478万平方公里,继续稳固着世界第一疆域大国的地位。
(未完待续)
------------
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国,新的起点
1917年4月,回到国内的胡楚元就迫不及待的制定了庞大的移民和投资计划,要继续在秋明和乌拉尔斯克、雅宾斯克发展工农业,利用天然气资源建立可靠的城市供暖系统。
有了大规模移民新西伯利亚省的经验后,再向西西伯利亚省移民时,中央政斧所做的准备工作和各种应对政策也更为完善。
对于在这些地区生活的中国人,国家会有专门的资金补贴,用于提供基本的暖气,即便是郊区、农村,每人每年都会有一笔烤火费,地方政斧也有专门的火炕修缮补贴。
虽然在战争中支出了大量的军费,依靠提前的预估和合理的投资,中央政斧的国家资产稳中有升,不计国家固定投资和国有基础设施,金融资产、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总额约为344亿中圆,中央政斧在各省仍持有超过140亿中圆市值的工商业特惠租用地。
国资委仅在白银资产的投资上,抵消国家军费支出之外还有14亿中圆的盈余。
5月,胡楚元做为首相批准了新的《国家公民调控和移民法案》,开始以大农业经济政策为基础指导方针,对国内居民人口分布进行宏观调整。
南方人口陆续向中部和东南亚地区移民,中部人口逐步向北方移动,而北方人口继续向西西伯利亚、新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东北三省、伊犁省移民。
在伊犁省内部,少数民族同样向新西伯利亚和中西伯利亚地区转移。
1917年5月,对于战争遗留的军力扩张和过多军备的问题,国家军事委员会做出全面的军事调整计划,将原先陆军部、空军部和海军部合并为新的国防部,各军设置归属国家军事委员会直属管辖的三军总参谋部。
根据国防需要,陆军正式编制增加到84个师,43个师为整编师,新增南洋兵团,空军编制为17个师,海军在原有编制外,保留14个海军陆战师。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要,各省和自治省下属的国民警卫部队编制规模最高为三个常规师,正常情况仅为一个师,各省国民警卫队的士兵由国家军事委员会役兵部统一分派,本身士兵比例一概不得超过20%。
国民警卫部队、海岸警卫部队和中央国防军都属于役兵制征兵,平时仅发放服役津贴,继续维持暂时发放前线津贴政策,并保留和坚持原有的“军队即是军校”的基本原则。
经过调整,中央国防军总兵员数从战时降低到172万人,国民警卫部队总数为83万人。
1917年7月,在胡楚元的主持下,国家行政划分重新作出调整,苏曼西亚自治区分成苏曼西亚省和苏拉威西自治省,藏省、疆省、伊犁、阿尔泰(蒙古西部和阿尔泰地区整合为一个省,以防止[***]立分裂,也是国内汉族、俄罗斯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混合居住的地区,俄罗斯族主要迁移向这一地区)、蒙古、内蒙古、广西、甘肃、宁夏、掸邦、克什米尔也设为自治省。
在燕京、天津、上海、香港四大直辖市的基础上,继续增加新的直辖市新加坡。
自此,中国行政区拥有29个常治省(东北三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江南六省、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海南、广南、苏曼西亚、济州、太平洋群岛、东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新西伯利亚、南西伯利亚),以及12个自治省、5个直辖市。
国家疆域总面积为2478.3万平方公里,在亚洲,中国拥有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菲律宾、文莱、苏门答腊、爪哇、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伊拉克12个保护国,尼泊尔、锡金、布丹、科威特是自治邦,巴布几内亚(原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斐济群岛、社会群岛、莱恩群岛、安达曼群岛七个海外省。
在曰本,中国仍然牢牢的掌握着长崎租界。
在非洲,中国拥有尼曰利亚、喀麦隆、贝宁、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塞拉利昂、刚果、赤道几内亚、加蓬、安哥拉、莫桑比克、圣多美群岛、科摩多群岛、吉布提14个海外省,通过和奥斯曼帝国、埃及的合作,中国也在试图占取利比亚、苏丹的利益。
在南美洲,中国有苏里南、中属圭亚那两个海外省。
在欧洲,乌克兰、波兰、罗马尼亚、塞维利亚、保加利亚、波斯尼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其实也是中国的保护国,在整个亚欧同盟条约范围内享有内政和外交自由权,但在军事上和经济上保持统一姓。
胡楚元现在唯一的忧虑是俄国,虽然现在是控制住了俄罗斯明煮联邦共和国的局势,将俄国监管住,可正如德国未必属于英美阵营一样,长远来看,俄国也未必就属于中国阵营。
俄国人对中国人的仇恨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中国和英美阵营真的到了必须要开战的地步,他们只会帮助英美,不会帮助中国。
德国则恰恰相反,特别是当法国人和英美阵营穿一条裤子的时候。
中国强大带来的蝴蝶效应是可怕的,整个国际局势变幻莫测,现在,谁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除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忧虑外,胡楚元此时还要考虑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共和!!!
遵守宪法,他最高只能出任三届首相,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被迫连任了两届。
他不可能再等下去,除了他,别人未必能稳定的完成进入共和时代的过渡。
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国内正面临的大规模移民调整和新的大发展政策,大农业经济政策的推广力度非常大,庞大的人口基数正在确保国家扩张到现有疆域的每一个角落。
人口的大迁移,军事的大调整,行政的大划分……!!
胡楚元只能集中精力处理国内外的经济问题,暗中加快对完全共和的部署。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比预计的要早两年结束,对于各国仍然产生了非常大的经济打击,战争对世界经济的损伤远大于各国的直接军费支出。
战争期间,各国征招的总兵力超过5700万人,因为战争和战乱导致的饥荒、疾病而死亡的人口超过700万人,且基本集中在欧洲。
截至1917年,欧洲大陆的整体工业生产能力下降了50%,德国虽然在胡楚元个人的劝说下,在协约国全面攻入德国之前宣布投降,却被英法等国索取了高达37亿英镑的债务,原先占领的波兰和法国的领地都被分离,丧失了所有在外国的投资资产,国家经济早已陷入破产。
因为提前将巴斯夫化工等主要资产的总部和结算中心迁移到中立国瑞士,胡楚元个人在德资产才勉强逃过半截,巴斯夫化工、西门子、德国商业银行、奔驰汽车等公司的在世界各地的资产也避免了被其他各国政斧没收抵债。
1914年-1917年,英国对外贸易逆差总额达到了21.34亿英镑,不仅被迫出售了价值十亿英镑的政斧资产,还拖欠中国4.2亿英镑、美国5.5亿英镑的国际债务。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257
21258
21259
21260
21261
21262
21263
21264
21265
21266
21267
21268
21269
21270
21271
21272
21273
21274
21275
21276
21277
21278
21279
21280
21281
21282
21283
21284
21285
21286
21287
21288
21289
21290
21291
21292
21293
21294
21295
21296
21297
21298
21299
21300
21301
21302
21303
21304
21305
21306
21307
21308
21309
21310
21311
21312
21313
21314
21315
21316
21317
21318
21319
21320
21321
21322
21323
21324
21325
21326
21327
21328
21329
21330
21331
21332
21333
21334
21335
21336
21337
21338
21339
21340
21341
21342
21343
21344
21345
21346
21347
21348
21349
21350
21351
21352
21353
21354
21355
2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