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概双手扶膝,身子随着车子有节奏地一晃一晃,听他说完问道:“大王现在何处?”
那信使道:“大王匆匆退至附近山上稳住阵脚,可大军仓促上山,未携军粮,庆忌攻山不下,竟耐心守了整整一天,方再度发起进攻。我军疲饿之兵无从抵抗,胥门巢将军举大王王旗率一路军引开庆忌主力,大王、相国、与伯噽将军率近万人另出一路,现已逃至东苕溪,复被庆忌发觉,拦住去路,大王请将军速往救援,庆忌损失也不小,连番大战更显疲弱,只要援兵一到,必可胜之。”
夫概眉头一蹙,问道:“逃到东苕溪?那里距御儿城甚近,怎不就近调遣御儿城守军。”
信使解释道:“大王并非一味逃走,此乃伍相国之计,大王亲身涉险,以身作饵,诱庆忌往东苕溪时,已使人赴御儿城调兵,为防庆忌逃走,方调将军人马自后路掩杀,以便毕全功于一役。”
夫概略一沉吟,点头道:“知道了,你回复大王,夫概曰夜兼程,必按时赶到,参与决战!”
“诺,卑下告辞!”那信使拜了一拜,翻身下车,跳上自己突围而出的战车,打马扬鞭,带着四名扈兵疾驰而去。
夫概浓眉一耸,一双虎目望着打马扬鞭疾驰而去的信使背影,微微叹息一声:“及时赶到……,什么时辰,才算是及时呢?可惜呀,若是天目山一战,他们同归……”
夫概“嘿”地一声,连拍车辕道:“传令下去,加速前行,目标改变,绕过姑苏,直奔东苕溪!”
御儿城,五名吴王信使牵着马呆呆地站在一片废墟前,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吴国边防要塞御儿城。他们牵着马,惊讶地走过残破的城门,在血腥满地、尸首横陈的街道上慢慢走着,两旁是火焚之后的一片片残垣断壁,有的还冒着缕缕青烟。甚至,有些房舍里还有暗火仍在燃烧。
火未灭,烟未息,地上的血迹未干,这里发生的屠城惨剧一定发生在一曰之内。这里……怎么会变成这样?庆忌明明还在东苕溪和笠泽之间与大王对峙。他倒底有多少人马!!!
几名信使想到这里不寒而栗。
就在这时,前方一辆翻倒在地的车子下面隐隐传出一些动静,几名信使如临大敌,立即丢开马缰拔出佩剑,向车后大喝。
车子上搭着一具软绵绵的尸体,双腿悬在空中,一线血丝从他的脚下搭到地面,在他后面,慢慢站起一名士兵,脸色惨白,衣甲涂满血污,手中攥着一柄短剑,可是看他那模样,直叫人怀疑他能否握得住剑柄。
两边的人都惊恐地看着对方,那人最先从五个信使的衣着上看出他们是吴军,心中一宽,嘶声叫道:“我……我是御儿城守军,你们……你们隶属哪位将军麾下?”
五名信使对望一眼,四下看看再无其他活着的人出现,面前这人衣甲依稀可以看出确是吴军,便慢慢收起佩剑。那为首的信使为人谨慎,不想向他一个普通运送物资的小卒说明身份,便随口说道:“我们是胥门巢将军麾下,奉命到御儿城公干。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何人袭城,难道……难道御儿城全城守军已然尽殁了吗?”
那守卒战战兢兢地道:“我……我也不知道。昨夜,越人突然袭城,城中常年行走吴越间的一群商旅被他们买通,悄悄打开城门,放了越军进来,一时满城火起,到处都是交战的人马。一位守将急急拖来几辆车子在此次拦街防御,后来这辆车子翻了,将我砸晕在下面,再后来……我就不知道了,我……我也是刚刚醒来……”
“越人夜袭军营?御儿城只是一座军营,并无利益可图,越人袭营,意在哪里?”几名信使互相看了一眼,眼中都露出惊惧之色,他们想也不想,立即快步沿着陈尸满地的营中主道向后面奔去。
那个大难未死的士卒四下看看,急忙也踉踉跄跄地跟了上去。
御儿城后城,这里没有火焚的痕迹,但同样死尸遍地,显然发生过激烈的厮杀,后城门没有受到破坏,但是城门是开的,地上无数杂乱的脚印,脚尖的方向无一例外的指向吴国。
(未完待续)
------------
第208章 造势
第208章造势
干隧城,几个衣衫褴褛的人拄着树枝艰难地行走在路上,遇见穿着体面些的人便停下,可怜巴巴的乞讨食物。他们大多身上带伤,裹着的布条似乎被血迹渗透,已变成了浅黑色。从那残破的衣着式样看,他们并非普通的乞儿,倒像是逃散的伤兵。
一个开店的老板拿出了些食物分发给他们,看看他们的样子,开口问道:“我说几位,瞧你们的模样,不是沿街乞讨的人啊,这是怎么……怎么成了这副样子?”
那几个人叹口气,其中便有人道:“唉,一言难尽呐,我们几个,本是随大王伐楚的官兵,谁想到,在楚国打得顺风顺水,回到了吴国,反被庆忌殿下杀了个落花流水。”
那老板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旁边唿啦一下围上一帮闲汉,七嘴八舌地问道:“听说庆忌殿下回国了,还带了数万大军,乘着长了翅膀的飞舰,是真的吗?”
“听说大王打了败仗?现在怎么样啦?”
“听说……”
一个伤兵叹道:“唉,这事儿,你们只是听说,我们可是亲眼得见。咱们回吴国走的是旱路,那水路曲曲折折,本来是绝不可能比我们快的,为啥庆忌殿下比我们先到了啊,就是乘了那种可御风而行的战舰。”
“御风而行啊!”乡民们一片惊叹。
“可不是,我们听说,庆忌殿下去年大江遇刺之后,曾经得遇仙人,传授天书三卷,所以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天目山下,咱们大王十万大军被庆忌殿下请来天神的坐骑喷火神牛,把五座大营冲得是落花流水,那一战啊,就杀掉咱们过半的人马呀!”
“哇!那不是五六万人?”
“可不是嘛,血流成河,血流成河啊,我跟你说,因为我是个伤兵,庆忌殿下才没杀我,我亲眼看着啊,那尸体一堆一堆的,比战车上的旗杆还高,真是惨不忍睹啊!”
一个士兵唏嘘道。
“那现在咋样啦?庆忌殿下真得了神助,那咋不直接取了姑苏城?”
“这个……这可是天机,我跟你们说了,可别乱讲啊。”一个伤兵诡秘地四下看看,充分调动了听众的好奇心,这才道:“姑苏城那是王城,王城自有王气,还有神灵护佑。庆忌殿下不彻底打败大王,取了王者之气,就不能进入姑苏城。可是在姑苏城外,庆忌殿下可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乡民们越聚越多,一个个听的一愣一愣的,那伤兵道:“大王是一败再败,如今败退到东苕溪,被庆忌殿下阻住了回姑苏的路,这江山……唉!这江山,难说啊……”
“说这个干嘛,诸位好心的乡亲,再施舍我们点食物吧,大王已经顾不上我们了,我们一身是伤,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得下去,只盼着……能挣扎回故乡去,见上父母妻儿一面……”
说着说着,那伤兵便哽咽起来。
听众们同情心大起,纷纷尽其所能予以施舍,有人问道:“你们住哪儿啊?”
“我是奄城的。”
“我是延陵的。”
“我是南武城的。谢谢乡亲们呐,不说了不说了,我们还得到处讨些盘缠,以便赶回家乡,谢谢各位好心人呐。”
几个伤兵感伤地说着,向他们一一拱手,然后拄着拐棍,七扭八歪地向前挣扎,留下那群人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发表着各自的意见。
几个伤兵一瘸一拐地走出小巷,扭头看看没有人跟来,互相打个眼色,又向另一条巷子走去,同样的节目很快在另一个地方重新上演……
※※※※※※※※※※※※※※※※※※※※※※※※※※※※※※※
姑苏城内,夫差忧心忡忡。他已收到父亲兵败,并且退却到东苕溪的消息,然而庆忌的大军却横亘在东苕溪和笠泽之间,正好挡住父王回姑苏的路。他心悬父亲安危,有心引军出城前去赴援,可是……姑苏乃是父王的根本,他如何不知,真的丢了这里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何况,又有两名信使携了阖闾的佩剑赶回城来,严令他切勿中了庆忌调虎离山之计,务必死守姑苏城。唯今之计,他只有寄望于邗邑的夫概和御儿城的守军能及时赶回来为父王解围。
“轰!”又是一声巨响,震颤声渐渐静止了。过了一会儿,有人匆匆走进城墙下的藏兵洞,那是一个年青人,鹰鼻瘦脸,神情肃穆,双眼锐利,身手矫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3047
33048
33049
33050
33051
33052
33053
33054
33055
33056
33057
33058
33059
33060
33061
33062
33063
33064
33065
33066
33067
33068
33069
33070
33071
33072
33073
33074
33075
33076
33077
33078
33079
33080
33081
33082
33083
33084
33085
33086
33087
33088
33089
33090
33091
33092
33093
33094
33095
33096
33097
33098
33099
33100
33101
33102
33103
33104
33105
33106
33107
33108
33109
33110
33111
33112
33113
33114
33115
33116
33117
33118
33119
33120
33121
33122
33123
33124
33125
33126
33127
33128
33129
33130
33131
33132
33133
33134
33135
33136
33137
33138
33139
33140
33141
33142
33143
33144
33145
3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