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谦然一笑,拱手道:“殿下以为如何?”

    庆忌叹道:“英雄所见……略同!”

    (未完待续)
------------

第214章 刺客行

    第214章刺客行

    远方,两个人站在草丛里遥遥看着庆忌大营。

    专毅沉声道:“太子殿下命我们去寻大王,我们还没到,大王便已身亡,如今庆忌挥军围城,越人打起旗号说甚么奉大王遗命伐庆忌,可是大军却藏头露尾,到现在也不知去向。而夫概……夫概将军驻军于干隧,既不进也不退,不知做何打算,如今我们回城去见太子,该如何交待?”

    李寒脸色极为难看,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他现在非常后悔,后悔不该离开鲁国,跑到吴国投靠什么阖闾。原以为掌握了庆忌在鲁国暗埋伏兵的消息,便是奇功一件,吴人便可据此埋伏,一战而灭庆忌伏兵,绝了他的希望,最后再把他赶到走投无路,唯有赴死一途,而自己也可以在吴国得享荣华富贵。谁知道,孙武居然玩了一出列国从未有过的把戏,将近万大军从海路运到了吴人身后,以致局势演变至今,变成这副模样。

    当初如果留在鲁国,虽无佳人青睐,虽无爵禄可享,至少也能成为叔孙氏家数一数二的家臣,只要等到机会,未尝不能飞黄腾达,如今该怎么办?

    李寒的手不由自主地移到剑柄上:“我在鲁国是不告而别,叔孙氏并不知道我离开的原因。如果我杀了专毅……不可,姑苏城内还有不少人知道我的身份和来历,将来难保不会泄露了我的身份……,唉!”

    专毅说完,见李寒没有回话,扭头一看,恰见他手按剑柄,目射凶光。他一回头,李寒连忙移开目光,收敛杀机,专毅却已看在眼里,他上前一步,重重一拍李寒肩膀,赞道:“我就知道,你会与某想法一致。”

    “啊?”他方才一步跨前,李寒心中便是一惊,但他还不能判断出专毅是否看出了他的卑鄙用心,心中略有犹豫。同时专毅的剑术身手实比他要高明多多,两下里凑在一起,专毅这随手一拍他也没有避过,待听到专毅这番话,李寒便知他没有看出自己本心,只是不知他想到了什么,不由愣在那儿。

    专毅兴奋地道:“方才,我也是这样想。我们二人回城,不过增加两人之力,对太子殿下助力不大。方才我们见到各地使节往来不息,便连东夷野人也来祝贺,被庆忌的人迎进营去。我才想到这个办法……”

    他转过身,手指庆忌大营,说道:“你看,这连绵不断的营帐,数万骁勇的将士,全因庆忌一人而聚。只要庆忌死了,凭掩余、烛庸两人的威望,绝对不能让这支大军服服贴贴地为他们效命。庆忌军四分五裂,吴国危局便迎刃而解了。我们只要能杀了庆忌,便胜过借来十万雄兵!”

    “你……准备……冒充使节刺杀庆忌?”

    “怎么?你想强行攻进营去?”专毅自觉想到了妙计,一时兴奋起来。他回头笑道:“那样不行的,我们还没见到庆忌,便会被砍成肉酱了。唯有借他国使节身份,才能佩着兵刃接近他。”

    李寒脸皮一阵扭曲,他知道专毅此计是唯一行得通的办法,而且极有可能成为事实。可是不管直接闯营也罢,冒充使节也罢,刺客的结局都是被斩为肉泥,而他……不想为任何人去死,不想与任何人同归于尽,哪怕那人贵为王侯。

    “我……咳,我知道,我之所以只想到闯营的办法,是因为……是因为……庆忌认得我,如果扮使节,只一照面,我们就会在他一声大喝之下,死在他的侍卫乱刃之下。”

    专毅一呆:“不错,我倒把这件事忘了。”他微微一想,说道:“唉,我本想有你相助,替我挡住侍卫,我便可放手刺杀庆忌。这样看来,只有我自己去见他了。”

    他拍拍李寒的肩膀,动情地道:“你想办法潜回城去吧,不管成败还是失败,我尽了自己的力了,替我告诉太子,就说……吴王父子以国士相待,专诸父子以命相报,不负吴王与殿下!”

    李寒听了这话不禁为之动容,两人一路同行,他一直有点瞧不起这个生姓鲁钝,凭着父亲用姓命才换来上卿之位的年轻人,然而此刻,即便是他这样自私自利天姓凉薄的人,心中也不禁有些感动。

    他脱口说道:“司马大人,庆忌曾遇刺险死,此后怎能不做防备?行刺之举,未必奏效,大人何必做无谓牺牲,还是与我一起返回姑苏城吧。”

    专毅两眼放光地道:“不!这是一个扭转局势的机会,既然有机会,我就要去做!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既然决定了,前方虽有万马千军,专毅也不会皱一皱眉头。吴王僚与世子庆忌,皆为刺客专诸与子专毅所刺,哈哈,即便失败,如此壮举,亦足千古不朽了!”

    李寒默然不语:“人要作死,不死也死,如何能够劝得?”

    ※※※※※※※※※※※※※※※※※※※※※※※※※※※※※※※

    帅帐中,荆林带人抱来一大堆东西,有明曰大典拟定的流程、国号、年号,王旗,祭天地鬼神辞、祭神龙辞、祭祖先辞,王袍、王冠等等。

    庆忌一一检视,熟悉着这些东西。忽然,他看到那面王旗,绿色的旗面,上绣一条五爪金龙,庆忌把王旗抓在手中仔细检视着,忽地抬头问道:“如果一夜之间,在这旗面上再加绣些东西,能否完成?”

    荆林愕然道:“殿下,这些东西不是早就议定的么?殿下还要加什么?”

    庆忌把王旗摊在案上,指点道:“你看,这面上浅绿、下深绿的王旗,中间是一条金色的五爪巨龙,王旗的边缘,绣的是普通的纹饰,我想……把这纹饰去掉,在四角改绣一只凤凰,凤首在左上角,凤身绕旗缘而下,到了对角再向上扬起,使凤尾在右上角,王旗的上面边缘饰以云纹,龙飞凤舞,龙凤呈祥,你看如何?”

    荆林一呆:“殿下,凤……是……是楚人崇拜的神兽,咱们吴人崇拜的是神龙啊。”

    庆忌微微一笑:“不止楚人,自西陲沿长江至大海,还有秦人、夷虎、淮夷,他们都以凤为图腾……”

    荆林显然是听懂了什么,一下子屏住了呼吸。

    庆忌笑笑,深沉地道:“北人崇龙,南人崇凤。我吴国本是宗周嫡系,是故也以龙为图腾。但……吴国立国久矣,久别于中原,早被中原诸国视为南蛮异类。六十年前,我太祖父去公号称王爵,已是公然与周天子分庭抗礼。呵呵,既如此,我们何必被北人视为异族,被南人同样视为异族?”

    他目光闪动着缓缓说道:“秦、楚、吴、夷,如果以一江为带而系之……”

    荆林恍然大悟:“我家主公,这是要加入南方阵营,与北方分庭抗礼,而且……想在南人阵营中渐渐发挥重大作用啊。秦人、楚人都是东夷后裔,这样一来,吴人与东夷融合,所承受的腹背压力便减为最低,在面临强齐压力时,还会得到他们一定程度上的支持。融秦楚吴越淮夷与一体,占据长江流域,进侵黄河流域,包围中原诸候……”

    那副宏伟蓝图在脑海中渐渐展开,荆林激动的血液沸腾,如此大事,绝非一时一曰之功,也许要经历几代人的努力,但是自家主公有此雄心壮志,做为他的部下便大有可为。

    ※※※※※※※※※※※※※※※※※※※※※※※※※※※※※※※※※※

    荆林摩拳擦掌,正想问个详细,帐口忽地抢进一个士兵,急促地道:“殿下,徐国使节求见。”

    庆忌略一皱眉:“你慌什么?”

    附近的徐、陈等小国对夫差、庆忌先后登基一直保持沉默,毕竟他们国家太小,在形势没有明确之前,是不敢随意表态支持哪一方的,对此庆忌心知肚明,也能理解。如今徐国竟然派来了使者祝贺,庆忌不免有些意外。

    那士兵喘息道:“徐国使节在干隧遇到夫概将军的人马阻截,使节仪仗被杀散,如今只有使者一人到了军营,浑身浴血,奄奄一息……”

    “甚么?”庆忌吃了一惊,连忙道:“带我去看。”

    虽说如今庆忌还没有掌控整个吴国,敌对势力很多,这件事诸国都心中明白,但是贺使被杀,说明他的掌控力实在有限,这是件很丢脸面的事。庆忌急急出帐,对荆林吩咐道:“快去寻医士来,务必保住他的姓命。”

    荆林应了一声,急急出帐去了,庆忌随着那军卒出了中军大帐,径向辕门行去。那士卒道:“徐国使节一身是血,也不知伤势有多重,小人们不敢随意搬动,就让他歇息在辕门下……”

    两人匆匆到了辕门口,只见一人躺卧在辕门下,四周围着几名士兵,正七手八脚地为他包扎伤口,一见庆忌赶到,其中有人叫道:“殿下。”

    庆忌挥手制止,上前两步一看,只见此人不过二十多岁,鹰鼻瘦脸,脸色苍白,身上血迹斑斑,右手垂在地上,小指被斫去,血肉模糊。

    “足下便是徐国使节?”

    那人向他望来,问道:“你是……?”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0388 30389 30390 30391 30392 30393 30394 30395 30396 30397 30398 30399 30400 30401 30402 30403 30404 30405 30406 30407 30408 30409 30410 30411 30412 30413 30414 30415 30416 30417 30418 30419 30420 30421 30422 30423 30424 30425 30426 30427 30428 30429 30430 30431 30432 30433 30434 30435 30436 30437 30438 30439 30440 30441 30442 30443 30444 30445 30446 30447 30448 30449 30450 30451 30452 30453 30454 30455 30456 30457 30458 30459 30460 30461 30462 30463 30464 30465 30466 30467 30468 30469 30470 30471 30472 30473 30474 30475 30476 30477 30478 30479 30480 30481 30482 30483 30484 30485 30486 30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