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二六节 爱你爱到杀死你

    刘武周以一校尉之身,雄踞马邑、雁门,称霸河东,可说是多年准备的结果,他甚至比萧布衣还要筹划的久。

    不过很多时候,收获并不和筹划的时间成比例,不然太平道早就霸占了中原。刘武周找的人才不少,可大才不多。身边两文两武最为有名,文为苑君璋和宋孝贤,武为宋金刚和尉迟恭。

    可就是这些人马,不但占据了大半河东,而且和李渊对抗了近一年!宋金刚在这里的功劳,绝对不可抹杀。

    宋金刚和尉迟恭均是有勇有谋之辈,而且精熟兵法,不过他们吃亏在于底子实在太薄弱,经不起太多的折腾。

    宋、尉迟二人有如两把极锐的尖刀,划破边陲的荒凉,疾风骤雨般的进攻李唐。

    他们一路南下,克太原、攻霍邑,打绛县,战河东,虽是势不可挡,但暴雨疾风终究不能持久。

    对阵刘武周的策略,李渊早就准备稳妥。

    长期的坚壁清野,柏壁对抗,让宋金刚、尉迟恭终于成强弩之末。他们的战术没错,但是他们战略却已经越行越偏。太原之粮,李渊虽说能坚守十年,但只经过这一年的消耗,四处供给,已力有不及,

    绛郡以南,太原以南,道路险隘,运粮极为不易!刘武周的策略,不事生产,以掳掠为生,终于自酿苦果。

    到如今,刘家军后援已呈不支之像,却只能苦苦支撑。

    刘武周其实有苦难言,和窦建德仿佛,不过他野心极大,却不想放弃辛苦战下的河东,只想若能战败李世民、李建成,击他们退守,尽取河东之地后,可和李渊划河而治,暂养生息。

    宋金刚和李世民对抗柏壁,李采玉、李建成等人,却是负责牵制尉迟恭的兵力。李世民严格执行李渊的策略,避而不战,李建成却是更加老成沉稳,坚决要拖住了尉迟恭的脚步。

    宋金刚在柏壁始终找不到胜机,尉迟恭却是虚晃一枪,遽然杀入绛郡以南的河东郡,力克郡内夏县,剑指蒲坂。

    谁都知道蒲坂有李渊,若能杀了李渊,甚至可以直取关中。可李渊老谋深算,让尉迟恭连面都无法见到。

    李建成不敢大意,和尉迟恭对抗夏县,却派兵力不停的搔扰尉迟恭的后路。这次因知道宋金刚粮尽,所以要决战宋金刚,李渊派李采玉和永安王李孝基带兵扼住闻喜县,闻喜县在柏壁和夏县正中,李渊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隔断尉迟恭和宋金刚的联系!

    只要击溃宋金刚,尉迟恭不战已败。

    永安王李孝基是李渊的堂弟,也是李渊很信任的宗亲,这次身负重任,为行军统帅,李采玉主要是协助的作用。

    可没有谁敢轻视李采玉。

    李采玉自从自东都回转后,很多时候作战,身先士卒,无论下关中,战薛举还是对抗刘武周,都起了不小的作用。

    李采玉手下有数千女兵,训练有素,作战严谨,可说是巾帼不让须眉。

    这次李渊的策略,可说是稳妥之极。李采玉和李孝基在这次战役中,作用是协助,而非参战。

    望着幽幽的蓝天,似乎已感受到柏壁的战火,李采玉突然有了厌倦,她再是强煞,也不过是个女子。女子,无论如何,还需要个情感的归宿,可她的感情归宿,却在哪里?

    听到李采玉的问话,马三宝有了那么刻木讷。

    他一直都很木讷,他其实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但他已感觉到身边那看似强煞的女子,有了春江水般深深的幽怨。

    他不想沾惹,可已深陷其中。他甚至忘记了上代的仇恨,认认真真的做着他的家奴。

    文宇周觉得,家奴比少主要自由的多!这听起来很是滑稽可笑,但却是文宇周真实的感受。他虽几次靠近长孙顺德,甚至有杀死长孙顺德的机会,但他终究没有出手,他不忍下手。在他心中,长孙顺德本来是个冷血之人,但他只能看到长孙眼中的惆怅和颓废。

    一个冷血的人,怎么会如此多情?他不止一次见到长孙顺德醉卧阴沟,睡到天明,他明明可轻轻的一刺,就要了长孙顺德的姓命,但他还是没有下手,只因为长孙顺德还在喃喃的叫着一个女子的名字。

    芳儿!

    芳儿当然就是千金公主宇文芳的小名,文宇周想到这里的时候,不知是何滋味。他经历过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见长孙顺德只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一刻只是在想,他这种折磨,只比一刀杀了他要多。

    文宇周不知道自己何时变的这般心软,或许是因为他终曰跟着个欲笑还颦的女子,所以也跟着多愁善感了吧?

    不闻文宇周的动静,李采玉凄然一笑,“原来是我……”她话音未落,突然马蹄急骤,有游弈使飞骑赶到,急声道:“启禀公主,景山发现大军行进的迹象。”

    李采玉一惊,顾不得多说,身形一展,已上马去找叔父李孝基。

    无论她如何不满,可她还是要以军情为重。见到李孝基的时候,李孝基身边正坐着两个歌姬,手上正端着美酒。

    见到李采玉冲来的时候,李孝基多少有些尴尬,奋然而起道:“公主,有何要事?”歌姬早就知趣的退下,酒杯也藏在了身后。李采玉不想多说,急声道:“探子有报,景山附近有大军出没的迹象。”

    李孝基皱了下眉头,“哪里的大军?”

    李采玉只能摇头,“消息未明,但我觉得,多半是尉迟恭的大军。”

    “尉迟恭到景山做什么?”李孝基问。

    李采玉道:“多半他得到宋金刚消息,赶去柏壁援助。”

    李孝基却皱起眉头,“景山在夏县东南,他这样走,不是绕路行走吗?”

    李采玉急道:“他虽绕路,却可避开我们,可说反倒走了捷径。”

    李孝基虽为李采玉的叔父,贵为永安王,对于李采玉的建议也颇为重视,听到此处,沉吟道:“公主原来都是猜测……那依公主之意呢?”

    “追踪尉迟恭的行进方向,进行截击,绝不能让他的大军去柏壁援助宋金刚。”李采玉果断道。

    李孝基为难道:“可尉迟恭领兵不差,圣上又叫我镇守这里,不能擅离。”

    李采玉有些焦急,这是李世民生命中关键一战,不容有失。

    “领军在外,当随机应变,若事事听从吩咐,岂不贻误了战机?”

    “但圣上……”

    “圣上若有责怪,我一肩承担。”李采玉毫不犹豫道。

    李孝基叹口气,心中却多少有些不满。李采玉是个公主,他却是永安王,可眼下看起来,李采玉分明不把他放在眼中。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0979 70980 70981 70982 70983 70984 70985 70986 70987 70988 70989 70990 70991 70992 70993 70994 70995 70996 70997 70998 70999 71000 71001 71002 71003 71004 71005 71006 71007 71008 71009 71010 71011 71012 71013 71014 71015 71016 71017 71018 71019 71020 71021 71022 71023 71024 71025 71026 71027 71028 71029 71030 71031 71032 71033 71034 71035 71036 71037 71038 71039 71040 71041 71042 71043 71044 71045 71046 71047 71048 71049 71050 71051 71052 71053 71054 71055 71056 71057 71058 71059 71060 71061 71062 71063 71064 71065 71066 71067 71068 71069 71070 71071 71072 71073 71074 71075 71076 71077 7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