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起来的人数统计出来吓人一跳,竟然救起了三万多人,而打捞起来的尸体只有一万多。

    这些水兵大多水姓都不错,加上救援及时,都没死多少。

    (未完待续)
------------

第233章:倒戈

    山东军进攻福建的消息直到将近半个月后才传开,揭露的情况的是崇祯创建的《皇家曰报》。

    皇家曰报对赵岩突然进攻福建的行为大肆谴责,赵岩随后马上进行反击,宣称山东军事集团拥有向大理寺起诉任何罪犯的权力。

    至于郑芝龙是什么货色,其后大明曰报又对郑芝龙进行了一系列的抨击。

    崇祯在得知山东军突然进攻福建时,当时楞了半天没有反应过来,他怎么也没想到,山东军竟然如此隐蔽的向南方调集了七八万兵马。

    杨嗣昌进宫觐见,认为福建关隘坚固,山东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克福建,并对崇祯提议,应该做点动作来牵制赵岩发动的进攻。

    崇祯随即在《皇家曰报》上对赵岩抨击了一番,接着两方在报纸上互相抨击,口水仗天天都在打。

    一方面,崇祯开始调动京营。

    新招募组建的十万万大军,在训练不足的情况下,向京师南面移动,兵力集结在了天津地区,一副要南下进攻的势态。

    这个决定遭到了孙传庭的反对,但在崇祯执意如此的情况下,只要执行了这道命令,向南推进到了天津地区。

    赵岩接到情报部的报告,下令道:“让01、02、03骑兵营到京师溜达溜达。”

    “是。”

    军部很快下达了命令,林毅、吴永亮、秦致远三人接到命令,随即从张家口地区直接突入关内。

    仅仅用了三天时间便出现在了京师城外。

    这把崇祯吓得当天就急令孙传庭回师,孙传庭在天津大骂杨嗣昌蠢货,要不是当初他让崇祯丢掉十数省的地盘,此番也不会让山东军在大明随意调动,起码能组织几道防线抵挡一番。

    三个骑兵旅在京师城外耀武扬威的绕了两圈,并且在城外放了几轮空炮,便撤回了张家口。

    这把崇祯吓得手忙脚乱,觉得现在还具备与赵岩抗衡的实力。一时连《皇家曰报》上的口水战也熄了火。

    当三个骑兵旅撤退后,崇祯这才舒了口气,也不敢在皇家曰报上乱叫了,对于郑芝龙,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结果了。

    八月初三,《大明曰报》刊登了一条战报,称仙霞关已克,六万大军攻入福建,正向闽南推进,预计两个月内可以结束内战,山东海军于闽江口重创福建水师,两个月内也可结束海上战斗。

    天下不由骇然,这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山东军就已攻入福建,而且连雄霸东南的福建水师都败了!

    ……“此时已经攻入福建,但郑芝龙随时可能从海上逃跑,更可能在逃跑前来个鱼死网破。”茅元仪对赵岩说道:“郑芝龙此人甚是贪图安逸,主公可保他做个富家翁,定然可以迫使其投降。”

    “富家翁!”赵岩想了想,笑道:“好,那就保他做个富家翁,抄家过后给他留一万两银子。”

    “一万两……”茅元仪有些无语。

    “郑芝龙肯定会自己藏点东西的,一万两已经很给面子了,不过这个底线不能提前透露。”赵岩说道。

    “那郑氏集团其余人等?”茅元仪问道。

    “那些主要成员若是识相都给他们留一万两吧!”赵岩说道,一万两实在不多,南方那些富户随便一个家里就是十几万两,而且数量庞大,这一万两还真算不了什么钱。

    “不识相的,抄个精光再说。”赵岩说道。

    ……八月,山东第一师八万大军浩浩荡荡的顺闽江而下,陆陆续续到达福州对岸,闽江南岸!

    福建局势对郑芝龙来说情转直下。

    先是福建水师在闽江口大败,折损五万余人,接着闽北仙霞关便被攻克,六万山东军涌入福建。

    整个郑氏集团都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郑芝龙此时懊悔无比,整个郑氏集团高层已无之前的傲然,提及山东海军都无不变色,闽江口一败,让郑氏集团彻底意识到了他们与山东海军的巨大差距。

    恐怕就算是那些西洋大舰下水,也无法与之抗衡。

    郑芝龙招人商议,郑氏集团高层聚集在石井,郑芝龙左右看了一圈,不见李国助,问道:“李国助呢?”

    众人皆是摇头。

    郑芝龙面色极不好看,一股不好的预感升上心头。

    就在这时,一名下人惊慌跑来报告:“大人,李国助带着一万多人,还有五十多条船出海了。”

    “啪!”郑芝龙怒然,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众人皆是低头无语,此时还能说什么呢!

    责怪李国助?

    李国助乃是李旦之子,郑芝龙这份家业,很多都是李旦传承下来的,当初郑芝龙吞吃李旦的产业,李国助心中自是不满。

    原本李国助和刘香脱离郑芝龙,又遭到郑芝龙的攻击,最后李国助倒戈之下,心中肯定也是不服。

    福建水师大败一场,李国助直接发动了准备已久的叛变,在郑氏集团高层聚集到石井的时候,成功策动了一万多人,直接把五十多条大船开了出去,直朝台南而去。

    经过一天半的行驶,李国助直接到了台南。

    此时的台南几乎没有任何海上力量,只有一艘飞剪船在巡逻海面,李国助直接来到了大员港外,然后派了艘小船进港。

    刚上任的台湾巡抚李益逡接到警报,很快赶到了港口,接着李国助派的小船驶进了港口,炮台没有发起攻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1794 31795 31796 31797 31798 31799 31800 31801 31802 31803 31804 31805 31806 31807 31808 31809 31810 31811 31812 31813 31814 31815 31816 31817 31818 31819 31820 31821 31822 31823 31824 31825 31826 31827 31828 31829 31830 31831 31832 31833 31834 31835 31836 31837 31838 31839 31840 31841 31842 31843 31844 31845 31846 31847 31848 31849 31850 31851 31852 31853 31854 31855 31856 31857 31858 31859 31860 31861 31862 31863 31864 31865 31866 31867 31868 31869 31870 31871 31872 31873 31874 31875 31876 31877 31878 31879 31880 31881 31882 31883 31884 31885 31886 31887 31888 31889 31890 31891 31892 3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