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给站交给赵全去完成,目前赵家的‘济民商行’正在往山东全境铺张。一为收集情报,二来也可以赚银子,三来可以给军队提供补给。

    目前商行的商铺也就只有玻璃店这么一个单一的铺子,里面虽然不卖玻璃镜,但却在出售各种玻璃器皿、工艺品。

    林毅的骑兵营一半人马跟着去剿匪,另外一半人马则是用来护卫商队来往。

    从东三府运输物资来的商人这个月已经逐步增多了。

    ;
------------

第十一章:歹意

    这几天运物资前来赵家堡的商人开始增多。

    两天前一个山东商人从宣大马市赶了一千多头马匹过来,这可把赵岩吓了一大跳,竟然一次赶了这么多的马过来。也把唐正泽弄得有些手忙脚乱,连忙让人扩大的马棚。

    明代马市以辽东最为重要,不过此时辽东局势糜烂,辽东马市也随之不存,也就剩下晋商能在辽东弄到马匹。

    甘肃的马市交易量也较大,那些农民军经常跑到西边的少数民族那里补充马匹。

    这批马匹中上上马有三百多匹,这些马大多是从少数民族那里买来的,当前的价格也就是一匹上上马四石米,三匹布绢,价格不到十两。

    而贩卖到赵家堡,一匹上上马能值24两,要是贩到其他地方,价格最高也就15两顶天了,前提是碰上傻子。

    赵岩的镜子,就算是规格最大的,价格也不到十两。价格占得最多的不是镜面,而是镜框。

    镜框如何做得更华丽、厚重、尊贵,若是在镶嵌一些什么宝石,成本会提高非常多,当然售价也会成倍提高。

    将赵家物资贩运到赵家堡,就能赚上一笔了,这银子是以镜子来交付的。一面最大的镜子的进价是1200两,就能省去一部分,再转而卖出去,起码能卖到2000两。

    一开始敢大量进购玻璃镜的也只有山东的几个资本雄厚的大商,其他那些资本弱小一些的商人则在观望。

    消息灵通的商人已经得知,赵家的琉璃镜在扬州卖得火热,两淮盐商攀比之风再次上来了,嫁女、迎亲必然要有这琉璃镜。

    扬州可以说是大明最富裕的地方,两淮盐商的财力绝对是天下之最。

    因此扬州也成了那些获得资格的山东大商争夺得最激烈的地区,但互相之间又保持着默契,绝对不将镜子的价格降到2000两之下,更多的还是从宣传、包装上进行竞争。

    一些大商脑子灵活,看到了玻璃镜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只是镜框的档次不一样会影响价格的不同。

    因此一些大商将赵家做的镜框弄掉,然后自己做档次更高的镜框。

    寓意,题诗,刻画。

    把一面面镜子弄成了精致的工艺品。

    至于弄坏镜子方面他们倒不担心,赵家在玻璃的侧面做上了数字记号,三个月内如果运输时损坏,可以拿着破碎的镜面回去换一面。

    这让那些商人一直以为赵家能修复破碎的镜子,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这玻璃镜的造价应该是很高的,没有人会做亏本买卖的,唯一的解释就是能花很少的钱把破碎的镜面修复完整。

    赵岩也知道这些商人的动作,干脆拿出镜面卖给他们。但自己在卖玻璃制品的时候,绝对不卖平板玻璃。

    在任何时刻,赵岩都没有一点低估明代人的智力和模仿能力,要是自己卖平板玻璃的话,估计不出一年就会冒出山寨玻璃镜了。

    不仅在扬州,在京城也掀起了一场风潮,朝中的大佬们一般都不买这镜子,但收礼却喜欢收这些玻璃镜,一面摆在大厅里摆阔,一面自己梳洗用,x面小妾用。

    没人送礼的,那就自己买吧!

    对于那些达官贵人们来说,2000多两银子还真不多,更何况还有价格更低的镜子,怎么说也要买一面。

    对镜子需求最大的,无疑是那些皇亲国戚,特别是那些藩王。

    那些藩王一个个没有人身自由,终生只能待在城内。虽然锦衣玉食,但毕竟有坐牢的感觉。

    要是封到一个小地方,那就更难受了。

    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自由,终曰只能穷奢极欲了,穷奢极欲的同时还感觉无聊的话,那就以鱼肉百姓为乐吧!

    镜子对于那些藩王来说绝对是个新鲜的东西,对于追求奢靡生活的藩王来说,无疑是见到就买。

    听说有个商人自己做了一个镶嵌了十颗宝石的玻璃镜,在鲁王那里卖了五万两银子,连赵岩听也不知是真是假。

    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玻璃镜是的前途是光明的。

    同时这些消息也刺激了更多的山东商人,原本还在观望的都行动了起来。为了获得价格更低的玻璃镜,他们开始动用手中的资本,购买赵家所需的物资贩运到赵家堡。

    但同时,赵岩又抓住了两个从宁海洲来的夜不收,和上次一样,这两个夜不收依旧是在军营外探头探脑,结果被逮了个正着。

    ……

    宁海洲,总兵署。

    “大人,不知上次与您商议的事儿,您考虑得如何?”一个胖得圆滚滚,身上穿着绸缎的商人脸上笑着问道。

    “什么事啊?”那商人对面坐着一个看上去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看上去孔武有力,穿着一身总兵常服,头上戴着个忠静冠。目光撇了一眼那胖子,漫不经心的说道。

    那胖子神色一楞,然后马上又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容,压低了声音说道:“那琉璃镜的事啊!只要您派出手上的兵马,把那赵家之人……弄到了琉璃镜的秘方,到时候小的帮大人贩卖,在咱大明就是独此一分了。”

    胖子说着做了个割脖子的姿势。

    “那就别提了,本大人派了两拨夜不收去,可都让人家给抓了呢!那赵家不好惹啊!除非……”那中年人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止住了话头。

    此人正是驻宁海洲的总兵吴安邦。

    “总兵大人可真会开玩笑。”那胖子脸上讪讪笑着,心中却是暗骂吴安邦这家伙贪心不足,按照上次的商议,双方是五五分成。

    现在看来,人家还不满足。

    胖子心里暗骂中,一阵不语。吴安邦也坐在那儿不说话。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8292 48293 48294 48295 48296 48297 48298 48299 48300 48301 48302 48303 48304 48305 48306 48307 48308 48309 48310 48311 48312 48313 48314 48315 48316 48317 48318 48319 48320 48321 48322 48323 48324 48325 48326 48327 48328 48329 48330 48331 48332 48333 48334 48335 48336 48337 48338 48339 48340 48341 48342 48343 48344 48345 48346 48347 48348 48349 48350 48351 48352 48353 48354 48355 48356 48357 48358 48359 48360 48361 48362 48363 48364 48365 48366 48367 48368 48369 48370 48371 48372 48373 48374 48375 48376 48377 48378 48379 48380 48381 48382 48383 48384 48385 48386 48387 48388 48389 48390 4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