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情况都给了陈元机会,把事情做到最好的机会。

    仁宗听他说的如此肯定,也是非常的开心。因为在他印象当中,陈元很少失手的。

    仁宗显得有些不够沉稳了,连连说道:“好,好。文彦博现在回来了,你去中京吧!朕打算让文彦博在汴京处理一下和朱罗国的事情,另外那三佛齐也不省心,他们现在局势非常有利了,居然要把那爪哇赶尽杀绝。”

    三佛齐对爪哇的仇恨可以说是不死不休的,本来这也没有什么,南洋一带的国家都知道他们的渊源,现在大宋站在三佛齐一边,没有人敢去支援爪哇。

    可是三佛齐一点余地都不留,这明显有些不符合南洋一带的国情,他们的心里有些担心,担心三佛齐一家做大之后,会破坏南洋现在的局面。今年这个议题也是南洋诸国最担心的话题之一。

    陈元在这上面不表达任何意见,说真的,他对印尼没有什么好感,三佛齐好歹是汉人为主,从去年到现在,宋朝鼓励沿海的居民和那些辽国的居民迁居三佛齐,甚至直接派商船把一些退役的士兵连人带兵器一起送过去,为他们和爪哇的战争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现在他们的曰子非常好过了,只要他们真的能下手灭了那些印尼土著,就算将来有一天和宋朝分庭抗礼,也是如同美国的读力战争一般,偌大的一个美国死伤两三万人战争就结束了,一家人么,小打小闹而已。

    不过陈元对于仁宗说让他去上京,还是有点意见的:“万岁,可不可以宽限臣半个月的时间?臣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

    仁宗听的先是一愣,随即笑了:“好,你掌握好分寸,不要误了大事。”

    大事是绝对误不了的,陈元在汴京做的就是大事。头一件大事,就是要找到打开欧洲那扇大门的钥匙。

    第二天晚上,他又带着那查尔德见了仁宗。

    查尔德显然准备的非常充分,一天的时间让他把忽悠陈元的那些说辞又修饰了一遍,如同讲述一个故事一般的向仁宗阐述着欧洲现在的风土人情,那些骑士的作风,那些贵族的权利,还有那些角斗场中的奴隶,以及欧洲现在最能打的瑞典步兵。

    查尔德的汉语说的已经不错了,仁宗的理解能力也是相当的强,通过查尔德的描述,一副波澜壮阔的欧洲画面展现在了仁宗的面前,这让仁宗那本来就有些不安分的心更是悸动。

    仁宗很想走出去,去阿拉伯看看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沙漠是什么样子,去那个什么意大利看看查尔德说的那些欧洲的国王们,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样有着抱负。还有,他想去看看那些商人向他描述的真正的大海!

    查尔德说完之后,很是礼貌的跪下给仁宗磕头说道:“尊敬的万岁,请您原谅我的坦陈,您是我见过的最圣明的国王,您的国家也是我见过的最繁华的国度,我认为,您的英名应该传播到我们那里,让我们哪里的国王都以您为榜样,学着做一个真正的君主。”

    仁宗的脸上笑了一下,即便他和谦和,但是面对十万里之外的人拍来马屁,多少还是感觉非常舒坦。一高兴,又赏了查尔德黄金百两,同时任命查尔德为宋朝三品挂名大员,让他和陈元做好准备,由他们两个人负责,向欧洲传达自己的圣明。

    查尔德心中十分欢喜,虽然是三品的挂名大员,但是他这一段时间对于宋朝还是做了相当的了解的。士大夫的待遇很高,即便自己是挂名的士大夫,每个月也能领到一笔不菲的收入,这收入放在欧洲,足以让他过上一辈子贵族的生活。

    真的要回去么?查尔德现在有些犹豫了。这陈世美和宋朝的皇帝已经为自己打开了一扇门,如果自己留在大宋,会不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从皇宫出来之后他的神情就显得很是彷徨,陈元当然明白这个意大利来的九流骗子心中想的是什么,拉查尔德上了自己的马车之后陈元说道:“怎么样尊使?你对我们皇上说的话有什么意见没有?”

    查尔德这才收起了自己的心神,赶忙摇头说道:“没有,驸马爷放心,在下一定努力完成圣上交给我们的任务。”

    陈元冲他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那就好,我说一句话请尊使记住。我们皇上看得起你,是因为他认为你能帮他联系你们罗马的教皇。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或者说你不想做了,尊使,我们大宋是不养冗官的。”

    查尔德明白了陈元意思,心头一惊:“是,是,在下明白。”

    陈元往马车后面一靠:“好了,这事情说起来简单,但是真的想送你回去就有一些麻烦了,我们要准备船队。现在还不行,现在我们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我估计你想再回罗马,最少也要三年以后。”

    这一点查尔德是明白的,要是他一个人回去,那事情简单,弄两艘船,然后沿着来时的路线,估计一年多也就回家了。

    但是作为联系大宋和罗马的使者回去,就需要时间。

    陈元想了一下:“这样吧,过几天我要去北方做事,如果尊使有兴趣,和我一起去吧,让你看看我们大宋最精锐军队。”

    查尔德当然不会有任何意见,十分高兴的答应了,他见陈元现在很好说话,马上把身体往前面凑了一点:“驸马爷,我们还有一批人,在大宋的监牢里面,您看,是不是通融一下?”

    陈元知道他说的是那批海盗,当即一挥手:“这个事情你不要再管了,我已经和开封府的颜查散大人说过,他们触犯了律法,必须受到制裁。”

    查尔德还想狡辩:“驸马爷,可是他们并没有在大宋的土地上触犯律法。”

    陈元微微一笑:“在我们的藩属国也是一样。那些为首的人会被处以死刑,至于其他的从犯,将被罚做苦役,直到赎清他们的罪孽为止。”

    这个提议是陈元坚持的,宋朝的士大夫有许多人相对这些人宽大为怀,原因是士大夫们认为这些人不懂礼教,既然不懂,就是无心犯错,教育一下也就可以了。

    但是陈元的观念却和那些士大夫完全不同,他认为,想教育这些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了他们。只有杀了他们,才能让以后那些所谓不懂礼数的人害怕。

    不懂礼数没有关系,知道大宋的铡刀快就可以了。

    查尔德最终没有再说什么,他想救出那些人只是想要几个能撑场面的帮手,他不会为了那些人来和陈元顶撞的。

    把查尔德送回驿站之后,陈元让他准备一下,等去上京的时候陈元会派人来接他。

    现在陈元也和仁宗一样,想走出去。而且他相信自己一定能走出去,带着大宋走出的。

    但是在此,陈元要完成一项小小的改革,可能也不算是改革吧,他只是想多修建一些学堂,然后让学堂多教学生们一些之乎者也之外的知识。

    (未完待续)
------------

第724章 万世根本

    还是在几个月以前,陈元想的是如何打造一个真正的曰不落的大宋。他为此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但是现在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个想法是无比的荒唐的。

    世界上没有曰不落的帝国,就算有,也不是一个人或者说一代人的力量可以打造出来的。自己就算有二十一世纪的经验,也只能保证大宋目前走向强盛,假如能制定一套制度让这种强盛延续三四百年,就算他陈元是非常有本事了。

    后世的事情必须还要由后世的人来做。陈元现在想的,要想让帝国的颜色永远鲜艳,只有自己的后辈比自己更出色才可以!教育,真的必须马上重视起来。

    陈元打算首先以汴京为一个试点,扩建学堂,丰富科目。

    现在的汴京有学堂两百余座,能容纳学生四万余人。这远远无法满足那些学子们求学的要求,特别是在老百姓手里有点钱之后,入学,是一件需要走后门的事情。

    还有,现在的学习科目也过于简单,基本上都是古文的学习,有些商人是兴建了一些技能型的学堂,但是规模太小,只能用于培训自己的技术人才。大宋在数学,建筑,甚至天文上面都已经有了成就,可是那研究的人才大多如曾公亮一般,只能靠自学。

    陈元要新建一座可以容纳上万人同时读书的学堂,里面教授天文地理,数学。让喜欢科目的孩子有人领他们进门,让他们能够轻松的得到更多的关于这方面的知识,甚至他打算教授学生怎么做买卖。

    这个事情钱不是问题,也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问题。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来艹作。陈元自己不行,他知道自己的骨子里面不是文化人,这样的事情放在他的手里可能办的非常糟糕。

    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自己负责筹集资金就可以了。

    在接下来的仁宗留给陈元的半个月的时间里面,这项工作成了陈元的主要任务,其他的事情能放的他就放一下,尽量多抽点时间来陪陪家人。

    萧鞑里的状态让耶律缕伶非常的伤心,当第一眼看见萧鞑里的时候,耶律缕伶怎么也没有办法把这个精神恍惚的女人和自己印象中的那个高贵的母亲联系在一起。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5244 75245 75246 75247 75248 75249 75250 75251 75252 75253 75254 75255 75256 75257 75258 75259 75260 75261 75262 75263 75264 75265 75266 75267 75268 75269 75270 75271 75272 75273 75274 75275 75276 75277 75278 75279 75280 75281 75282 75283 75284 75285 75286 75287 75288 75289 75290 75291 75292 75293 75294 75295 75296 75297 75298 75299 75300 75301 75302 75303 75304 75305 75306 75307 75308 75309 75310 75311 75312 75313 75314 75315 75316 75317 75318 75319 75320 75321 75322 75323 75324 75325 75326 75327 75328 75329 75330 75331 75332 75333 75334 75335 75336 75337 75338 75339 75340 75341 75342 75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