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莺莺总算去了一桩心事,心情很好,脸颊红润润的。
她悄悄地问杨昊:“打人的鞭子是怎么回事。”
杨昊道:“那都是旧事了,回去我就收了她的鞭子。”
张莺莺咯咯地笑了起來,她掩着嘴越笑越狠,笑的浑身乱颤,好容易才止住了,她对杨昊说:“你那根鞭子是收不回來了,它呀,已经被你的小鹿给弄丢了。”
杨昊想到欣欣古尔录那副顾头不顾尾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
------------
80.一朝天子一朝臣(完结)
大明宫又换了新主人,长安城又一次在大悲大喜中度过。
做关了燕京顺民的百姓,很快就安定下來,新皇帝还在处理国丧,暂时不会有什么新动作,前朝的老臣们虽然惶惶,也不至于马上就乌纱不保、人头落地。
前段时间,西宁郡王府里一片沉寂,作为在京的王爵,杨昊与李晴循例进宫为大行皇帝守孝,衣不解带一个多月,现在大行皇帝的葬礼已经结束,朝廷上下都洋溢着喜庆,新皇登基,大赏天下,天下臣工无人不沾天恩雨露。
西宁郡王府的正门也整饬一新,越过高高的围墙和浓密的花木,还可见几栋楼阁正在动工修建中,人们纷纷议论着郡王在新朝的锦绣前程。
大行皇帝的葬礼刚刚结束,新皇帝就改封宜春公主为寿春公主,增食邑三百户,赏赐府邸一座,赐钱三千万,种种迹象表明,做了皇帝的父亲不仅是认下这个私生女,而且还要加倍补偿她。
又传说西宁郡王在拥立新君登基中居功至伟。
看起來他的前程的确不错。
但让所有人惊讶的掉眼珠子的是,新皇登基快半年了,郡王还是郡王,无实际职掌,无分毫权柄,他的旧部也分化了,升官的升官,贬官的贬官。
一个人走运,大伙跟着一起沾光,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倒霉连累大伙都倒霉,那叫集体倒灶,又或者叫树倒猢狲散,前者喜气洋洋,后者凄凄惨惨,但这两者其实都不可怕,倒霉、倒灶都在一块,只要人心不散,都还抱团,难保沒有东山再起的那一天。
怕就怕这有的升官有的贬官,这就意味着分崩离析,再沒指望了。
已经升任万年县县令的黄炎,被一撸到底,跑到西市开酱菜店去了,店名叫什么“内寺坊”,不伦不类的,看來生意也好不了。
郡王的老军师张伯中如今却时來运转,不仅拨乱反正,恢复了名誉,还官运亨通,入朝做了礼部侍郎,坊间传言他即将持节出任使相,镇压西北地方,他的大弟子卢光则升任京兆府少尹,其他学生也各有升迁,那位威震西北的独眼将军现在左迁归德将军,明升暗降,搬到长安养老來了。
雄震朔方的肖恩清升任剑南节度副使,刘盘去福建做观察使,孟明被调入京城成为龙武卫将军,程克领调任襄阳,任防御副使。
一棵大树,任你有参天之高,要是让人断了根,这还能长的了吗,西北的藩镇已经不复存在,这位太平王的好曰子八成也就到了头啦。
果不其然,大行皇帝刚刚入土为安,弹劾杨昊的奏折就如雪片一样飞入北内,说他贪财、好色、擅权、杀人、目无君父、阴谋叛乱。
朝堂上动手的同时,坊间也谣言四起,说他本是个私生子,是他母亲与人私通所生,因为怕丑事暴露,竟与歼夫合谋害了丈夫。
禽兽的儿子还是禽兽,这小子自幼便贪银好色,家里的丫鬟女奴让他祸害完了,又祸害左邻右舍,知道为何他死赖在崇仁坊吗,那里客栈旅社多啊,瞧见有姿色的旅客,软磨硬泡,强取豪夺,不弄到手决不罢休,要不然怎混了个“长安八骏”的诨名。
甘露之变那会儿,这货临阵倒戈,为了一己荣华富贵,竟卖身投效仇士良,出卖了忠勇的韩大将军、睿智的王宰相、忠直的李中丞、风流潇洒的赵尚书、才华横溢的谭少卿……前前后后,死在他手里的五品以上官员就不下两百人。
后來他到了丰州,勾结地痞流氓,编练什么新军,还不是用來欺压百姓,跟歼商恶贾称兄道弟,变着法的折腾小民百姓,开矿、炼铁、办工厂……最恨就是办工厂,把大姑娘、小媳妇骗进去当牛做马不说。
但瞧见有几分姿色的就找个借口弄进自己的什么办公室……嗳哟,您不知道,那里面黑着呢,那皮沙发比床都大,每回人进去,他就把门关上,孤男寡女的,你说他们在里面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东西,不知道被他祸害了多少两家妇女呢,真是凄惨呐。
后來这厮势力混大了,今天打这个,明天打那个,沒一天安生,打來打去死了多少人,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这还不算,因为贪恋兄嫂的美色,他竟设计害死了结义兄弟,他自己不能生育,便将妻妾拱手送人,待有子嗣后,再强行夺回,强做人父。
这哪是“无耻”二字可以形容了,简直就是禽兽不如嘛。
还有人说这位郡王贪财是出了名的,卖官鬻爵,大肆收受贿赂,他镇西北时,每领兵至一地,必纵兵大掠,劫人钱财,银**女,无恶不作,罪恶滔天。
他还勾结契丹人,回鹘人,奚人,每每侵略边境,掳杀边民。
回鹘国破,他掠得亿万浮财,却不上缴朝廷,全部贪墨,不仅如此,他还劫持定安大长公主,养匪自重,装扮成贼寇害边。
除了贪财好色,结匪害边,欺瞒朝廷,他还纵容家人巧取豪夺,强买强卖,危害乡里,那个什么吕大善人,狗一样的东西竟腰缠万贯,混的风生水起,仗着谁的势。
一桩桩一件件的丑行恶事汇集在一起,宣告了太平王的好曰子受用到头了。
入夏之后,一道圣旨,大将余晨湾亲率八百禁军冲进了崇仁坊郡王府。
削爵免职、抄家、三堂会审、入狱,一套接着一套,坐惯了太平王,哪受得了这折腾,刚刚抄了家,还沒來得及三堂会审呢,太平王便一命呜呼,归了西。
直到这时,人们才发现,这位誉满京城的太平王,实际还非常年轻,传说中美女满屋、金玉满堂的西宁王府,其实不过比寻常人家大了几号,说富贵也富贵,说奢华也奢华,但也就那样,比下有过,比上还显不足,至于他的家产到底被抄了多少,因为有公主护着,实际上也是大打折扣。
西宁王倒了,寿春公主还是寿春公主,待丈夫的葬礼一了,把西宁郡王上的几个鎏金大字扣下來,换上“寿春公主”四个字,摇身一变,王府成了公主府,公主到底是个出过家的现世菩萨,在西宁王的葬礼上她就宣布今生再不嫁人,为了显示不二之心,她把西宁王丢下的两位孺人:秦家母子,吕家母女,统统留在公主府,待若亲姐妹。
世间多少繁华,总被雨打风吹散。
又是一年秋风凉,西宁王的故事早已变成了传奇,只存于怀旧人的记忆里,再好的茶饮了几遍后也要寡淡无味,那茶叶也只能倒掉。
只有一个人仍关注着有关故西宁王的一切,他就是大唐的天子李忱。
他稳稳地坐在龙椅上,望着如蚂蚁般退去的朝臣,心思悠远旷深。
现在天下太平,内无阉党掣肘,外无边患扰民,李德裕已被贬斥,牛党官员正在自己的天威震慑下战战兢兢地为新朝效力,党争虽然沒有平息,但已不足为患了。
即使是桀骜不驯的藩镇也沒有趁新君初登大宝,根基不稳,而搞出什么乱子。
大唐的天下祥和一片,盛世太平就是对一位天子的最高褒奖,坊间已经有传言把他称作“小太宗”了。
他听过淡淡一笑,似如清风过耳,心里却美的像饮了花蜜,甜透了,隐忍了这么多年,他终于可以一吐胸中的闷气了,他怎么能不开心,可他还是常常面色凝重,展颜欢笑时也总不能尽兴。
有一个人,有一个人让他一想起來就不痛快。
杨昊,西宁王杨昊。
这厮胆敢蔑视朕,羞辱朕,朕只要在位一曰就绝不能让他有好果子吃。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974
17975
17976
17977
17978
17979
17980
17981
17982
17983
17984
17985
17986
17987
17988
17989
17990
17991
17992
17993
17994
17995
17996
17997
17998
17999
18000
18001
18002
18003
18004
18005
18006
18007
18008
18009
18010
18011
18012
18013
18014
18015
18016
18017
18018
18019
18020
18021
18022
18023
18024
18025
18026
18027
18028
18029
18030
18031
18032
18033
18034
18035
18036
18037
18038
18039
18040
18041
18042
18043
18044
18045
18046
18047
18048
18049
18050
18051
18052
18053
18054
18055
18056
18057
18058
18059
18060
18061
18062
18063
18064
18065
18066
18067
18068
18069
18070
18071
18072
18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