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是某的错,某自罚一杯!”
“慢着,这是我的酒,要罚喝江水去!”(未完待续。)
------------
两百七十二回 釜底抽薪
吴黄龙元年,也就是公元二二一年,孙策西进的船队几乎布满了整个江面,由于长江之上已然没有了敌对势力的水军,而东吴自己也把水军的发展方向转向到海军建设方面去了,故而东吴水师的许多小船除了训练的除外都被送去打渔了,吴军的船队最小的也是载人三百的斗舰,一时间横于江面朔流而上颇为壮观。
乔仁的旗舰之上,诸葛瑾苦笑着指着乔仁骂道:“好你个乔子言,居然要灌老夫江水,你不怕你女儿嫁过来,被老夫穿小鞋吗?”
闻言诸葛恪羞得都不好意思说诸葛瑾是他爹,谁说诸葛瑾是谦谦君子、大老实人,这撒起泼来丝毫不差于俗哩妇人。
“只要你不怕,我家的长公主殿下,那你就去做吧!孤在精神上支持你,孤也觉得她母亲把她宠坏了。”乔仁无所谓的答道。
这时诸葛瑾才记起乔菱的母亲可是长公主霸姬殿啊!敢虐待她的女儿这在江东与找死无异,而且从小乔菱就展现出了独一无二的大姐头气势,气场之强直追孙尚香,号称江东小霸姬,还欺负她,她嫁过去不翻天就算是不错了。
“这个,子言。此乃戏言,酒后的闲谈而已,戏言、戏言!!”
看着都语无伦次的诸葛瑾,乔仁无奈的摊了摊手示意自己什么都没听见,等诸葛瑾手舞足蹈解释了半天之后方才开口说道:“其实莫看曹丕二十万大军,数量惊人但实际上能投入战斗的不过这个数”
乔仁用水在案几上写了十字,又画了一幅简易的荆州地图,对着诸葛瑾说道:“子瑜你看,从弋阳、汝南攻入安丰需要横跨崇山峻岭,而且自从当年满宠走过一次之后,孙皎就将这一片所有的谷口、山道全部封闭,在出山的大路上当街下寨,如此魏国大将军曹仁、后将军于禁、扬武将军满宠这一路三万大军实际上攻不入安丰,所以依我之见这三万人只能在汝南、弋阳一线摇旗呐喊而已,最多作为后备。”
于是乎乔仁就在汝南郡的代号上画了一个叉,诸葛瑾看了一眼点头称是又说道:“上庸这路呢?”
“上庸去岁才从刘备手中夺下,孟达虽降但却并不值得信任,而且此地乃是汉中的东三郡连接汉中,上军大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颌这一路四万大军也不敢轻动,而且曹丕此次是抽掉了凉州的防军大部,据我估计曹真这一路应该是驻扎在武关附近兼顾雍凉,故而这四万大军不提也罢。”
“嗯,那曹丕的中军呢?”诸葛瑾一出口就猛的拍打自己的脑门笑道:“曹丕驻军宛城就是为了照顾洛阳,而且中军一般来说也是难以投入作战,除非他曹丕是想毕其功于一役灭我东吴,不然这三万他而绝不会动用的。如此说来,我军将要直面的就只有魏国征东大将军曹休所督的前将军张辽、右将军徐晃、豫州军等二十军十万人马咯!”
“对。”乔仁点点头指着代表新野的一个水迹说道:“这十万大军,其中张辽原是曹真部下在西域征伐、曹休的部队原本是要支援寿春的、豫州军就不用多说多是郡国兵不是主力而徐晃这部是从长安调来击败关羽的部队原先是夏侯渊的部下,这只大军构成复杂,以曹休的能力难以统筹全局,不足为虑。而且据我估计曹丕此次亲征不过是为了立威,同时主动出击消耗我江东的粮秣以期让我东吴数年之内没有开战的能力,毕竟曹魏的整体实力强于我国,拼消耗我军不是对手。”
诸葛瑾闻言意思大为赞同,别看东吴占地面积不小可是人口、耕地都是差的还远也就比一溜烟地盘的刘备强点而已。“那就这样如曹丕所愿和他消耗一番?”
“当然不是,孤给他准备一份大礼?”
“什么大礼?”
“釜底抽薪!他不是抽调了凉州的精锐部队吗?咱们就让他的凉州乱起来!”乔仁自信的指着西北方向说道。
“釜底抽薪,可是咱们如何能让凉州乱起来呢?”
“这就要看子瑜能否说动刘备了?只要刘备敢资助马超出汉中,马孟起就能让凉州乱起来,昔年凉州之乱可是让大汉几乎底蕴全部被掏空啊,曹丕不重视不行!”乔仁可不是说笑而已,马超号称为神威天将军,在羌人的心目中有足够的威信和号召力甚至于在凉州百姓心中也有一些影响,只要他能煽动羌人入寇,凭借他马超的能力,上庸的曹真就不得不回他的凉州去,而且曹真麾下的夏侯尚、张颌也基本不是他以前对付外族的手下,他用起来绝不会得心应手,如此一来曹魏的西北方向就有乱起来的趋势。
到了那个时候宛城的曹丕就不得不好好想想是否应该在荆北和吴国这样耗下去,毕竟就目前八百里秦川是防御刘备的前沿阵地,若是雍凉乱了则曹魏西北不安稳。
公元184年(光和七年)冬,分别来自北地郡、安定郡以及金城郡、陇西郡枹罕、河关等地的两股羌人举事叛乱,小月氏和同情他们的汉朝叛军很快加入,意图从朝廷手中夺取凉州的控制权,史称凉州之乱。虽然之后被汉末名将皇甫嵩联合董卓、孙坚几乎平定,但由于洛阳之乱,当时的叛乱三大首领,马腾、韩遂与董卓和解成为了割据军阀、宋建远离中原纷争,自称“河首平汉王”,割据枹罕和河关地区自立约三十年之久。
真正凉州之乱的最终平定就在不久之前,先是夏侯渊破了宋建后又是张辽击败韩遂、宋建生擒二人,最后曹艹退出汉中后以曹真督二张为首的诸将(张颌、张辽)彻底剪除了马、韩、宋三人在凉州、西域的残余势力。曹丕称帝之后西北郡县得以重新设立,西北地区亦是只爆发了少数当地人的叛乱。尽管有此成果,中原对西北的权势掌控弱于凉州之乱之前的汉朝。和汉朝相比,曹魏的西北领土收缩了,因为一些原郡县如宋建在枹罕建立的王国被直接废弃了。而且由于当地的汉民大幅度的减少,从而导致了羌族、氐人在凉州的势力大增,此消彼长可以说凉州之乱为后世五胡乱华中的一半奠定了基础,而另一半就是中原战乱。
故而当乔仁说出此计之后,有识之士便有了深深的担忧,诸葛瑾当然就是有识之士,“子言,此计虽好却实有引狼入室之嫌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羌人也好氐人也罢都是虎狼之辈,觊觎我汉家富饶多时,这!”
“子瑜放心别的不好说羌人却敢保证,绝对是跟越人一个尿姓!”乔仁拍着胸脯保证道:“无外乎是想过上安定的曰子!”
“你是说羌人是想成为汉民?”诸葛瑾不太确定乔仁说言就是这个意思,因为这实在太匪夷所思了。
汉民族、汉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姓和同化姓,无论是何民族也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只要进入了汉文化的辐射圈没有不被同化的,尤其是羌人这种上古时期曾经一部分融入的民族。《后汉书?西羌传》载:“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姜姓始祖为炎帝,其最初分布于中国西部地区,活动中心在今陕西渭水上游,与黄帝族邻。《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左传?哀公九年》也载:“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后东向进入中原地区,在今河北地区、豫州都获得空前发展,成为黄河流域几个著名的部落集团之一,也是羌人进入中原地区的先驱。
“是,凉州之乱因何而起,汉室要付一半的责任,再说刘邦自称为炎帝之子,作为他后人的刘备应该和羌人和睦相处不是?呵呵,据我所知刘备和西羌的关系不错,而且马超在羌人之中威望甚高,只要刘备能降服羌人让马超带着他们入凉州,必能给曹魏一有力一击。”乔仁真的这么想,其实不是。乔仁所想不过是权宜之策,但是乔仁也相信刘备和诸葛亮的手腕,降服羌人应该不难,后世诸葛亮就能搞定南蛮,现在不可能搞不下羌人部落。
最主要的是乔仁相信安定下来的民族是没有攻击姓的,准确的说农耕民族是没有攻击姓,只要能把羌人束缚在土地上不出百年再无羌人。
“可是,刘备为何要帮我们。”
“我说过这就要看子瑜兄的咯!”
诸葛瑾闻言一愣,随即就明白乔仁是想让他走一遭入蜀献策求援兵。“好你个乔子言主意打到我头上了,不过你怎么知道刘备会帮咱们!”
“因为他别无选择,以他现在的实力根本扛不住魏国,没有我大吴他的蜀地不过是一块肥肉而已。”
“可是马超也曾是一方诸侯,我担心刘备不敢放任他回到凉州!”诸葛瑾的担忧依旧很大,不过想来也是马超本就是迫于无奈才归顺刘备,若是让他回凉州只怕是鱼归于渊、鸟返于林啊!
乔仁摇了摇头,接着说道:“会的,如今形势不一样了,只要马超还不太傻就应该清楚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没了刘备的支持他就是无根之萍。至于刘备方面只要饼画的够大,他不会不动心,只要子瑜你加把劲。”
之后乔仁和诸葛瑾又仔细商榷了一下具体的事项,便揣着这份退敌之策准备在靠岸之后献与孙策。(未完待续。)
------------
两百七十三回 襄阳
孙策的黄盖、楼船、车驾前脚才踏入江陵的城门,后脚就有一艘楼船、几艘斗舰往西而去。按照孙策的吩咐,诸葛瑾入蜀求援,不过并不是一上来就提乔仁的谋划,而是相机而动先摸清楚刘备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因为东吴与汉先有夷陵之战,汉军大败损兵折将不说,连带丢了近一半的领土;而今呢,孙策称帝亦是相当于打了刘备这个自诩汉室继承者的脸皮,故而诸葛瑾要先探清刘备的态度才好说话,不过在乔仁看来法正已死,如今蜀汉是荆州派主政、徐州党主军,益州本土和雍凉东洲联合派系这时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一句话不参合,也参合不进来。
而因为法正的去世、孟达的叛变而元气大伤的雍凉党,虽然刘备称帝之后封了马超为骠骑将军,但实际上只是名义上的官高,真正的军方权利全是在关张二人手中,就连汉中都是赵云督守,他马孟起实际上就有点威慑羌人的作用。
面对如此错中复杂的蜀内形势,诸葛瑾能否马到功成其实乔仁这个始作俑者心中也是没个计较,只能是试一试罢了,至少在舆论上给曹丕造成点压力吧!
孙策和他的四万多兵马,赶在魏军之前三天抵达了江陵。然而三天之后,十万魏军主力浩浩荡荡的抵达了襄阳以东,沿河连营十余里,旗帜遮天,声势浩大。
“这座襄阳城没想到又见面了!”三千虎豹骑尽出护卫着一名黑甲黑袍的将领,而其身后亦是群将簇拥,从将旗来看就有张辽、徐晃、文聘等主将,可以说中路十万曹军的主要将领全部云集一堂。
曹休曾为虎豹骑督,被曹艹称为吾家之千里驹,但是他成名还要数这几年,尤其是汉中之战曹休先后击败了吴兰、逼退的张飞,由是显名,而他自己的年龄又处在老一辈的曹仁和年轻一辈曹真之间,正值当打之年,看上去的确是一个合适的统帅人选。
但其实完全不是,曹休从未有过指挥过大规模军队的先例而且资历太低、官职也不高无论是大将军曹仁还是上军大将军曹真、骠骑将军曹洪官职都在他之上,而他不过是征东大将军还是因为原本曹丕是想以他去东线替代夏侯惇的缘由拜领的,没成想三万大军走到豫州就得知寿春被戴纲攻破的消息,几经流转最后被任命为中路十万曹军的主将。
中路大军名将者就有张辽、徐晃、文聘之辈,但曹军从无以外姓大将为主将者,而亲族大将曹仁年纪也不小了而且身体不太好,恐难以担此重任,而另一员宗族老将曹洪,这位哥和曹丕一直不对付,曹丕不想着整治他就算不错了,还想当主帅吗?没见此次征吴他连仗都没得打马?至于曹真那更是小字辈,资历比曹休还浅,继曹休而任虎豹骑督就是曹真。而夏侯伯仁更是不以军事为长,故而排除。
所以思来想去,曹魏最适合最这个中路大将的居然是曹丕的亲弟曹彰,威震北疆的曹家黄须儿长期统军资历、能力兼备,又因其身份诸将或多或少都曾在其麾下短期效命过,统率中路完全不成问题,可是曹丕他敢吗?他敢让曹彰掌军吗?
最后只好退而求其次,定下了曹休的中路统帅,曹休表示压力山大啊,于是乎到襄阳的第一天就带着众位老将前来勘察城池。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8685
28686
28687
28688
28689
28690
28691
28692
28693
28694
28695
28696
28697
28698
28699
28700
28701
28702
28703
28704
28705
28706
28707
28708
28709
28710
28711
28712
28713
28714
28715
28716
28717
28718
28719
28720
28721
28722
28723
28724
28725
28726
28727
28728
28729
28730
28731
28732
28733
28734
28735
28736
28737
28738
28739
28740
28741
28742
28743
28744
28745
28746
28747
28748
28749
28750
28751
28752
28753
28754
28755
28756
28757
28758
28759
28760
28761
28762
28763
28764
28765
28766
28767
28768
28769
28770
28771
28772
28773
28774
28775
28776
28777
28778
28779
28780
28781
28782
28783
28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