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道!!?”乔循蹙眉低语,剑道一词他当然清楚,这是出自吴越春秋的一句话。只不过这时提及却是为何?
“剑者杀人之利器,然其亦为王道圣器。剑,古之圣品也,至尊至贵,人神咸崇。自轩辕黄帝陛下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铸轩辕夏禹剑以传世,至今不知何年。而夫剑道者,用剑之心,执剑之意也!!子道可知魏武的剑道?”
曹艹征战多年,而他身边也有着不少的名剑,像青红,倚天,还有如今佩戴在尸体上以曹艹的字命名的孟德剑,除了这些曹艹自己铸造的,当然还有他从别的诸侯的手上夺得的宝剑,当然这其中还是以当年从袁绍那里得来的思召剑,名气最大,却也是因为当年袁绍的势力最为强大的原因。
所谓的剑道,于曹艹而言,却是没有什么的,毕竟他作为诸侯所要实行的乃是王霸之道,有这一点,便足以让他耗尽心神去履行这一道,再言其他,却是人力有时而尽的。
“盖以剑之用途,虽非专供杀戮,亦为文士之饰品,”乔循笑着道,“先生佩剑却是也因为,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又敛也,先贤也有云,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以此佩剑也算是对于自己修身养姓的警戒吧。至于魏武开业之君,当行王霸。”
“呵呵!!子道公子一点就通!!”那中年文士乐呵呵的道:“庄子云:剑道有三。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愕,晋卫为脊,周宋为谭,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
“小子明白了。”乔循拱手示意,看着喝得差不多的酒,又问道:“先生可要再饮!!”
“不了不了!!”那文士直摆手笑道:“老夫年迈几杯水酒就醉了!!既然如此,老夫就告辞了!!!”
“那,小子送送先生。”
郡守府外,那中年文士看着乔循入门的背影喃喃自语道:“这把剑!左仙翁到底是什么意思!?有意思!有意思!这少年,当得我王祥之主!!”
这中年文士居然就是‘卧冰求鲤’的王祥,此人是西汉谏议大夫王吉的后代。祖父王仁是青州刺史。父亲王融隐居不仕。汉末天下大乱,王祥于是扶持着母亲带着弟弟王览到庐江避乱,隐居二十多年,不受州郡的征召。不曾想今曰却欲认乔循为主。
而这个王祥除了是个隐士和孝子之外,还有一个令人乍舌的身份,那就是他乃琅琊王氏的当代家主。琅琊郡,当时之时有诸葛兄弟之名,然而琅琊郡真正的郡望庙堂乃是琅琊王氏。说起琅琊王就不得不提,太原王氏。太原王氏,乃周灵王太子晋公之后裔。汉末名臣王允、魏将王凌都是太原王的家主。
而琅琊王氏同样了不得,琅琊王氏始于王翦父子,王氏祖孙三代(王翦、王贲、王离)皆受封列侯。王离长子王元的曾孙王吉,字子阳,官至博士谏大夫,王吉之子王骏为御史大夫,王吉之孙王崇官至大司空,封扶平侯。王吉祖孙三代皆以贤称著于史。又王崇之子王遵,光武帝嘉其忠义,拜太中大夫,封向义侯。其后王遵之子王音,为大将军掾,生四子:曰王谊、曰王浚、曰王典、曰王融。王音之子王融,融公官至南康尹。王融生有二子,长子叫王祥;次子叫王览。兄弟二人虽同父异母,然皆是大孝子。卧冰求鲤是关于王祥的故事,王览友悌便是关于王览的故事。
此时的琅琊王氏固然是顶级世家之一,然而王家真正的辉煌却是在东晋。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许多家族都举族迁居长江以南避乱,王氏家族也是衣冠南渡。在建康(今南京)司马睿在王氏家族的拥戴之下建立了东晋王朝,中兴了晋室。由于对司马政权的大力支持和艰苦经营,琅琊王氏被司马睿称为“第一望族”,并欲与之平分天下,王氏势力最大时候,朝中官员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真正的是“王与马,共天下”。在东晋一朝王氏家族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地位名望之高其他家族根本无法取代。只有在淝水之战中崭露头角的谢氏家族能与之平肩,并被后人合称“王谢”。
固然此时的王家并没有步入鼎盛,然而却也不是泛泛,王祥的名声亦是大得出奇,以一布衣之身,声名却也仅次于周瑜、乔仁、左慈,是庐江郡排名第四的名人(未完待续。)
------------
三百七十七回 陈留城外放大炮
二王(太原王、琅琊王)在魏国高官不少,然而作为吴国开国功臣,乔仁所在乔家亦是兴盛。吴国之内乃至于天下之中,论及少年英才鲜有不提及乔氏五骏之称的。所谓乔氏五骏自然不全是乔仁的儿子,毕竟乔仁拢共就四子,幼子乔丰还是一个惫懒之人,虽谈不上不学无术但也无甚大才,只是长相俊美也拨了个美乔郎的声名。
乔氏五骏自是指的乔仁的其余三子以及和乔仁关系极为紧密了孙松和诸葛恪,诸葛恪自不必说乔仁的女婿,琅琊诸葛家也不过是个三流世家而且也都还破落了,自然也就如同入了缀一般被算进了乔氏之中。而孙松虽说也是天潢贵胄,孙氏宗亲。但是其父早亡,其母又改嫁乔仁,一个闲散的王爵如何比得上乔仁这个当权者义子的身份。
乔氏五骏指的就是这五人,而这五人还各有特色,被士林之中的有心之人编排了一段说道。什么勇猛无双乔子修,翩翩君子乔子明,吴楚良驹诸葛恪,万里之才乔子道,以及紫衣战神孙子龙。(王候穿紫色袍服,故而孙松叫紫衣战神)。
这其中固然有夸大的嫌疑,但是还能够体现这五个小子各自的才干。而如今,这五人也都各领其职,孙松做了南乡太守、都护左车骑将军在陆逊麾下效力;乔治是偏将军在孙韶麾下作战;诸葛恪也是丹阳太守牧守一方;就连乔晟也是官居丞相府兵曹掾史。
而谨慎的乔循此时正拿着建业下达的太守任命诏书发呆,无凭无据的代为管理庐江郡近一年,乔循终于是苦尽甘来获得了一个名分,拿到太守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辟除自己的忘年之交王祥为长史。
然而乔循的激动于整个战局而言无疑是渺小的,因为在泰山郡魏吴争锋之中,魏[***]队在曹洪的带领下虽然并没有大败但也逐渐落入下风。谯郡一丢泰山的西边完全暴露在吴军的锋芒之下,而位于泰山之后的青州诸多郡县却也被甘宁的水军搅得一塌糊涂,整个青徐战局是一片糜烂。而却渤海的盐场被捣毁之后,就再无食盐运入魏军营寨,几月一过缺盐的后遗症就彰显出来了,最后被逼无奈之下,曹洪只得弃泰山郡奔入陈留一线防御。
由于甘宁的水军已经好几次倒入黄河袭击沿线的渡口,数次击败曹魏的黄河水师,导致魏军在中原之地已成牢势。而东线的诸多城池但凡临海之地,魏军都不敢去驻扎生怕那一天半夜起来四面八方就被吴军给围了。于是几乎是半卖半送给吴国,魏国丢掉了青徐二州的琅琊、北海、利城、东莱等郡,新任青州牧朱桓协同诸葛瑾、唐咨等人的大军兵锋直指黄河对岸的乐安郡、平原郡。
不过虽然魏国失地较多,但是主力未丧,曹洪加上满宠的溃军麾下还是有四万大军,而吴军却是一分再分,真正面对曹洪的也只有戴纲、孙韶等人所督的五万人马而已,双方实力的对比差距并不明显。
然而此时吴国并没有一鼓作气鲸吞魏国的实力与勇气,此役除了占据青徐以外,最大的目标就是多拿下几座魏国的重镇,故而戴纲决定强攻陈留。要知道陈留可还是魏都大梁,曹艹起兵之地,城墙高大存粮充足,并不是那么好打,然而戴纲却有着必胜的信念,原因就是来自乔仁送往的秘密武器。
乔仁在寿春督战并非完全看戏,一方面是为东线作战的主力保证粮道,二是作为总预备队随时都可以派上前线,最后嘛就是一座总后勤基地。乔仁北渡除了中军以外,几乎掏空了将作监的工匠,带着最先进的攻城技术来到寿春,为前线将士就近在制作各种器械,前些曰子的焙烙就是其中之一。
可是可一不可再,这个古装炸弹的神话意味远比其实际意义要大得多,故而这次围攻陈留被推上来的就是完全改装的投石车----蒙古人的利器‘回回炮’。
时已近秋,天气渐凉,但陈留城城却如火炉一般,城内城外皆弥散着烈烈热血。
在城南吴军阵地上,号称勇猛无双的乔治正在亲自指挥着吴军,将一门门巨大的回回炮搬运至射击阵地上来。
眼前的这回回炮,近有两层楼那么高,需要八匹马才能拉动,这般庞然巨物往阵前这么一放,不但令城头的敌人胆寒,就连吴军将士们瞧见了,也不勉为其可怖的躯形而惊动。
这种回回炮是经过乔仁二次改进,是在已经改良过的霹雳车的基础上又一次飞跃,在乔仁看来这种的回回炮,无论其规格还是威力,已经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最高工艺水平。如果再加上,爆炸的焙烙,吱吱!但是即使臆想不断,乔仁还是命令禁止使用焙烙,保持神秘。故而此次运来的只是回回炮而已,并无戴纲期待的会爆炸的坛坛罐罐。
由于这种回回炮的体型过于巨大,其制作过程也相当的耗时,其实早在樵县之战前就开始动工,但至樵县之战结束时才制造了不过十门,而且未来不及赶上那场大战。
在经过数月的休整之后,这一次,乔仁才得已将这近三十门巨炮运来,来到陈留城下,拿这座天下坚城来作为这样杀器处子秀。
在一阵阵的呦喝声中,三十门回回炮正对着敌城屹立于三百步外,敌城之上一般肃然,本军阵上也是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准备瞧瞧这些庞然大物究竟有何威力。
“先装一枚石弹试射下发吧。”乔治于马上挥鞭令道。
于是,两名身强体壮的军士,用扁担肩挑着一块水缸大小的石块,迈着沉重的步迈,吃力的将石块安放在了投置装置上。
周围的军士尽皆乍舌,别的不说,那石弹光看着就应该有一两百多斤重,如此重的石弹抛置出去,会造成什么样的毁灭力,众人实在难以想象。
随着吱呀呀的梢杆扭动声,士兵们的神经也跟着绷了起来,无关之人都不自觉的往旁边退开,他们是生怕梢杆被石弹的重量压断,自己倒霉的被绷出来的木屑碎石伤倒。
“准备就绪。”炮手高叫了一声,等待着号令。
乔治驻马阵中,举目遥望着巍巍的晋阳城,望着城头飘扬的书着“曹”字的大旗,心里浮想翩翩。曹洪,曹魏硕果仅存的开国大将,就让你成为我乔治的垫脚石吧!
“发射。”马鞭一挥,乔治一声清喝。
嘣――咻―――
…………
城头的曹洪,此刻正凝眉而立,默默视着着城外的吴军,大摇大摆的,很嚣张的将传说中的改良版霹雳车立架在自家门前。
看着那些不屑一顾的敌人,曹洪很有一种想冲出城去,大杀一场的冲动,但此刻的他,空有一腔恼火却只能干看着。没办法,敌人太多了,黑压压一片如蝗虫一般,就算自己是一条龙,杀入这蝗虫之海中,也要被一张张小嘴吞噬掉不可。
曹洪作为曹氏老将,经历的大战比乔治打过的大小战役加起来都多,原本逃至陈留就是形势所迫,所以他自身并认为是自己技不如人,而是时不我待,可是眼前巨大的投石车给了他一种错觉。
那庞然大物,俨然如一座小型的堡垒一般大小,乔治凭着自己的见识,实难想象那是人造出来的东西。
此刻,他和他周围的士卒,都深深的为敌人的这般利器所震怖了。作为九死一生的老将曹洪清楚的感到了士气的受挫,他深知,在这种困境之下,畏惧的结果就是死亡。
他深吸了一口气,强压内心的震惊,厉声道:“贼军那只是奇技银巧而已,根本不足为惧,尔等休要害怕,都给我坚守位置,准备迎战”
曹洪这般提振士气的口号刚刚喊过,吴军第一枚石弹跟着就发射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573
21574
21575
21576
21577
21578
21579
21580
21581
21582
21583
21584
21585
21586
21587
21588
21589
21590
21591
21592
21593
21594
21595
21596
21597
21598
21599
21600
21601
21602
21603
21604
21605
21606
21607
21608
21609
21610
21611
21612
21613
21614
21615
21616
21617
21618
21619
21620
21621
21622
21623
21624
21625
21626
21627
21628
21629
21630
21631
21632
21633
21634
21635
21636
21637
21638
21639
21640
21641
21642
21643
21644
21645
21646
21647
21648
21649
21650
21651
21652
21653
21654
21655
21656
21657
21658
21659
21660
21661
21662
21663
21664
21665
21666
21667
21668
21669
21670
21671
2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