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阳正在犹豫中时,已经有数名将领从外面进來,一见西太后手握匕首要自杀的样子,都大声地喝彩:“锐王,就让她自杀吧,这个臭女人,死一个少一个,咱华夏天国的地土上还干净一点儿。”
“放肆,去去去,本王和大清皇太后议论点儿事情,人家拿随身佩刀玩下,你们胡说什么。”罗阳一声怒吼,把那些将领们都吓得兔毛乱飞,赶紧出去了,
这一个花絮,让西太后的敌对态度减弱了不少,她叹息一声,将匕首翻转了,用手腕之力,将其尖锐对准了自己的咽喉,改抹为戳的姿势,“锐王,求您赐本宫死吧,再恳求您不要牵连他人。”
女人嘛,到底心软啦,哈哈哈哈,
“你算什么啊,你的生死,都沒有意义,你不过一个女人而已,残花败柳的,死就死了。”罗阳说,
“你。”
“我的意思是,你的神似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得想想有什么后果,怎样对你的儿子有利,是让他贵为王爵,继续荣华富贵呢,还是让他象匹夫一样,横死在菜市口。”
西太后的脸色又缓和了不少,
“人们都说啊,这个,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亲们为了孩子,什么都愿意做的,你怎么这么狠心啊。”罗阳想用亲情來打动她,
“你,你怎么知道本宫的诗的。”西太后突然大吃一惊,
“你的诗。”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西太后突然念出了一首诗词,语气缓慢真诚,热泪盈眶:“此诗词为本宫母亲七十大寿时写的。”
罗阳大吃一惊啊,想想,人家在临死之际,绝对不会争夺一个空虚的作者名头吧,原來,这是人家老佛爷的原创,我靠,班门弄斧了,
“既然皇太后如此珍爱儿子,我的话就不用说了。”罗阳以为,事情已经终结,
“我欲成全我儿,为大清殉国之君,而不欲他为屈辱之刘禅孙皓。”西太后瞪着俊美的眼睛,鄙视着罗阳,
罗阳愤怒了,你个小寡妇,美女战俘,你再折腾,老子不管你是谁,直接上了都,
“好,你自杀,你还可以教唆你的儿子也自杀,可是,本王告诉你,如果你敢这样,本王将叫上一百个壮汉,在菜市**了你家同治伪皇帝的菊花,让天下的人都知道,然后,至于你嘛,哼,就算你现在自杀了,也免不了羞辱,本王会把你的尸体拖到军营中,交由士兵随意享用。”后來,就连罗阳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他说的话,
西太后终于恐慌起來,看看罗阳,再垂下眼帘,迟疑了好久,才叹息道:“罢罢罢,为了千百万忠心耿耿的臣民百姓,本宫将千秋罪名都背负了,你要如何拟诏,随意处置,本宫与皇上附和就是了。”
“这就对了。”罗阳已经为自己刚才的话愧疚满头大汗了:“西宫皇太后,只要你肯招降残余官兵,则本王向你保证,尊重满清皇家的尊严,一切优待,就是废帝同治,也封为王爵,所有满族臣民百姓,等同于我华夏国家人民,认真抚恤,以后建功立业,同华夏各族官民赏罚。”
“唉,知道了。”西太后象斗败了的老母鸡,垂头丧气地点点头,
------------
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场虚惊
威胁利诱,逼迫西太后在政治上就范以后,罗阳心情大为舒畅,夜长梦多,事不宜迟,立刻招集了军官,商量了事情,并且找人草拟诏书,然后在大清皇宫养心殿里,将两宫皇太后和皇帝都招集了來,在数十名将领士兵的关注下,将缴获的皇帝大宝和皇太后两枚玉印都递将上來,给他们签用,
得了金帛,西太后亲自书写文字内容,七岁的同治帝傻呼呼地流着鼻涕在边上看着,东宫皇太后慈安一脸沮丧,眼睛湿润,用手包揽着同治帝的肩膀,将脸扭向了一边儿,
写完以后,西太后横着扫视诏书,轻吐锦唇,吹拂着芬芳气息,这是书人的习惯动作,随即,她放下了笔墨,若有所思,
很久了,罗阳等得很久了,西太后一直沒有用印,
“快些吧,不是投降,而是拯救满清权贵的最根本利益,还有数十万人的生命。”罗阳提醒,
“妹妹,不能用印。”东宫皇太后慈安突然冲动起來,用手抓住了西太后的手,西太后受了感染,再也不肯用印,
这些女人,真顽固啊,老子要是你们满清朝廷的作派,早就大开杀戒了,搞不掂來一个北京大惨案,沈阳十日什么之类的,你们才高兴啊,
这时,一个军官忍不住,“锐王,还跟她们磨几什么,她们不肯用印,就算了啊,既然她们不识好歹,也不能埋怨咱,把她们拉出去,先慰劳慰劳外面几百个劳苦功高的兄弟们,反正闲这不也是闲着沒有任何用处吗,至于用印嘛,咱们自己盖上去,谁还知道。”
这军官年龄不大,脑袋瓜子挺管用啊,罗阳欣赏地看了他一眼,
果然不出所料,两宫皇太后怕了,就是小皇帝,见大家凶神恶煞的,竟然哇一声哭了起來,
迅速盖了章,两个女人抱了一个孩子,哭泣起來,
罗阳吩咐,按照西太后所写的内容,誊写数百份,然后,使用清朝皇帝的大宝和两宫皇太后的玉印,一一加盖印章,之后,再向各处的官兵发出,要求所搜索寻找的清军官兵投降,
“好了好了,两宫皇太后,大清的小皇帝,事情完结了,你们可以歇息了。”罗阳将手一摆,
“你,你,你不能这样背信弃义啊。”东太后慈安哭喊着说,
西太后则抱着小皇帝,目光冷冰冰地看着罗阳:“你可以放心杀我们母子啦。”
罗阳大为委屈:“请你们回现在的住处,休息一会儿,然后吃饭啊。”
“你,你不杀我们。”西太后难以置信地问,原來,她一直以为,罗阳就是逗她玩玩,为了儿子的暂时安危,她还是答应了,现在,她以为,罗阳要杀掉她们了,
“从现在起,你们就是本王的客人了,哦,你们住这儿当然不合适,所以,本王已经在城内找到了足够的宅院给你们,以后啊,有什么事情,可以派人來找本王,本王一定鼎力帮助。”罗阳真诚的话语,神态,让两个女人感激得痛哭起來,
罗阳用温和的政治方式,威胁利诱,取得了西太后为首的满清最高当局的配合,其实,回到了住处以后,西太后等才确信真的被赦免和优待,所以,非常激动,立刻写信呈递,表示感谢,这样,一个很棘手的问題解决了,
问題沒有这么简单,当罗阳劫夺了清廷的皇帝和太后的消息传播开來以后,第二天的早上,就有清军前來进攻,那是恭亲王的部队,
恭亲王忧郁的脸上写满了悲愤,身边的所有军官将领,也都义愤填膺,因为天气炎热,许多人的脸上,汗津津的,沒有人刻意在乎,骑兵部队在前面狂奔,步兵也死命地追來,清军的进攻,在一个小兵的眼里,也许最为清晰,一个汉军八旗的旗人,二十一岁的陶景富,不过`是清军的一名士兵,再是汉族,只要是旗人,也有当职业兵拿军饷的特权,身材瘦弱的他,很少参加过训练,只是在训练时凑一个数目,所以,在北京戒严的时候,他才正式地加入了军营,成为全职军人,以前,他在家里居住着,
“皇上和太后都被匪徒逮到了京城了。”
私下里,很多的官兵都这样议论,大家知道了情况,那些败退的清军,那些亲眼看着皇家车队被包围的清军骑兵,一遇到其他的部队,就哭诉起來,
因为身体不适应,跑一天多路就跑得几乎散了骨头架子的陶军人,只能装死,躺在道路边沿,奄奄一息地看着大队的清军向北京城返回,许多清兵是纨绔子弟,还有许多是临时拉起來的人,所以,他们果断地掉队着,
也有很多军人,边走边哭,大清京城被破,固然不是第一次,可是,皇帝和两宫皇太后都被捉,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皇帝沒有,大清还有救吗,
“冲,冲进城里,就是死,也要把皇太后和皇上救出來。”恭亲王的身边,还有好几位戴着王侯冠帽的人,都是满清的权贵,
清军的士气是很激愤的,所以,冲锋有力,恭亲王亲自督战,挥舞着军马,除了三成的体力很差的官兵外,其余的官兵,还算努力,冲向了城防,
陶景富还算努力,冲到了城边才栽倒下來,所以,他看得格外清楚,
华夏军和传说里的太平天**几乎一个模样,但是,武器什么的却迥然不同,清军开始,居于主动地位,人很多,冲得厉害,华夏军似乎沒有防备,所以,清军冲了进去,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985
14986
14987
14988
14989
14990
14991
14992
14993
14994
14995
14996
14997
14998
14999
15000
15001
15002
15003
15004
15005
15006
15007
15008
15009
15010
15011
15012
15013
15014
15015
15016
15017
15018
15019
15020
15021
15022
15023
15024
15025
15026
15027
15028
15029
15030
15031
15032
15033
15034
15035
15036
15037
15038
15039
15040
15041
15042
15043
15044
15045
15046
15047
15048
15049
15050
15051
15052
15053
15054
15055
15056
15057
15058
15059
15060
15061
15062
15063
15064
15065
15066
15067
15068
15069
15070
15071
15072
15073
15074
15075
15076
15077
15078
15079
15080
15081
15082
15083
15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