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船边打信号边转过弯去,货船也回应了相应的信号。当货船行进至弯道正欲转弯时,山本远远的发现货船突然抖了一下,然后在冲天的水花后传来了巨大的爆炸声。出事了!山本如同屁股被扎了一刺刀般的跳了起来,怒目圆视大叫起来:“八嘠,这是怎么回事?”

    货船损失也就算了,可上面装的全都是舰队的维修零件和替换的炮管,失去了这些战损的舰船还拿什么修复。山本的担心没完,另一件让他心寒的事发生了。应该来说,在水雷密布的航道中航行,一但触雷的舰船应当是背向航道转向,避免舰船沉没在航道中将航道堵死。可眼下山本最担心的事发生了,货船的船长是甲午后从二副紧急提升的,在突发的情况下只想到保命的他下达的命令竟是继续加速转向,于是山本眼争争的看着货船沉没在航道里。

    完了,航道被堵死了。山本突然大叫起来:“拉响警报,准备作战――”山本认为这是清国人的阴谋,目的就是要在东京湾门口伏击他,于是舰队警报大作。日本舰队慌乱的准备作战却显的是那样的惊慌失措。但山本这次多心了,如今大清第二特混舰队正向着光绪群岛行进,山本等了数天也没等到前来袭击他们的清国舰队。于是。山本在想,可能是航道中的水雷松动。正好漂到航道里。可舰队怎么回港呢?日本舰队上所有的人都没注意到,远处的海面有一支在海浪中毅力不倒的铁杆。铁杆里面的望远镜在看到货船沉没,铁杆后面漂浮着的水泡在颤抖几下后,同铁杆一同沉没在大海的波涛中。

    其实这就是清国的阴谋,这也是要让日本舰队等在新加坡一个月的第二个原因。浦贺水道里的水雷始终是舰队的忌惮,即便在后世有着更先进的排雷手段依然对水雷没有太好的办法。所以,当潜艇部队训练将潜水员固定在潜艇甲板之后,就有人提出用潜艇布雷直接将航道废了。于是。一个月的训练过和侦察过后,在日本三艘货船驶出浦贺水道之后,计划开始了。在夜色的掩护下,幽灵号潜艇开进已经侦察过的航道第一段转弯处,投下了两颗水雷。原本还以为会收获一艘重巡的,在山本谨慎的态度下只收获了一艘货船。

    “给幽灵号潜艇记集体三等功。”收到舰艇发来的电报,吴德仁很高兴:“计划成功,浦贺水道已经被堵。日本舰队想要回港就只能清理浦贺水道的水雷。嘿嘿,等小日本清理完了,就是咱们冲进去发财的时候了。”

    龙吟号舰桥内开始肆无忌惮的奸笑。中情局已经发现日本黄金储备地。等大战之后,就可以公然将战利品带回来,海军的规矩。战利品的二成可是要发给舰队当奖金的。

    冯祁也在一旁起哄:“发电报给姓冯国璋,告诉他。咱们海军会把他们陆军给送上日本,要是他们打不下炮台,海军的奖金损失由陆军赔偿……”

    山本颓废的坐在金刚号战列舰的舰桥内愁眉不展,杨枣儿却高兴的坐在家里的厨房里跟母亲一起收拾两条大黄鱼。

    杨枣儿的家在当地还算是个中等人家,有着一个宽松的大院子和三间大瓦房。这些都是祖辈传下来的。到了杨岐山这辈没有进展,只是这读书人大多不善经营,好在书读的有些名气,至少没有败落。

    杨母不让下人们动这两条大黄鱼。说要亲手做给女儿吃。杨枣儿小时就跟着母亲在厨房里忙前忙后,这些事情早就熟了。于是将下人赶出厨房,自己动手。

    “枣儿呀。你在信里说的那个将军是什么人呀?还有这些都是什么人呀,你看他们可都是拿着的枪呀。”杨母之所以叫枣儿进厨房,就是想要单独问问这事。实在怕呀,自己可是好人家。

    “他呀――就是个将军嘛。一个脑袋两条腿,长的也就那样,没什么好说的。这些人就是那个将军派给保护女儿的护卫。”杨枣儿实在不知道如何形容皇帝。

    “哦,是护卫就好。”杨母放下心来:“可他姓甚名谁、家世怎么样,这些事你总要跟娘说清楚呀,这可你的终身大事。死丫头,你要急死你娘呀。”

    “娘――”杨枣儿在娘面前撒娇:“他姓李单名一个明字,是参谋本部的大将军。不仅权利极大,家世也异常雄厚。家中父亲已经过世,仅有一母亲和一姨娘,还有一个弟弟。”

    “哟,大户人家呀。就是京城太远了,所以你爹收到信后就一直不高兴。其实呀,娘就想着你能嫁在身边,这样娘想你了还可以去看看你。这要真是嫁到京城,再想见一面……”说着说着,杨母开始流泪了。

    “娘,等女儿成婚了你和爹爹就搬到京城吧。咱们在京城也买个院子,这样爹娘就可以随时来看女儿了。”

    “胡闹,爹娘跟着你去京城这还不得让婆家笑话死呀。你爹是个读书人还是要脸面的。”杨母说着话手上却没停,两条鱼已经收拾妥当:“你先出去吧,娘这就做你最喜欢的大黄鱼给你吃。”

    “谢谢娘。”杨枣儿说完自觉的出去了,没办法怀孕的人闻不得这烟火气。

    院外,杨东子早已安排好了警戒,去找村长商议停车的地方。小喜鹊正在指挥着侍卫们从车上卸货,都在各忙各的,杨枣儿就回到自己的闺房。

    “鱼好了,枣儿快来尝尝。”杨母从厨房里端出做好的大黄鱼,一时间整个房间鱼香满屋。杨枣儿满脸欢喜的推门从闺房出来,自从到了京城最想吃的就是娘做的大黄鱼。可闻到鱼香却不由自主的干呕起来。

    “这是怎么了?累着了吧。”杨母放下鱼,担心的过来看女儿。

    杨枣儿红着脸摇了摇头,又干呕几声。做为过来人的杨母哪能不明白,于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小心的问道:“你这是……有了?”

    还能说什么?杨枣儿只能点点头。

    “你这是胡闹呀,这未婚成孕传了出去杨家的脸还要不要了?”杨母听闻抬起手就要打,可必竟是自己的唯一女儿,高举的手最终还是打不下去。只是在枣儿的背上轻轻的拍了几下,就算是打过子:“你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来,要是让你爹知道,这可怎么得了呀。”

    “娘,李明过几天就来咱家提亲了,爹爹看过了一会同意的。”

    “你呀――娘就一直不同意让你去京城读书,这可到好……造孽呀――”

    饭桌上美味的大黄鱼杨枣儿也吃不下几口,母女两就坐在一旁聊天,收拾自然会有下人来做。做母亲的总是无底线的包容自己的子女,就是犯了再大的错,做母亲总还是要为子女着想。杨母一面埋怨女儿,却一面跟女儿讲这怀孕的妇人需要注意的事项。杨枣儿左右也不见父亲回来,于是就问母亲。这才知道父亲被宁波府请去商议有关全民教育的事。杨枣儿一听,这可是她的工作之一,正好借这个机会去听听下面官府的意见也好。于是杨枣儿开始鼓动母亲去接父亲。

    杨母扭不过自己的女儿,免强答应下来。就是担心万一被自家夫君发现女儿未婚成孕,当场发做如何是好,但她眼下更担心知府的衙役。都有衙门八字开,没钱有理莫进来。本还以为让人通传后,在侧门等着。没想到自己女儿的下人就这么直直将汽车在衙门正门口,停车后就直接走过去说了几句话。

    女儿在一旁低声的安慰自己,虽说自己女儿的夫君在大将军,但必竟这是衙门:“这可是衙门,就这么进去行吗?你娘这辈子还没进度衙门呢。”

    杨枣儿笑着不说话,只是拉着微微颤抖的母亲向里面走。要是母亲知道自己的女婿是天底下最大衙门官,会不会当场晕过去。

    宁波知府衙门的后堂里,知府与众位学老正在商议这全民教育怎么办。严复严中堂必竟做过一任杭州知府,与他相临这些年也多少学了些本事,自然不是迂腐之人。如今商议来商议去,怎么办学到是好说,就是所需的钱财太大。为官多年的他还是知道的,虽说明面上皇上会出这笔钱,但哪次不还是地方在出。所以他打算联系一下当地的富商大户,看能不能支持一些。

    咣噹一声,一个衙役满脸惊慌的推门跑进来:“大人,京城的钦差大人到了。”

    难道自己在商家捞好处的事被发现了?可这在官场都不叫个事呀,谁不是这么干呀。难道说是我我得罪哪位大人,可自己一直很老实的呀。为何朝廷竟派钦差大人来拿我?刘树棠顿时惊慌失措起来。(未完待续)

    
------------

第三百章 零六章 怨念

    不等刘树棠上前问话,一个领头模样的人已经进来。他走到知府身边低声的问:“你可是宁波知府刘树棠,可认得此物?”这么问是因为整个房间里就他一个穿官服的人。

    刘树棠大惊,因为他看到的是从那人袖子里滑落的一块金牌上面有两个字――大内(实在不知清宫宫禁腰牌内容,以此代替)。刘树棠一脸恐慌的看着背着长枪的士兵进门,双腿一软就跌坐在地上,等待钦差大人最后进来宣判自己的命运。

    “大人这是何故?为何坐于地上?快快请起。”杨东子将宁波知府搀扶起来,却一脸好奇的问。一块大内金牌不至于将一位知府吓成这样吧。

    “你……你们不是奉钦差大人之命来拿我的吗?”刘树棠小声的问道。

    “我等奉命护卫小姐而来,为何要拿大人?难道大人有不可告人之秘?”杨东子一脸警惕的看着满头虚汗的知府大人。

    “这位大人说笑了,您是知道的,这官场上要拿一个人并不一定是此人有错呀。”原来不是来拿自己的呀,这就放心了。刘树棠一脸后怕的拍拍了自己受惊的小心肝,又低声问道:“不知钦差大人在哪,好让下官前去相迎。另外不知大人护卫的是哪家的小姐,好让下官前去拜见。”

    这下杨东子纳闷了:“有钦差大人到了吗?在下不知。至于小姐,已经来了。”

    这时,整个后堂里人全都站了起来。在这些文人的眼里,知府衙门可是很高大的存在。知府大人能请他们进后堂参议国事,虽然只有他们是这么认为,但这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呀。经过数千年的中央集权统制后。衙门――已经是普通民众认为高不可攀、不可亵渎之地。他们根深蒂固的认为,除了打仗以外,没人可以不经通传冲进来。可就在今天。一群当兵的丘八公然冲入知府衙门的后堂,这已经让人无比震惊了。

    杨岐山当然也被震惊了。他不知道知府大人为何慌乱的坐在地上,也不知道知府大人说了什么。一声“爹爹”的呼唤让杨岐山从震惊回过神来,自己的女儿回来了,还把母亲也带来。可这兵荒马乱的,妇道人家来这干什么呀。

    杨岐山强称着陪着笑说:“这是在下的妻室和完快步上前一脸惶恐的对女儿说:“快走,带母亲先回。”

    杨冬子看出来这里的人对他们的到来有莫名的担心,于是他走前去:“老大人请放心,我等受我家少爷之命护卫小姐回府。此间举动虽不合衙门规矩。实在是卑职职则所在。还请见谅。”说完杨东子礼了个军礼后,令其它人退了出去。

    杨岐山指着正在关门的军士说:“这些就是你在信中说的,要来咱家给你提亲的那个军中大将的部下?”

    杨枣儿才点完头就被杨岐山在脑门上拍了一巴掌:“死丫头,你吓死爹爹了。还以为又打仗了。”说着并对知府与众学老施了一礼:“小女顽劣,惊扰诸位实在罪过。这丘八过于蛮乱了。”

    其它学老自然回礼,口中称无妨还恭喜岐山贤弟得一良婿。唯有刘树棠眯着眼睛看着杨枣儿想事情,联想到那块有大内二字的金牌,联想到两日前闽浙总督周馥周大人在视察马尾船厂打来的电话,突然恍然大悟。皇上要娶汉女为后的事在大清官场不是秘密,远在江南的宁波府也是有所耳闻的。皇上大婚之期自然要昭告天下。皇后要回家省亲自然有京中有同僚传出,只是没人告诉他是哪而已。但前两日前闽浙总督周大人特意打电话警告他近期要绥靖地方,切不可出现斗殴事件。否则他这个闽浙总督倒霉,宁波知府就死定了。原来还不理解总督大人的意思。但有那块大内金牌就全明白了。再大的将军也不能调动大内侍卫,能调动大内侍卫来保护自己的未婚妻的,眼下除了皇上还能有谁。那眼前这位杨岐山的女儿身份就豁然而出――当今皇后。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7471 37472 37473 37474 37475 37476 37477 37478 37479 37480 37481 37482 37483 37484 37485 37486 37487 37488 37489 37490 37491 37492 37493 37494 37495 37496 37497 37498 37499 37500 37501 37502 37503 37504 37505 37506 37507 37508 37509 37510 37511 37512 37513 37514 37515 37516 37517 37518 37519 37520 37521 37522 37523 37524 37525 37526 37527 37528 37529 37530 37531 37532 37533 37534 37535 37536 37537 37538 37539 37540 37541 37542 37543 37544 37545 37546 37547 37548 37549 37550 37551 37552 37553 37554 37555 37556 37557 37558 37559 37560 37561 37562 37563 37564 37565 37566 37567 37568 37569 37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