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这种可能,陆军将北方驻军分为三个战区。东北战区由寿山统领,主要目标的海参崴连带双城子与伯力等东部一带。考虑到海参崴是整个俄国远东防卫中心。因此将全部十五艘飞艇配属东北战区,总兵力约七万。一但他们完成对海参崴和伯力的占领后。其中至少四万的主力将顺着远东铁路向西进攻。中路由梁华殿统领,主要目标是包括伊尔库茨克和乌兰乌德在内的整个中西伯利亚,此方向为主攻方向,配属六个蒙古骑兵师及全部四个机步团和一个装甲团,总兵力约十五万。在西部,我国曾经有诸多的藩属国,如哈萨克汗国、布鲁特汗国、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巴达克山等国遗老遗少们已经开始在境内秘密组织军事力量,虽然可能无法正面作战,但至少他们熟悉地形有足够的情报能力,牵制俄国在中亚一带的兵力是可行的。另外包括爱乌罕(今阿富汗)、乾竺特与拉达克等国也可以提供少量兵力直接参于我军作战。所以西部统帅聂士成的主要目标是牵制俄国在中东的兵力不向东增援即可,因此仅配备一个骑兵师其它均为步兵,我国士兵总兵力约三万,其藩属国可提供作战兵力约三至五万人。”
“参谋本部的计划是,让铁路在1904最后一个修筑期结束时才修通远东铁路。西伯利亚的冬天是极度寒冷的,当年占领莫斯科的拿破仑就是败在俄国寒冷的气候上,所以俄国必然会等第二年开春之进再向远东增兵。而我们就反其道行之,在冬天刚到来之时就向俄国发起攻击。这样一来。我军不仅在兵力上有绝对优势,而且还达到了战术发起的突然性。至于俄国可能介于战事的情况下于冬天进行增兵,我们只需要少量的特种部队破坏东西伯利亚的铁路就够了。”
“俄国士兵的体质更适应寒冷。但不代表在西伯利亚的冬天里就一定比我军士兵有更强的单兵能力。我军已经连续三年在东北和蒙古北部进行冬际训练,今年依然在进行。参谋本部的图上已经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方案,每年推演不过只是跟据最新情报进行调整,而后在冬天就会有争对性的训练。可以说从清日旅顺海战结束后,北进计划就是参谋本部全部的工作内容,所以我们有信心的说,冬天北进不一定能歼灭城市和地堡里的俄军。至少可以在冬天完成对俄军的战略分割。一但春天到来,等后方重型攻城武器抵达就以在夏天彻底收复整个东西伯利亚。”
“另外再说一个问题。关于冬季防寒装备已经跟据三年多来的训练进行了数次改进。冬衣、手套、头罩等等不仅采用常年在东北生活的百姓所用的式样,还借鉴了俄军冬装式样特点。后勤部门可以保证即使在寒冬作战,因寒冷导致的伤病减员可以控制在一个很小的程度内。”
“无论在战略战术,还是在兵力武器上。我军对俄军都有着绝对的优势。战争中会发生很多无法预料的事情,战事可能会有困难和反复,但最终胜俄军是可以预期的。现在的关键在于,能取得多战果不是由前线将士所能决定而取决于后勤保障能力。”
“是的,但西伯利亚地广人稀,我军需要多设观察点和后备兵力,以避免俄国穿插进我军阵线打乱我军作战节奏。所以上述兵力,尤其是梁华殿的中路军人数不能再少了。虽然这些年我们一直加强在冬季进行补给训练,但重型火炮、弹药与其它军需的运送是最大的困难。铁路沿线还好,火车可以直接破开冰雪。夏天也没问题,我国研制的卡车足以在平坦的蒙古草原上拖行大炮和运输军需。而且我军已经在东北、蒙古和前往新疆的沿线开始储备卡车所需的燃油。但寒冷的西伯利亚冬天却可以将卡车的燃油冻结,低温也能让发动机无法起动。所以远离铁路线部队的冬季补给该如何保证,这目前还是我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东北民间在寒冬里运输货物几乎是用狗拉雪橇的方式进行。军需后勤部门已经制作了大量雪橇并养了不少狗,但是雪橇载重能力有限,后勤部门目前能做出的保证仅仅是确保在冬天各部队最基本的生活和防御保障,想要在冬天发起大规模战争。对此军需后勤部门并没有妥善的解决办法。”
“那借着民工和商队的掩护,提前将军需物资悄悄埋在进攻的路上呢?”马上就有人想出了办法。
冯国璋惨笑了一声:“就是每人一天吃一斤粮食。十五万大军一天光消粮食耗就是75吨,更别提弹药的消耗了。大军作战所需军需得按万吨计重,这种提前掩埋的方式只适合小股突击部队使用。”
“这种方式将在今年底开始进行。介时将按照参谋本部分派给中央警备团的任务,我部会前往任务地点的沿途,利用废弃房屋或其它明显可见的标志性物体为参照,开始掩埋武器弹药和罐头等食品。”
“有没有考虑过改装雪橇或者对发动机进行防寒改装?”
“雪橇改装并没有明显的效果,心竟要考虑雪的承重能力。对发动机进行防寒改装已经在进行,但从今冬的检验来看,并没有明显的效果。并且我们曾想过对油进行提纯,但目前的技术条件无法达到这个要求。”科研部门也是无可奈何,军部就是把他们给杀了,也没办法。
“没关系,我们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可以利用。”光绪突然笑了:“我们有卡车有雪橇,都还在为冬天运送补给而头痛,那没有这些工具的俄国人会怎么办呢?在战略上高估敌人低估自己是没错,可你们也太高看俄国而低看自己,已至于到了无视己方绝对优势的地步就不对了。”
听皇上这么一说,众人恍然大悟。的确,自己一方最少还能保证大军的基本生活和最低作战需求,那什么都没有的俄国人还怎么过?也许打败饥寒交迫的俄军只需一支突击部队就够了。想通的众人哈哈大笑起来,一是笑自己太过杞人忧天,二是对未来的战争的胜利充满了自信。
“我们从参谋本部的分析就可以看出,无论是战略战术、还是军需补给,大到火炮运输小到一双手套都有准备了。也许我们准备的还不充分,至少我们没有遗漏什么,即使战事反复,至少我是在打有准备的仗。为了这场中国民族崛起的战争,我们已经准备了五年,朕相信无论是海陆空哪军,我们都将获得最后有胜利。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全力打败俄国佬,然后去其它洋鬼子,告诉他们我们要把曾经租借给他们的土地全部收回来。”光绪一拳砸在桌上:“因为老子不想租了!”(未完待续)
------------
第三百六十二章 备战
欧美各国丁丁当当的铆钉声音纷纷响起,而在远东的清国却似乎平静如常。在欧美白人看来,那是因为清国没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
但让白人们目瞪口呆的是,就在清国新年刚过,葫芦岛船厂、旅顺船厂、胶州船厂、基隆船厂、那霸船厂、广州船厂、马尼拉船厂、坤甸船厂、仁川船厂。这些大清国自有或其势力范围内的造船厂,在工人全部到位后,先后开始进行封闭。原本以为清国没有新的造船计划的欧美各国被清国如此大手笔的造舰规模给吓呆了。因为这些造船厂总共有近三十个船坞,总造船能力接近五十万吨。最可恨的是清国没有发展任何公告,这不符合世界通行的法则。
英、美、德、法、意、奥等国纷纷打听着清国这是要干什么。俄国的行为最激烈,驻华公使喀西尼更是直接向清国外交部进行抗议,抗议清国的做法破坏了世界通行法则,要求清国解释。
俄国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必竟俄国这些年建造军舰的目的都是为了重返远东,他们必需要搞清楚清国建造的军舰基本数据。清国这一举动对俄国来说是最直接的威胁,要是等清国真的造完这五十万吨军舰,俄国人还是搬家回欧洲好了。要不是远东铁路的修筑被清国人给骗了,把最后一段放在乌兰乌德,以尼古拉二世的脾气现在就可以出兵远东了。
欧洲列强纷纷随声附和,因为清国如果真有同时开造五十万吨军舰的能力,这清国的战备潜力也实在太恐怖了。
英国以诱导的方式询问清国正在建造多少艘基础级战舰,法国在问清国建造的规格,美国人在问清国建造的数量,其它各国也以纷纷打听。德国更是直接,他们开出高价打算把基础号给买走。
“诸位实在多虑了,大清在建军舰是没错,但不是大家想的那样。别看基础号看上去是不错,实际这是一个失败的设计。跟本不能满足大清海战的需求。”外交部唐绍仪快疯了,任谁一天到晚都说一样的话都会疯的。
清国的材料不合格,无法满足海战时长时间高速运转的需求。而且双联305mm舰炮的后坐力太大,仅仅是在海试时舰炮支撑部件就出现变形和开裂的现象。大清是造军舰。但不是基础号,没见基础号正在威海港拆解吗?大清现在是在造十艘战列舰和十艘重巡洋舰以及十艘驱逐舰。这战列舰是一万八千吨有四座三联装40L/305mm舰炮,重巡也是一万五千吨的超海级放大舰,驱逐舰就不说了。
“你们看,我都跟他们说了可他们不信我也没有办法。”唐绍仪把手一摊。一脸无奈的模样。
清国给的解释让这些眼高于顶的白人无不嗤之以鼻。世界公认的工业强国英国都没有能力建造一万八千吨的战列舰,你一个小小的清国有这能力?还三联装呢。是,现在世界是只有你清国解决了三联装的散射问题,可你连双联装的舰炮后坐力都解决不了还要强上三联装?真要装上三联装那舰炮那支撑部件得有多重呀,再加上装甲的重量,你造的军舰怕是连13节航速都达不到吧。这叫战列舰?这叫靶舰。还一张口就是总吨位三十四万吨的大小三十艘战舰,也不看看你整个清国一年有多少钢铁产量!
在白人看来,清国应该在吨位和火力上有所夸大,数量应该是准确的。必竟面对俄国总计四十多万吨的舰队,作为最可能敌人的清国必然也要拿出相应的对制手段。也许清国的巡洋舰可能很历害。但巡洋舰再重型也不战列舰,各国对清国自建战列舰都不报有希望。战列舰需要进行正面的主力对决,这需要火力、速度、装甲的完美组合。既然清国拆解基础号,就说明在基础号上清国发现了致命的问题,因为再不行,这火力还是很可观的。所以,没有哪个国家认为清国已经有了建造战列舰的实力。而且白人们还发现一个现象,就在清国各大造船厂进行封闭的同时,广州、厦门、基隆、胶州、大沽、旅顺等地开始重新整理炮台,大有改造炮台的架势。这一下洋人们都明白了。清国眼见自建造战列舰失败,所以建造大量近海重炮舰,希望能借着炮台的掩护打击俄国可能的入侵。难怪满大清的军工厂疯了一样生产重型火炮,原因是出在这里呀。
英国人有些担心。必竟在远东遏制俄国是英国的国策,如果清国在海上战败,即便陆上战胜似乎最终还是要向俄国让步呀。已经回到英国出任远东总顾问的欧格讷正在积极的劝政府以主动出售战列舰的方式帮助清国抵御俄国的进攻。但出人意料的是,这次清国没有采购战舰的打算。
的确,从表面上看确实是如此。但白人们忘了这不是事事要讲民主、公开、透明的欧美,这里是传承了二千年的封建帝制王朝。封建帝制王朝的手段哪里是这些才拥有百来年文明的欧美国家所了解。
自平定俄国入侵,光绪重新主政朝堂以来,各种资源材料就开始囤积。尤其是茂山、鞍山这两个主要使用战俘和南洋奴隶的矿厂,每年产出的矿石和钢锭数量这可是机密。再说从光绪十八年就在着手安排间谍和安保事宜,在欧美各国还在奉行自由经济时大清就开始海外掠夺计划,加上光绪这个材料和结构的时代BUG,这些事情哪能让洋鬼子知道不是。
其实洋鬼子还不知道的是,基础号最高航速不是19节而是20.5节,而且还能保持这个高速运行3个小时。之所以要拆解基础号,不仅仅是因为炮击测试让基础号失去了修复价值,而是因为大清通过对基础号的测试,有信心开造更强大的战列舰。
虽然因为加工技术和热处理工艺的原因,同型号305毫米主炮还达不到欧洲各国的水准,但提高仰角增大射程,足以让清国自造的火炮与欧美各国有的一拼。增加含钨的硬质合金改进的冒穿甲弹,足以在一万米距离上击穿同口径厚度的英国哈维装甲。这就预示着无论是战列舰还是重巡,只要不是遇上炮塔正面和主装甲带,几乎都会被一炮击穿的可能。国产高性能合金钢再加上表面渗碳工艺。足以抵御同口径国产炮弹的炮击。这也就意味着只要不被更大口径火炮命中,欧洲战舰已经无法突破清国同型号战舰的防护能力。
高耸的舰桥上安装着长达十五米的光学测距仪,测距仪下就是全新的火炮控制中心,每个炮塔还各有一根十米的测距仪。通过这些测距仪观测到的数据会经过电话线连接到司令塔下方被厚实装甲保护的火控计算舱。在那里。五台手摇式机械计算机组成的火控计算系统,将会根据洋流,风速、距离、炮击偏差等等数据,在三十秒内计算出准确的射击诸元,然后把这些数据通过电话线再传回各炮位。在火炮控制中心的统一指挥下实施精准的炮击。这是世界上第一套全舰火炮指挥系统,虽然还很简陋,但因为他们的存在让大清海军开始进入远距离准确打击的时代。如果有需要,甚至可以通过无线电由旗舰统一指挥全舰队的火炮进行集火炮击,没有哪一艘军舰能顶的住一个舰队的火力。
加大的舰体可以安装更多的锅炉和更多的汽轮机,强劲的动力组能推动这艘标排一万八千吨的战列舰以22节的航速行驶在大海之上。他它驮着的四座三联装40L/305mm火炮足以藐视所有对手。舰侧水线装甲带最厚处280毫米,炮塔正面、炮座、前指挥塔的装甲厚度均达到280毫米,装甲总重量超过5000吨。除了大清自己还没研制出45L/305mm火炮外,大清自造的军舰没有哪里比洋人差。
如果你能走进司令塔,你就会听到连绵不绝的滴滴答答的声音。那是司令塔傍的电报舱内传出的无线电发报或接收的声音。这里不仅是大清海军的骄傲,更是整个大清的骄傲。是的,虽然经过多次改良,但现在的无线电报机还是相对原始。信号杂音还是时有会产生困扰,尤其是在海上的故障和损坏比依然高居不下。但在洋人们还在靠打旗语指挥视野内的舰队时,大清海军的指挥官只要坐在司令塔内,就可以指挥整个大洋上每一艘装有无电线的军舰进行跨海作战,让四散在各个海域的军舰在各个方位进行准确的军事行动。他们还可以坐在司令塔内直接于国内最高指挥机构的参谋本部联系,随时跟据统管百万里战区的参谋本部的指令,对敌人最柔弱的防区发起最致命的攻击。关键是。无线电技术目前是大清独家所有。
在军舰廊道的边角上,在舱室的夹层里,一根根电话线将每个舱室完整的串联连在一起。舰桥上再也不用对着铁皮管子大声音的叫嚷。有些地方的电话线旁还有一根根包着厚厚橡胶的铜线。这里面传输着由交流发电机组提供的电力,让大功率的交流发电机。可以驱动更大更重的炮塔和更多的排水设备……
有得必有所失,有喜也会有忧。随着无线电、电话、交流发电机、测距仪等多种最新科技产品的运用,引发了如单舰集火炮击、全舰队集火炮击等等战术的变革,慢慢改变着大清海陆两军的作战模式。这种改变让每一位亲历在其中的军官们更觉得知识匮乏,他们都知道,想要在未来成为新一代的指挥官。就必须比别人更加努力,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
刘步蟾、林曾泰这些老北洋们已经落伍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思想已经跟不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就连吴德仁、李亮这些当代的指挥官也颇为感到吃力。这些人只要不出任务就会呆在军校内学习,但没有足够学识基础的他们已经明显比不上年青的小伙子们了,他们所有倚仗就是更加丰富的海上经验。吴德仁、李亮他们认为自己只要认真再重新学习一次不会比这些小伙子们差,但刘步蟾、林曾泰这些老北洋们已经承认他们老了。不过他们并不气累,做为中国深蓝海军的先驱者们,已经完成了历史交付给他们的任务,看着一代又一代成长起来也比他们更加强大的小伙子们,他们总是拍拍小伙子们的肩膀说:“好好学,用心学。他们已经老了,将来大清的海防还是要交给你们这些小伙子们。等打完这一仗。他们就从舰上退下来,是时候给年青人腾位了。”说完,看着已经成长起来的晚辈们开怀大笑。
其实哪里都一样,老一辈的退下来。青年一辈的顶上,下一辈的跟进。泱泱中华不就这么一辈一辈的替换着,在这个世界傲立了五千年吗?
“右舷一万米,开火――”随着刘步蟾的命令,排成笔直战列线的海琛、海筹、宁海、济海向一万米外的海瑞(原日本金刚)、海宁(原日本比叡)、超海、赶海四舰发起炮击。
“左舷一万米。开火――”与此同时,一万米外的海瑞号上吴德仁也下达了向海琛战队发起炮击的命令。
呼啸的炮弹跨过两支舰队间的海面向各自的目标飞去,有落在海里的,也有准确命中舰体的,但没有一个炮弹爆炸,这是为实弹演习而特意生产的同重量的训练弹。就在这不远处,四艘轻巡也两两成队的打的火热。这些正在操作这些军舰的都是些完成基础训练的新兵菜鸟。
因为从今年起,大清海军需要培养出两年后能够完全接手八艘全新战舰的海军将士。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无论是老北洋们还是夏威夷派的军官,都不约而同将训练选择为实战演习。因为这些大战出来的将军都知道,训练的再好,也比不过一场实战。虽然炮弹不会爆炸,可重重的从天砸下来,也足以让这些菜鸟感受真实的战争。
这种演习并不仅仅在海上,在整个中国北部陆军也从来没停止过军事训练。现在的蒙古草原上,架着机枪的铁盒子在飞快转动的四个轮子的带动下在草原上飞驰。
北方的蒙古草原一直是中原王朝的最大威胁,无论是汉唐还是明清,这里还包括后世的共和国。北方的地域就如同架在中原王朝头顶的一把刀,只要你稍不留神他就会一刀砍下来将你砍死。清代明统治中国后为了防止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对蒙古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旗界封闭制度,众建以分其力。蒙古共被分为了200多个盟和旗,始终被束缚在各自的地域,不相统属。不能统一在一起,同时,禁止蒙古人学习和接触汉文化。从而使蒙古人民无法获得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始终处于游牧的地位,三百年不能进一步的发展。最毒的是喇嘛教政策,崇释以制其生。满清利用喇嘛教以统治蒙古人民。凡有兄弟八人者,七人须当喇嘛;兄弟五人者,四人须当喇嘛;仅有一人可为娶妻生子的平民。而喇嘛是不能娶妻的,长此以往,人口必然下降。以至于蒙古在明灭时本有一千二百万人,至了光绪时期仅五十余万人。
这个政策也逼得蒙古也中央朝廷离心离得,这也是乌泰起兵能有巨大影响的原因。但自从乌泰兵败,叛乱者被屠杀一空后,蒙古草原上的各旗各部族长、王公贵族被一旨全部宣进京城。就在皇上迎娶乌泰之女琪木格为皇贵妃的当天,朝廷颁下旨意,彻底废除旗界封闭制度与喇嘛教政策。要求有还俗意原的男子可以随时还俗,宗教不得干涉。同时,宰相大人提出每年定量采购牛羊等肉食,兵部提出由朝廷出资出饷,由蒙古人出马组建骑兵等等一系列的政策。结果让这些还心向朝廷的蒙古王公们心生皇恩浩荡之感,在皇上迎娶皇贵妃的婚宴上哭声一片。都把皇贵妃给气坏了。
如今的蒙古骑兵们惊恐的看着重机枪的吐出的火焰摧毁了枪口前任何障碍物,而厚厚的钢板则有效的保护着铁盒子里的人。除非你能把子弹打进那仅有的一条缝隙里,否则跟本拿这个叫装甲车的铁盒子毫无办法,因为他们手里的钢刀根本砍不动厚厚钢板。
装甲车的出现击毁了蒙古人最后的自豪,以至于蒙古骑兵无不感叹,骑兵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思。还好中路军统帅梁华殿及时劝慰了这些蒙古骑兵告诉他们,这些装甲车如果不加油只能跑三百公里,但蒙古人只要有马就可以向当年的成吉思汗那样杀到天边。蒙古骑兵点头称是。
空军这些年仅新增了十五艘飞艇。三十艘飞艇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训练,他们一次次的飞上天空,一次次的从天下扔下训练弹,就是为了能让每次投弹能再准一点。他们无怨无悔。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650
11651
11652
11653
11654
11655
11656
11657
11658
11659
11660
11661
11662
11663
11664
11665
11666
11667
11668
11669
11670
11671
11672
11673
11674
11675
11676
11677
11678
11679
11680
11681
11682
11683
11684
11685
11686
11687
11688
11689
11690
11691
11692
11693
11694
11695
11696
11697
11698
11699
11700
11701
11702
11703
11704
11705
11706
11707
11708
11709
11710
11711
11712
11713
11714
11715
11716
11717
11718
11719
11720
11721
11722
11723
11724
11725
11726
11727
11728
11729
11730
11731
11732
11733
11734
11735
11736
11737
11738
11739
11740
11741
11742
11743
11744
11745
11746
11747
11748
1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