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局势下,英国占有着全球几乎全部的重要水道咽喉,对于中国提出来国际水道无害化通行的提议,相信大部分国家都会表示赞同。窦纳乐一面恼火中国的抗议一面对斐利曼特大肆腹诽,还要一面应该对这所谓的国际水道的提议,让窦纳乐烦不胜烦。最后只能以无权做出决定,需要上报政府为由离开了。

    然而外交的事情与海军无关,第二天天才亮,中国海军就退出马六甲海域朝东面使去。直到中国海军从海平面消失之后,斐利曼特这才下令回航。然而他才下船就接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中国海军另一支分舰队,以六艘轻巡为先导,于今日凌晨时分炮击了班达齐亚,到发报时,中国陆军已经开始登陆行动。

    这已经与我无关了。斐利曼特安静的放下了电报,中国海军要走巽它海峡就不是他的责任了,至少他没有让中国海军通过马六甲海峡。

    中英两国政府就马六甲事件进行的激烈的谈判,但这与普通百姓无关,百姓们现在最关心的则是即将抵达广州的中国海军编队。曾经让沿岸百姓惶惶不可终日的俄国舰队被一战全歼了,中国海军出战的全部22艘主战军舰无一战沉,这是一场多么大有胜利呀。可无论报纸上如何宣传,都没有亲眼看见来的真实。

    中国海军全部22艘主战军舰将押解着多达36艘的俄国各类舰船正在朝广州进发。海军将在明天清晨抵达广州港口,届时皇上会再次巡幸广州,同时中国海军会开放军舰供百姓上去参观。可小小的广州湾能停的下这么多军舰吗?有此担忧的百姓为了争得能尽早上船参观,早就提前一天等在码头上了。

    当第二天的太阳从东方海平面上升起的同时,南方的海平面上也出现了浓密的黑烟。嘹亮的汽笛声响起,那里是得胜归来的舰队。所有人全部站了起来,不住的眺望着远方。

    “回来了,海军回来了――”码头上欢呼起来。

    回来了!咱们中国人自己的舰队回来了!他们带着打败了庞大的俄国远征舰队的傲人战绩,带着满身的硝烟和彪悍的舰队回来了!(未完待续。)
------------

第四百一十二章 战争的号角

    “咚咚咚――”

    当得胜回航的舰队开进广州湾时,码头上一字排开的九门礼炮同时雷鸣。九,单数最大的数,也是阳数的极数,多用附会帝王。所以九门炮每炮九鸣一共八一响,这是迎接天子的规格。而李明也身着朝服立于白起号舰首,一马当先开了进来。

    “皇上,是皇上。”眼尖的人远远的就看到了白起号舰首上,朝服严谨的皇上。两千年皇权的威严赫赫,让水道两岸上的人群都不由自主的低头跪拜。

    “都站起来看看吧,看看这支在硝烟从未屈服的军人,是他们用热血守卫这片海疆的安宁,是他们用生命捍卫着国家的威严,是他们炮火告诉最凶狠的敌人,我们中国人,决不屈服,决不。”随着李明的讲话,两岸百姓安静了下来。他们只听见皇上继续说道:“站起来,都站起来,挺直你们的脊梁。记住,从今天起,中国人站起来了――”

    “万岁,万岁,万岁――”水道两岸上的人群爆发出震震欢呼,他们挥舞着帽子、树枝等一切能拿在手里的东西,甚至有些年青人脱下了衣服拿起来挥舞。

    俘获的亚力山大三世号和鹰号两艘战列舰开始入港,这可一万四千吨的战列舰呀,俄国毛子最选进的战列舰呀,这么大个的家伙都被俘虏呀。面对庞大的战列舰,所人有都心潮澎湃,当宣布开放战舰供百姓参观的那一刻,人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

    “太爷,您慢点。”年青人赶忙扶着被汹涌的人潮挤的东倒西歪的老太爷。都一大把年纪了挤到这来凑什么热闹,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这可如何事好。自家老爹也是,把照看太爷的责任丢给他,自己却挤到前面去了……年青人一脸不爽的样子。

    “慢不得,慢不得。”被挤的只能随人潮涌动的老太爷没有注意到自家晚辈的脸色,只是口中不停的说道:“听说朝廷的舰队就在广州停三天就走。再慢怕是这辈子都没机会上去了。”

    老太爷从来没有感觉自己还如此有力气,他和其它人一样奋力的向前挤去,只有身边的年青人努力的拦着身边的人潮。尽可能的保护着老太爷。

    即使事前已经考虑到可能是人山人海情况的广州府衙,即使调动了全部的衙役来维持次序,依然无法让整个码头变的有序起来,人民的大潮是挡不住的。还好有武警和地方驻军。广州知府一见情形可能失控,立刻请出武警参于维持次序,同时两广总兵也派出军队进入。但人还是太多了,整个广州城此刻已经万人空巷,就为了能登舰看上一眼。亲手摸上一摸,年青的年老的全部来了……中国人真的太多呀。

    在人潮中的年青人最后还是没能扶住老太爷,他们差点被人流给冲散了。被挤的丢掉拐杖的老太爷已经站立不稳,如果出个闪失摔倒在地,指不定就人群踩到脚下。年青人使劲全力的扶着已经只能哼哼的老太爷,这时万万不能出事呀。还好,几个五大三粗的军人挤进人群将老太爷搀扶住。

    “老人家,这边请。”然后围成个圈朝外挤去,顺便瞪了眼还茫然的年青人叫他跟上。

    “老了老了,真的是老了哦――”终于挤出来的老太爷长长的喘着气。连忙谢过各位军爷。

    “老人家,你不必跟年青人去挤,您可以从那边上去。”为首的军人指着另一条道路后,敬了个礼又再次挤进人群当中。这条路上人也很多,有被搀扶着的老人,有牵着娃娃的妇人,更多的则是学堂的学子。大家都一个个的有序着排着队。

    老太爷巍巍颤颤走过了舷梯,终于登上白起号的甲板,他抬头第一眼看见的就是高耸的舰桥。老太爷甩开年青人的手,这里摸摸那里碰碰。一脸乐呵呵的说着:“这可咱中国自己建造的军舰呀,嗯嗯,果然厚实呀。”当他看到舰体被爆炸撕裂的钢板,就愤恨的跺跺脚骂道:“这些俄国毛子亡我中华之心不死。真当该死。”

    “老人家小心些,这些都是战斗中被俄国人击中还没有修复的炮伤,还很锋利。”身后一个沉稳的声音传来。

    “不妨事,不妨事。”老人家转过来才发现,跟他说话的居然是皇上,当场就楞在那里。皇上只是拱了拱手。别的话也没说,就向前走去,他身后的军士个个肩膀金星闪耀。

    这时从炮台那边大呼小叫的跑来一群孩子,有些还撞在皇上身上,皇上也只是笑着扶着他们叫他们小心一些。最后老太爷看着皇上指着正在欢快奔跑的孩子说道:“所有舰上舷侧和容易伤着人的地方都要派人着实看守。这些孩子可是中华的未来,朕可折损不起。”

    “太爷,刚刚那个是皇上吗?为啥那些军舰都停在远海不开进来呀,这些都是海战首功之舰更当开放于国人以振国威不是?干嘛就只开这一艘呀。”年青人上前问道。

    “是皇上,当然是皇上。没想到老朽在行将就木之时能得见天颜,今生无憾。”刚刚来是一脸幸福模样的老太爷转手一个巴掌拍在年青人头上:“你读书读傻了,你看看下面这些人里,要是让他们都上来,万一里面混着洋鬼子的奸细怎么办?国朝重器岂能轻示于人!”

    老太爷再回头找皇上时已经看不见皇上了,他在船上到处晃悠甚至还吃了一顿舰上的午饭,也没能再看到皇上。最后只好带着没能跟皇上说上话的遗憾于下午离舰而去。只是他不知道,李明只是在船上转上一圈,露了个脸后就换上便装上岸去了。

    此刻的李明站在一座大门前,门上匾额写着安府。这里正是安茜的家,一个早他曾经爱过却从他生活中消失了的安茜的家。

    八年前他也曾站在这里,他在这里深情的呼唤着曾经爱人,八年前他也依稀听到门内的爱人无奈的哭泣,但朱红色的大门却未能为他敞开。八年后的今天,他又来到这里。大门洞开,却是佳人不再。八年的时间过去了,时过竟迁早已是物是人非。正是应了那首古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安伯父请起。朕着便衣而来就不行君臣之礼了。”李明在空中虚托一下,笑着的说:“八年前未能与伯父谋面,实在是憾事呀。”

    “草民不敢。皇上日理万机之余能大驾光临已是草民无上荣幸,还请皇上入寒舍歇息片刻。”安父毕恭毕敬的回答。他不敢提到安茜,因为他不知道皇上来此到底何意。

    李明当仁不让,大步跨入八年前未能蹋足之地。君臣各自落座,就着上茶的功夫寒暄几句。李明不是那种好色之徒,如今安茜已经嫁为人妇。李明无心也不会强夺人所爱。这次之所以驾临安府,一则是对八年前未能踏足而入的遗憾的补足,更是带着目的而来。

    “朕驾临广州之时听闻,安伯父的生意日渐艰难,好似本地商人有意避开伯父。如果真是如此,那问题怕是出在小侄身上了。伯父不必为此垂头丧气,小侄已经知会下面,几是朝廷定单里有用的着安伯父的地方,定先优先采购安伯父的产品。安伯父要保重身体呀,如此远在美国的安茜也能放心不少。”

    “生意起伏实属平常。草民区区小事不敢劳动皇上大驾。只是――小女已经两年未曾来信了――”安父亲长叹一口气。

    “哦――安茜两年没写信回来了?”李明却是一脸笑道:“人虽远在美国,信件往来时日虽长,但实不该如此,这就是安茜的不是了。不过美国那边时常有些消息会传来,有时会有些安茜的消息,就在月初朕还收到一封提到安茜的消息。虽然生活算不是富贵,但也是衣食无忧,你那个外孙黄共和也是身体健壮。还请伯父放心呀。”

    安父突然跪下磕起头来,却是一句话不说。在他看来,皇上依然还关心着他的女儿。要不然身为皇帝怎么会关心起远在地球那头一个无足轻重的他人之妇,有皇上的关心,想必安茜就算再苦日子总能过的下去。他只能磕头致谢,却又无法说起这个谢字来。

    如果说李明迎杨枣儿为后。还心存可以纳安茜为妃的设想,但在得知安茜嫁人之后,李明其实对安茜早已经没有了想法。但要说对安茜没有一些挂念也是不可能的,必竟安茜是他来这个世界的初恋情人。但身为皇帝也不至于昏庸到动用国家力量去关心一个曾经的恋人,李明关心的是身为美国最大的反朝廷“逆贼”黄兴,他的一举一动可能影响到美国最大华人组织致公堂对朝廷的看法。进而影响到朝廷在北美洲的战略布局,那就不行了。黄兴不同于孙文只有理想和口号,黄兴可是实实在在做事的人而且素有章法,如果不是黄兴非要投身革命推翻他李明的话,李明更想将他收旧麾下,这样的人是可以重用的。只是黄兴的革命意志非常的坚定,无数次企图拉拢都失败了。李明当然可以将黄兴铲除但是没有,说到底还是因为安茜的原因。

    “都说中国的菜色是南甜西咸,广东最顶级的菜式拿给北方人吃,人家就会说一定好吃吗?反之亦然。同理呀,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整个国家的历史也就一百多年,但中国却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底蕴的国家。适合美国的政治制度就一定适合中国吗?”说完,李明拿出一张纸条放在桌上:“这是他们在美国的地址,好好跟你的女婿说说吧,朕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说完,李明起身而去。安父跪而送行,这次李明没有让他起身,一句话都没说就走了。李明没有回行宫,出了安府转了个身来到黄府。

    黄父没有想到皇上会微服来访,连忙迎驾。在黄府的李明显的轻松多了,才进门就拉着黄父的手向他抱怨他的女儿、同时也是中华皇室长公主的黄玲,居然从外国回来没有给侄子侄女带礼物,这让他这个当爹的在孩子面前很没面子呀。也许是黄家彻底摆脱了与黄兴关系的原因,再也没有身为叛逆家属的担忧吧。黄家热情的招待的皇帝。李明也与黄父闲聊家长里短,聊聊国内外大事,谈谈朝廷政策,更是借着此次海战的大胜展望一下未来。之后李明在黄府用午膳,席间更是把酒言欢,一片其乐融融。

    可当李明从黄府带着些许酒意返回行宫休息。安父依然失神的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的望着门外的天空。

    杨枣儿入宫为后,安茜远避美国成婚的消息传来,所有与安家有生意来往的商家一时间全部停止了生意。安家的生意就如同断线的风筝一样一落千尺。如果不是还时不时的有黄家的定单和早些年存下的老本坚持着,安家早就已经凋零了。黄家,没有因为出了一个叛乱的儿子而抄家,却因为出了一个公主而飞黄腾达。而自己的安家,却因为有了一个嫁给叛逆的女儿而门可罗雀。这个儿女亲家却沦落成为了如果普通商家一样。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来往。不过总算比别人还多一份儿女亲家的情谊在,他总能从黄家多听到一些朝廷的内幕,而黄家却惋惜的告诉了他很多的关于皇后的事情。

    他也不是一个古板的父亲,他从小就很注意培养女儿的独立性,所以他也很尊重女儿的选择。当年他知道女儿和朝中大将相互爱慕,他也曾为女儿高兴。但当他知道那位朝中大将竟然就是当今皇上之后,他的态度立刻转变过来。他不是不知道身为国丈的身份尊贵,他只是单纯的希望女儿能幸福,而不是向历上许多皇后那样最后独自到白头。

    都说宫女白头闲话帝王,都说后宫争斗血雨腥飞。几千年帝王史都证明了皇帝的后宫从来都是这样,可在当今皇上这里却非如此。皇上后宫仅有后妃三人,而且各管一摊相处融洽。当今皇后也并非向史书里说的那样仅是一个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反而时常巡视周边学堂,更别提经常能返乡省亲。这一切都和历史上的皇后截然不同。

    如果当初不是他语气强硬的表示反对,如果女儿能强硬的打开大门,那么当今皇后的一切都是他女儿的,他也将成为国丈受人尊崇,安家的日子也不会向今天这般捉襟见肘。但是事实没有如果,门内门外的差别就是天壤之别。如果说他从来没有懊悔过那是不存在的。只是他从未表露出来,就算在自己的老妻面前……

    安母不知道夫君与皇上谈了什么,只知道皇上走后夫君就这么出神的望着远方,她不敢打扰夫君的思绪。生怕耽误的了正事,以至于到了午饭都凉了她才小心的推了推夫君。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225 18226 18227 18228 18229 18230 18231 18232 18233 18234 18235 18236 18237 18238 18239 18240 18241 18242 18243 18244 18245 18246 18247 18248 18249 18250 18251 18252 18253 18254 18255 18256 18257 18258 18259 18260 18261 18262 18263 18264 18265 18266 18267 18268 18269 18270 18271 18272 18273 18274 18275 18276 18277 18278 18279 18280 18281 18282 18283 18284 18285 18286 18287 18288 18289 18290 18291 18292 18293 18294 18295 18296 18297 18298 18299 18300 18301 18302 18303 18304 18305 18306 18307 18308 18309 18310 18311 18312 18313 18314 18315 18316 18317 18318 18319 18320 18321 18322 18323 18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