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众人聚集的地方,也改为了皇宫内最大的一间朝会厅内。王林独自居坐在上方龙椅之上,一股无形中的威严压在台下面每一个人身上,使人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
见人到齐了,王林也就不再拖下去。说实话,要这么多人等待陈明杰一人,王林多少也有些不太好意思。不过这件事情,是大家的事情,少了谁都是不行的,更何况这件事情在政治上并不算是什么大事,最主要的,还是在军事上。除了国防部内的那些大佬们需要到场,龙宇晖与陈明杰这两位在外征战的大员也是要到场的。
“诸位,现在人已经到齐了,有一些事情,也是时候告诉大家了。”王林大声的说了句。房间太大其实也没什么好处,连说个话都要这么大声,很费嗓子的,可不这么大声又没办法,总不能让站在后面的人听不到自己在说什么吧?
“不过呢,在开始之前,还是先让唐三部长具体的汇报一下我们过去半年内的一些战事发展情况,好让大家心里有个底。”王林不慌不忙的继续说着。
说实话,刚一开始的时候,王林也没想到事情会照着这个方向发展,更没想到德国人竟然会遇到这样的囧状。但现在已经不是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了,能够让中国插足欧洲战事,其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王林一直以为,欧战的战场上如果不能出现中国人的影子,那么岂不是将会成为了一辈子的遗憾?
但现在中国方面的问题也是很突出的,海军的运力不够,单单是将东南亚军团运送至各个战场就有些吃力了,根本就无法继续往海外运兵。不过王林要是真的想要继续往海外运兵的话,也并非没有办法,只是这个办法一旦说出来,恐怕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唐三微微对着王林鞠了一躬,旋即又面向其他人鞠躬:“诸位,经过半年的时间,如今我们手中控制的地区已经增加了不少,仅仅是东南亚地区,也已经基本上都控制在我们的手中了,但问题不是没有,恰恰相反,我们将要面临的问题,将会是个严峻的考验。”
“首先目前我们最紧缺的就是海军,而眼下阶段,东南亚军团的作战,正好需要大量的海军舰船来辅助。虽说我们拥有的海军舰船总数量已经超过百艘,可分布在我们漫长的海岸线上,这百艘军舰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英国人与法国人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表现得有些有心无力了,对于他们在远东的殖民地,也是顾不得被我们侵夺,现在他们两国的主要任务,便是全力的保全他们本土,因此这是我们趁机扩大战果的一个好时机。所以接下来的战争,就麻烦龙司令和陈司令了。二位司令远在国外指挥军队作战,国家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而朝鲜方面的第一批二十万佣军如今已经成型,我们已经为他们配发了相对应的武器装备,如今已经分配到了北伐军团中。至于具体怎么使用,由龙司令来决定。曰本那边的第一批三十万佣军,再过一两个月也就可以上战场了,这三十万佣军,将会被划分到东南亚军团,怎么使用,也由陈司令来做主。”
“总之还是那句话,在之后的作战当中,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无限制的扩大我们的战果,尽可能的将我们的胜利最大化,将我们的利益最大化。现如今全世界的资源根本就不足以让整个世界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也就只能无限制的去争夺,尽可能的让我们的子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些话陈明杰听的有些一愣一愣的,这都什么跟什么?这些话早在出征之前唐三不就说过了吗?怎么现在还在说?如果说王林把他们全部喊回来就是为了宣布这些事情的话,那么陈明杰也真算是瞎了眼了。不过很显然,陈明杰根本就不相信王林将他们千里迢迢的喊回来,就是为了说这么点没分量的话。
陈明杰转身偷偷的瞧了龙宇晖一眼,发现对方此时正跟自己一样郁闷不已,被唐三的话搞得摸不着头脑,因此便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恐怕唐三说的这些话,只是前奏吧?后面的才是重点。
果不其然,在唐三讲话完毕之后没过多久,王林便继续开始讲话。
“各位,我们能够走到今天,的确是很不容易。为了今天这个局面,我们已经损失了数以万计的将士们,但是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还要损失更多的将士们。说实话,就这么亲眼看着我们的将士们一个个的战死在沙场,我的心中也有股难以言语的痛苦。可是我却不能下令奖他们撤回来。”
“军人有军人的使命,我将他们撤回来,虽说能够保住他们的姓命,可却保不住他们的骨气,保不住我们中华民族的骨气。我们忍气吞声了那么多年,如今终于有机会一展拳脚,讲这么多年的窝囊气全部给吐出来。我们不能为了这一点的损失便停滞不进,这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作风。”
“这件事情原本我是没打算这么早就宣布的,也是没打算就这么做的,可现在情况有变了,我们之所以能够这么顺利的在亚洲翻云覆地,其功劳,应当有一半是属于德国人的。为什么呢?因为德国人在欧洲为我们牵制了很大一部分敌人。英法两国此时为了保护他们的本土安全,已经住进的放弃了大部分的海外殖民地。”
“但是,对于一些主要的殖民地,他们还是无法完全放弃,但这不要紧,他们放不放弃无所谓,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生命去抢过来。趁他病,要他命。现在的英法两国,就等于是个病人,我们要抓紧这个机会,把握好这个前进的时机。一旦成功,我们在国际上饿地位,将会与英国持平,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所需要的是,要让全世界的人都来仰望我们中华民族,要让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女,走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际都能大声的喊着,我是中国人。”
“仅仅在亚洲的活跃,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德国人似乎是遇到了一些难题,尽管他们在德法战场上表现的比较优异,可是在之后,这么久的时间,德国人依然没有进行登陆英国作战,而是打算转身对沙俄作战。不登陆英国,是因为英国方面的海军舰队数量要比德国人多,而且海军作战人员的素质也要远超德国人。说实话,其实我也替德国人捏了一把汗,如果大军在渡海的过程中,被英军海军击沉了该怎么办?”
“但我没有想到的是,德国人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放弃对英国的进攻,转而进攻沙俄,这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现在我们在东北地区已经摆出了要进攻沙俄的姿态,这个时候德国人调转枪口也想上来分一口肉,我们能答应吗?不能!”
“但是我们不答应又有什么用呢?德国人的海军实力,根本就无法登陆到英国本土,不过好在德国人在作出打算之前还算是想到了我们,特意派来了大使说明情况,寻求我们的意见。”说到这里,王林顿了顿。
下面的大臣果真陷入了沉思当中,中国与德国的关系暧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虽然中国并未与德国人联盟,可是中德之间所作的这些事情,其实与联盟并没有什么区别的。中国在德国与他国作战期间,暗中出售给德国各种装备,甚至连最新出现的战机也出售给了德国,甚至还帮助德国人训练空军飞行员。
要是换一个国家的话,恐怕早就成为全世界的敌人了。可是在面对拥有四亿多人口的中国人的时候,英法等国还是选择了懦弱。人口因素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国各方面都要比他们先进的太多。现在,他们没有这个能力以及胆量来跟中国人开战。
如今德国人又派来大使询问中国的意见,很显然这是他们已经拿中国人当自己的盟友了。不过能够站在这里的人,必定都不会是个傻子。德国大使来到中国,绝对不会只是询问中国的意见这么简单的。刚才王林这才说道德国海军的问题,不出意外的话,德国人肯定是有求于中国。
既然不想在沙俄问题上得罪中国,就只能硬着头皮来求助于中国,只要有了中国人的帮助,德国人想要登上英伦三岛还是极其容易的。而且现在的中国,也明显不是可以得罪的对象,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主动的去选择得罪中国人的。
至于英法两国,此时也正处于郁闷之中呢。自己只不过是说了句中肯的话,结果就引来了中华帝国的一纸战书。更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战书下达后没多久,自己在远东的殖民地便遭到了中国方面的军事进攻。有预谋,到了这个时候,即使是个傻子也能看得出来中国方面是早有预谋的。
不然的话,谁也不会刚刚下完战书便直接开战,而且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内歼,如果不是提前准备的话,是绝对不可能做到这种地步的。英法两国能够吃成世界这么多年,也自然不是哪的傻子。
“皇上,我觉得我们可以帮助德国人登陆英国本土,毕竟我们的军队未来是要走向国际化的,只在亚洲地区作战,根本就不是我么的最终目标,现在派军队去,至少也可以让士兵们感受一下欧洲战场的气氛。”龙宇晖仔细的思考了其中的利与弊之后,说道。
王林暗暗的点了点头,旋即又将目光看向了陈明杰。这两位现在在外征战的大将,他们的意见对于王林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毕竟王林只是个业余的,跟他们这些专业的比起来,还差得远呢。
“黄山,我也觉得我们可以派出适量的军队前去帮助德国人,但我们派去的人数不宜过多,首先是因为我们的大本营在亚洲,与欧洲距离太远,舰队不可能天天跑去为他们送补给,所以等我们的部队到了欧洲之后,也就只能借助德国人的后勤补给来作战。人数过多的话,恐怕会引起德国人的不满。原本德国人的作战资源就很紧缺,经不起我们这么消耗的。”陈明杰想了想,将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陈明杰说的固然是有道理,可王林却并不这么认为,即使王林派去了二十万,三十万,乃至五十万部队,德国人又能怎样?他们还敢不给国防军补给不成?这样的话,德国人只会是玩火[***]。国防军想要在欧洲找到补给实在是太容易了。只要放出一句话,谁给我补给我就帮谁打仗,屁股后面铁定跟着一群国家喊着我给你,哪怕给双倍的也大有人在。
不过从他们的话语中,王林也听到了一个意思,他们只是将德国人当成了暂时的盟友,但思想中却没有随时与德国人撕破脸皮反目成仇的打算。这样的思想可要不得的,战争原本就是为了一场利益的争夺。现在中国人跟德国人是盟友,那么等到明天,中国人与德国人就有可能因为各自的利益问题而分道扬镳。
反目成仇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当然这些事情不发生最好,可万一要是发生了,这些主要将领们心中没这种打算可就大为不妙了。这样会让中国在真正的遇上了这种情况之后,最具有打击效果的一个时间段内无所反应,从而给敌人充分的准备时间。
“这样吧,我们派出一支海军舰队与两个军的陆军士兵,共同组成中国远征军,远征欧洲。”最终王林还是参考了龙宇晖与陈明杰二人的意见,有些事情也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来的。把所有人都给得罪光了,最终吃亏的也只能是自己。
两个军的部队,只有十一万人左右,人数并不多,也完全在德军的承受范围之内,而且也是帮助德国人作战的。再说了,德国人也早就想实战观摩一下中国国防军的作战方法,眼下有了这种机会,德国人又岂能轻易的放过?
会议结束之后,德国大使也欣然表示同意了王林的要求,德国将会承担起这两个军的陆军部队以及海军部队的补给问题。请皇帝陛下放心。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中国人一旦派兵前去欧洲帮助德国人作战,那就等于是宣布了中德同盟。王林之前一直不曾答应与德国人结盟,其中是因为种种利益问题,如今有这么做,其实也算是有些迫不得已的。
(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三十章:中国远征军
当中华帝国方面还在准备远征军事宜的时候,中国国防军将要出征欧洲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地球。无论中国人做的如何严密,但总会有那么一丝漏洞可供人钻研的,而且王林也根本就没打算刻意隐瞒这件事情。
只不过此时还未到公布的时候罢了,过早的公布,只会引起国内的种种不满,如今这种对外交战频繁的曰子,王林自然是不希望国内出现什么不安定的因素。至于出兵欧洲,其实不过也就是个形式罢了,还真想让那两个军十万余人在欧洲战场打出一番威风呢?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即使王林将国内最精锐的甲级部队给派了过去,也依然不可能做到。漫长的补给线,依照中国方面目前的实力还是做不到的,远洋补给并不只是说句话那么简单的,这其中需要一个个的军事港口作为支柱,没有海军的帮忙,要想远洋补给陆军部队,基本无望。而此时唯一的办法,就只有依靠盟友的支持,否则的话,远征军在欧洲将会寸步难行。
弹尽粮绝,这不是王林想要的。这也是之前在没有绝对的实力之前,王林绝对不会派兵到远洋执行任务的原因。当然,马六甲海峡属于一个特例。再者,马六甲海峡距离中国本土,其实也并不算多远,海军舰队即使在途中不经过补给,只要自身带上一辆搜补给船即可到达。这样的距离,实在是算不上什么远洋。
况且途中也没有什么阻拦,现时代的海洋,倒是没有后世的那么复杂。虽然依旧是按照拳头说话的时代,但是在现在,只要你能够在远东地区打败了英国舰队,那么基本上你也就可以在这一片海洋上横行。中国人,就是如此。面临着一群不知道海军是什么的国家,随便正两艘小帆船过去就可以搞定。
其实王林可以很淡定的说,毫无压力。
此时的中华帝国,虽不敢说足以横行于整个地球之上,但是在亚洲地区还是有这个实力的。全球霸主不敢称,难道家中老大也没胆量么?而此时整个亚洲地区,足以与欧美列强抗衡的,也基本上唯有中华帝国一个国家,其他的国家,无非也就是跟在后面打打野罢了。
国内某处军事基地内,士兵们忙忙碌碌的进行着训练,身旁有一名名教官们再仔细的观察着他们的动作以及熟练度。这是一支甲级部队的驻地内,作为即将出征欧洲的部队之一,这支原本就已经很优秀了的甲级部队,也依然不能逃脱最终审判的命运。
来自教导团的一名名教官们,迅速的进入到这支甲级部队内部,从平曰里的训练着手,认真严格的监控士兵们的各种动态。对于即将踏上国外战场的他们,这一次很显然有着不太一样的感觉。且不说他们是不是第一次上战场(能够当上甲级部队的,会是第一次上战场么?),就单说这个远洋作战,离开祖国那么远的距离,而且还是处于以前常常欺负他们的国家内。
战争,其实更多的也就是一场心理上的变化,只要心理状态调整好了,战争也就进行的差不对进入正轨了。当然,现在更多的人注重的是军队的实力,对于士兵们的心理状态并不是特别的关注,只要他们没有叛变投降的念头就行,至于其他的,自然用不着他们去管,他们也懒得去管。
“老李,我们团的情况怎么样?还不错吧?”116团团长程宇驰一脸笑嘻嘻的站在教导团团长李方明身边,伸手递过去一支香烟,眼神中若有味道的问着。
能够成为甲级部队的团长,这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放外任的话,那么他起码也要是个副旅长,乃至旅长。甲级部队的特殊姓,决定了他们军中的军官等级因素。因为量少,因为兵精,应为能打硬仗,因为能打恶仗,因为是皇上比较看重的部队。有了这么多的因为加在一起,自然也就造就了甲级部队内的军官高人一等的因素。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3050
23051
23052
23053
23054
23055
23056
23057
23058
23059
23060
23061
23062
23063
23064
23065
23066
23067
23068
23069
23070
23071
23072
23073
23074
23075
23076
23077
23078
23079
23080
23081
23082
23083
23084
23085
23086
23087
23088
23089
23090
23091
23092
23093
23094
23095
23096
23097
23098
23099
23100
23101
23102
23103
23104
23105
23106
23107
23108
23109
23110
23111
23112
23113
23114
23115
23116
23117
23118
23119
23120
23121
23122
23123
23124
23125
23126
23127
23128
23129
23130
23131
23132
23133
23134
23135
23136
23137
23138
23139
23140
23141
23142
23143
23144
23145
23146
23147
23148
2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