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希特勒在西南北欧的胜利迷惑了他,只是他错误的估计了形势之外,就是德国的武器装备实在太精良了,因此在德国进攻沒有预想的那么顺利之时,德国不但沒有准备好过冬的衣服,

    他的武器在苏联的严寒当中基本上不能用,枪械应为太过精密,天气一冷,枪的部件就膨胀了一点,而苏联的天气往往是零下20到40度,就算给枪擦防冻油,用火烤也只能保证几十分钟的作战,要全天候作战根本沒办法,至于其他的武器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題,

    反观苏联的武器就不一样,他们一直住在这些地方,知道这里的气候是什么样子,因此设计的武器自然就是要适应这里的气候,在这种地方作战,另外在西伯利亚的冬季比欧洲还要冷,经常是零下五六七十度,这片地区广袤,苏联或者说以前的沙俄要保护这里,自然也要设计出能够适应这里环境的武器进行作战,

    因此苏联的武器在苏联的领土上作战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不管德军怎么能征善战,坦克、飞机发不动,步枪打不出子弹,火炮也发射不了炮弹,加上比苏联人更怕冷,因此在夏天要是结束不了战斗,到了冬季就是苏军的天下了,

    而在夏天,苏德双方的差距并不大,但是到了冬季双方的差距就十分巨大,基本上德军处在被动挨打的份上,

    好像扯远了,我们说的是苏军的武器装备精良,后世世界武器两大体系一个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一个就是俄系武器了,如果说苏联靠武力和拉帮结派将自己的武器装备给他的小弟们,但是到了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可就差的远了,如果武器不好,那么阿三什么的是绝对不会买他们的武器的,

    地上双方的炮火你來我往,天上还有飞机在追逐和轰炸着,好不热闹,但是又非常的血腥,

    总的來说,到目前位置,中**队还是占据了上风,因为中**队有了一批苏联人从未见识过的新式武器直升机,一开始就打了苏军一个措手不及,这种飞机的震撼力比伞兵要大的多,伞兵空降的范围需要很大的地方,但是直升机降落的范围可以精确到米,苏军之前的准备完全落空,

    开始苏军一位中国沒有空降兵,因为中国之前给人的印象实在太烂了,沒有什么工业,连步枪都造不好,更别说空降兵需要的技术设备了,何况还要训练也來不及,

    不过苏军还是以中国有空降兵來防御的,为的就是以防万一,谁曾想中国居然有这种玩意,几平方公里降落范围的空降兵一下子变得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降落,

    “嗒嗒……”中国大兵正在进攻一处战略要地,这则要地驻扎了不少苏军,而且外围的苏军也在赶过來,不过双方距离太近,中**队处在的位置像夹心饼的那层心,不过他们只有少量的迫击炮,和掷弹筒还有火箭筒,苏军的工事是钢筋混泥土,这泓武器并不能破坏工事,因此尽管遭到突然的袭击,但是苏军依靠人多和工事坚固得以守住要地,

    中国的直升机虽然有携带火箭弹,但是并沒有准头,全打偏了,

    “队长,怎么办,外围的毛子包围上來了。”一名士兵边射击边对这次任务的突击队长说道,

    “看到了,继续打。”队长明白眼前的形势,他们看起來确实被包围了,不过他们就是想要撤退也沒办法了,这里的地形并不方便撤离,另外在激战中,直升机要是降落在地面,那就非常容易受到攻击,他们或许死的更快,

    看着眼前的形势,队长心里也很着急,苏军不时的用迫击炮轰炸他们,还要地方小,要不然估计得挨大炮弹了,

    这支小分队只有六十多人,已经阵亡了好几个了,另外还有几个受了伤,要不是他们之前都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加上装备太好,全部是自动武器,估计早就被消灭了,

    而此时,苏军也是着急啊,打了一个多小时了,他们不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中**队只有几十人而已,但是他们已经派人冲锋了好几次,就是沒办法靠近,非但如此,他们还损失惨重,

    苏军军官用望远镜看着中国士兵实用的武器,装备实在太好了,迫击炮,掷弹筒,火箭筒他们已经认识了,还有冲锋枪,另外他还看到一款跟冲锋枪有些相似的武器,火力丝毫不弱于冲锋枪,但是经过观察,他发现这些奇怪的武器的精准度堪比他们的莫辛纳甘步枪,

    苏军军官有些胆寒,在看着天上助战的直升机,他彻底感觉到背上冒冷汗,心底的寒意无法清除,
------------

第047章 占领咽喉

    不多时,第二批5架直升飞机携带了五十公斤的燃烧炸弹前來支援,这些炸弹是定制的那种,王汉章后世看过无数的影视剧,特别是是好莱坞的,那些层出不穷的炸弹总是把敌人打的落花流水,

    很快飞机飞临半山腰的苏军壕沟上空,苏军见势立马将一部分火力集中攻击飞机,尽管那些步枪的子弹打在飞机上很徒劳,

    苏军的阵地上沒有高射炮或者是其他专业的防空武器,因此在中国飞行员熟练的驾驶之下苏军的子弹只是给飞行造成了一些干扰,并沒有造成人员的伤亡,

    直升机上的通用机枪在舱门那里朝苏军的阵地上疯狂的发泄子弹,苏军各个避之不及,一群人不是狼狈的趴进战壕就是被高速射來的子弹打到,

    几分钟之后直升机将携带的燃烧弹投进战壕,燃烧弹落地的那一刻,爆炸燃烧的火焰像四处喷去,即便是躲在战壕里的苏军也被烈火淹沒,一时沒死的苏军浑身是火,然后在地上嘶喊着打滚,飞行员们都不忍心看了,但是苏军的翻滚是徒劳的,他们沒几秒钟就被烧死烧焦了,

    突击队员们看着这一切很庆幸,幸亏敌人沒有这些武器,要不然被烧的就是自己了,他们一部分人趁势而上,不过战壕里还是火,他们还不能进入战壕,不过阵地上的苏军很快被陆空两军联合消灭了,

    外围的苏军从望远镜内看着这一切心里着急,但是那也沒用,他们被阻击在外围不能前进一步,中**队的火力实在太猛了,

    外围继续在战斗,而里面则逐渐稳定下來,随后又有一批士兵乘坐直升机抵达,他们的力量进一步得到加强,同时还有大量的重武器也被运抵,外围的苏军逐渐被击退、撤退,

    其他各地的部队大多也跟这个差不多,武器上的优势,训练有素的士兵,带來了不一样的战果,至少初次交锋是占有优势的,

    苏军的防御完全是针对蒙古作战的经验得來的,要是中**队真的按照那种打法,那么苏军的阵线绝对能非常大程度的杀伤中国士兵,中**队沒前进一部都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

    苏军的防线是沿着东西萨彦岭一直延伸到贝加尔湖,进攻的中**队必须越过这些不利的地形才行,

    作为进攻的中**队其实并不占有多大的优势,中国方面受制于后勤的压力,所以进攻的部队并不多,更多的是从事运输,

    开战两天,尽管中**队投入了直升机这种先进的武器,但是进展顺利的只有外兴安岭地区的军队,

    不过这里的军队之所以进展顺利,并不是因为这里的军队比其他地方的军队战斗力更强,而是因为斯大林沒有在这里安排多少守军,

    自从领土交换后,贝加尔湖以东的领土和铁路全部归属中国,沒有了铁路,东西伯利亚驻守再多的军队也守不住,中**队只要围困这些苏军,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消灭他们,

    斯大林不是不知道远东对于东西伯利亚和勘察加地区的重要性,只不过两害取其轻,中国如果真的跟苏联爆发战争,那么应当优先保住中亚和西西伯利亚的工业区,只有这样苏联才有希望,

    如果不保住这里,不做领土交换,那么很可能亚洲之地会全面失守,现在这样把新疆的中国部队卡在山东边,要是不做领土交换的话,中**队就可以直接驻扎在中亚的平原上,这里地形开阔,非常利于进攻,到时候真的打起來肯定对苏联不利,

    中**队要想继续进攻西西伯利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拿下西伯利亚的铁路,只有拿下西伯利亚的铁路,中**队的后勤才能得到保证,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

    王汉章在怎么努力,在怎么从德国弄來援助,但是都不是成品,有技术也需要时间消化,中国此时并沒有什么人才,有一点也是半桶水或者还沒有半桶水,任何人站在王汉章的位置都会知道王汉章的难处,

    德国人给的技术总是苦于沒有人手,这不单单是科研人员,还有就是技术工人,有生产线,但是沒有人你呢个生产,能操作这些设备,所以也生产不出來东西,

    之前中国只能生产最基本的步枪,就是这样还有些东西制造不合格等问題,至于坦克,飞机大炮就别提了,

    此时王汉章虽然很努力,华夏所有的力都调动了,但是汽车、坦克等数量依旧不多,好在王汉章从德国一船一船的拉那些有技术的犹太人过來,否则连今天这种局面都沒有,

    如今已经有六万多纳粹从欧洲个集中营弄來的犹太人3万多名,这些人都是根据王汉章的意思弄來的,三万多名各种犹太人才确实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另外就是他们还可以带大量的工人,让这些工人得到指导,

    犹太人在原本的历史上开始只是被关押到集中营,并沒有被大规模的屠杀,,这世受王汉章的影响,历史也被改变了很多,犹太人,特备是王汉章需要的犹太科学家也被大量的保留下來,并被运往华夏,

    开始的时候并沒有遇到什么难題,那个时候双方虽然已经貌合神离,但是英美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上找麻烦,

    但是随着华夏跟德国的往來越來越密切,英美开始阻挠起來,另外就是很多犹太人上了船之后妄想中途离开,去美国或者英国,

    而英美也知道这些船运送的是犹太的高级人才,他们并不希望华夏得到这些人才,要不然以后会很麻烦,

    中国脱离战争后正在快速蓬勃的发展,各方面发展可为是一日千里,报纸的报道让英美各国都非常的不安,一个强大的中国,一个强大的华夏并不是他们想要的,

    英美原來还找借口想要把这些人留下來,不过运输的船是中立国的,他们不好下手,他们想过趁着轮船加煤和食物的时候怂恿这些犹太人离开,但是最开始几次成功怂恿了一些人之后,后來就再也沒有成功过,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