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半天,从那朱祁镇的怀里边抬起头来时,已然恢复了正人君子本色的朱祁镇亲了亲这位甜美可人的爱妃的朱唇,品尝着她的甘甜,在朱祁镇那强烈的男子气息的簇拥,还有那双大手的摩挲下,媚眼如丝的周妃最终忘记了一切,紧搂着自己的夫君,任由着他肆意地在自己的身体上采摘索取……议事厅里,所有人的都一脸好奇地打量着那一脸神彩飞扬,神清气爽,仿佛刚刚中了五百万的彩票大奖似的朱祁镇身上。都闹不明白朱祁镇今天临时召集大伙来到底是有什么事务。
朱祁镇倒是没有理会大家诧异的目光,笑眯眯地言道:“……虽然已是隆冬了,可是咱们总不能这么干坐着。那也先,既然敢背弃与我大明的盟约,犯我大明疆域,攻我边堡,毁我边墙,杀我将士,祸我墙稼。这等大仇,我等焉能坐视而不动?”
一群全都都一头雾水地看着朱祁镇笑眯眯地说着这番本该显得慷慨激昂的话,实在是闹不明白这位诡计多端的太上皇陛下又闹的是哪一出。
那万贞儿立于一旁,目光老是忍不住往那摆在手边不远的一个漆木盒子瞧过去,贝齿咬着朱唇,眼眸儿水汪汪的,流转的眼波里,尽是那遮掩不住的笑意,她实在是想不明白,上皇陛下怎么会想出这么阴损的招数来。
“呃,那陛下您的意思是……”罗亨信揉了揉自己的眉头,表情仍旧显得相当的迷茫。
“宣战!”朱祁镇大手一挥,一脸的英雄气概。“朕要代我宣府军民,向也先及瓦刺宣战,让他们知道,他们惹怒了朕,惹恼了我们宣府百万军民!”
“呃……这个,上皇陛下,宣战似乎应该由朝庭来做,似乎才妥当,咱们是不是……”江福顿时一脑门的瀑布汗,赶紧劝道。
“朕当然知道,但是,我们宣府百万军民难道就这么干瞪眼什么也不做吗?”朱祁镇双手负于身上,脑袋一昂。“这不是朕的风格,也不是昔曰大明的风格,所以,既然朕督宣府,那么,朕要是不有所表示,怕是也先那厮说不定还以为朕怕他呢,所以……”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四章 红妆礼,引典谏
朱祁镇的目光落在了那个漆木盒子上,嘴角微微上翘:“朕特地给也先,准备了一份厚礼,作为他此次背弃与我大明地盟约的回报。”
“厚礼?”顺着朱祁镇的目光,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那个漆木盒子,谁都想不明白,朱祁镇整的那么个扁平地盒子里能够有啥厚礼,难道是一盒砒霜?又或者是一盒金锭?
就在厅中诸人表情古怪地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胡思乱想的当口,朱祁镇冲那万贞儿轻挑地勾了勾手指头,这位漂亮聪慧的小蜜,咳,小秘很是乖巧地将那漆木盒子打开之后,将那盒中的事物双手拿了起来,然后,抖开……“陛下,您这是……”宣府的文武大臣,全都是一脸黑线,两眼发直地瞅着那件正在由万贞儿这个漂亮妞展示的一件十分漂亮,描金绣彩的典型汉人女子长裙。
“陛下不会是脑袋挨了啥刺激了吧?”杨能用目光与寻找杨信,期望能够获得一个已经超出了自己大脑智商思考范围之外的答案,可惜得到的回答只是一双同样迷茫和不解的白眼。
正在喝茶的罗亨信险些把一口茶水由那喉咙里边往那鼻子眼里给呛了出来,一双原本妥拉着眼皮的昏花老眼也瞪得溜圆。呛咳了好几声这才回过味来:“陛下,您莫不是想拿此为礼物,送给也先吧?”
“不错,朕正有此意。”朱祁镇听得罗亨信之言,不由大喜,总算是有了个知音,不过接下来罗亨信的话把他给梗的两眼翻白。
“陛下,以一女子裙裳,戏一国之君,这是不是显得太过那什么,这,这,这也着实太过荒唐了吧?”罗亨信跳了起来,走到了那朱祁镇的跟前,趴的一下拜倒于地,一副很是痛心疾首的表情谏道。
“罗老爱卿快快请起,你且听朕,昔曰汉末之时,蜀汉臣相诸葛亮就曾以此相激于司马懿,这招古人能用之,何以朕不可用之?”朱祁镇不禁苦笑着赶紧把罗亨信给扶了起来,温言解释道。
--------------------“这……”罗亨信虽然也读史,可是,多读《汉书》、《史记》这一类的,倒还真没有读过《三国志》,一时之间还真不明白是不是朱祁镇这位太上皇又在晃点自己。
这个时候,倒是有一名文官站了出来,清了清嗓子颔道道:“此乃史籍所载,出自陈寿所著之《三国志》,不过陛下,您乃堂堂人君,天朝上国的太上皇之尊。此等手段,的确显得有些不妥,臣尝读《贞观政要》偶有所感,以谏陛下,望陛下能纳先贤之言。”
朱祁镇呆呆地瞅着这位跳将出来的文官,半天才反应过来,呆呆地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至少朱祁镇当然知道《贞观政要》说的应该是唐太宗的事情,而唐太宗又是他最喜爱的古代帝王之一。不过他实在是想不明白,一件女人的衣服,跟李世民有啥关系?
那名文官清了清嗓子,眯起眼睛,脑袋晃悠了起来“……贞观二十二年,太宗将重讨高丽。是时,房玄龄寝疾增剧,顾谓诸子曰:‘当今天下清谧,咸得其宜,唯欲东讨高丽,方为国害。吾知而不言,可谓衔恨入地。‘遂上表谏曰:
臣闻兵恶不戢,武贵止戈。当今圣化所覃,无远不暨。上古所不臣者,陛下皆能臣之;所不制者,皆能制之。详观古今,为中国患害,无过突厥。遂能坐运神策,不下殿堂,大小可汗,相次束手,分典禁卫,执戟行间。其后延陀鸱张,寻就夷灭,铁勒慕义,请置州县,沙漠已北,万里无尘。至如高昌叛涣於流沙,吐浑首鼠於积石,偏师薄伐,俱从平荡。高丽历代逋诛,莫能讨击…………且陛下仁风被于率土,孝德彰於配天。睹夷狄之将亡,则指期数岁;授将帅之节度,则决机万里。屈指而候驿,视景而望书,符应若神,算无遗策。擢将於行伍之中,取士於凡庸之末……”
朱祁镇先是危襟正坐,摆出了一副虚心纳谏的仁君风范,随着时间的流逝,朱祁镇原本那挺拔的腰背渐渐地垮了下来,原本烔烔的双目也渐渐地变得无神,甚至有痴呆的迹象。
而厅中文武表现各异,武将们全都作焉头搭脑,作昏昏欲睡状,一如一群被集体感染了禽流感的瘟鸡,杨能甚至已经开始两眼朦胧,犹是被人催眠,江福这位宣府总兵强自挣扎着打起精神着侧耳倾听状,可是那上上下下晃悠的脑袋,让人想起了那中了孙悟空放出来地瞌睡虫的天宫力士。
而那些文官,不论是老如罗亨信,还是嫩如刚刚步入官场没两年,年过不二十许的宣府推官,皆面现动容之色,一副心神摇曳的表情,陶醉在了这位复读功能强大的宣府同知那唾沫星子横飞的复读中。
甚至个别人还一脸迷醉地闭上了眼睛,作摇头晃脑状,如听纶音。看得听这文言文听得头皮发炸,两眼呆滞的朱祁镇有一种想要鞋底子抽人的冲动。
而这位宣府同知仍旧在继续着他的复读表演。“《周易》曰:‘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又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由此言之,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老臣所以为陛下惜之者,盖谓此也…………愿陛下遵皇祖老子止足之诫,以保万代巍巍之名。发霈然之恩,降宽大之诏,顺阳春以布泽,许高丽以自新,焚凌波之船,罢应募之众,自然华夷庆赖,远肃迩安。臣老病三公,朝夕入地,所恨竟无尘露,微增海岳。谨罄残魂馀息,豫代结草之诚。傥蒙录此哀鸣,即臣死骨不朽……”
--------------------“哼……”就算朱祁镇听得同样昏昏欲睡,几欲抽人,却又不得不继续摆出一副听言纳谏的仁君风范的当口,听到了耳边传来了一声轻哼,不由得一愣,略一侧头,就看到了那万贞儿不屑地撇了撇小嘴。
看到万贞儿如此,朱祁镇不由得来了兴趣,心里这么个漂亮妞都受不了,何况于我这么个大佬爷们,心里边就释然了许多。不过作为了位明君该有的风范,朱祁镇还是严肃了表情,冲这小妮子使了个眼色,凑上了前点。“贞儿,怎么了,莫非你觉得这位大人说的不对?”
“这位大人虽然书读得多,可是,却不知一句话。”万贞儿又下意识地撇了撇丰润的红唇,看得朱祁镇两眼珠子不由得一滞,不过幸好他没有忘记自己此刻所扮演的是明君角色。
“什么话?”
“时移则事易,事易则备变。”万贞儿这话不过短短十个字,但是,听到了朱祁镇的耳里边,亦不由得再次吸了一口凉气,显不说万贞儿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但是,能够在这么短的时候之类,想到这句话,光这份记忆力,朱祁镇觉得已经不亚于那个还在那喋喋不休地喷着唾沫星子的宣府同知了。
朱祁镇深吸了一口气,也知道,自己再不开口,怕是厅中的这些人怕是真得让他给忽悠晕呼了,说不定还全都站出来反对自己,再怎么的,自己现在还真不能落个独断专行的名声,至少现在不行。
“停!”朱祁镇拔身而起,一手横摆,一手直立,目射厉光,一声大喝。当然,朱祁镇摆的不是奥特曼打小怪兽的绝招,而是后世最为经典的体育运动中,裁判们最为擅长的一个手势:暂停!
朱祁镇的胸音雄浑而有力,伴着这声高喝,厅中诸人都不由得给吓了一跳,而那些原本已经昏昏欲睡的众武将都不由得打了个激零,一个二个瞬间把腰板挺得笔直,目光烔然发亮,犹如听到了军中号令一般。
倒是那些文官全都愕然地望向了摆出古怪姿势的朱祁镇,表情显得有些幽怨和疑虑,目光甚至透着淡淡地怨意,仿佛认为朱祁镇这位上皇陛下打扰了一场精彩的史籍复读表演。
罗亨信倒是最先反应了过来,不由得下意识地道:“……陛下您这是?”
“这位张爱卿,你的文言,咳咳咳,你的记忆力的确很不错,嗯,相当不错,而且言之有物,实在是一个难得的知史之人,朕心甚慰啊。”朱祁镇摸了摸下巴,干巴巴地笑了笑之后进行了总结评论。
“多谢陛下夸赞,还望陛下能纳微臣之谏。”这位张推官一脸喜色地拜伏于地,摆出了忠肝义胆的表情。
朱祁镇脸上的笑容仍旧显得份外地和蔼可亲,不过,嘴里边吐出来的话,却让那张推官不由得愣在当场。“张爱卿啊,若是在世祖时,你觉得,这样的劝谏,会收到什么样的结果?”
莫说是张推官,就算是那罗亨信也不由得一呆,一想到那位数次亲征草原,一生戎马的朱棣朱大大,一想到他的酷厉手段,罗亨信不由得打了个寒战,赶紧拜伏于地。“陛下,臣等可是一片赤诚之心,皆是为国为民,望陛下查之。”
“朕知道,只是朕这个人啊……怎么说呢,向来是很与人为善的,对吧,正所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可还有一句话,诸位爱卿,莫要忘记了,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朱祁镇这话一出口,就让在场的诸位武将个个尽是两眼放光状。
而那些文官里边,虽然并不完全赞同朱祁镇,但是,至少方才不少欲言又止的文官很是识趣地闭上了嘴巴子。
“再说了,朕也没说要穷兵黩武的要拉上千军万马,去跟那瓦刺干上一架啊,所以啊,张卿,你的话有道理,可是,会错朕的意思了,明白不?”朱祁镇一脸我很大度,我很仁慈的表情,对着那已经被他绕弯子弯得有些犯晕的张推官笑眯眯地道。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五章 恳切言,不寻常
张推官愣了半天,才傻了巴叽地点了点脑袋。还欲辩解,朱祁镇又接着说道:“国虽大,好战必亡。这个道理,朕自然是知道的,而且朕还知道: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诸聊啊,现如今,可是大明朝,更何况,我大明现如今的情形,可不比那唐初啊。”朱祁镇长叹了一声,一脸的忧国忧民。“现在也不是我大明立国之初,也不是世祖皇帝龙据天下,顾盼生威,四夷栗栗而服的永乐年间。现在是我大明连遭兵厄,信心连连受损的时候。”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537
18538
18539
18540
18541
18542
18543
18544
18545
18546
18547
18548
18549
18550
18551
18552
18553
18554
18555
18556
18557
18558
18559
18560
18561
18562
18563
18564
18565
18566
18567
18568
18569
18570
18571
18572
18573
18574
18575
18576
18577
18578
18579
18580
18581
18582
18583
18584
18585
18586
18587
18588
18589
18590
18591
18592
18593
18594
18595
18596
18597
18598
18599
18600
18601
18602
18603
18604
18605
18606
18607
18608
18609
18610
18611
18612
18613
18614
18615
18616
18617
18618
18619
18620
18621
18622
18623
18624
18625
18626
18627
18628
18629
18630
18631
18632
18633
18634
18635
18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