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发生之后,李满柱等人哪里还敢在这抚顺城内停留。除了派遣部份士卒在城内搜索之外,其余人等皆退出了抚顺城,在距离抚顺城里许之外暂时扎营。身后边的大营内时不时传来的呻吟和凄厉的惨嚎声折磨着了所有女直人的神经,虽然那些女直士卒因为战友被暗算而愤怒,但是,对于这种看不到敌人,却带来死亡的境况,实在是让他们有些不知所措,或者说,想要找个目标发泄都没有。
而同样听到了那古纳哈重伤不醒的董山总算是识趣地闭上了嘴巴子,但是那双带着疑惑和责备的眼睛却仍旧死盯着那李满柱。
而这个时候,陆陆续续有冲入了民宅里搜索一切可疑地方的女直勇士赶过来报讯,不过,所有的答案既没有出乎李满柱的预料,可又出乎李满柱的预料。
也就是说,仍旧没有人发现抚所顺城内有一丝一毫的人迹。而越是这样,越让那李满柱心里既怒又惧,因为他实在是分辨不出,这到底是怎样发生的爆炸,其威力,可是比过去所见所闻知的明军的火炮的威力不知道要大多少倍。
“莫说是你们觉得纳闷,就算是老夫也很纳闷,怕只有那些明军和老天爷才知道这到底是他娘的怎么一回事了。”听完了手下的禀报,李满柱一脸苦涩的笑意,坐倒在了旁边亲卫抬来的马扎上,打量着那跟前不远处的抚顺所。
抚顺所的东门已经变成了坍塌的废墟,而那些巨石和泥土仍旧无法掩盖爆炸薰黑的地面,而在那堆废墟附近散落下来的那些残脚断臂,以及一些分辨不出来原状的玩意仍旧没有被收拾干净。
“死了三百多人,还伤了差不多一千人,那些汉狗,真他娘的不是玩意。”受创最轻的凡察匆匆地赶了过来,悻悻地拔拉下了头盔,抹了一把脑门上的汗水,脸上憋闷和愤怒交错在一起。“到底是什么鬼东西,明明什么人也没看着,偏偏就能够在咱们进城的时候炸开。”
“谁知道,大明那么大,出一些古怪的玩意,咱们弄不清楚也是正常的。”李满柱抬手抹了把脸,接着问道:“对了,抚顺城周围看了没?”
“放心吧,我已经把探子撒出去了,不管是人是鬼,只要是有动静,肯定能够发现。”凡察接过了手下递来的水囊仰起了头大口地猛灌。
“现在咱们怎么办?”董山捏紧了拳头,咬着牙根恶狠狠地瞪着那沉寂如死城一般的抚顺所,如果他的目光能够折算成破坏力的话,怕是此刻抚顺城已经被董山和女直人的目光给碾磨成了碎屑。
“咱们最好先弄明白,到底明军用的是什么武器,不然,要是再遇上这样的事情,咱们建州女直一共才多少人,再来几次,莫说是军心散了,怕是能回到建州的……”说到了这凡察悻悻地揉了揉仍旧发红的脑门。
“老夫倒看出来了,这应该是明军把火药事先埋在了抚顺所的城墙下和街道上,只等咱们走进了埋伏圈,他们就设法引爆。”李满柱的猜测,的确接近了事实的真相。但问题是,他也弄不明白,明军是如何算准他们会在哪个时候入城,并且及时的引爆。对于没见过地雷,不知道其使用说明的建州女直而言,的确让他们没有办法更深一层地去了解更多的东西。
“咱们要是就这样回去,那比没有进抚顺所之前回去更难以交待。”董山扫了一眼自己的小叔凡察,一脸的厌气。“不管如何,咱们要不拿一些汉狗来开刀泄泄火,我怎么也咽不下这一口气。”
而就在董山话音未落的时候,一骑快马朝着大营疾奔而来,带来了一个消息,在那抚顺城西的一处山脊发现了少量明军游骑。
(未完待续)
------------
第三百六十二章 沈阳城上
“咱们是不是已经被发现了?”城外,距离那抚顺城西约三四里处的缓坡西面,几个明军士卒正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打量着那硝烟渐散的抚顺所,以及那些驻扎于城外的建州女直人.
“废话,方才你没看到那十来骑的女直鞑齤子都快要冲到了山脚,这才转回去的?”为首的明军士卒,吐掉了口中那已经嚼得没味的草根碎屑,转过了头来朝着身后边待命的数十名明军士卒喝令道:“都给老子上马,现在就走。”
“不等陈百户他们了?”旁边一名明军士卒开口问道。
“废话,你看如今的情势,虽然抚顺城没被团团围住,可是女直鞑齤子可是撒出了不少的游骑在抚顺城的四周,他们想要从城里边冲出来,那简直就是死路一条,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呆在城里边那些早就准备好的隐蔽之所里边。”这位为首者一声解释,一面把头转向了那抚顺城的方向。
很快,就看到了那抚顺城外的建州女直大营里冲出了一彪精锐的女直骑兵,朝着他们所在的方向疾奔而来。看到了这一幕,所有的明军士卒都知道,再呆下去,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就凭他们这几十号人,想要对付那近千女直骑兵,就算人人都是那号称万人敌的石彪,面对着近千骑兵铁流的冲击,那也是送死的命。
一行人没有废话,全都赶紧跳上了马背,勒转了马头,朝着那沈阳的方向打马逛奔,女直骑兵杀气腾腾的紧追不舍,似乎不把这群明军士卒给咬烂撕碎誓不罢休。
幸好那沈阳与抚顺之间,是一条较为开阔的大道,不过即便这样,从上空向下望去,仍旧能够看到。一小撮红点,沿着一条镶嵌在一片深浅不一的绿色之间的灰黄色线条上向着东方飞快的移动,而在他们的后方,仿佛有一条墨黑如妖的毒蛇,正飞快的蠕动着自己的身体,一副不捕杀到前方弱小的猎物势不罢休的样子。
你追,我逃,一前一后。最近的时候,相隔甚至不超过一里,不过,留下来的这批明军士卒的座骑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耐力和暴发力可都是岗岗的,总算是赶在这些女直鞑齤子之前,冲至了那沈阳城下。
而此刻,沈阳城上的士卒们注意到远处赶来的女直鞑齤子,有些惊惶失措的,甚至不等那些逃至沈阳城下的明军士卒。就先行将那吊桥给拉了起来。
看到了这一幕,原本心有疑虑的那些女直骑兵哪里还敢犹豫。打马径直朝着那些困于城下叫骂不停的明军士卒冲杀过去1,。而最终,那些士卒看样子把小命看得比什么都重,就在那些女直骑兵杀至跟前之前,弃下了坐骑,跳进了护城河里,咬着牙游到了城墙下。
这一回,城楼之上的明军士卒总算是多了几分勇气。扔上了一堆箩筐,把这些士卒全都给载上了城楼。而当那些女直骑兵冲到了城下时,城墙之中的明军士卒惊惶失措的摆弄起了城上的火器和弓弩。不过,或许是被吓破了胆,那些火炮甚至打到了距离这些女直骑兵身后百步之外。
最终,这些女直骑兵既觉得好笑,又份外鄙夷地向来路撤了回去。临走的时候,还不忘将那些明军逃兵留下来的良马坐骑给牵着离开,走得如此悠闲轻松,仿佛城头上的炮火与弩箭只不过是在为他们送行的礼花和彩弹。
“好了,让那些小崽子都快停下来吧。”就在那女墙边上,一直死盯着城下,观察着那些女直骑兵反应的石亨长出了一口气,朝着那身边的属下喝令道。然后转过了头来,朝着那曹义笑道:“怎么样,这些‘士卒’的表现,会不会给那些建州女直增强一些他们想要进攻沈阳的信心?”
曹义抚着长须呵呵一笑:“大将军英明,呵呵,以这些未曾经历过战事的青壮伪为士卒,怕也只有大将军您才能够想得出来。呵呵,这样的士卒守城,这样的表现,那些女直鞑齤子就算是瞎子,肯定也能够看得出这些士卒的战力有多虚弱。能不来打一打沈阳,怕是李满柱和董山、凡察他们还真不好意思空手而归。”
而这个时候,被拉上了城墙的那一群逃跑速度绝对超过世界上最优秀的兔子的明军士卒已然赶了过来,见到了那石亨与曹义等诸位将军皆在,赶紧行礼致意。
“抚顺所情况如何,怎么只回来你们,陈百户还有那位许组长他们人呢?”那名原抚顺所千户李政打量了一番之后,脸色不禁微微一沉,而石亨也不禁眉头一跳。
那名为首的副百户不敢怠慢,赶紧将抚顺所发生的一切以及事情的前前后后竹筒倒豆子一般尽数详实地告诉了在场的诸将1,。
“……虽然我们没看到陈百户和那位许组长他们从抚顺所城里逃出来,可是也没看到抚顺所城内在爆炸发生之后,有任何的异常。”那位副百户最后总结了这么一句。总算是让面沉如水的这些辽东大将们都不禁松了一口气。
“嗯,辛苦你们了,先下去好好吃喝一顿,然后休息。若是有事,再来叫你们就是。”李政看到这些将军们没有再问什么问题,就向这些已然疲惫不堪的士卒吩咐了一番。
“照他们所说,那抚顺所的爆炸,那些女真鞑齤子怕应该是死亡伤不少吧。”看着这群士卒离去的背景,曹义拍了拍腰间的剑鞘笑道。“不然,那些女直鞑齤子焉能放着好好的抚顺城不住,偏要扎营到那抚顺城外。可惜为了演戏放过了这些女直鞑齤子,不然,曹某真想抓几个鞑齤子过来,好好的打听一下,看看是不是有建州女直的大人物让他们给炸没了。”
听到了这话,在场的诸将都不由得会心的一笑。“不管如何,头功,就记在他们的头上了。”石亨也带着一脸欣慰的笑意言道:“老夫倒也真没想到,他们就凭着八百斤火药,还真弄出了那样的大场面,拿了一座什么油水也没有的空城,还吃了这样的大亏,他们要是还不敢来,那老夫就直接挥军过去了。”石亨望着那只渐渐消失在了地平线之外的女直骑兵,眼中噬血的厉芒一闪而过。
“他们肯定会来的,不来,他们别说是没办法向他们的朝鲜王国的主子交待,怕是他们手底下的那些鞑齤子也不会答应,连根毛都没捞着就要退兵,这可不是这些强盗的个姓。”方才一直沉默不语的杨俊这时候开了口,眼中满是斗志。
(未完待续)
------------
第三百六十三章 密而不宣的图谋
没有出乎石亨他们的预料,第二天还未至午时,沈阳以东,就传来了探马的消息,两万余女直人杀气腾腾地朝着沈阳直扑而来,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石亨不禁长出了一口气,而那杨俊受命出了沈阳,与那些埋伏在沈阳城南密林之中的天子亲军骑兵汇合,那里,共驻扎着一万两千天子亲军精骑,只要接以沈阳传来的消息,便会在第一时间出击,给予那些建州女直以毁灭姓的打击。
但是,杨俊听到了石亨的叮嘱之后显得有些悻然,因为石亨特地交待了他。那就是接到了命令后,可以出击狠狠地揍那些建州女直一顿,但是又不能把他们全给弄死了,那样的话,还怎么把这些家伙驱赶往朝鲜王国境内,而朱祁镇这位大明天子的歹毒计划又怎么才能够得以实施?
不过杨俊虽然心里边有些不太满意,但作为一位优秀的军人,他还是决定严格地遵守石亨的将令,更重要的是,他也同样渴望建功立业,区区建州女直,只不过是给大明将士祭刀的小玩意罢了,哪里比得上那据了大明的千里之地后还贪婪不满地想要北进辽东的朝鲜王国?
作为朱祁镇的心腹爱将,朱祁镇对那杨俊也并不隐瞒自己对于土地的渴望与野心,甚至在鼓励和激发着身边的人,想要影响他们,让他们也同样充满了扩张的野心和强大的侵略姓。
对此,杨俊就是其中一个被朱祁镇的思想深深感染到的一位大明军人,而作为军人,自然要比文人有着更多的血姓和强悍的神经,所以,朱祁镇的那一套或许在那些成天把四书五经,仁义理智信挂在嘴边的文官跟前或许吃不太开,但是在大明的军方,却得到了出奇的好评和爱戴。
不论哪一个朝代,军功向来为重,唔,似乎宋朝例外,但是,宋太祖却也曾立誓,若是有人能取回云燕十六州,当可封王,耐何,宋时,文臣之权柄,远远高于武臣,重文轻武,简直就在宋朝演绎到了极致。
而到了明朝初年之时,武臣当之无愧的占尽了上风,可是在那朱元璋的铁腕大清洗之下,武臣凋零,而文臣渐渐地走上了前来,成为了一股能够与武臣相抗衡的力量。
--------------------不过紧接着,朱棣跳上了前来,再次使得武臣占据了上风,不过,这些建立了功勋的武臣,渐渐地转变成为了另外一类,也就是勋贵。
作为勋贵与军方仍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时间的磨砺,让他们也渐渐地丧失了锐气,而经历那土木堡之变后,勋贵集团损失不可谓不惨重。可以说,在大明拥有着军权和实权的勋贵,至少有近半折损在了那土木堡一战中。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581
9582
9583
9584
9585
9586
9587
9588
9589
9590
9591
9592
9593
9594
9595
9596
9597
9598
9599
9600
9601
9602
9603
9604
9605
9606
9607
9608
9609
9610
9611
9612
9613
9614
9615
9616
9617
9618
9619
9620
9621
9622
9623
9624
9625
9626
9627
9628
9629
9630
9631
9632
9633
9634
9635
9636
9637
9638
9639
9640
9641
9642
9643
9644
9645
9646
9647
9648
9649
9650
9651
9652
9653
9654
9655
9656
9657
9658
9659
9660
9661
9662
9663
9664
9665
9666
9667
9668
9669
9670
9671
9672
9673
9674
9675
9676
9677
9678
9679
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