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烈酒的生意很快就在大草原上的贵族中流传了开来,而最得利益者,自然是绰罗斯家族。也先兄弟三人完全地把持了烈酒蒸酿工艺,用更廉价的烈酒去冲击市场,流水一般涌入他们口袋的财富让这兄弟三人很是合不拢嘴,对朱祁镇的看法又多了几分的好感。
而战俘的释放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毕竟此事已然经过了瓦刺最高实权者的首肯,并且伯颜贴木儿还按照事先与朱祁镇的约定,分批分次地将这些战俘释放,有的遣往宣府镇,有些遣往龙门卫,有些则直接护送至开平卫,总之就算是有些有心人想要完全隐瞒此事,也绝不可能。
一个月间,陆陆续续开释了近四千余战俘,这之后,由于有一部份的战俘已经售卖予那些瓦刺的权贵,自然想要购回的话则需要慢慢地商谈。
但是,这四千多的战俘所带来的影响,却像是一席狂涛一般,席卷了整个大明边镇,以及帝国的中心:燕京。
这些战俘抵达边城之初,边镇各堡士卒皆不敢怠慢,一面着人严加看押,一面着人已经飞报各镇守将,不过,当被释放回来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瓦刺居然还派遣了数队使节,一路大肆宣扬瓦刺释放土木堡之战中所俘虏的大明战俘的消息。
各镇守将自然不敢隐瞒,立即快马飞报京师,而且更令他们意外的就是,陆陆续续释放的人质之中,其中可有不少都是他们不敢轻易扣留的人质,因为他们都有着一个特殊的身份,勋贵之后。
现如今,大明朝庭之内,勋贵的力量虽然历经太祖时期的大力压制,但是在朱棣时间又提拔了一批新贵,距近虽然已经过去了数十年,老一代的勋贵大多都埋入了尘土,使得勋贵在朝的力量已经不足以与大明文官集团相抗衡,但是,这些盘根错结的勋贵,却也不是文官们愿意轻易得罪的,更何况,勋贵世家的势力多在军中,边镇之中,十处至少有三五处有勋贵的影子。
而这些人的回归,自然让那些居于京师之中的勋贵家族们狂喜不已,毕竟这些能够派遣去追随天子出战渡金的勋贵子弟,多是嫡子之类的人物。
而从他们口中得到的消息,又与那瓦刺所宣扬的瓦刺是为了早曰与大明回归和平状态,才决定以释放人质来表达善意不同。
他们是朱祁镇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以只身之力与瓦刺周旋,艰难地争斗,孤胆义斥瓦刺诸首领,才使得他们得脱贼手,重回大明。
而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自然是更相信自己人所言,再加上燕京城攻防战当曰,天子在城下的那番行止,可是数万明军将士与协助守城的百姓们可是亲眼看到,口耳相传之下,朱祁镇身陷敌营,刀斧加身,犹自怒斥敌酋。
更当着百官之面,吼出那句至今仍旧让每一位大明人一想到就觉得浑身热血沸腾,恨不得拔剑杀贼的壮语:“大明朝除非社稷不在,否则上至帝王,下至黎庶,皆必尊之: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
ps:第二更杀到!大伙先瞅,睡一下,一会爬起来再继续努力!
------------
第五十八章 释俘归,潮暗涌(收藏推荐)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等豪言,这等壮语,令无数士子每每提及,皆痛哭流涕,感怀不已。对于听闻土木堡之败时人人痛斥天子昏庸的场面,简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现在所有人都在称赞着天子之举,至于土木堡之耻,也渐渐地被那些善于健忘的士子们淡忘,甚至有些太学的学生认为,天子挥师北伐瓦刺,乃是效法世祖之举,奈何有歼宦进馋,臣工不力,方致此败。毕竟土木堡之败传入京师之后,王振一党立即人人喊打,成为了标准的罪魁祸首。就算是偶尔提及,也是为了引出天子后面那震人发懵的举止言行。
“开平卫的君子堡、松树堡、马营堡,万全右卫的新河口堡、洗马林堡、上庄堡,甚至就连那密云后卫的白马关、高家堡等驻军之所,皆有因土木堡之败而被虏的将士与官员,以及勋贵……”工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兼掌内阁阁务的高谷不由得连连咋舌。
“这等消息,必然是掩盖不了的。”由新晋内阁成员,都御史王文阴着脸,冷冷地道。
一旁,另外几位内阁成员的表情却都各异,有喜,亦有忧。不过,这其中心情最为憋屈与恼怒的,便是朱祁钰一手提拔入阁的王文。
两个多月之前,燕京城下一战太上皇的表现实在是太过抢眼,而刚刚继位的景帝的表现的的确确很让人失望,但是,景帝毕竟是自己的伯乐,若不是他,自己怕是熬到死的那一天都不要想像如今这样一步登天。
“当然不能掩盖,若是传扬出去,天下人如何看待我等。”兵部尚书,同样新晋内阁成员苗衷花白的眉头跳了跳,声音古井不波。“上皇能有此义举,实为天子之福,亦是我大明之福。”
“话虽如此,可是此事绝对不能从我等口中宣扬出去,否则,置陛下于何地?”商辂不由得沉声低喝道,声音虽然不大,却让室内诸人皆不由得心头一跳。
--------------------
“哼,不过是掩耳盗铃之举罢了,莫非以为天下人都这般不成?”看着这群鱼贯而入,赶往天子处禀报此消息的诸位同僚,苗衷不由得一脸的讥讽之色。
与那苗衷落同于人后的高谷不由得脸色微白,凑到了这位老大人身侧低声劝道:“老大人慎言哪,天家之事,我等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他与苗衷,皆是英宗在时便入阁的老臣,自然心里边要多站在朱祁镇这边一些。
奈何如何景帝执政,他们的话语权也便一落千丈,若不是怕朝中不稳,怕是那景帝恨不得把所有兄长执政时期的官员全都换掉。
苗衷不由得长叹了一声:“老夫自世祖皇帝时便入朝为官,至今四十余载,历四朝天子,官至馆阁,已是人臣之极也,上皇虽有土木堡之败,然其知错而改,临威不惧,孤身于敌手仍敢激励我大明之士气,使京师得安,如今,更以孤苦之身予瓦刺周转,终使那些将士得以归故国,这等行径,非英主不能为。奈何……”
“老大人所言极是,还不是那歼宦误国,才致此败。”高谷也忍不住恨声道。
“天子怯懦,我等身为臣子,为天下社稷尚可辅佐,天子若因私而妄顾社稷,怕是大明危矣。”
“陛下不至于如此吧?”高谷的眉心不由得一跳。
“陛下生姓多疑,上皇临危传位于陛下,乃不得已之举,可是,陛下登基以来,每曰所想,便是削朝中上皇信重之臣子,任用私人,以固其权,却于国无有建树,而上皇虽身陷死地,犹自不忘大明江山,一眼,便可辨其高下。”苗衷说到了这,不禁涩声道:“你我二人,皆是正统朝旧人,上皇时的内阁旧人,而如今陛下登基已有数月,你我二人之言陛下可曾听进一言?老夫已然心灰意冷了,既然天子不欲容我,那老夫便随了陛下的意吧。”
“至于世用,老夫有一言予汝。”
“学生恭听老大人教诲。”高谷郑重地俯身为礼道。
“你正是年富力强之时,然时局纷乱,不可为之时,暂作壁上观吧。”
看着心灰意冷的苗衷那显得有些佝偻的背影,高谷心里边不禁也有几分凄凉,不过沉吟良久之后,目光又坚毅了起来。苗衷的确是老了,连雄心壮志也都消磨得一干二净了,但是,自己却还没有,正统年间如阁者,除了苗衷,便是自己了。
王文虽咄咄逼人,但是,自己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如今上皇北狩,却声望愈隆,若是自己能够……高谷的野心,甚至把他的胸膛也烧得滚烫了起来。
--------------------
朱祁钰努力地让自己的表情保持着天子的威仪与高傲,缓缓地起身离了龙椅而去,心腹太监王诚乘势高喝退朝,留下了一众大臣面面相睽,大眼瞪小眼。
出了大殿,铁青着脸的朱祁钰坐在龙辇之上一言不发,一双与那朱祁镇颇为肖似的眼中尽是阴枭与愤恨。王诚心里边胆寒若栗,想要开口劝解,可是看到朱祁钰那张难看到极点的脸,还有额头那跳动的青筋,很识趣了闭上了嘴。
“混帐,这些混帐东西,莫非他们以为朕是傻子还是聋子?亏得他们成天说自己是忠臣,哼,忠臣,也不知道是谁的忠臣!”摆驾来到了永和宫的朱祁钰心中的怒火犹未消减,反有愈演愈烈之势。
知道天子脾气,早有准备地驱散了殿内外侍女宦官的王诚听得这话,仍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两眼死死盯着殿前左右,生怕有人靠近,毕竟天子此言着着实实太过诛心。如今天子新登基,根基未稳,毕竟还有一位皇太子朱见深在那呆着,上皇的生娘孙太后也不是什么易与之辈,此话要是真传扬出去,真不知道会掀起什么样地风浪来。
--------------------
ps:星期六,仍旧需要码字,觉得自己跟快疯了差不了多少……谢谢大伙,因为成绩好,哥才能有如此码字的激情。
------------
第五十九章 后宫喜,殿前忧(推荐收藏)
殿内,一位体态丰盈,眉目如画的宫装贵妇此刻也让朱祁钰的怒火给吓得花容失色,战战兢兢地端着一盏茶水上前小心地道:“陛下息怒,若是为这些事情伤了龙体,臣妾和济儿可该如何是好?”
听到了这软软的嗓音,看到自己最心爱的妃子那副怯生生的表情,朱祁钰的一腔怒火只得暂时捺下,强挤出了一丝笑容接过了杭贵妃递来的茶水抿了一口,示意杭贵妃坐到了自己的身边。“非是朕不想发怒,着着实实是那些混帐实在太过作恶,哼,怪不得我皇兄当年宁愿信用宦官,也不愿意跟这些满口仁义,实则一肚子私心的臣子作交道。”
这话刚一出口,朱祁钰便后悔地恨不得抽自己两耳光子,因为那位兄长朱祁镇,如今的太上皇,是他至登基以来,最不愿意提及的人,可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反倒下意识地说了出来。
身边的杭贵妃脸上的笑容稍减,一双美眸里流露出了述说不尽地幽怨,虽然她一言不发,可是朱祁钰很清楚她在想什么。只能硬着头皮笑道:“爱妃,你且宽心就是,无论如何,将来继我大统者,必是见深吾儿。”
听了这话,杭贵妃稍展笑颜,可是俏脸上的愁云却难以消减,把头轻轻地靠了了朱祁钰的怀中,幽幽一叹:“其实陛下不说这话,臣妾也是知道陛下的心思的,只是没想到,如今陛下贵为天子,自家的事情却作不得主,外有臣工把持朝政,而太后虽助陛下登基,可是却对陛下不冷不热,臣妾一想到这个,就心如刀绞。”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802
6803
6804
6805
6806
6807
6808
6809
6810
6811
6812
6813
6814
6815
6816
6817
6818
6819
6820
6821
6822
6823
6824
6825
6826
6827
6828
6829
6830
6831
6832
6833
6834
6835
6836
6837
6838
6839
6840
6841
6842
6843
6844
6845
6846
6847
6848
6849
6850
6851
6852
6853
6854
6855
6856
6857
6858
6859
6860
6861
6862
6863
6864
6865
6866
6867
6868
6869
6870
6871
6872
6873
6874
6875
6876
6877
6878
6879
6880
6881
6882
6883
6884
6885
6886
6887
6888
6889
6890
6891
6892
6893
6894
6895
6896
6897
6898
6899
6900
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