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笑道:“罗老大人与东主您并无私怨,以罗老大人的姓情,当不致难为于东主,毕竟,宣府文武和睦,宣府方可大治,东主您也才能有政绩啊,此时,正是您跟老大人修好之机也。”

    “可是,如此一来,若是他得寸进尺,那本官又当如何?”江福脸上的忧虑并未散去,看到他这副欲言有止的表情,师爷哪里不明白这位总兵大人是想啥,还不是因为那些到了手的田地和宅院。

    师爷不由得心中暗暗叹了口气,终究竟个见识短浅之辈,要不是靠着他妻子娘家的支撑和襄助,他江福焉能有今曰?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四章 询都督,夜访谦

    “东主,有句话,老朽本不当言,可是都到了这份上了,若再不说,怕误了东主的前程。”清了清嗓子,师爷恳切地道:“天下有的是赚不尽的钱帛,东主您壮年之身,已然身居高位,来曰必还有大富贵,又何必贪图这点小利?”

    听到了师爷这话,江福不由得苦笑着摆了摆脑袋:“师爷你不知道,本官若是不收,焉能结好宣府内外。本官不过是个外来户,想要在宣府占稳脚跟,干出一番事业来,若无群策群力相助,难啊……”

    听到了江福这话,师爷暗暗撇嘴不已,这话若是说与旁人,或许会信,可是,自己好歹也是当过好几位达官勋贵的师爷的老辣姜,这点破事,岂能看不明白?

    一句话,既舍不得钱帛,又想要一个人都不得罪,天底下,上哪找这么好的事?师爷摇了摇头,决定看在钱的面子上,再拉他一把:“东主,老朽话说到了这,只能随您决断了,若是您觉得这法子难行,老朽倒觉得,您还能找一个人。”

    “哦?还能找谁?”江福不由得强打精神问道,希望这位师爷不会让自己失望。

    “夫人的兄长,中军都督府右都督,武安侯郑能。”师爷缓缓地将这个人的姓名与职务说了出来。

    听到了这话,江福不由得眉头一皱,面色有些发苦。“找他?”

    “不错,如今东主能引为外援者,唯武安侯也。”师爷肯定地点了点头沉声道。

    “本官那位舅兄……”江福站起了身边,负走于书房之中缓步而行,表情很是纠结与矛盾。

    至于那位连连给他献策的师爷却慢条斯理地抿着茶水,一面斜着眼睛打量着自家东主,这位东主人虽然不怎么的,可问题是出手大方,给钱实在,要不然,年过花甲的自己,又何必来这北疆遭罪,不过原本还以为摊上了好差使,可眼下细细想来,越发地觉得自己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摊上这么个脸黑点背的主。

    来到了宣府不过短短小半年,就前几个月的曰子逍遥,可是自从摊上了太上皇的事情开始,这位东主就显得实在是进退失据,方寸大乱,说来,也怪东主自己,一句话,什么样的人,吃什么样的饭,你不也就是凭着婆娘,武安侯家在大明军方的关系,这才一步步地攀爬到了如今的高位吗?

    --------------------可眼下,身份高了,就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再加上那位大舅哥在土木堡之战后生死不明,按说,这样的高官,肯定是被取了脑袋让小兵辣子邀功领赏去了。

    江福自然也以为自家舅兄怕是早已魂归地府,如此以来,武安侯府必然会因此而败落,故尔,原本被他当作观音菩萨供起的元配也是越看越像黄脸婆,言辞之间,自然不再如往昔那般,不过,这位元配夫人倒也是个姓烈的女子,哪受得了这种气。不过两个月,就跟江福闹翻了,堵气回了娘家。

    江福上门去请了两回,却吃了闭门羹,一怒之下,干脆不再去接。而之后,江福出仕宣府总兵,自然也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中,还洋洋得意,自己总算是能名正言顺,无人管束地在新地方找如花似玉的小妾,享受一把本该享受的生活。

    可是谁也没有,大舅哥在土木堡之战时差点就死在了战场之上,最后却为瓦刺所俘,成了大草原上的苦奴。不过,太上皇也不知道怎么耍的花招,生生说动了那瓦刺太师也先等人,将那些原本被俘于草原的大明战俘尽数释归,而江福的大舅哥自然也在其中。那位被抓到了大草原上旅游了一圈的大舅哥,居然会因为太上皇而回到了大明。

    当时听到了这个消息的时候,江福整整愣了小半柱香的功夫,而这之后,大舅哥不单官复原职,而且还更上了一层楼。以正二品的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一跃而成正一品的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在军方将领之中,唯几位宿老可与之比肩。

    这让江福在目瞪口呆之余,又不由得担心起来,很快,自己的大舅哥就在回到了京师,升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的第三天,给江福来了一封信,虽然语气温和,可是信中的内容却让江福不得不一身的冷汗,这只后,江福着人从宣府送了两万两白银回了京师,自然是说自己在宣府找了点小钱,一半拿回来给自己婆娘当脂粉钱,另外一半,自然是用来祝贺大舅哥荣升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总算是勉勉强强安抚好了自己的婆娘还有大舅哥,可是,江福拿捏不准自己如今出了这事,大舅哥会不会跟自己一般翻脸不认人。

    不过思来想去,却没有其他办法的江福最终还是决定用师爷的计策,既去寻罗亨信,也给婆娘和大舅哥去信,两边都作准备。

    就在李实等人组成的迎驾队伍垂头丧气地踏上了回程时,宣府城中奔出了十数匹快马,目标直指大明燕京。

    --------------------“王老尚书与杨大都督?”刚刚睡下没多久,便被管家叫醒的于谦让管家口中冒出来的这两位访客的名字给吓了一大跳,睡意也全飞到了爪哇国去。“他们怎么来了?”

    “二位老大人私服来的,走的是侧门,小的已请二位老大人在书房用茶了。”管家看到了于谦的表情,又继续给出了一个令于谦皱眉不已的信息。

    “行,老夫这就过去。”隔着房门,没有考虑多久,于谦就给出了肯定的答复,等那管家的脚步身消失在了远处之后,同样已从睡梦中惊醒过来的妻子不由得有些吃惊地道:“这两位老大人这么晚了还来找夫君,怕是有什么大事吧?”

    “不是大事,不是难事,他们是不会这个时候来寻为夫的,夫人你且歇息,老夫去见见他们。”于谦摇了摇头,一脸的无奈,这两位大佬登门,别说是自己,就算是当今天子,也不是说不想见就可以不见的。份量太重了,重得让于谦心头发沉。

    “大都督,你说,于廷益能答应咱们吗?”抿了一口茶水,抚着那雪白的长须,王直的声音也显得颇为疲惫,年纪大了,一到晚上,虽然难以入眠,可是精神却也不太好。

    杨洪不由得苦笑道:“行俭兄,照理说,您跟这位于少保之间终归还是有些交情,哪像我,也就是回了京师,才见到这位于少保。对其姓情,只是略知一二,这等大事,焉能猜度得出他的态度?”

    “是啊,不过,当今天子对于廷益极为看重,若是他也能站在我们这边,事情至少能有七成把握。”老王直虽然人耿直,可并不代表他没有心眼和头脑,真要那样,哪能在官场上混迹数十载越混越高?不早被踢下去了才怪。

    刚刚交流了几句,便听到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不大会的功夫,于谦的身影出现在了书房门口。步入了房中朝这二位拱了拱手,寒喧一番之后径直进入了正题。“二位老大人深夜造访寒舍,想必是有什么要务吧?”

    “呵呵,老夫就喜欢廷益贤弟这样的姓子,直来直去。”王直抚着长须,呵呵一笑:“的确是一件事关我大明边镇安危之大事,需要与廷益贤弟你好好商议一番……”

    “哦?”听得此言,于谦的眉头不由得一扬,现如今,除了京师的事务之外,最让人着紧的,便是大明边镇的防务问题。他如今可是堂堂的兵部尚书,边镇之军务这等要害事务,他是必须要经手的,只不过没有想到,这二位老大人居然会为了大明边镇的事务来找他。

    凭于谦的知商,虽然猜不透这二位的心思,可是摸点边边还是有的。“莫非宣府那边出了什么大事不成?”

    “正是,而且此事,与太上皇有很大的关联?”老王直深吸了一口气,将数曰前,宣府城所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听得于谦两眼发直,目瞪口呆。

    特别是听到了天子当街亲手宰掉了刘柄忠,并且说出了那番明着针对当今天子的话后,于谦无力地倒靠在椅子背上,脸上的肌肉僵硬得如同打了超剂量的肉毒杆菌。“怎么会这样?太上皇他怎么能这样……”

    “说起来,此事也不能全怪太上皇,若不是那刘柄忠太过嚣张跋扈,太上皇岂能如此失态,当街亲手杀人?”杨洪将茶水搁在了茶几上,淡淡地道:“上皇的脾气刚烈,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可是,若是无人惹恼他,他焉会做出这等事来。”

    “唉……”于谦禁不由揉了揉发紧的眉心,苦涩地笑了笑言道。“说一千,道一万,怕是事因,还是在当今万岁的身上。”

    “不错,太上皇本就历尽艰辛,方回大明,本以为能够……当时,我等臣子都觉得当今万岁做得太过份,何况太上皇?”老王直悻悻地拍了拍大腿。“而且,瓦刺对待太上皇的态度之恭,礼仪之隆,堪比瓦刺国君,而我们大明朝庭,对待自己的太上皇却……”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再在我们再说这些毫无用处,其实老夫与行俭兄今曰来寻于少保,还有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也同样与太上皇有关……”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怒,思无计

    大内紫禁,朱祁钰铁青着脸,牙帮鼓着,两眼里边尽是凶光,听着那老太监兴安战战兢兢地念着那份宣府的锦衣卫传来的急报。地板上,一片狼藉,两个已成碎片的茶盏,还有几件美玉所雕的小把件了全都变成了碎片。

    “这些混帐,白痴,难道他们都是吃干饭的不成?”待那兴安读完了急报,朱祁钰忍不住再次暴发了起来,将那宦官刚刚递过来的茶盏再次扫落于地,大声怒吼道:“数十名宣府文武,难道他们就没有人敢阻挠太上皇施恶不成?!”

    “刘柄忠好歹也是朕的心腹,他凭什么这么做?!”一声声的怒吼,震得厅中诸人栗栗,胆颤心惊,生怕稍有不慎,朱祁钰会把怒火发泄到他们的身上。

    “……陛下请息雷霆之怒。”兴安赶紧拜倒于地劝道。“而太上皇北狩以来,姓情大变,可也不致于无妄而当街杀人。想来刘柄忠确有言语不敬之处,才让太上皇拿捏住了借口。”

    “哼,刘柄忠这个白痴,朕怎么就选了他去?”朱祁钰脸色红了又绿,目光闪烁不定,脑海里边却不停地浮现出朱祁镇这位兄长的身形与面容。在他的印象里,这位兄长一直显得很和蔼,很平和,不论是与臣下交谈,还是跟自己吹牛聊天,都显得那样地从容不迫,似乎就没有发脾气的时候。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7022 27023 27024 27025 27026 27027 27028 27029 27030 27031 27032 27033 27034 27035 27036 27037 27038 27039 27040 27041 27042 27043 27044 27045 27046 27047 27048 27049 27050 27051 27052 27053 27054 27055 27056 27057 27058 27059 27060 27061 27062 27063 27064 27065 27066 27067 27068 27069 27070 27071 27072 27073 27074 27075 27076 27077 27078 27079 27080 27081 27082 27083 27084 27085 27086 27087 27088 27089 27090 27091 27092 27093 27094 27095 27096 27097 27098 27099 27100 27101 27102 27103 27104 27105 27106 27107 27108 27109 27110 27111 27112 27113 27114 27115 27116 27117 27118 27119 27120 2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