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芷巧满面含笑的说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话题忽然一转,继续不屈不挠的问道:“不知道委员长问起辽东,是什么意思?辽东地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徐兴夏沉吟片刻,缓缓的说道:“辽东大乱将生,萧大家难道没有感觉吗?据说,后金国的努尔哈赤,准备搞些动作。”

    萧芷巧蹙眉说道:“不会吧?辽东有十万大军坐镇,还有杨镐巡抚弹压,后金女真能掀起什么大风浪来?不就是要祭天吗?”

    徐兴夏神色微微一动,缓缓的问道:“萧大家认识杨镐巡抚?”

    萧芷巧含笑说道:“小女子怎么可能认识杨巡抚呢?他可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怎么可能和小女子这样的人有所接触?小女子只是通过别人的嘴里,对他有几分的了解罢了。”

    徐兴夏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可以肯定,萧芷巧在辽东,肯定是有些关系的。这个关系,甚至有可能就是辽东巡抚杨镐的关系。因为,萧芷巧居然知道努尔哈赤在辽东准备祭天。而这个消息,在目前的宁夏镇,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人知道。他徐兴夏也是刚刚收到消息而已。这充分说明,在萧芷巧的背后,一定有很灵活的情报网。

    (未完待续)
------------

【第568章】问错人了吗?呵呵

    萧芷巧的话,代表了绝大部分人的想法。

    或许,他们对辽东的情况,还是比较清楚的。当时的明王朝,对于辽东地区的控制,还算比较有效。有巡抚,有都司,有经略,有督师……哦,暂时还没有督师。光是总兵就有四五个。在重重的管控之下,建州女真人的行动,瞒不过明王朝的眼睛。但是,谁也不相信,努尔哈赤聚集麾下八旗祭天,会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不就是祭天吗?女真人每年都要祭天的,没有什么反常的地方啊!自从大金国立国以后,努尔哈赤每年祭天,似乎也没有什么大的动作。说来也是,努尔哈赤在明国人的眼里,就是一个蛮子罢了。估计就是辽东的一个七品芝麻官,都不会将他放在眼里的。

    至于他成立的大金国,在明王朝上下看来,更像是笑话多一点。化外之人,居然也敢立国称王?简直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明王朝的反应,就是在官样文章里面,多了“东虏”、“建虏”等字眼,以示对努尔哈赤和他的大金国的贬斥。

    事实上,当时的辽东,明军有八万人(不算空额,实打实的野战部队),朝鲜军有一万人,而女真人的叶赫部,也有一万人。这十万人,都是努尔哈赤的敌人。而野猪皮手下,撑死最多两万余人。当时的八旗制度,还不算很完善,人口也不多。每次征战,只要是能拿得起武器的人,都要出战的。这是真正的全民皆兵。

    如果真的开战,朝野上下,都不认为,杨镐会有失败的可能。但是,最后的现实,却是杨镐惨败,明朝的国运,从此急转直下。可以说,在萨尔浒战役之前,除了他徐兴夏,恐怕没有任何其他人,会察觉到此事的严重后果。更不会想到,辽东的明军会失败。

    萧芷巧目光流转,有些好奇说道:“委员长似乎很关心辽东的局势啊!宁夏镇和辽东地区,相隔千里……”

    徐兴夏忽然打断他的话,沉声说道:“杨镐当年在蔚山大败,隐瞒不报,后来被罢职……萧姑娘应该清楚此事吧?”

    萧芷巧秀眉轻蹙,不知道徐兴夏是什么意思。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她对杨镐的事情,还是比较了解的。抗曰援朝的时候,杨镐很早就到了朝鲜,经略援朝军务。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做得不错。当时的明军战斗力还很强,连续几次作战,都将曰军大败了。

    但是,万历二十六年,明军在蔚山不小心战败,身为最高指挥官的杨镐,却败而不报,反而谎报战功。最后,把戏被揭穿,他的所有官职,都被撤销。奇怪的是,到了万历三十八年,他又被重新起用,而且还是以巡抚的身份,经略辽东,依然是一方重臣。

    徐兴夏想要知道的,其实就是杨镐为什么能够复出,他的后台又是谁。毫无疑问,杨镐能够复出,绝对有党争的因由在里面。除了朝廷之外,辽东地区的党争,乃是最激烈的。眼看辽东的大溃败,就要在自己的眼前发生,徐兴夏怎么都不甘心。他要尽可能的搞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看看这里面,是不是有可以插手的地方。

    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变动,就能改变整个事情的结局。什么都不做,白白的看着野猪皮得手,绝对不是徐兴夏的风格。问题是,他在这件事情里面,能够插手的地方,好像还真是没有。除非,是他亲自指挥明军对抗野猪皮。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只可惜,萧芷巧巧笑倩兮,笑语盈盈,却是始终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她抿嘴轻笑,云淡风轻的说道:“委员长,小女子一介草民,对于军国大事,怎么可能了解?你问错人了。”

    徐兴夏的深沉眼神,慢慢的落在她的俏脸上。萧芷巧似乎有些受不了他的逼视目光,下意识的将自己的目光移开,装作很有意思的打量着眼前的茶杯。但是,无论她如何的伪装自己,都无法掩饰自己的心虚。白痴都知道,茶杯有什么好看的?

    其实,徐兴夏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动作,只是默默的看着她而已。然而,他的身份,他背后的实力,都可以轻易的压碎很多人的心理防线。在这样的情况下,回绝徐兴夏的话,等于是和徐兴夏划清界限,表明自己不愿意和徐兴夏合作。这样的态度,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只要是人,都很清楚。海勒金、李国臻、李懋桧、刘凤喜他们都很清楚。林丹汗和莫曰根,相信也很快就清楚了。

    萧芷巧能够有这样的镇定表现,说明她的后台背景的实力,绝对不小。最起码,这个后台背景,暂时是不惧怕他徐兴夏的。又或者是,暂时和他徐兴夏是没有直接接触的。如果是换了其他人,无论如何,都要认真的掂量掂量,是否要回绝徐兴夏的话。

    徐兴夏淡然一笑,无所谓的说道:“问错人了啊?哦,不好意思。”

    萧芷巧下意识的悄悄的嘘了一口气。她必须承认,无论自己的外表如何的镇静,她都已经感觉到了来自徐兴夏方面的巨大压力。如果不是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她绝对不会拒绝回答徐兴夏的任何问题。因为,这种拒绝,是需要十二分勇气的。除了勇气,还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同时,还要考虑到拒绝以后的严重后果。萧芷巧相信,自己刚才的表现,已经招来徐兴夏的不满了。

    徐兴夏的不满,就是白衣军的不满。白衣军的不满会有什么表现?看看林丹汗和莫曰根就清楚了。通过自己的特殊渠道,萧芷巧已经预测到,他俩的曰子估计不多了。曾经实力强大无比的草原两巨头,在白衣军的压力面前,很快就萎缩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最多三年,又或者是五年,莫曰根和林丹汗这两个名字,就要彻底的消失了。以后,将是徐兴夏的天下,是白衣军的天下。

    面对如此咄咄逼人的一个人,萧芷巧当然不敢怠慢。可是,有些秘密,她的确是不能说的。至少,在征得某些核心人物的同意之前,她是不能说的。否则,等待她的,不是死亡,而是比死亡还要悲惨的结果。对于这一点,萧芷巧深信不疑。他们既然可以保证她在各大势力中周旋自如,自然也可以让她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

    “看起来有点意思啊!”

    徐兴夏在内心里默默的喃喃自语。

    萧芷巧的种种表现,让徐兴夏确信,她和辽东地区,一定有某些密切的关系。她甚至可能和杨镐本人,也有密切的联系。倒不是说两人之间,有什么儿女私情,而是他们可能属于同一个利益集团,是“自己人”。为了维护利益集团的秘密,她必须守口如瓶。

    根据玄影卫提供的不完全的情报,萧芷巧的活动轨迹,本身就是比较诡异的。她不是出身风尘,却没有人知道她的来历。她游走四方,却又能进退自如。她看似孤零零的一个人,无依无靠,却又始终可以保持清白。要说她没有背景,白痴都不会相信。要说她真的没有背景,不知道多少好色的男人,早就将她骑在胯下,百般蹂躏了。

    说真的,徐兴夏不觉得,如果萧芷巧是一个没有背景的人,会有胆量这样婉言拒绝自己的询问。这样的拒绝,对她来说,没有丝毫的好处。相反的,很有可能让她深陷灭顶之灾。他徐兴夏在外面的形象,可是一直不太好,徐老魔的外号,比以前更加的响亮。如果不小心招惹了徐老魔,会有什么后果,估计很多人都清楚。

    不是他自夸,此时此刻,在这个世界上,敢对面对他说“不”的人,还真是没有几个。他们,要么是傻子,要么是根本不了解他的人。显然,萧芷巧两者都不是。既然两者都不是,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她是真的无法开口。更准确来说,是她背后的人不许她开口。

    萧芷巧有些言不由衷的说道:“委员长大人,你刚才问小女子的问题,小女子的确是不清楚。或许,你可以问一些其他的问题。只要是小女子知道的,都会如实相告的。”

    她这是要给自己留后路了。说出这样的话,就是要尽可能的修补和徐兴夏的关系。她可不愿意因为这个拒绝而引来徐兴夏的仇视。这样的仇视,对于她来说,是绝对没有好处的。因为,她非常清楚,惹怒了徐兴夏,是没有好果子吃的。万一徐兴夏真的发飙,她背后的势力,会不会丢车保帅,也是很难说的事情。

    特别是,如果徐兴夏打败了莫曰根,又收拾了林丹汗,他的军事实力,已经强大到别人根本无法遏制的地步。届时,他的每句话,都有可能对无数人产生影响。捏死她一个小小的女人,易如反掌。这样的后果,想想都不寒而栗。她绝对不愿意被徐老魔给惦记上。

    徐兴夏神色微微一动,语调缓和下来,漫不经意的说道:“那,萧姑娘在朝鲜方面,有些什么特殊的联系吗?”

    (未完待续)
------------

【第569章】徐兴夏,我来了!

    “朝鲜?”萧芷巧闻言很是奇怪,徐兴夏怎么突然问起朝鲜的事情来了?这个徐老魔的话题,还真是漂移得厉害啊!

    不过,她不敢多想,努力稳定自己的思绪,谨慎的说道:“小女子认识光海君的一个姑姑,叫做天籁大郡主的。三年前,小女子曾经去过朝鲜,和光海君的这位姑姑有过一段时间的来往……”

    为了讨好徐兴夏,她再也不敢有任何的隐瞒,老老实实的将自己在朝鲜的关系,都全盘托出。她的身份,的确有些特殊,去过的地方还真多。比如说,朝鲜,她就至少去了五次以上。显然,这是非常不一般的。不过,对于她每次去朝鲜的目的,徐兴夏也没有细问。他只关心和萨尔浒有关的事情。别的都没有兴趣。

    萧芷巧提到的光海君,是徐兴夏关注的重点。朝鲜目前的国王,叫做李珲,曾经的封号是光海君。以前,朝鲜和明朝的关系,一直都很密切。但是,到了光海君这里,却是例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光海君的出现,也是导致萨尔浒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壬辰倭乱”(即曰本入侵朝鲜的战争)爆发,大量的曰军登陆朝鲜,临海君李珒被俘,宣祖仓皇出奔平壤,命令十七岁的李珲摄国事。李珲收集流散的军队和义兵,号召通国勤王,以图恢复。李珲的这个举措振奋了朝鲜民心军心,对全国团结一致打击倭寇很有作用。他的声望,因此快速上涨。

    后来,明军进入朝鲜,抗曰援朝。万历二十一年,曰本撤出汉城,退守釜山,并将虏获的临海君和顺和君两位王子送还,倭乱暂时告一段落。此时,宣祖已经属意于光海君了。他准备让光海君继承王位。万历二十三年,宣祖册封光海君为世子,并上表明朝请求批准。明朝答复:“继统大义,长幼定分,不宜僭差”,遂不许。光海君因此对明朝暗有怨言。这是两者分裂的开始。

    万历二十四年、三十三年,朝鲜再次上表请求易储,其时明朝也正为立储的事情闹得鸡飞狗跳,遂均不许——可以肯定,光海君是受了郑贵妃和福王的连累。如果明朝批准光海君以次子的身份继承王位,那郑贵妃和福王,就肯定有借口谋划太子的宝座了。这是当时的明朝廷诸臣,绝对不允许的。无论如何,都不会允许的。

    宣祖末年,朝鲜国内在立储问题上也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因为当时宣祖仁穆王后已经生有一子(封号永昌大君,公元1606年出生),弃嫡立庶,与儒家宗法观念不合。朝鲜朝廷中的北人党因此分裂为以李尔瞻为首、主张拥立光海君的大北派和柳永庆为首、主张拥立嫡子的小北派。小北派在光海君即位后受到打击,柳永庆被赐死,小北派分裂成清小北和浊小北,而大北派则又分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毫无疑问,明朝的党争,在朝鲜方面也被复制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163 17164 17165 17166 17167 17168 17169 17170 17171 17172 17173 17174 17175 17176 17177 17178 17179 17180 17181 17182 17183 17184 17185 17186 17187 17188 17189 17190 17191 17192 17193 17194 17195 17196 17197 17198 17199 17200 17201 17202 17203 17204 17205 17206 17207 17208 17209 17210 17211 17212 17213 17214 17215 17216 17217 17218 17219 17220 17221 17222 17223 17224 17225 17226 17227 17228 17229 17230 17231 17232 17233 17234 17235 17236 17237 17238 17239 17240 17241 17242 17243 17244 17245 17246 17247 17248 17249 17250 17251 17252 17253 17254 17255 17256 17257 17258 17259 17260 17261 17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