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徐兴夏忽然悄悄的嗯了一下。
原来,他忽然发现,威镇堡居然新开了两家店铺。一家是卖肉饼的,一家则是茶馆。卖肉饼的不奇怪,改善生活啊。西北地区,民众出门在外,饮食基本上都是大饼。有厚厚的胡饼,也有薄薄的煎饼,还有很难吃的糠饼、豆饼之类的。如果能带上几块肉饼出门,绝对算得上是有身份的人家了。
威镇堡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了,想要品尝一下肉饼的味道,倒是不错的商机。不过,这个茶馆就有点奇怪了。须知道,茶馆基本是要开在比较悠闲的地方的。连空闲的时间都没有,又怎么会有时间来喝茶呢?没有时间喝茶,哪来的生意?
在徐兴夏的印象里,威镇堡的军户,好像没有谁有这么多的悠闲时间。大家都在忙生计,一个个都忙个不停的。在威镇堡开个茶馆,只怕是要拍苍蝇的。做生意的老板,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你将茶馆开在平虏城,或许还能保本。开在威镇堡,非亏死不可。
刚好看到王启年。他的杂货店,就在茶馆的隔壁,中间就隔了几面墙而已。这个茶馆的老板是哪个,或许王启年应该知道。不过,徐兴夏对于茶馆没有什么兴趣,他关心的是另外的事情。来到王启年的面前,徐兴夏随意的问道:“老王,冬子的事情,有眉目了吗?”
王启年文绉绉的施礼说道:“回禀大人,小人已经打听过了,卫学随时可以去。卫学的学正,叫做章渝。”
徐兴夏点点头,随口说道:“谢谢了啊!”
王启年看了前面的茶馆一眼,有意无意的说道:“大人,旁边的茶馆,是一位来自京师的道长所开,那里的茶叶,据说是产自江南的名茶,大人要是有时间,不妨前去看看。”
徐兴夏随口说道:“我这个人,对喝茶没有什么兴趣。”
王启年含笑说道:“唐尘道长也就是请大人赏光的意思。大人掌管威镇堡,他要在大人的地盘上讨生活,还请大人多多支持。”
徐兴夏点点头,爽快的说道:“既然如此,有时间的话,我会去看看的。”
王启年就没有再说什么,笑着请徐兴夏前行。
妞妞忽然说道:“大哥哥,今天我和小哥哥去过茶馆,里面有一位姐姐,长得可漂亮了,就跟画像上的观音娘娘一样的漂亮。”
徐兴夏好奇的问道:“不是说茶馆是一位道长开的吗?怎么还有个姐姐啊?是来喝茶的吗?”
妞妞执拗的说道:“不是来喝茶的。就是有个漂亮的姐姐,我亲眼看到的。这个姐姐,还跟小哥哥和我说了很多故事。”
徐兴夏笑了笑,也没有在意,拉着三人一路回到了徐家。
由于经济条件的好转,徐家的破旧木板门,已经修补好了。徐福庆还琢磨着,要盖一个砖瓦屋,只是暂时还没有实行。宁夏镇的夏天,雨水很多,三天两头就下雨,房屋根本盖不起来。另外,准备木料,烧制红砖、瓦片也需要一段时间。威镇堡的砖窑瓦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启用了,必须从头收拾过。
徐兴夏将木板门打开,看到母亲王氏正在院子里搓面团,估计是要包饺子。本来晚上是准备将就的,一人一碗臊子面就对付过去了。但是徐兴夏回来了,多少都得弄点好吃的。徐家的成员,每个都喜欢吃饺子,有高兴事就包饺子,慢慢成为惯例了。
“爹,娘,大哥哥回来了!”妞妞高兴的大声宣布。
徐福庆拄着拐杖,从里屋出来,乐呵呵的看着自己的大儿子。他的腿脚灵便了不少,不需要别人的搀扶,也能走动了。他迫切的想要放开拐杖走路,因此,只要有活动的机会,都不会错过的。
徐兴夏急忙上前去,将父亲搀扶住,关切的说道:“爹,你不要起来啦!你的腿还没有痊愈呢!”
徐福庆欣慰的说道:“没事,你爹的腿伤,差不多好了。大夫说了,两个月以后就能扔掉拐杖走路了。”
正在搓面团的王氏插嘴说道:“是四个月。要是太早扔掉拐杖的话,会有病根落下。”
徐福庆有点尴尬的说道:“是四个月,四个月。”
徐兴夏笑了笑,认真的说道:“爹,你还是坚持四个月吧。要是落下了病根,那就麻烦了。这次你是没有伤到骨头,才没有大事。如果落下病根,以后就麻烦了。”
徐福庆急忙说道:“晓得,晓得,四个月,四个月。”
徐兴夏就没有再说什么,进了屋子里。正屋只有昏黄的烛光,迷迷蒙蒙的一片,倒是冬子的房间,有比较明亮的灯光。徐兴夏探脑袋进去看了一下,发现冬子的房间,居然多了一盏油灯。要说这油灯,在徐家可是稀罕物。至少,在徐兴夏穿越到来之前,是绝对没有的。当时的油灯,是没有灯罩的,燃烧的也是桐油或者菜油之类的,经济成本还是比较高,穷苦人家很少用。
在油灯的旁边,冬子正在津津有味的看书呢。徐兴夏蹑手蹑脚的走过去,悄悄的看了看,发现冬子看的还是插图版的故事书,不过这次是《三国演义》,不是《西游记》了。看来,冬子看书的速度倒也不慢,一段时间就将西游记给看完了。当然,能不能看懂还得两说。毕竟,冬子还是不认字的。
但是,他的这个劲头,让徐兴夏觉得很欣慰。尽管冬子上学的年纪,的确是大了点,在完成学业方面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是,只要他有毅力,有韧姓,以后捞取一个功名,还是有希望的。如果真的能考上秀才,冬子就是威镇堡上百年来的超级人才了。在过去的上百年间,威镇堡可是连一个秀才都没有出过的。
“哥哥,洛阳在哪里?”冬子忽然问道。
“洛阳?你怎么问起这个?”徐兴夏好奇的问道。
“开茶馆的唐尘道长,有空的时候,就会给我们说故事,今天正在说三国演义呢,我去听了。今天正好说到董卓去洛阳。”冬子眼睛一闪一闪的,兴致勃勃的说道。他这个年纪,正是求知**最强烈的年纪。文化,书籍,故事,林林总总,对冬子都有致命的吸引力。
《三国演义》里面提到的各种人物,各个地方,对于冬子来说,就好像是饥饿的人看到了香喷喷的肉包子,恨不得一下子搞清楚所有的一切。而洛阳,无疑是三国演义众多故事的起点和终点,是三国时期最令人瞩目的城市,难怪冬子会如此向往。
(未完待续)
------------
【第107章】皇后娘娘晚上会做什么呢?
徐兴夏娓娓的说道:“洛阳在中原,距离我们宁夏镇很远。如果我们要去洛阳的话,要首先经过宁夏城,然后到达庆阳,再到达西安,然后过潼关,最后才能到达洛阳。”
冬子迫不及待的问道:“庆阳又是在哪里?”
徐兴夏出去外面的空地,拿了几块小石头进来,在地上一一的摆开,标记各个地方所在,详细的解释给冬子认识。本来,他应该是给冬子画一张简单的地图的,这才是正规的解答之道,可惜,徐家并没有纸和笔。印象里,威镇堡也没有卖纸和笔的地方。没别的原因,没有人用得上。没有人用,自然就没有人卖了。
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能够搞清楚威镇堡周围的方位,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但是对于徐兴夏这个穿越者来说,天下大势,全国地图,乃至是世界地图,都是基本记得的。西安、洛阳这样的大城市,当然不会忘记了。除了地理方位,每个城市的基本情况,徐兴夏也是有基本的了解的,顺便一并解释给冬子认识了。
冬子满怀憧憬的说道:“哥哥,你说,我们可以到洛阳去吗?”
徐兴夏笑着说道:“当然可以!等你长大了,我带你去!”
冬子兴奋的站起来,跃跃欲试的说道:“真的?”
徐兴夏沉稳的说道:“当然是真的。咱们不但要去洛阳,还要去京师,还要去扬州,还要去南京。天底下好玩的城市,可不是只有一个洛阳。再说,在这个世界上,也不仅仅是只有我们一个明国。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还有许许多多的的国家,还有许许多多的民族,还有许许多多的美丽城市。要是有机会,都应该去看一看。”
微微顿了顿,徐兴夏很认真的说道:“古人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等你长大了,嗯,二十岁吧,哥哥出钱,让你到全国每个地方都去走走看看,丰富你的见识。”
冬子顿时两眼放光,忍不住有点迫不及待了。
徐兴夏内心暗自笑了笑,这样的诱惑,简直是太不地道了。就算是换了自己,也未必能够忍得住啊。不过,要是冬子连这十年都忍不住,只怕以后也难以成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那可不是开玩笑的。读书的辛苦,外人恐怕是很难体会的。
兄弟俩聊了一会儿,王氏就叫吃饭了。每人一碗满满的饺子,薄皮多馅,里面都是实实在在的猪肉馅,剁得很细很碎。徐福庆很高兴,还专门给自己倒了一小杯的米酒。徐兴夏是坚决不喝酒的,只能是让老爹一个人慢慢的喝了。
吃饭的时候,徐兴夏借着烛光,仔细的看了看大囡和小囡的脸色,发现她们两个,没有之前那么面黄肌瘦了。她们两个的胃口,也没有之前那么大了。她们和妞妞一样,都是吃了大半碗的饺子,就吃不完了。看来曰常的伙食还不错,不需要暴饮暴食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7318
27319
27320
27321
27322
27323
27324
27325
27326
27327
27328
27329
27330
27331
27332
27333
27334
27335
27336
27337
27338
27339
27340
27341
27342
27343
27344
27345
27346
27347
27348
27349
27350
27351
27352
27353
27354
27355
27356
27357
27358
27359
27360
27361
27362
27363
27364
27365
27366
27367
27368
27369
27370
27371
27372
27373
27374
27375
27376
27377
27378
27379
27380
27381
27382
27383
27384
27385
27386
27387
27388
27389
27390
27391
27392
27393
27394
27395
27396
27397
27398
27399
27400
27401
27402
27403
27404
27405
27406
27407
27408
27409
27410
27411
27412
27413
27414
27415
27416
27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