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尉缭之才?有点意思!

    王君道心中一怔,笑着道:“姓格如何?”

    “桀骜不驯,我爷爷说让他入仕,他却说大清已经坏了,最多要不了十五年就会灭亡,所以不愿入仕。我爷爷怕他出去胡言乱语,就把他关在家中,他倒是怡然自得,丝毫不觉得闷,成天呆在房中研习古今中外的各种兵书,精通古今军事。”徐落雁说道。

    王君道心中狂震,敢情自己一直缺少一个出谋划策的参谋长,现在老天爷就送给了自己送来一个啊。

    “落雁,我听到你的声音了,赶紧开门,大哥我今天有话要跟你说……唉,有些话不吐不快啊,你赶紧开门,赶紧滴。”徐峥嵘的声音再次从门外传来。

    徐落雁无奈,站起身来,就要向外面走去,王君道却笑着道:“让我去开门吧,会会我这个未来的大舅哥。”

    徐落雁的玉脸腾的一下就红了,狠狠地白了王君道一眼,似乎是在怪他言语轻薄。

    但在王君道看来,却成了风情万种的挑逗。

    失神片刻,王君道才恋恋不舍地转身,闲庭信步地走向了院门。
------------

第五十四章 徐家峥嵘

    王君道打开门,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男子,眉宇间带着的浩然之气与自信之色。

    他一袭锦衣,身高一米七五左右,只可惜由于常年呆在家中,英俊的脸上带着久不见阳光的白皙,头上没有留辫子,倒是留着和王君道一样的短发,显然是经过西方思想熏陶的进步人士。

    看到王君道,徐峥嵘也禁不住吓了一跳,情不自禁的后退了一步,下意识地问道:“你是谁?怎么会出现在我妹妹的房中?”

    王君道淡淡笑道:“我叫王君道,是落雁的朋友……男朋友。”

    男朋友三个字,王君道用的是加强语气,当然徐峥嵘却没听懂,谁让这个时代的男朋友表示的并不是男女情侣关系呢?

    “我怎么不知道我妹妹有男朋友?”徐峥嵘瞪大眼睛说道。她妹妹不要说男姓朋友,就是女姓朋友都没几个。

    “你现在不是知道了?”王君道笑道:“进来吧。”

    王君道的语气太过自然,以至于让徐峥嵘有种错觉:在这里自己已经成了客人,王君道反倒才是主人。这种感觉让他一阵无语,这不是自己家吗?

    跟着王君道走进西院,走到院中的凉亭,徐峥嵘惊讶地看了萧语嫣一眼,又看向徐落雁,直接问道:“落雁,他们两位都是你的朋友?”

    “是的。”徐落雁点点头,接着将王君道和萧语嫣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徐峥嵘听后惊讶地望着王君道,道:“你是义和团?”

    “不是。”王君道笑着摇摇头,毫不隐瞒地道:“我只是假冒义和团。”

    “假冒义和团?”徐峥嵘喃喃自语,片刻便思量了很多:王君道为什么告诉他这些?为什么要假冒义和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到最后,他也没想清楚,只得看着王君道说道:“假冒的义和团,也是义和团。”

    “你说得也没错。”王君道笑着道:“说说义和团吧。”

    徐峥嵘闻言,也来了些兴趣,但却是不屑道:“昙花一现。”

    王君道闻言眼睛再次一亮,道:“我也觉得义和团长不了多久。”

    徐峥嵘闻言却仿佛找到知音一样,兴趣大增,道:“没想到你这个义和团倒有些见解。”

    王君道笑道:“义和团从兴起到如今,也仅仅一年多,我觉得义和团最多能再坚持几个月,就会走向消亡了。”

    徐峥嵘彻底来了兴趣,道:“来来,我们坐下说,我也正是这样想的。”

    两人当即旁若无人地坐了下来,徐峥嵘迫不及待地说道:“我之所以觉得义和团坚持不了几个月了,主要有几个原因。”

    “哦?洗耳恭听。”王君道笑着道。

    徐峥嵘侃侃而谈道:“第一,义和团团明煮要以贫民和小手工业者为主,缺乏严明的纪律,缺乏文化,这直接导致义和团的行事作风低劣,进入京城后,义和团借毁灭洋人的名义烧杀抢掠就是最好的证据。”

    “第二,义和团的领导人也是贫民,缺乏正确的战略路线,这导致了义和团就像无根浮萍一样,随波逐流,从山东转移到直隶,从河北转移到直隶就是最好的实证。”

    “第三,义和团派系繁杂,这直接导致了义和团像一盘散沙,根本就聚不起来。”

    “第四,义和团对洋人的手段太狠,这从他们见到洋人就杀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会直接导致洋人的反抗,毕竟这样的战争牵涉到的不光是军事,还有政治,最重要的还有外交。”

    “第五,义和团对清廷太过信任,殊不知清廷从与洋人开战以来,朝令夕改,时打时停,指不定哪天清廷就会真的与洋人议和,到时候义和团夹在中间,受两面进攻,只会彻底灭亡。”

    “综合这五点,再加上对洋人各国联军实力的估计,我觉得义和团若是照这样下去,最多能再坚持四五个月就会走向衰败。”

    啧啧,自己这未来的大舅哥还真不简单啊,居然能将义和团分析得如此透彻,王君道忍不住惊叹道:“大哥高见,小弟赞同,义和团的口号是扶清灭洋,一句扶清让他们彻底失去了对清廷的警惕,一句灭洋却让他们彻底排外,这两点无论任何一点,都是致命的,清廷如虎,洋人如狼,尽管清廷现在是病虎,洋人是恶狼,但哪一个都不是好相处。而就大哥所说,义和团既缺乏文化,又缺乏战略纲领,从古到今,任何一支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军队,无不都有明确可行、切合实际的战略目标,像义和团这种无组织、无纪律、无文化、无纲领的队伍,是永远也不可能战胜敌人的,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徐峥嵘看向王君道的眼神彻底变了,王君道的言论简直和他想的一样,他忍不住问道:“那兄弟你觉得大清国如何?”

    王君道望着徐峥嵘,道:“若不出意外,清政斧最多能再坚持十年,就会彻底分崩离析!”

    徐峥嵘的眼神瞬间火热起来,激动地道:“我也是这样觉得的,不过我觉得清政斧应该还可以苟延残喘十二三年。”

    王君道笑着问道:“可有拯救之法?”

    “外有强敌,内部腐坏,没有拯救之法。”徐峥嵘长叹一声,说道:“我仿佛已经能看到,大清灭亡之后,中国将会陷入一个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年代,各国列强肯定会在中国扶植一个个的人物上位,到时候将会是一场长达几十年的血泪战争史,直到被列强剥削完了,被列强榨干了中华大地上的金银,直到整个中华民族彻底觉醒了,直到元气耗尽了,那么很可能才会建立起一个虚弱的、贫穷的国家,除非……”

    王君道却接着他的话道:“除非有一个超越唐宗宋祖的人物出现,强势崛起,能够在短短几年内推翻清廷,然后发展农业,发展工业,发展商业,发展科技,富国强兵,抗击列强,才能让中华大地浴火重生,建起一个可媲美汉唐的盛世国度!”

    徐峥嵘望着王君道,眼中迸发出两道精光,大声道:“不错,若有这样的人,那华夏江山可定!”

    王君道直视着徐峥嵘,一字一句地道:“你能成为那样人的人吗?”

    “不能!”徐峥嵘摇头沉声道:“我很清楚我自己的能耐,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所懂的,无非是比寻常人更多的知识,所有的,无非是比别人更大的眼光。要我去领数十万大军,纵横江山,我做不到;要我去管理数亿百姓的民生,治国安邦,我做不到;要我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与其他国家进行各种纠缠,我也做不到;而要我学刘邦那样发现人才,任用人才,我更做不到。”

    王君道点点头,身上忽然爆发出了强大的威严,犹如君临天下的帝王一般,他直视着徐峥嵘,道:“那你觉得我能成为那样的人吗?”

    徐峥嵘被王君道身上爆发出来的强大气势所摄,破天荒地有种下跪臣服、顶礼膜拜的冲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133 7134 7135 7136 7137 7138 7139 7140 7141 7142 7143 7144 7145 7146 7147 7148 7149 7150 7151 7152 7153 7154 7155 7156 7157 7158 7159 7160 7161 7162 7163 7164 7165 7166 7167 7168 7169 7170 7171 7172 7173 7174 7175 7176 7177 7178 7179 7180 7181 7182 7183 7184 7185 7186 7187 7188 7189 7190 7191 7192 7193 7194 7195 7196 7197 7198 7199 7200 7201 7202 7203 7204 7205 7206 7207 7208 7209 7210 7211 7212 7213 7214 7215 7216 7217 7218 7219 7220 7221 7222 7223 7224 7225 7226 7227 7228 7229 7230 7231 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