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道在控制了宣武门的武卫前军、武卫左军后,留下五千人驻守城门,他亲自带领二万余人连夜出宣武门。
这二万余人,除了一万原武卫前军、武卫左军的士兵之外,还有机枪营、手枪营、冲锋营、炮兵营,以及数千被彻底控制的宫廷禁卫。
王君道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连夜从西面进攻联军的侧翼,将联军尽可能地赶出燕京城,将战火转移到燕京城外,然后凭借各国公使和控制的传教士、教徒以及洋人和联军谈判。
只要能挤出几天的时间,王君道就能彻底控制燕京城了,到时候整合各种可利用资源,将燕京城弄得像铁桶一样,那么就算再和联军开战,只要联军暂时没有援军到来,以联军两三万人的兵力,还是疲惫之师,他根本不会有任何畏惧。
……
驻守通州的一万多其余各国的联军也已经赶到了进攻内城的联军的临时营地,由于各国公使已经被吊到城墙上,即便联军此时兵多枪多,弹药充足,也无法继续进攻。
各国司令官正在召开紧急会议,此时,各国司令官正在激烈地争论着,争论围绕着两个话题:是进攻燕京城,还是不进攻燕京城。
主张进攻的是俄国和曰本,因为他们在从登陆大沽口以来,截止到如今,投入的兵力最多,损失的兵力也最多,甚至两个国家都因为这场战争牺牲了两个中将司令官,若是此时就停止进攻,那么之前付出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对于曰本和俄国来说,既然都已经死了一个司令官了,那么就算再死一个公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能够攻下燕京城的内城,那就是值得的,因为所有人都清楚,内城中积累着大清国巨大的财富。
而英、法、美、德、意、奥则持的反对的意见,对于他们来说,此次战争的导火索就是清军进攻大使馆,企图杀死各国公使。
他们发起战争的直接目的也是为了营救各国的公使,若是此时继续进攻,那么各国的公使将会被杀死,那是他们最不愿见到了,就算到时候他们打胜了,回到自己的国家,他们也无法向国民交代。
即便他们能缴获大量的金银珠宝,华夏瑰宝,他们也承担不了自己国家国民的怒火,毕竟劫掠的东西,不管有多少,那都是见不得光的。
有时候,舆论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
想想本国的驻华大使竟然死在中国,而且还是因为他们领兵进攻才导致的下场,只怕这些司令官回国后第一时间就要被撤销职务,成为各国当政者的利益牺牲品,就算以后各国会因此再派出更多的军队前来中国,扩大战争,那也与他们这些司令官无关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英、法、美、德、意、奥六国司令官坚持不进攻的意见。
这场会议从天黑一直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最终都没有讨论出结果。
就在会议即将无果而散的时候,联军驻地的西面响起了隆隆的炮弹爆炸声,甚至有些炮弹已经距离会议室不远了。
各国司令官一个个瞬间就变了脸色,此时的各国联军可是真正的群龙无首啊,在如此漆黑的夜晚遭到这样的炮火袭击,结果只有一个――全军大乱。
------------
第七十八章 击败联军
此时的王君道,心里那个乐啊,有了好武器,感觉就是不一样,几十门火炮连番轰击,原本就输于防备的联军被轰得彻底大乱。
事实上,联军的主攻方向都在内城城墙上,谁又会注意到西面有一支炮火如此猛烈的军队?而且这还是在夜晚,让他们根本无法看清弹道,并判断出自己的对手在哪里,只得像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拼命寻找躲避的地方。
在火炮的掩护下,一挺挺‘刺天’重机枪被机枪营的几个战士合力扛着往前冲,此外还有数十挺从清军的军火库中拿出来的重机枪,随行的还有抱着上百挺‘刺天’轻机枪的机枪营战士,紧跟在后面的,就是装备着各种步枪的五千步兵。
火炮停止轰击的时候,机枪营已经距离联军临时大营西面防线不足二百米了。
很快,几十挺重机枪就分别找到了自己火力制高点,而每挺重机枪旁边也安置了几挺轻机枪,而在以机枪为核心的火力点之间,又有无数拿着步枪、匍匐在高处掩体后的士兵。
黑夜中,一道机枪为‘骨架’、步枪为‘血肉’组成的战线就在距离联军仅有百米的西面悄然形成。
为了这一战,王君道不惜血本,将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所有机枪和所有火炮的一半都用上了,目的就是在夜间进攻,出其不意地以大火力击溃联军。
“打!”
王君道一声令下,迫击炮、重机枪、轻机枪、步枪同时开火,密集的子弹像是不要钱似的,向联军的临时军营拼命地射去。
‘刺天’重机枪的最大射程是两千五百米,有效射程是两千米,‘刺天’轻机枪的最大射程是一千五百米,有效射程有一千米,从清廷军火库中缴获的重机枪有效射程平均也在五百米以上,所有的步枪有效射程也有两三百米……
在这样强大的火力下,只要是有空隙的地方,机枪子弹几乎都贯穿了整个联军的临时大营,能从联军大营的最西面打到最东面。
联军在死伤无数之后,终于意识到了对手火力的恐怖,一个个被吓得面色苍白,双腿发颤,纷纷躲在掩体后面不敢出来。
终于,王君道一声令下,冲锋战开始打响,在重机枪的掩护下,在冲锋营、手枪营、‘刺天’步枪营、机枪营轻机枪部分的带领下,龙虎军(虎贲军和龙武军合称龙虎军)开始发起第一轮冲锋。
很快,强大的火力掩护之下,冲锋步兵便毫无阻挡地冲进了联军早已经被迫击炮和重机枪严重毁坏的临时营地。
黑夜中,联军根本来不及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一个个纷纷拿着武器往东面跑,而各国的司令官也在各自警卫的保护下纷纷逃命,此时的他们哪还有多余的时间去阻止反击?逃命要紧啊!
战斗比起王君道想象中的要顺利不知道多少倍,仅仅只用了第一轮冲锋,半个小时时间,联军的临时大营便被彻底占领。
这样的情况让所有参战的龙虎军将士都始料未及,尤其是经过宫廷禁卫改变而来的士兵,更是一个个几乎眼珠子掉到一地。
传说中攻无不克的联军就这样被打得大败而逃?这怎么可能?清军从大沽口之战开始,从来听到的都只有兵败!兵败!兵败!没想到现在竟然就真的打胜了,所有人都忍不住发出了仰天的欢呼。
而他们也没有忘记,是王君道带领他们打出了这样的胜仗,十多万清军做不到的事情,王君道所领的军队做到了,荣禄、聂士成、罗荣光、裕禄、马玉昆、宋庆、董福祥等名闻天下的人做不到的事,王君道做到了,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里,对王君道彻底都只有敬服。
真正的士兵,效忠的不是皇帝,不是军饷,不是命令,而是能够带领他们打出一个个胜仗的将军。
这一点,从古到今,毋庸置疑,无论一个将军对自己的士兵有多好,如果不能带领士兵打胜仗,那么这个将军就是个失败的将军,士兵们只会对他感恩,而不会对他敬服。
王君道却没有心思管这么多,留下五千大军控制局面,管理俘虏,剿灭打散逃逸在燕京城中的联军残兵,他则亲领大军,拉着火炮、迫击炮、重机枪,同时召唤出正阳门内的改编的一万余武卫中军,聚集起三万大军,其中有二万都是骑兵,再次向崇文门外的联军临时军营席卷而去!
由于有了攻打正阳门外的联军大营的时间缓冲,崇文门外的联军大营虽然遭到进攻,但虽惊不乱,于黑夜中组织起了有效防御,但是这一次对他们进行冲锋的不是步兵,而是在炮火掩护下的两万骑兵。
为了以速度取胜,王君道动用了之前一直未参与战斗的骑兵。
马踏联营,又是夜晚,加之炮火猛烈,联军根本就只能溃逃。
而收到王君道命令的张德成,也领着收编的一万武卫后军冲出了崇文门,从联军大营的北面发动了进攻,战斗整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联军便兵败如山倒,拼命地向外城东面的东便门和广渠门逃去。
王君道马不停蹄,立刻下令兵分两路,一路由张德成率领一万五千骑兵,向逃往广渠门的联军穷追不舍,一路则由他亲自率领一万骑兵和五千步兵将联军赶向东便门,留下五千步兵和五千骑兵解决崇文门外的联军大营,同时剿灭被打散逃往燕京城外城各处的联军余孽,以免这些溃兵祸害市民。
这场惨烈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夜,清晨来临,失陷了两天的东便门和广渠门重新被夺回,两万多联军溃兵在天亮之际狼狈地从燕京逃向通州。
王君道并没有停下追击的步伐,亲自点齐了两万骑兵,追击而去,随后赶去增援的自然是马车拉着的机枪营、迫击炮营、冲锋营、手枪营、辎重营等一万多步兵。
联军的两条腿就算再快,也不可能跑得过王君道和张德成带领的两万骑兵,毕竟骑兵有四条腿(马腿)。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928
8929
8930
8931
8932
8933
8934
8935
8936
8937
8938
8939
8940
8941
8942
8943
8944
8945
8946
8947
8948
8949
8950
8951
8952
8953
8954
8955
8956
8957
8958
8959
8960
8961
8962
8963
8964
8965
8966
8967
8968
8969
8970
8971
8972
8973
8974
8975
8976
8977
8978
8979
8980
8981
8982
8983
8984
8985
8986
8987
8988
8989
8990
8991
8992
8993
8994
8995
8996
8997
8998
8999
9000
9001
9002
9003
9004
9005
9006
9007
9008
9009
9010
9011
9012
9013
9014
9015
9016
9017
9018
9019
9020
9021
9022
9023
9024
9025
9026
9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