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厮”手上端着一杯香茶,身穿青色长袍,身高七尺左右(1.7米),看上去有点消瘦,剑眉朗星,鼻尖直挺,嘴角带着一丝莫名的笑意,一副智珠在握的摸样。
“你是??”看到“小厮”的摸样,刘泰心里有点疑惑,脑中仿佛出现了一个米五高男孩的影像,但有点不确定,便出声询问道。
“小厮”没有直接回话,而是含笑的首先将茶水放到刘泰身前的案上,退后一步,突然对着刘泰拜倒在地,喝道:“郭嘉拜见主公……”
“…….”刘泰神情呆愣当场,仿佛有点没听清的问道:“你说…你是谁???”
“小厮”抬起头来,眼中微微湿润,但嘴角却带着笑意的说道:“郭嘉见过主公,不知主公近两年来安好否?”
“小…嘉子??”刘泰张着嘴巴,突然走下床,上前扶着郭嘉的双臂说道:“你说,你是小嘉子?怎么可能?怎么变化会如此之大?这才两年啊!!”
俗话说的好,女大十八变,男大至少也有九变吧?如今的郭嘉已有十四岁,一米七的身高,看上去就如同诚仁一般,当然,在古代十三四岁的年纪,如果不去读书,也算是成年人了,甚至穷苦人家,十岁的孩子就要到田里种田,以稚嫩的双手养活一家人。
“主公请看,这还是当年主公送给嘉的一窜玉珠呢,嘉可一直带在手上从未离身啊。”郭嘉无奈的笑了笑,求助的看向戏志才和荀攸,可二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摸样,在那下着黑白子呢,无奈之下,郭嘉只能将袖子收了上去,将手腕上带着的一串玉珠给刘泰看。
“哎….”刘泰现在是彻底没有怀疑了,刚才之所以不信,只是因为郭嘉的变化太大了,而现今看到自己亲手名人窜起来送给郭嘉的玉珠,还有什么好不相信的?
“小嘉子啊,你这一走可就走了七百九十三天啊,让哥哥好生想你。”刘泰眼中含泪的抱了抱郭嘉,随后仔细的打量起郭嘉,一副感慨的摸样说道。
听到刘泰居然说出自己离开的准确天数,郭嘉感动的不能自己,对着刘泰,嘴中微微带着一丝泣声的说道:“主公,当嘉听到北方草原步卒近百万铁骑南下时,便再也无法在外游历了,如今虽然学业未满,但也能助主公一臂之力,还望主公成全。”
“好,好兄弟。”刘泰拍了拍郭嘉的肩膀,牵着郭嘉的手坐回踏上问道:“这两年小嘉子你都到哪儿游历了,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吧。”
郭嘉眼中含泪,嘴角带着笑意说道:“主公,嘉离开北疆后,便一路往南而去,经过的地方可不少,在廖化和周仓两位兄弟的护卫下,虽然数次历险,但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ps:省略…….)”
不知不觉中,郭嘉和刘泰交谈了将近三个多时辰,如今天色已逐渐转晚,甚至下人都已经把饭菜送上来了。
郭嘉的游历很精彩,可以说两年时间走遍了大江南北,而在游历中,增长了不少的见识,甚至于还收了两个小妾,当然,小妾在郭嘉来下落之前,已经被商行护送到华城的郭府去了。
别以为郭嘉不是商行的掌管者就指挥不动商行了,商行可以说是在郭嘉手中一小一小步走到如今的庞然大物的,若说对商行的了解程度,即使现在的商行会长糜竺也比不上,甚至在商行内部,很多老人都是郭嘉手把手提拔的,别人的面子,这些老人有可能会不给,但郭嘉说话,这些老人敢不听吗?
“小嘉子,据你所说,扬州现在的情况已经糟透了?”美味的饭菜就在眼前,但刘泰却味同嚼蜡,在郭嘉口中,刘泰知道如今的黄教也完全不能与往昔同曰而语了。
在扬州,在荆州,在益州,可以说黄教的话语权比官府还让人信服,甚至许多正规军和郡兵肩膀上都开始带起了黄带,尤其是刘虞被罢免后,这种情况越演越烈,甚至于到了南疆的将领天天嘴中都念叨着天师之名的程度,当然,这些将领除了个别黄教核心人物外,不可能会知道黄教有谋反之心,以为黄教和北方的祖教一般,乃是拯救黎民百姓的圣地。
“是啊…”郭嘉神色沉重的点了点头说道:“在扬州和荆州,不止士族和将领,包括那些大门阀在内,对黄教的信仰都非常深,甚至有些门阀将大批粮草卖给黄教,以资黄教发展,恩,当然其中大部分捐出钱粮的门阀,不知道黄教将这些钱粮取来是为了扩从军备和训练士族,否则他们也会好好斟酌一番。”
“哎…”刘泰深深的叹息一声,虽然如今天下,若论权柄刘泰已在万万人之上,但南疆与北疆还隔着一个中原呢,想将手触到南疆,明显不现实,就算刘泰此时想警告那些个门阀士族,怕是也没多少人听的进去啊。
信仰!这是一个非常崇尚的词语,也是一个非常恐怖的词语,信仰可以让人精神世界无比丰满,在有心人的驱使下,也可以让人为了心中的信仰去疯狂,去摧毁一切!比如…汉末的黄巾起义!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嘉的游历
“罢了,扬州的情况,暂时已经没有办法应对了,恩,周瑜见过了吗?你认为周瑜这个人怎么样?”当初郭嘉离开北疆时,刘泰就交给了郭嘉一个秘密任务,那就是结交周瑜,再不行也起码让周瑜知道关注他的是谁,当然,刘泰没想过周瑜能直接到自己麾下效力,这明显是不现实的事情。
“这个小屁孩….”只见郭嘉听到刘泰说到周瑜时,忍不住学习了一下刘泰的习惯姓动作,摸鼻子!
“怎么了?是不是给周瑜欺负了?”看到郭嘉那副憋气的摸样,刘泰就有点忍俊不禁,郭嘉和周瑜两人都是天之骄子,凑到一起能会有什么好事情?想也不想用,肯定知道是争锋相对!
郭嘉摇了摇头,一脸无语的说道:“虽然周瑜年仅八岁,但周瑜在扬州学院中名声很大,而且也如同主公一般看出了黄教必反,甚至也断言天下能平定黄教之乱的惟独主公一人!”
“哦??”刘泰眉头一跳,虽然周瑜很有水战能力,甚至可以说水战天下无敌也不过份,但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大局观,曰后若是和孙策走到一起,两人一文一武,还真有点麻烦啊。
“以你看,周瑜会不会成为我北疆曰后的大敌?”偷偷的喵了一眼郭嘉,发现郭嘉还是一副气愤的摸样,忍不住蹙眉出声问道。
“恩?”郭嘉神情愣了一愣,不过还是马上点了点头回道:“有可能,而且是非常有可能,若此子照此发展下去,将来起码也能成为一方封疆大吏,甚至是手握重拳的大将军。”
“恩。”刘泰点了点头,没有反驳,而是认同的郭嘉的话语,然后问道:“周瑜和孙策有没有来往?”
“有…!”郭嘉不假思索的回道,然后整理了一番对着刘泰说道:“此二人形同手足,甚至听说早在嘉前往扬州之前便以结为异姓兄弟,关系非常好,甚至在扬州学院内被誉为文武双霸。”
“呵…”小霸王,刘泰突然想到了这个词语,不成想这个外号,孙策从小就已经有了,不过周瑜和孙策结合,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啊,如今历史的轨迹早就已经变了,谁知道孙策会不会死于别人的暗杀?
“不过孙策对主公却非常敬仰,甚至可以说是崇拜,在扬州学院内,当众立过誓言,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追随主公杀贼灭胡,等待成年之时,便会告别家族北上追随主公,甚至因为敬仰主公,连原本的长枪都不用了,若无料错,现在还在苦练戟法呢。”郭嘉笑了笑,看了一眼听了自己话语满脸惊愕的刘泰。
“这??”刘泰摸了摸鼻子,还真没有想到孙策居然会如此崇拜自己,甚至还去修炼戟法,其实当初郭嘉离开时,刘泰就交给了郭嘉一本戟法,这是楚项戟法精简下来的一篇关于用戟的用法,当然,之所以拿出这本精简版戟法,也是为了招揽孙策,孙策力大无穷,很类似楚霸王,也有霸王之名,但用不用戟,刘泰就不知道了,只能以试试看的心理,去投机取巧。
“他有问戟法是谁给他的吗?”刘泰看向郭嘉,发问道。
郭嘉摇了摇头,说道:“当初交给孙策戟法时,周瑜也在一旁,孙策收了戟法后,没有问任何话语,直接拿着戟法就走了,想来应该是我的身份已经被周瑜猜到,也告诉孙策了吧。”
“恩,只要心里有数就成,没必要去明言,本将军还真没想过要收徒弟呢。”刘泰摸了摸鼻子,有点自嘲,其实刘泰心里的想法是把孙策收做徒弟,至少以后不可能找自己这个师傅的麻烦,不成想孙策这么精明,看来孙策还是有一点想法的啊,当然,既然被拒绝了,刘泰也不会当众说出口,徒增无趣。
看到刘泰那纠结的摸样,郭嘉笑了笑说道:“主公难道不想听说某两人的消息吗?”
“哦?”刘泰眼睛一亮,随后看向郭嘉问道:“如何?是否找到?”
郭嘉点了点头,不过嘴角却挂起一丝苦笑,然后说道:“人是找到了,不过都还只是孩子,家族乃是书香世家,在当地非常有名望,我也透露了一点想法,但并未直接答复,应该还在犹豫之中吧。”
郭嘉说的是谁?自然是名传千古的江南二乔了,二乔美艳无双,如今天下局势不定,虽然刘泰不大可能把他们收入后宫,但起码能召来北疆好好保护吧?现在的情况和历史可不一样,历史中黄巾之乱可没夸过长江,如果张角连被誉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益州都窜进去了,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黄巾之乱多为底层百姓组成,对门阀士族可谓恨到了极点,二乔家族一个书香世家,若是被黄巾贼兵波及,那肯定没有什么好下场,最可能的是,想死都死不了,毕竟美女谁都喜欢?
“恩?没说是我的意思吗?”刘泰皱了皱眉头,对乔公的不识时务有点不满,如果真的逆了自己,干脆就抢来北疆,反正刘泰的名声就像地上的抹布一样,再这么抹也就那么脏了。
“说了。”郭嘉点了点头,看到刘泰有点不满,收起了不正经的神色,说道:“二女是赞同来北疆的,而乔公却放不下庐江的家业,不过在下离开扬州时,听说乔公私底下已经有出卖田地的谣言,不过并未得到证实,应该会来我北疆,如果真不来,主公到时再派人去便是。”
郭嘉可知道刘泰的作风,请一次可以,但绝对不可能会有第二次,若是有第二次,那肯定是直接就绑架来了,在郭嘉看来,乔公肯定明白刘泰的作风,如今刘泰权倾天下,乔公还能逃的到哪里去?既然接到了刘泰的邀请,那就乖乖的来北疆吧,因此,所以郭嘉没有过度的去注意乔家,对乔家的最近情况,也并不是很清楚。
“好吧,我会让人去注意一下的,对了,在扬州的时候,鲁肃你找到了吗?”刘泰微微点了点头,既然已经决定了保护二乔直至战乱过后再任其去留,就没人什么好废话的了,这一次派人去,自然也是为了“绑架”,当然,如果乔公识相的话,那就是相请。
不过奇怪的是,近来天下那些名士之间的气氛有点奇怪,好像私底下在以刘泰“绑架”来攀比,甚至司马徽回到荆襄的那段时间,名声在荆州境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荆襄学院多次请其出山,甚至身为祭酒的董康甘愿让出祭酒之位给司马徽。
当然,这种奇怪的气氛,全部都是因为刘泰,为何?因为刘泰每次绑架的人,来到北疆后,都是担任要职,比如黄承彦,如今一下子成了北疆数十万学子的老师,名声甚至都传到了灵帝耳中,而灵帝也多次在朝廷上褒奖黄承彦非常有学问。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0804
30805
30806
30807
30808
30809
30810
30811
30812
30813
30814
30815
30816
30817
30818
30819
30820
30821
30822
30823
30824
30825
30826
30827
30828
30829
30830
30831
30832
30833
30834
30835
30836
30837
30838
30839
30840
30841
30842
30843
30844
30845
30846
30847
30848
30849
30850
30851
30852
30853
30854
30855
30856
30857
30858
30859
30860
30861
30862
30863
30864
30865
30866
30867
30868
30869
30870
30871
30872
30873
30874
30875
30876
30877
30878
30879
30880
30881
30882
30883
30884
30885
30886
30887
30888
30889
30890
30891
30892
30893
30894
30895
30896
30897
30898
30899
30900
30901
30902
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