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了,蔡老大人本来想即刻离开华城回洛阳,但却被卑职强行留了下来,还望殿下赎罪。”郭嘉嘴角带起意思笑意,对着刘泰躬身说道。
“无妨,这本来就是本王要你做的。”刘泰摇了摇头,这批大臣,若此时放其离去,很有可能就会出现什么安全隐患,刘泰可不想在至关重要的时间段,出现什么差错,而留下蔡邕等人的名义很简单,那就是让蔡邕等人在神侯府暂时做客,待得洛阳之乱平定后,再行将其送回。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蔡邕等人自然不敢违抗刘泰的王命,而且最重要是的,刘泰此时手掌赤霄剑,不但可以鞭策天子,对上至三公,下至封疆大吏,都由生杀大权,可以说刘泰如今已是实际上的太上皇!!
“对了,殿下,如今四十万大军已在华城准备完毕,不知到底何时才能南下?难不成殿下想要等程远志率军北上吗?”对勤王一事最为心急的荀彧,对着刘泰拱手问道。
“恩??”刘泰微微皱了皱眉头,虽然心里已经不怪荀彧等人,但荀彧实在太过看重洛阳的天子,这让刘泰微微有点吃味,毕竟荀彧是刘泰的臣子,而不是汉灵帝的臣子,尤其是现在刘泰封王后,可以说已经是一国之主了,荀彧身为刘泰的实际上的国相,怎能如此不知好歹?
“自然不可能在北疆作战,如今冀州大部分地区都已落在程远志手中,唯一还在朝廷手里的只有一个魏郡还有一座孤城信都,为了躲避黄巾军的烧杀抢掠,冀州大部分百姓,如今都在魏郡和信都之中,传闻如今信都城内,已是人堆人,住满街的情况,初步统计,单单信都城内,就有百多万百姓。”刘泰看了一眼荀彧,眼中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意味,看到荀彧忍不住面色微微一变,有点难看。
“既然如此,殿下是准备先取魏郡和信都?”戏志才嘴角带着笑意,看了一眼荀彧,又看了一眼荀攸,摇头微微失笑,对着刘泰发问道。
“当然”刘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信都可以取,但我军不可能长途跋涉前往魏郡,毕竟魏郡离我华城远达千里,到时大军到达魏郡,怕是魏郡早已落入程远志手中!”
“那”一旁刚刚坐下的郭嘉,忍不住发问道,不过同时的是,郭嘉偷偷的看了一眼面带不安的荀彧,虽然刘泰没有明说,但北疆一些重臣,对二荀都开始有了一点怀疑,对刘泰死忠的田丰,更是对荀彧不待见,仿佛已经猜到二荀有可能如此着急的原因。
当然,他们不会去想二荀是灵帝的人,因为这明显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他们猜测的多是二荀是因为宗族,因为荀氏宗族乃是豫州大族,如今整个豫州政局不稳,荀氏是否安好,谁也不清楚。
刘泰看了一眼郭嘉,嘴角挂起一丝弧度,淡淡的说道:“如今程远志分兵攻打魏郡与信都,南皮兵力空虚,渤海郡是程远志的老巢,又临近我华城,难道诸公忘记了围魏救赵吗?”
(未完待续)
------------
第二百八十二章 送君冀州
公元184年,汉光和八月初,离黄巾起义大爆发正好半年时间,整个大汉天下,经过半年时间的乱战,如今已是支离破碎,中原各大州郡人口十不存一,多数逃入山林鬼地苟延残喘,百姓易子而食数不胜数,大汉王朝遭遇开国以来最大的灾难。
就在百姓没了活路,大汉江山危在旦夕时,刘泰在华城中央广场,祭天台,宣布!!起北疆百万雄兵勤王!奉诏讨伐逆贼张角三兄弟!!!
当天,发生了一件让刘泰意想不到的事情,整个华城九成以上的百姓聚集到了祭天台下,将中央广场围的水泄不通,无数百姓跪地请命,希望刘泰登基称帝,废除洛阳的荒唐朝廷
这一废立之请,彻底弄傻了刘泰和北疆高官们,因为他们没有一个事先做好准备,也不知道为什么,百姓好像串通好了一半,齐齐前来请命,这算什么?逼宫吗?
没有人注意到,就在百姓请命时,朝廷以蔡邕为首的官员们,面色有多么难看,简直就像吃了几口大便那么恶心,甚至可以说带着点恼羞成怒,不过这幅态度他们可不敢在刘泰面前表演,只是私下里生气罢了,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场刘泰为导演的戏,是在为刘泰自己曰后篡位自立而做准备!
废话不多说,虽然中间环节有点让人措手不及,但刘泰还是拒绝了百姓们的好意,并且当众声明,自己是当今陛下的臣子,自己的治下的百姓,也是当今陛下的子民,而本人,更是大汉皇室宗亲,哪有自家人造自家人的反,这个理说不通啊!
而且最重要的是,刘泰表明,自己的一切都是当今陛下给的,如果负了陛下,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将来死后如何面见辛辛苦苦开创大汉基业的先祖们?
刘泰的一番话,说的铿锵有力,极为煽情,并且对天起誓,此生决不负当今陛下之恩典,还望百姓们,不要逼刘泰做那忘恩负义之人。
当今陛下!!绕来绕去,刘泰说的一直都是当今陛下,没有说下一代天子如何,自然也不可能表明会对下一代天子效忠,而百姓们也没有想到那么多,见刘泰不肯登基,也无奈了。
而有心人却听出,刘泰确实有野心,而野心很大,甚至时间都已经定好了,那就是当今天子汉灵帝驾崩之后!天下人都知道,刘泰的一切都是汉灵帝给的,但和汉灵帝的子嗣没有什么关系啊,否则也不会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了,既然如此,刘泰何必要对帝王一脉死忠?刘泰本来就是正统,只要刘泰想要,随时都可以登基,而且这还是刘泰的自家事,别人没资格说废话!!
誓师完毕后,刘泰将北疆所有能调动的兵马分为三部,一部为左路军,黄忠为统帅,关羽、卫杰为副将,田丰、沮授为军师,而这支左路军,实际上就是已经进入朝歌地带的三十万大军,这支大军有二十万从并北二州调下来的青林军骑兵,由关羽负责节制,有十万是并州本地的步卒,负责节制的是卫杰,而身为统帅的黄忠,真正可以自由调动的兵马,只有本部的三千虎刀兵。
刘泰为什么会调常年驻守并北的二十万青林军南下?表面看上去自然是因为北疆的骑兵有限,而中原作战,幅员太过辽阔,若没有足够的机动力,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平定黄巾,但实际上,刘泰却是为了节制黄忠,将军权分为三份,为什么会如此?
因为刘泰担心,毕竟洛阳是大汉的政治权力中心,万一全部军权都交给黄忠,黄忠被当朝的富贵荣华蛊惑了怎么办?而只有名义上统帅大军的黄忠,这就让刘泰放心了很多。
三十万大军,是刘泰几百几千积攒起来的,败不得,也不可出丝毫差错,这可是刘泰的命根子,也是未来争霸天下,甚至争霸世界的筹码,小心驶得万年船,只要保住了自己手上的军队,何惧天下诸侯?
当然,刘泰也不可能过于老鸡护小鸡,如此只会让大军糜烂,刘泰还没有傻到这个程度,只是让黄忠等人自己注意罢了,并没有让他们不准与黄巾军开战。
右路军,统帅为高顺,副将为右北平水军大将汤成和水银,这支大军由水军组成,数量在十八万之多,乃是北疆耗费五六年时间积攒下来的,单单每年所耗费的军费,都是天文数字,十八万水师!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以每艘战船五百人计算,仅仅运兵的战船就有将近三百六十艘,这还不算那些负责烧饭做菜的船工和无数的后勤部队,可以说水军一出动,完全是在烧钱。
有人会问,渤海湾适合战船行驶吗?这可算是大海的范围,大浪滔天之下,有多少艘战船能承受的了?其实不然,北疆的战船,经过多年休整,表面涂上一层铁皮后,已经勉强能在内海抵御大浪,并且能进行长时间行驶,当然,这必须要建立在充足的补给之上,若是没有补给,难道要叫军士们,天天喝海水,天天抓鱼吃吗?
海军能长久行驶,但粮草却是最大的难题,海上不比陆地,大风一吹,鬼知道飘到什么爪哇国去了,所以这次攻打渤海郡,只是北疆水师的一次演习战,真实,血腥的演习战,若是战斗力真的欠佳,或许就是刘泰考虑裁减北疆水师的时候了,兵贵精不在多,只要有一支真正的精锐水军,哪里都可以去得,甚至提前霸占宝岛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知道曰后海军才是真正的世界霸主,但眼前,明显还早了点,当然,也不可能全部裁减,而是精简,毕竟十八水师确实太庞大了,庞大到让北疆财政吃紧的程度。
其实北疆并没有十八万水师这么多,其中真正的北疆水师只有六万!其余十二万都是水姓比较好的青林军,为什么刘泰会让青林军加入水师?因为刘泰想把这批青林军训练好,提前送到倭岛去,倭岛如今不是落后吗,俗话说的好,落后就要挨打,反正也是要练兵,这十二万青林军在哪里练兵不都是一样?去倭岛把把水嫩嫩的小妹子,杀杀恶心的小鬼子,这不是很好吗?当然,抢劫倭岛的金银资源也不能落下,欺负所谓的天皇,也不能放松!!
左右二路军四十八万,规模如此庞大,自然无法避免有心人的探知,安排好了左右二路军,接下来自然是刘泰的中军了。
刘泰中军数量最多,高达三十一万,其中自然缺不了刘泰的亲卫军,三万锦衣卫,刘泰每次出征,必将锦衣卫带在身旁,这已经是常例了,没有什么好废话的。
其余的部队,则是多达二十四万的天赐军正规骑兵部队,这支部队乃是此次讨贼大战的主力,也是北疆的王牌队伍,刘泰相信,有二十四万正规铁骑在手,那些农民组成的黄巾军,怎么可能是自己的对手?怕是到时大军一到,黄巾贼兵不即刻崩溃,就是万幸中的万幸了。
既然出征的方向是内地,免不了要带步卒,这次刘泰出征,调动的步卒不多,只有四万,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攻打坚城,虽然说步卒的机动力实在是欠佳,,但战斗力实在是强悍,为了弥补步卒机动力的问题,刘泰让人打造出了四[***]马车,上铺黑盖,前面有四匹战马拖着,马车上能坐最多二十位军士,看上去就如一个牢笼一般,当然,这个牢笼带来的好处非常大,那就是让北疆步卒,可以赶上放缓速度的骑兵速度,已经算是一个大改革了。
刘泰亲自出征,挂帅的自然是刘泰本人,随行的将领则有赵云、张飞、许褚、文丑,可以说此次大战,使得北疆内部都差不多空虚了,而随行的军师是郭嘉和钟繇,另外刘泰安排了幕僚一职,就是负责给刘泰本人出出主意,担任的幕僚的不是别人,就是东方绝和公孙策!!
戏志才怎会不出现?其实刘泰是不放心后方,自从知道了二荀的事情后,虽然不想追究,但心里难免会由疙瘩,这是免不了的,再豁达的君主也难免,所以刘泰将戏志才留在了北疆。
当然,刘泰也不可能让荀彧闲着,照常例,荀彧负责后方所有军粮调配和把握北疆的政治走向,而戏志才则是负责北疆各地留守的各部的兵马,随时接应前线攻打下的城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冀州各大郡县。
如今的冀州,刘泰已将其视为自己的领地,自然不可能再交给朝廷的去办理,既然如此,每取下一地,当然要派重兵把守,而这个任务,除了交给戏志才,还能交给谁?
戏志才也明白刘泰的意思,自然会尽心尽力的掌控好北疆的兵权,只要手上兵权在握,谁能拿北疆如何?谁能拿戏志才如何?北疆是刘泰的命脉,哪里都可以乱,北疆绝对不可以乱,若是北疆有什么动荡,那刘泰可真要由麻烦了。
这半年来,刘泰一直在准备,一直在等待,当接到灵帝的密信后,刘泰就明白了灵帝的打算,所以为了配合灵帝,对外的情况,一直都是置之不理。
灵帝到底准备干什么?送给刘泰的密信内容到底是什么?这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的事情,但真正看到密信内容的只有刘泰一人,而送密信的人,将密信交到刘泰手中后,一句废话都没有说,直接自刎当场,使得这封密信的内容,看上去更加扑朔迷离,更加想让人知道其内的内容。
虽然大家都想知道,但没人敢从刘泰手中夺取,他们没这个胆子,其实这封密信的内容真的很简单,简单到了让刘泰无语的程度,甚至带有一点抓狂。
密信上的内容,只有寥寥几个字:等!时机未到,不可南下!!时机一到,送君冀州!!
(未完待续)
------------
第二百八十三章 冀州战略
公元184年,汉光和六年,八月初五华城南下的三十一万大军历经五天时间,走过安次、方城,进入冀州河间郡最北边的文安县城。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9724
39725
39726
39727
39728
39729
39730
39731
39732
39733
39734
39735
39736
39737
39738
39739
39740
39741
39742
39743
39744
39745
39746
39747
39748
39749
39750
39751
39752
39753
39754
39755
39756
39757
39758
39759
39760
39761
39762
39763
39764
39765
39766
39767
39768
39769
39770
39771
39772
39773
39774
39775
39776
39777
39778
39779
39780
39781
39782
39783
39784
39785
39786
39787
39788
39789
39790
39791
39792
39793
39794
39795
39796
39797
39798
39799
39800
39801
39802
39803
39804
39805
39806
39807
39808
39809
39810
39811
39812
39813
39814
39815
39816
39817
39818
39819
39820
39821
39822
39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