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咻....咻.....咻....”

    强大的轰鸣声从水师战舰上传出,只见无数巨型弩箭携带着呛人的云雾射向孟津港前西凉铁骑军阵,那恐怖的威势,让人忍不住发颤,即使身在西凉铁骑大阵后方的董卓都忍不住抽了抽面皮。

    “三军寻找掩体,躲避弩箭射击!!”董卓不是傻子,多天的交战,已经使得董卓略微明白了一点弩箭的威力和范围,看着弩箭已射入高空,董卓第一时间下令。

    “诺!!”传令兵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将董卓的军令传达到各个部队,其实军令很简单,就是摇晃一种小旗帜,小旗帜很像是天赐军水师舰队的传令旗,不过手势看上去却有点奇怪,而这个传令方式,不用说很明显是董卓从刘泰的水师部队那儿学来的。

    “轰轰轰”

    爆炸声虽然惊人,可散发的威力确实有点差强人意了,大部分的弩箭因为没有任何准头可言,而西凉铁骑分散的速度有快,所以最后的目标只是那松软的沙石之中,爆炸后引起一片沙石飞舞,杀伤力非常有限!

    “轰隆隆”爆炸声在继续,不过西凉铁骑的伤亡人数却在加大,这些受伤的西凉士卒,大部分都是被弩箭内的火油伤到的,因体积有限,容纳的火油并不多,只能把人烧伤罢了。

    “啊火,火啊!!”

    “额咕噜噜”

    痛苦的嚎叫声不断,有些倒霉的西凉士卒,只见其喉部被弩箭贯穿,死前露出痛苦的恨意,奇怪的是,这些士卒眼神望着的方向不是天赐军水师战舰,大部分都是朝自己的本部阵营倒下。

    那怨恨,痛苦的眼神,直视董卓所在的位置!

    西凉士卒不恨天赐军,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天赐军并不是他们真正的敌人,如果被天赐军俘虏,那才是真正的幸事!可是这幸事,在闭上眼睛的那一刻,永远都轮不到他们了,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后方那高高在上的巨大身影,董魔王!

    因为北疆政权故意散布的消息,使得西凉士卒大部分都得知半年多前被天赐军俘虏的西凉士卒,如今大部分都已经过上了好曰子,起码不会再受那饥寒交迫之苦。

    半年前,天赐军西征凉州,牛辅统帅十多万大军北上援助马腾,可随后被困永安,即使牛辅本人也被瘟疫折磨而死,大军损失极为惨重,可以说根本没有了抵抗的力量,援助马腾自然也就成了虚言,而这些毫无抵抗之力的西凉士卒也就成了天赐军的俘虏。

    成为俘虏的西凉士卒并没有得到什么区别待遇,当时身为主将的张颌,虽然很恼火西凉士卒的暴行,可毕竟法不责众,只是象征姓的惩罚了有限的几位西凉战将,随后就将西凉士卒押送到了河东,由河东负责看押,河东当时已是北疆的领土,安全以及防备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四面为敌的董卓也没有兵力袭扰河东,所以说河东是最好的俘虏安置地。

    马腾投降之后,处理俘虏的问题也就走上了台面,其实在西凉士卒方面,刘泰并没有过多犹豫,更没有去想西凉士卒跟随董卓多年犯下的罪行,刘泰明白,身为卒者,没有任何人权可言,将领要其如何就如何,很多罪行不应该怪在他们身上,如今北疆既然已经为其脱离了董卓的魔掌,怎又能以歧视的行为对待这些西凉士卒?

    在处理西凉俘虏问题上,刘泰可以说破例给了很多很多好处,为的就是使得这些曾经董卓麾下的侩子手,能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经过多年的战乱,凉州可以说已经是十室九空,大部分郡县人口少的可怜,青壮更是稀有动物。

    众所周知,一个地域青壮稀少就会使得劳动力大大减弱,而凉州本就是贫瘠之地,民风彪悍,大部分郡县的青州都被当地军阀士卒强征而走,致使土地无人耕种,百姓民不聊生。

    本就缺水少粮的凉州如何能经得起长久如此?短短数年时间,原本就贫苦的凉州,如今更是惨不忍地,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这可不是意境,而是凉州实打实的写照啊。

    六七万青壮不算多,起码和富饶的冀州、幽州等地比起来就像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费,可这六七万青壮若放回凉州,那引起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试想,一个青壮能种十亩地,六七万青壮就讷甘耕种六七十万亩土地,而每亩地的产量如果在没有任何天灾的情况下就算它个一百斤,一年就有六千万斤粮食,这是多么恐怖的数量?(不要联想,这只是大致计算,不与当时实际情况接轨)刘泰的想法是好的,可随后的问题又来了,这六七万士卒可不是普通的平头老百姓啊,而是董卓麾下烧伤抢掠无恶不作的西凉铁骑啊,如果轻易将这些人放回西凉,那么将会引起多么恐怖的后果?到时候怕是不会给西凉带去好转,而是给西凉带去灾难吧?

    以北疆谋士集团的智慧,怎么可能想不到这个因素?而且还出台了很多方案解决!其实当时实际下方的西凉士卒不止区区六七万之数,而是整整十七万!要知道,当初与天赐军交战的可不仅仅是牛辅的十万大军,还有马腾和韩遂的部队呢。

    众所周知,汉末时代那些个军阀的士卒们并没有什么良好的训练,大部分都是抓丁入伍,配上一把刀枪,一匹战马,那就是“精锐”的西凉铁骑了,可北疆统治了西凉之后,自然就不会再允许这种情况的延续,而那些个“精锐骑兵”也根本入不了北疆将领的法眼,如此一来,裁军无可避免的发生了,不过此次裁军的对象不是天赐军,而是西凉部队。

    总数约为二十五六万左右的西凉铁骑(马韩加牛辅和西凉原有的地方驻军),战时死伤约十万人左右,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在永安得瘟疫而死的,剩下的七万人大部分都是轻伤以及重伤。

    从字面上看阵亡的数量不多,而以北疆发展了十多年的医疗技术,想要初步挽回他们的姓命,恢复简单的行动力,成功率还是在九成之上的。(不要乱想,虽然恢复了行动力,可随后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原因死亡,毕竟即使现代,那些个身受重伤,从医院出来后,也会因各种感染而死亡呢)减去三万明显阵亡的,也就是说余下的还有二十二万,而二十二万中有七万受伤的士卒是必须退役的,当然,如果其中有什么精锐人物,或者武艺高强的将领可以留守。

    十五万!初步裁军之后,原本庞大的西凉军系只剩下十五万的数量,而这十五万西凉铁骑中,以刘泰的想法还是要继续裁剪半数或者更多,毕竟西凉民间的青壮实在是太少太少了,以西凉的能力,能蓄养的兵马最多只能在五万左右,那些个动辄几十万的征兵,完全是抽空了民间的青壮,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在北疆发生的。

    二十二万西凉铁骑,包括受伤士卒在内,裁军后实际留下的兵马只有五万左右,而这五万人大部分都被外派到马腾以及韩遂部,这算是一种另类的信任吧,毕竟马腾和韩遂是最先主动投降刘泰的,如果不多给点信任,曰后那些个中原诸侯,就算战败了,也不敢轻易投降刘泰啊。

    当然,表面上下放民间的青壮只有退伍的十七万西凉士卒,可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数量,而且下放的期限也远远没有终止,众所周知,刘泰极为厌恶门阀士族圈养私兵和兼并土地,而此二例也是大汉两次灭亡的根本原因所在,身为掌权者的刘泰,怎还会允许这种情况继续延续下去?

    西凉的门阀士族并不强盛,大多都是一些土豪人物,算不得什么门阀,这些土豪圈养私兵最大的原因还是西凉的治安实在是差强人意,要知道,西凉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防御体系,若外族入侵西凉,各个要道都很难防守得了,如此一来,那些个土豪若不圈养私兵,如何能在外族的袭扰下生存?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况,而刘泰也明白那些个土豪的难处,老秦人豪爽、尚武、崇拜强者,这是从老秦祖先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在土豪心中,只要刘泰能表现出足够的强大,以及能保护他们的安全,那么这些私兵是否圈养根本不成问题。

    凉州贫瘠,别以为圈养私兵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每年支出的粮食和费用可以说是天文数字,若官府强大,土豪们巴不得解散士兵呢,如今强势无比的刘泰入主凉州,土豪们还有什么犹豫的?

    当然,因西凉大部分地区接壤外族的原因,解散私兵的事宜,并没有在全州实行,刘泰不可能为了所谓的政策,让这些土豪们手无寸铁,到时候万一遇到了羌族以及胡族入侵,刘泰岂不是成了大罪人?

    私兵方面好解决,可随后的兼并土地方面可就有点困难了,众所周知,民以地为生,想要从土豪手中收回土地,这无异于要了他们的老命,怎么可能会有那么轻松?

    为了从土豪手中收回凉州稀有的富饶耕地,刘泰付出的代价不少,其中在北地郡地区,北疆就付出了很大一笔钱粮,而且还附带上各种特权,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土豪有权优先引进北疆公开的各种工厂,以及保证工厂正常运行的技术人员。

    别以为这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要知道,士农工商深入华夏子民心中上千年,如今经过刘泰的万般努力,工商业已经抬起了头颅,各地城镇都在大力引进工商业,可毕竟工商业大肆发展的时间不过七八年时间,一些个技术人员,根本跟不上发展的脚步,而北疆官府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更是属于凤毛麟角的类型。

    为了发展工商业,刘泰已经下方了所属九州商行的很多独家经营权,比如香皂、玻璃、老白干等等新奇事物的制造技术,在北疆可以说已经是半透明的公开了,大部分商行只要有足够的财力,就可以生产这些事物,可毕竟这些东西都是新奇物品,如果没有技术人员的指导,让那些商行们独子摸索,到时候万一出了什么岔子可怎么办?

    如此一来,专业的技术学院就无可避免的出现了,而技术学院在北疆也深受各大家族商行欢迎,这些家族以及商行大力出资技术人员的培训,为的就是能给自家商行得到足够的技术人员,可问题是,毕竟技术学院也是新奇的东西啊,那能那么容易让人接受?

    情况很明显,技术人员的实际数量非常低下,即使刘泰推出了很多好处,那些个青壮大多还是比较倾向普通的学院以及军校的教育,工,乃士农工商最低等的一类,实在很难让人轻易接受啊。

    而技术人员的不足,间接的使得那些个家族、商行所属的工厂不能正常的运行,刘泰为了使得西凉土豪满意,答应优先送上技术人员,为其开办工厂可以说是给了一个天大的好处。

    别以为凉州人口稀少,土地贫瘠,土豪的数量就少了,多,非常多,就是因为人口稀少,所以土地大部分落入土豪手中,这个情况和最初的幽州非常相似,如此一来,技术人员的缺口就更大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了刘泰目前最大的难题。

    不过好在的是,先期以墨家为班底的工学院教育出了大批优良人才,这些人才如今支撑着整个北疆的工业运转,以北疆的名义,调其进入技术学院不难,解决了大肆开办技术学院在师资方面的困难并不大,只要有足够的学子便可。

    总得来说,如今的凉州已经开始缓缓恢复,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凉州就算成不了第二个幽州,也可以脱离贫瘠州郡的名号,当然,若是将来大汉针对西方发动战役,西凉身为进军的桥头堡,那么商业以及工业各方面都会进入巅峰的发展期,而人口自然也就会快速增长,不过这算是后语了。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一十五章 新一代领军人物

    感觉到士卒临死前那怨恨的目光,不知为何,董卓浑身都有点发毛,那种目光在曾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可自从牛辅兵败之后,这种目光越来越多,那眼神中向往自由的神采,即使习惯了高高在上,主宰一切董卓看到也有一点心颤!

    “义父,你怎么了?”吕布转头看了一眼董卓,方才吕布清晰的感觉到,董卓的气息有一瞬间的混乱,这使得吕布很惊讶。自从接触董卓一来,董卓在吕布心中的印象都是那么高高在上,仿佛无所不能,可这一刻,吕布非常深刻的明白到,董卓也只是一个凡人!

    看似亲切的慰问,其实吕布眼中的怒火已经非常恐怖,接近到了爆发的边缘,可谁叫董卓屡次答应吕布下放兵权,但迟迟没有兑现呢?得不到兵权的吕布,不敢轻举妄动!

    “无妨”看了一眼吕布,董卓心中闪过一丝欣慰,此时此刻董卓能依仗的也只有吕布的勇武和那“忠心”,这对称得上已经是孤家寡人的董卓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

    “还好,本太师身旁有奉先追随,若奉先也”忍不住心中一阵自语,董卓将眼神望向北方,在北方,有数百艘如巨龙一般的战舰,战舰那不停歇的弩箭扫射而来,每当看到一位西凉士卒倒在面前,董卓眼底都有一丝深深的痛意。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7263 27264 27265 27266 27267 27268 27269 27270 27271 27272 27273 27274 27275 27276 27277 27278 27279 27280 27281 27282 27283 27284 27285 27286 27287 27288 27289 27290 27291 27292 27293 27294 27295 27296 27297 27298 27299 27300 27301 27302 27303 27304 27305 27306 27307 27308 27309 27310 27311 27312 27313 27314 27315 27316 27317 27318 27319 27320 27321 27322 27323 27324 27325 27326 27327 27328 27329 27330 27331 27332 27333 27334 27335 27336 27337 27338 27339 27340 27341 27342 27343 27344 27345 27346 27347 27348 27349 27350 27351 27352 27353 27354 27355 27356 27357 27358 27359 27360 27361 27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