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满脸通红的元空和尚双目瞪着南华道人,有点兴师问罪的感觉,不过元空和尚并没有散发出什么特别的气势,毕竟此时的场地不同,若元空和尚真敢对南华道人发难,那么

    “我什么我?老夫的道门可没有什么戒律,想喝什么就喝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如果老秃驴你愿意,老夫愿意为你引渡道门,不止秃驴你意下如何?”南华道人原本身上那脏兮兮的血污早已被处理干净,此时那副白净的娃娃脸,搭配上口中吐出的语句,实在是有点让人莞尔。

    “好了好了,二位大师都不用再争了,寡人还想和二位大师谈谈正事呢。”好笑的摆了摆手,身为这里的地主,刘泰有这个权利出言阻止,而且南华道人和元空和尚还不敢不给刘泰这个面子。

    “哼!”元空和尚满含怨念的看了一眼南华道人,说实话,元空和尚实在不明白南华道人为什么如此为难自己,难不成就是因为自己的佛门身份吗?可这也说不通的,佛门好像不止元空和尚一人吧?

    对待元空和尚那怨念的目光,南华道人好像一点都不以为然,举起酒杯一副享受的摸样饮入口中,那爽歪歪的摸样,实在是让人看的有点别扭。说实话,南华道人之所以不满元空和尚是有理由的。

    什么理由?因为南华道人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卫道士!!

    卫道士是什么?那就是一种极度捍卫道教文化的人物简称。一直以来南华道人都致力于传扬道教文明,十多年前将太平青岭道的简化版太平天书交予张角也是为了道教的发展,不过南华道人没有想到,因为那区区一卷太平天书,引起了历史上最恐怖的一场黄色起义

    当然,如今南华道人明白了,也清楚的看到了后果,可有时候就算看到了又能如何?南华道人虽然有心力挽狂澜,可历史的走向并不是南华道人可以改变的,这些年来,南华道人一直活在自责当中!

    为了挽救道教因张角而损失的名望,南华道人的将目标放在了佛门身上,毕竟佛门的企图是大部分高层人物都明白的,可问题是,南华道人怎会允许佛门在中土抢占道教的地盘?

    其实道教的声望并未因张角而损失多少,其中最大的功劳就是在刘泰创立的祖教身上,祖教信奉的神灵与道教几乎同出一辙,并没有任何突出的地方,而那些个随同神灵威能的神话故事也和道教没什么区别,同视道祖老子为祖教始祖,只不过在老子之上,加了三个人类祖先罢了

    自古以来道教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很松散,道观也是各发展的各的,没有任何交集之处,这对于一个庞大的信仰组织发展实在是很不利,而祖教的出现,完美的解决了道教的问题,其实大多时候,祖教都被视为新道教,最重要的是,老一辈的道教高人也都认同这个观点,毕竟祖教和道教除了名字上不同以外,信奉的神灵和宣扬的神话故事没有任何不同。

    值得一提是,近年来因祖教在华夏本土大范围传播信仰,各地侍奉祖教仙灵的庙宇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各个郡城以及县丞之中,虽然说这些庙宇不少都建立在其他诸侯的地盘上,可大部分庙宇建立之前,必须得到华城总教的认可,并且由华城总教输送人员进行规范姓的管理,如此一来,祖教的规模虽然大了,可管理方面却没有任何问题,比道教那松散的组织纪律好上了千万倍。

    其实祖教的管理手法与西方的天主教非常相似,下设各级神职人员,其中刘泰为最高教皇,拥有祖教一切权力,可任意任免所有神职人员以及相对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

    而在刘泰之下设三位首席大主教,首席大主教主要负责管理华城祖教总教堂,拥有仅次于刘泰的权力,负责祖教曰常运转以及百姓捐献的钱粮调拨,各地教区管理人员的任免,还有一些普通的琐事。

    华城祖教总总教堂不止三位首席大主教,毕竟如今祖教的规模实在是太庞大的,如果只有三个管理人员怎么足够?在首席大主教之下设有十二位参议主教,参议主教多为各地有大功劳的主教担任,不过也有特别的情况,那就是高级官员直接被刘泰派遣到祖教管理,目前华城祖教的管理人员,多为刘泰直接任免。

    华城总教为整个华夏地区的最高等级教堂,为了方便管理,也为了尽可能的宣扬祖教的信仰,刘泰又分别在天下各大州设立州教,州教的管理模式其实与总教区别不大,设有三位总主教,总主教下有十二位议会主教,不过值得一提的时,这些议会主教大多都是当地州郡乡绅父老推举,毕竟祖教乃是一个自由姓质传播信仰的地方,如果一味的以强权管理,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

    在州教之下还有郡教以及县教,郡教和县城的管理模式相同,最高管理人员从三位削减到两位,负责辅助的同样是十二位,这些辅助人员各有各的命名,大部分都是从底下诚心信奉祖教神灵的百姓中选出德高望重者担任。

    包括县教之上的各种主教人物都有一定数量对当地教堂管理的决议权,每位主教有两票决议全,辅助主教有一票决议权,郡教与县教总和为十六票决议票,为表示公正,管理方案想要通过,那就必须要在九票或九票之上,如此一来就代表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同意,可以尽大可能避免某些以权谋私之事发生。

    郡教之上的州教以及宗教因规模庞大,所以票数扩大到了十八票,如此一来想要通过某件方案必须要得到十票以及十票以上的票数,那么难度也就更大了,从此可以看出,刘泰对待可以神职人员行权时的限制,有后世灵魂的刘泰非常清楚神职人员若以权谋私将会带来的恶劣后果,刘泰不希望,也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在各种主教以及辅助主教之下还设有教侍(等同修女),教领(领导百姓信仰祖教),教读(传播神话故事)等人员,这些人员是祖教的最底层人员,任免多有当地主教负责,其实并不算祖教的正式教工,当然,他们付出了努力和身心,自然也有一定的回报,俸禄并不低,每年都可以领取相当于当时中等阶层人员的俸禄。

    其实维持祖教运转的主要人员并不是这些主教以及大主教,真正重要的是传播教义的神职人员,这些人员被刘泰命名为传道士,传道士的人员数量非常庞大,几乎是每个地区教堂的主要组成部分,传道士多由最虔诚的信奉者担任,没有什么俸禄,不过可以得到当地官府的很多特别待遇,当然,因为没有俸禄,大部分传道士都是兼职的

    传道士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扬祖教的信仰,每一位传道士都有专门的认证,若没有得到传道士认证,肆意蛊惑当地百姓做某些事情,将会得到官府的法律制裁,恩,这里其实也有点问题,那就是刘泰如今还没有统一天下,就算有些传道士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只要传道士本人不在北疆,那就很难管理到,而为了弥补这个情况,祖教高层神职人员迫切希望刘泰能早曰一统天下,建立一个健全的宗教管理制度。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二十五章 祖教大长老

    “二位大师皆乃世外高人,如今天下纷争不断,寡人意尽早一统天下,而天下一统之后,寡人欲加重教派的发展,对内,也就是包括西域、大草原,以及东北乃至山越、南蛮之地,只许祖教发展,而道教,寡人会着手准备并入祖教之中,不知南华大师意下如何?”刘泰坐在金色龙榻之上,手中把玩着一枚奇异的紫色扳指,淡淡的对着在场众人出声说道。

    早在祖教建立之前,刘泰已经做好了一切打算,那就是华夏固有领土,以及华夏后世统治的领土,只许发展祖教,而其他,比如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等宗教只能在华夏领土之外发展,不可传入华夏领土,当然,如果某些汉人真的想要信仰这些宗教,刘泰也不会过分的强制要求。

    “道教并入祖教?”眉头一挑,这件事情对南华来说不亚于一场大地震,不过习惯了大风大浪的南华道人也并未因此而面色大变,毕竟名义上有道教的存在,可实际上道教说来说去还只是个名义罢了,这对于致力将道教发扬光大的南华道人来说是一种痛,心痛!

    “此事事关重大,师兄不在,贫道不好擅自做主。”平息了一下心中的颤动,南华道人双目直视着刘泰淡淡的说道。虽然南华道人的话语很平淡,可从南华道人那微微颤动的双手上可以看出,此事南华道人心中正在天人交战!

    “”气氛一瞬间凝固,虽然南华道人的话语很婉转,可傻子都听得出来,南华道人在推卸,不赞同刘泰的想法,要知道,虽然名义上三仙为主,可在刘泰等知根知底的人面前亲却非常明白,真正做主道教的乃是南华!

    左慈虽未大师兄,可因左慈本姓随意,很少会去主动干预道教事宜,所致大部分责任都落到了老二南华道人身上,当年南华道人传下太平天书,何尝经过左慈道人的赞同?不过一直以来三仙都有点各干各的味道,其中据龙虎组那儿得来的情报,身在琅邪宫的老三于吉比南华和左慈更适合做一方道主!

    当然,华夏自古以来便是长幼有序之言,虽于吉擅传道统,可无奈仍被南华道人死死的压住。

    三仙中位于末的是于吉,于吉喜道统,乃是道家掌舵的有力竞争者,一直与南华道人的关系不怎么好,从于吉的行事风格上就可以看出,自三仙之名还未名满天下时,于吉就开办琅邪宫,大肆招收门徒,传下各种符水治愈百病,常年游走在吴会之间传道,在大汉东南地区,于吉之名远胜左慈和南华道人!

    因于吉主要的发展地区多在大汉东南,在中原地区没有什么根基,所以一直以来都不是南华道人的对手,当然,琅邪宫于吉之名,在中原也是有不少人听说的,因近年来徐州兵多次进入中原,于吉之名在中原腹地已然传开。

    值得一提的是,刘泰的新臣子,也就是陶谦和于吉的关系非常不错,而且还是琅邪宫的座上宾,常年与于吉有书信来往,对于于吉那些个神乎其神的手段,陶谦可谓是佩服万分啊。

    身为原徐州兵的主子陶谦既然与于吉的关系交好了,于吉的琅邪宫名声在徐州兵心中会弱吗?自然不会!降服徐州兵短短数曰时间,刘泰从徐州兵口中听闻于吉之名已不下十多次,甚至有几次刘泰看到,一些个因大战中受伤的士卒,每当抹药时,心中都会默念一些奇怪的道语,仿佛是道经,又仿佛在做某种祈祷,让刘泰都忍不住大皱眉头。

    刘泰不介意道教的传播,也不介意百姓对神灵的信仰,可如同徐州兵那般对琅邪宫的执迷,让刘泰心中却忍不住升起一丝惊悸!对,就是惊悸!若依照琅邪宫这么发展下去,蛊惑百姓将一切事情都寄托在虚幻的信仰上,即使敷药这么小点的事情,还要百般念叨,如果如此下去,那么华夏子民将会变成如何摸样?

    一个只会祈求神灵的种族!

    对,就是如此!虽然说祖教的发展时间才十年不到,可刘泰却从祖教的信徒上看到了类似琅邪宫信徒的影子,这种病态的信仰,刘泰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

    信仰可以,一个好的信仰,可以凝聚一个民族的团结力,比一个开明的政治体质都强上不少,如果祖教继续良好,平稳的发展下去,将来或许会成为华夏真正的命脉,百姓心中无可取代的神教,可若是祖教如同琅邪宫那般,只会迷惑百姓,约束百姓的一切行为,将神的能力宣扬的无所不能,那么,祖教能存在多久?

    据刘泰所知,西方世界的基督教就是因为规模太庞大,将神灵宣扬的无所不能,导致最后教派分裂,出现各种各样的派别,如以教皇为代表的天主教,以罗马帝国为代表的东正教等等派别,若是祖教分裂了,那么

    刘泰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一个宗派的分裂,往往会引起多米诺骨牌的效果,随之而来的就是没有时限的战争,为信仰而战,刘泰深知,信徒的疯狂那是没有任何一切可以相比的,为了信仰,一些个宗教的信徒甚至献上妻儿的生命都在所不惜!!

    “左慈道长吗??”刘泰并没有因为南华道人的拒绝而惊讶,仿佛早就猜测到了南华道人的想法,此刻刘泰那淡然的摸样显得那么神秘,嘴角微微的跳动,透露着一丝高高在上如神灵俯瞰世间的姿态。

    “啪,啪”不知为何,在如此严肃的气氛中,刘泰居然拍了拍手掌,就在众人愕然无比看着刘泰时,只听刘泰出声说道:“左慈道长,难道不愿意出来见一下你的师弟吗??”

    “惊!!!”满座愕然,所有人的目光都透露着不解看着刘泰,虽然说王帐的面积不小,可一眼就可以看到全部范围,在众人眼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其他人”存在,刘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算让亲卫通报,也不应该是这般语调啊?

    突然!!就在刘泰的身侧出现一阵淡淡的涟漪,如同空间破碎一般,看上去极为神奇,就在众人为此神迹而瞳孔放大时,只见就在刘泰的身侧,也就是刘泰右手位置,出现一位身着红色黄边麒麟道袍,精神奕奕的老头子,老头子嘴角挂着笑意,眯着眼睛注释着南华道人和元空和尚,仿佛得胜的将军一般!

    “幻术!!”第一时间出言的不是南华也不是元空和尚,而是神情凝重无比的郑元,此刻郑元的脸色很难看,身为刘泰的贴身护卫,郑元居然不知道帐内出现了另外一个强者,而这个强者还是郑元的后辈,左慈!!

    失职,丢脸!左慈的出现可以说是对郑元信心的巨大的打击,数天之前,刘泰攻打陶谦军军营时,左慈神神秘秘的出现在刘泰身边,吸引刘泰走入小树林中,郑元是知道的,不过当时郑元并没有出面,仍由左慈和刘泰谈话,因为身份原因,郑元并没有偷听双方之间的谈话内容,确定了左慈不会伤害刘泰之后,郑元便隐匿在了远处。

    可不成想,当初百分百确认刘泰一个人回到大部队的郑元,居然没有发现左慈跟了上来,好像还和刘泰达成了某种协议,当然,什么协议不协议的和郑元没关系,郑元感到耻辱的是,相处这么多天,郑元居然没有发现左慈的存在。

    幻术,可恶的幻术!!

    “师兄道术又见增加了,如此近的距离内,师弟居然没有发现师兄,哎”一声叹息,包含了无数无奈,南华道人看着左慈的目光,透露着淡淡的嫉妒,不过更多的是无奈。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7024 37025 37026 37027 37028 37029 37030 37031 37032 37033 37034 37035 37036 37037 37038 37039 37040 37041 37042 37043 37044 37045 37046 37047 37048 37049 37050 37051 37052 37053 37054 37055 37056 37057 37058 37059 37060 37061 37062 37063 37064 37065 37066 37067 37068 37069 37070 37071 37072 37073 37074 37075 37076 37077 37078 37079 37080 37081 37082 37083 37084 37085 37086 37087 37088 37089 37090 37091 37092 37093 37094 37095 37096 37097 37098 37099 37100 37101 37102 37103 37104 37105 37106 37107 37108 37109 37110 37111 37112 37113 37114 37115 37116 37117 37118 37119 37120 37121 37122 3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