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五万援军的颜良和关羽也适时展开了对豫东地区的用兵,虽然因为刘泰没有准确的军令下达,没有发生大规模战役,可天赐军与曹军之间的摩擦却越来越烈,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华夏193年,八月三十曰。

    宛城袁氏近百宗族以及家奴被斩!

    震惊天下!

    谁也想不到,刘泰居然这么快就对袁氏动手了,要知道,袁氏可是南阳支柱,动了袁氏,将会对动荡的南阳局势形成巨大的打击。

    可刘泰依然杀了,毫不留情,除了袁术之外,凡是欺压百姓,作威作福者一律杀无赦。这一道斩首令下来,袁氏顿时元气大伤,一些重要支脉的族人甚至被斩杀殆尽!

    袁术已经胆寒了。刘泰进入宛城将近半个月时间,连见一面的机会都没有给袁术。按理来说,一方君主受降,胜者理应出面宽慰几句,即使做做样子总要吧?可刘泰压根就不屑!

    将袁术圈禁再府邸中置之不理,并且下令收缴袁氏全部金银以及粮草,据闻,当袁氏的府库被打开时,即使见惯大场面的刘泰都被吓了一跳,那堆积如山的黄金、玉器,可供给数十万大军数年食用的粮草,这么恐怖的数量,即使刘泰一时之间也拿不出来啊!

    但这还只是袁氏在宛城的囤积,可想而知,袁氏近百年收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数量怕是根本无法计算。不过此刻这一切都便宜了刘泰,因为刘泰已经下令,南阳各县,只要属于袁氏的府邸一律封锁,不允许任何一个袁氏族人将府库钱粮带走!

    华夏193年,九月初。

    曾经独霸天下的袁氏门阀走到了末路,南阳袁氏在短短半月时间内被刘泰连根拔起,所获钱粮不但补回了天赐军在南阳的消耗,而且足够天赐军一年之内动用百万大军的钱粮。

    当刘泰清洗袁氏时,并没有因为获得如此大批钱粮而有什么喜悦。钱粮,在刘泰心中的概念不强,毕竟北疆的富足不是一个袁氏能相比的。刘泰很生气,为什么?

    因为袁氏的富可敌国,也就代表着天下百姓被袁氏剥夺的如何凄惨!要知道,百万大军的钱粮完全足够千万百姓一年内所需了。而这些年来百姓流离失所,无数流民饿死他乡,可袁氏做了什么?

    置之不理,甚至更加疯狂的剥削!

    据统计,仅仅宛城袁氏军府库中收缴的兵器就足够组建一支五十万人的大军。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袁氏的野心有多么恐怖,早在很多年前,或许袁氏就已经在准备了,只不过因为刘泰的出现,将袁氏的梦想彻底破碎!

    袁术很悲哀,其实以袁术在袁氏中的地位和在朝廷上的地位,完全能称霸一方数十年,宛城的资源,足够震慑天下诸侯不敢轻举妄动。而在历史上,袁术确实称霸豫州以及两淮地区十数年,若不是袁术吃饱了撑着建立成国,或许袁氏真能窃取汉室江山!

    要知道,袁术称帝时,地盘可不仅仅两淮地区,名义上,豫州东部、南部,两淮,江东,以及少部分荆州地区都是袁术的地盘,幅员之辽阔比北方的袁绍还恐怖,而仅仅两淮地区的兵马,就多达二十几万,可以说半壁江山都在袁术手中!

    如此实力是袁术凭着智慧夺取来的吗?不然,这一切都是袁氏百年积累而来的底蕴,若不是袁氏恐怖的底蕴,以袁术的能力想要开创如此庞大的基业,简直是痴人说梦!

    华夏193年,九月中旬刘泰下诏,迁南阳西部百姓前往东部落户,并且将不久前迁徙洛阳的百姓送回南阳。当然,北疆负责所有口粮和百姓一年内的生活所需,毕竟吕布和袁术之间的大战已经破坏了百姓的生存环境,若北疆不能帮助百姓渡过这个冬季,那么别说以后了,百姓能不能度过大年都是未知数。

    同时,刘泰下诏软禁袁术一脉。

    本来刘泰是打算将袁术腰斩以儆效尤,毕竟袁术的罪行根本是无法算计的。但袁术的身份毕竟牵动着天下诸侯的态度,若刘泰就这么杀了袁术,以后还会有谁愿意投降刘泰?

    所以袁术即使不死,下辈子的生活也凄惨了。当然,刘泰不会去做一些小动作,让袁术饿死或者这么的,刘泰不屑!养袁术一脉的口粮,刘泰还出的起,只是口粮好坏的问题。

    华夏193年,九月二十曰。

    逃离南阳的吕布久经波折,最后还是进入了蜀中。

    眼下荆州真正的大势力只有孙坚,以孙坚的智慧,怎么可能允许吕布率领大军出现在自家的地盘上?而襄阳的刘表更是自身难保,怎么可能会去和吕布拉上关系?

    刘表的情况并不好,当年刘繇进入蜀中时,刘表可出手相助过啊。如今南阳都被天赐军攻占了,下一站便是刘表的襄阳,刘表有反抗的能力吗?不能!而不能反抗的同时,就要面临刘泰的问罪!

    眼下刘表最为焦急的是如何让刘泰原谅自身的过错,对吕布,早就无视了。如今的吕布也不过是丧家之犬了,即使进入蜀中又如何?到最后还不是要被刘泰收拾?不久前刘泰下令绝不允许吕布军投降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如今吕布可已经是刘泰的眼中钉了!

    华夏193年,九月二十五曰刘表主动递呈降表送往南阳,并且自缚其身与降表同时前往南阳。与此同时,刘表将襄阳所以能调动的驻军调往南线防备孙坚,彻底放弃襄阳背面的所有防线。很明显,刘表不准备和刘泰动手,毕竟都是汉室宗亲,而且以刘表不过万的兵力去和刘泰作对,不是鸡蛋砸石头吗?

    对于刘表的到来,刘泰是极为惊讶的。

    毕竟历史上刘表虽然姓格暗弱,但也不是个懦夫。

    要知道,历史上的刘表可是亲率大军阻截孙坚,并且将孙坚成功斩杀的汉室大能啊。如此人物,就算中间用了一点计谋,但谁能说其是个废物?

    当然,刘泰虽然意外刘表的举动,但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在那儿摆着。至于刘表忧虑的问题,刘泰更是一点都不在意,曾经有错又如何?

    俗语有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啊!

    而且,刘泰并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君王!

    同月,刘泰免除刘表襄阳侯之位,赐其博望侯,南阳太守之职。

    不论刘表身份,当年董卓加封刘表襄阳县侯这个位置实在太儿戏了。县侯能这么轻易得到吗?即使眼下天赐军最高一级的将领赵云都没有县侯的封号啊。所以,在刘表进入宛城不久,刘泰就免除了刘表县侯之位,而对于刘泰这道圣旨,刘表压根就没有一点意见!

    为什么?因为刘表早就明白保不住县侯的位置,而博望侯和南阳太守的位置到是让刘表喜出望外了,要知道,刘表可是初来乍到之人,不说寸功为立,不久前还和刘泰唱着反调呢!

    可刘泰呢?居然如此大方,根本不像是传言中对宗师赶尽杀绝的北皇陛下啊

    刘表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自身在历史上的名声,虽然说刘表的总体能力不咋地,但历史上荆州的富足是让人能清晰看到的,而眼下南阳百废待新,不正需要刘表这样的才人吗?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七十八章

    襄阳城在历史上,襄阳城绝对是极为有名的一座城池!

    襄阳城位于汉水中游南岸。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故为历代兵家所看重。

    襄阳城雄据汉水中游,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城池始建于汉,周长7公里,护城河最宽处多达250米,堪称华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之说。

    襄阳城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的城地,与新近修复的仲宣楼昭明台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襄阳城共有六座城门,即大,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

    而此刻刘泰得到了刘表的主动投降之后,襄阳城就已经是刘泰的治地。为了方便初步了解南方的情况,刘泰第一时间率领三万锦衣卫进驻襄阳城,接受所有城防要务。当然,刘泰此举也有防备孙坚有可能北上的举动,毕竟襄阳城被天赐军占据了,也就等于说随时可以威胁到荆南治所江陵城,这对孙坚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

    不过目前来说,刘泰绝对不可能继续南下,占据襄阳城已经超出了刘泰的预期。在刘泰的设想中,南部扩展到南阳郡已经是极限,毕竟此刻天赐军大多征战在西线和东线,根本无法调动足够的兵马南征。而展开过多的战线,对北疆来说也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

    要知道,此刻天赐军虽然已深入中原腹地,中东占据半壁兖州,西部延伸汉中,南部扩展到襄阳城。如此庞大的土地,给北疆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别以为地盘大了实力就强了。

    这些新得到的地盘,可以说都是百废待新,每个月北疆要付出无数的钱粮,才能使得当地的官府正常运转。数十年的灾乱使得大汉王朝里里外外一片狼藉,若不是北疆有十多年的积蓄,刘泰根本就没有能力这么的打到襄阳城。

    襄阳城内,原荆州刺史府已成为刘泰的临时行辕。对襄阳,刘泰得记忆不是很深刻,不过就算不深刻,但刘泰也知道襄阳对南方局势的重要姓。历史上曹艹占据了襄阳,可以说扼住了荆州的咽喉,使得原本富饶的荆州活生生的被人切成了两段。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2605 12606 12607 12608 12609 12610 12611 12612 12613 12614 12615 12616 12617 12618 12619 12620 12621 12622 12623 12624 12625 12626 12627 12628 12629 12630 12631 12632 12633 12634 12635 12636 12637 12638 12639 12640 12641 12642 12643 12644 12645 12646 12647 12648 12649 12650 12651 12652 12653 12654 12655 12656 12657 12658 12659 12660 12661 12662 12663 12664 12665 12666 12667 12668 12669 12670 12671 12672 12673 12674 12675 12676 12677 12678 12679 12680 12681 12682 12683 12684 12685 12686 12687 12688 12689 12690 12691 12692 12693 12694 12695 12696 12697 12698 12699 12700 12701 12702 12703 1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