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十年过去了,文璋,十年前贫道去见过你师傅,那时你才刚刚入门,现在都长成大小伙了,要不是试出你的本门武功,贫道还不敢相认呢。”

    “啊,您是,您是朱知节,朱道长?”

    “正是。”静知笑道,“呼延公子,请坐,文璋,你师傅还好吧。”

    我和方灵坐下,袁棘,文璋等人站在我们身后,静知见到文璋也站在那里,眉头微微皱起,心到,龙虎山道法之徒也给人当起护家看院的了?

    这时,清云急匆匆走了进来,脸上还带着些许红肿,叫道:“师傅。”

    “清云,还不向几位善人赔罪。”

    “师傅,我,我,他,就是他动手的。”清云指着文璋道。

    “什么我,他的,这位文璋兄弟,论起辈分来,你还得叫声师叔。”

    清云一听,哪敢还嘴,急忙道歉。

    “恩,清云,你且下去吧。”

    “是,师傅。”

    文璋双拳一抱,行礼道:“朱道长,师傅他挺好的,目前在龙虎山修身养姓,很少出门了。”

    “当曰若非你师傅,贫道这把老骨头就要丢在你们那里了。呵呵,不提往事,文璋,你们怎么会来此?”

    “我等陪同我家呼延公子前来金华办事,顺便游览下赤松山。”

    “呼延公子是你家公子?文璋,你师父知道吗?”

    “当然知道,是师傅安排的。”

    静知“哦”了一声,也没多问,脸色稍霁,道:“呼延公子,这赤松山山清水秀,正是踏青之佳地,贫道之宝积观历史悠久,也可好好参观。”

    “道长所言极是,这里的确是处风水旺地,聚天地之灵气,汇山水之精华。”

    “公子慧眼。”

    “道长过奖,静知道长,你们刚才比武是为何故,那何庄主怎么说初一还要来?”

    静知叹了口气道:“呼延公子,既然文璋是你手下,贫道也算和诸位有缘,实不相瞒,每年一次的比试都是为了参阅本派秘籍赤松贴。”

    “赤松贴?”

    “正是。”静知继续说道,“公子莫急,贫道详细讲来。赤松一派传承于千年前的晋朝,创派祖师为纪念两位黄大仙,将刀法化一为二,便是你们今曰所见的双手刀法,修炼这套刀法时需要配合我派的练心术,这就是赤松贴的由来。一百多年前,我赤松派出了一名双臂大力士何元庆,也就是何家庄的先祖,这何元庆改刀为锤,跟随岳元帅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岳元帅遇害后,秦桧派出大内侍卫追杀岳元帅手下主要大将,逼得何元庆自杀身亡,同何元庆一起征战的我赤松派精英也都覆没殆尽,导致我赤松派元气大伤,对于祖先所留下来的赤松贴也就无人能够通读。当时剩余的派中长老因见解不同而分为两派,其中何姓长老一怒之下离开宝积观,创立何家庄,自此我派分化成了道家,俗家两派。十多年前,双方为了争夺赤松贴,约定每年通过比武来决定后面一年的翻阅权,这赤松秘籍之原贴是在赤松观中的一块石壁上,所以获胜方可以选出三人进入到宝积观隐斋中观阅,即便是何家庄获胜,也是要来此地参详。”

    “原来如此。”

    “唉,前几次都是本观获胜,没想到这次何庄主突然多了个女婿。”

    我想起我们来的时候经过何家庄看见那些庄丁正在撤卸台子,问道:“静知道长,那何庄主的新女婿也就前几天的事,这也有点太过巧合了吧。”

    “公子,贫道也觉此事蹊跷,比武招亲一事贫道也是头一次听说,而且事先一点没有征兆。”

    “道长,可知那唐风何许人也?”
------------

第113章 一心分二

    第113章 一心分二

    静知叹了口气,忧心忡忡道:“唉,对于这人,贫道也是丝毫不知,就似凭空而出,好像是专门为这次比试而来。”

    文璋劝道:“道长不必忧虑,这赤松贴数百年来也无人破解,即便那何家庄之人入内探究,也不会有成果的。”

    “文璋,贫道倒不是担心何家庄之人能够破解,毕竟都是赤松派的传人,这么多年来,我们道家,俗家进入隐斋之人都是知根知底的,只有这个唐风来历不明,贫道是怕有外人假借此名,实欲窥视赤松贴。”

    我想了想说道:“那何庄主一把年纪了,应该自有分寸才是。”

    “但愿如公子所说,只是何家庄连败三年,那何家庄庄主又是喜欢走极端之人,贫道担心其为达目地不择手段,从而走上邪路。”

    “那道长有何打算?”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静知沉默片刻,接着说道,“各位,是否有兴趣随贫道前往隐斋一观?”

    我一愣:“道长,既然是贵派秘籍,我等不方便观之吧?”

    静知笑道:“公子,我赤松一派和龙虎山渊源颇深,上代天师游历天下时曾经在宝积观作客,贫道师傅得其教诲,而道法大师也曾指点过贫道一二,你们和文璋一起,也都不算外人,贫道直言,除了这位年纪稍长的先生和呼延公子我看不透外,其他几位的武学造诣,包括这位女善人在内,都应该不在贫道之下,你们如此年轻,或许在你们之中有人与赤松贴有缘呢。”

    我见静知这般说到,也就不再推辞:“那好吧,道长,请。”

    静知的武功深浅我看不出来,但以他一派之长,说他看不透袁棘,还是足见其眼力不凡,当然,其言看不透我,也许只是句客套话吧,言下之意,我的武功在这里面是最低的。

    隐斋在宝积观的一处角落,靠着山崖而建,十分隐秘,如果无人带路,还真是不好找。静知所言的石壁就在隐斋之内,进去后我们才知道赤松贴原来是刻在隐斋围起来的山崖上。

    “各位请看,这上面所刻的就是赤松贴。”静知指着石壁说道。

    石壁上有字有图,虽历经千年,却依旧清晰可见。这些字句都如易经般,十分拗口,我也没看懂,那几张图倒是简单明了,有圆有方,这圆形和方形构成了类似太极的阴阳相错图。

    袁棘边看边对我说道:“这壁上所刻应该是赤松派的修炼内息之法,修炼此法,需要一心分二,这是什么意思?一手画圆,一手画方,且同时成形,方可续之。”念到这里,袁棘停下来空手比划下,摇摇头,“做不到啊。”

    文璋有些惊奇道:“师傅传授我武艺时,说一心不能二用,怎么和赤松贴上所言不符呢?”

    方灵也道:“就是,两只手分别画出圆形和方形,不可能吧?”

    袁棘看着石壁,继续说道:“左右各分,心属其二,一控左,一制右,读力驾驭,不受干涉,不偏不倚,均衡待之。”

    我突然想起老顽童周伯通,脱口说道:“这不就是左右互搏术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2862 32863 32864 32865 32866 32867 32868 32869 32870 32871 32872 32873 32874 32875 32876 32877 32878 32879 32880 32881 32882 32883 32884 32885 32886 32887 32888 32889 32890 32891 32892 32893 32894 32895 32896 32897 32898 32899 32900 32901 32902 32903 32904 32905 32906 32907 32908 32909 32910 32911 32912 32913 32914 32915 32916 32917 32918 32919 32920 32921 32922 32923 32924 32925 32926 32927 32928 32929 32930 32931 32932 32933 32934 32935 32936 32937 32938 32939 32940 32941 32942 32943 32944 32945 32946 32947 32948 32949 32950 32951 32952 32953 32954 32955 32956 32957 32958 32959 32960 32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