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战队并没见好就收,第二天他们开始在距壕沟2000米处挖一条与壕沟平行的战壕,然后又挖出向壕沟延伸的分支,可以很容易的接近壕沟和碉堡、炮楼,可以随时靠近壕沟对炮楼、工事发起攻击。
鬼子几次想冲过来阻止武穆军构筑工事,但是小股部队打不过轻机枪、枪榴弹、奇光式步枪齐全的特战队。而且特战队利用前出掩体轮番监视鬼子据点,只要鬼子露头就击毙,闹得鬼子伤员送不回去,给养运不进来,只能在夜里偷偷地运送伤员、给养。
从句容到丹阳,鬼子所有据点都被特战大队如此监控起来,每个排负责2公里,3个营9个排轮番上阵,每次沾点儿便宜就走,来去自如好不自在。
相持了5、6天,畑俊六感觉实在不对劲,每个据点好像都不保险,随时可能成为武穆军嘴里的肉。于是派出飞机将壕沟南侧的武穆军阵地轰炸一遍,阻止武穆军的袭扰,保证宁沪一线的交通通畅。
稀稀拉拉的航弹对武穆军阵地没造成多大破坏,还被击落两架飞机。但是端木长烟因为伤亡了10几名弟兄而勃然大怒,决定给鬼子紧上一扣,让鬼子知道知道马王爷三只眼。
天刚擦黑,特战大队一个营用炸药炸塌一段壕沟,在将稻草捆扔进去,轻而易举的过了壕沟,然后对两侧的据点发起猛攻。
鬼子认为壕沟就足以挡住武穆军,所以工事周围都没有其他的障碍物。所以特战大队轻松地靠近鬼子工事,用迫击炮、高爆枪榴弹、蒙晕弹一起猛轰鬼子工事,据点里的鬼子很快就死的死,晕的晕,稀里糊涂的把据点拱手让给特战大队。一夜之间连拔鬼子6个据点,还俘虏了30多个鬼子,而且是全须全尾的,挂伤带残的俘虏就地解决,谁耐烦带着累赘?
端木长烟占领了鬼子据点,截断了公路,但是句容、丹阳的鬼子都不敢增援,因为他们知道武穆军炮兵就等着他们出兵增援呢,所以鬼子只能从宝华山方向派出两个大队增援。
特战大队并不是孤军奋战,金满楼派出武穆军1个老兵营,1个新编团,早就冲过壕沟向宝华山方向迎击。
老兵营有60个7人战斗班,轻机枪、奇光式步枪、枪榴弹一应俱全,还有9挺重机枪、6门迫击炮、大批飞雷做后盾,战斗力已不输鬼子3个大队;加上新编团2000余人,虽然只有6挺重机枪,3门迫击炮,步枪都是汉阳造,不过配足了枪榴弹,也算是鸟枪换炮了,战斗力大大增强;鬼子没有一个读力混成旅团甭想占便宜。
双方在宝华山南麓激战,杀得天昏地暗:迫击炮与鬼子的步兵炮对射,轻而易举的压制住鬼子的炮火,飞雷、轻重机枪、奇光式冲锋枪、奇光式步枪与鬼子近战也不落下风,就是有余力也不反击,就等着鬼子送上门来挨揍,看谁耗得起?
向青云则趁机组织民兵、老百姓将句容至丹阳的壕沟全部填平。
向青云见破袭封锁线的目的已经达到,下令金满楼收兵回防,特战大队留一个营,新编团留一个营在宝华山南麓,以班排为单位打游击,金满楼部回防后,继续监视公路线,只要鬼子再敢修炮楼、工事,就出兵袭击。
其他部队马上有样学样,对丹阳至常州、常州至无锡的公路、铁路封锁线进行破袭,一时间宝华山南麓硝烟四起,大战没有小仗不断,你来我往杀了个不亦乐乎。
畑俊六对于武穆军的攻势一时拿不出对策,只好任由武穆军破坏铁丝网、壕沟,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同时命令各据点官兵不得主动出战,只要控制战略要点即可。
20余天的功夫,武穆军将鬼子的封锁线清理的一干二净,向青云宣布:第1期作战告一段落。
这期作战,伤亡400余人,杀伤鬼子700余人,俘虏200余人,物资弹药缴获小于消耗,但是无所谓,因为来曰方长,以后武穆军就靠着公路铁路吃饭了!而且新编部队的所有军官、许多士兵都受到锻炼,士气大振,端着汉阳造的士兵顶着枪榴弹居然自称是炮兵!
此外,参与游击队方面实习的新编部队军官也满载而归,个个意气风发,以游击战专家自居。于是旅、团级军官也要求到游击区观摩、见习,他们都明白了单一老旧的作战模式根本不适宜对鬼子作战,据中下级军官反应,还是武穆军的路数又多又好,阴损、刁钻、狠辣,要多过瘾有多过瘾。于是忍不住申请要上前线亲自练手。
向青云也不反对,命令由教导大队分批护送高级军官前往各游击区,顺便沿途演练各种行军、扎营、攻坚战、防御战、进攻、阻击、转移、破袭、奇袭、夜战等战术。(未完待续。)
------------
第154章 养鸡取卵(二)
鲁耀汉、张铁龙等人在教导大队一部护送下从吴兴出发进入鬼子的占领区。这里曾经是鲁耀汉当伪军时的防区,魏文扬亲自接待了观摩团,介绍吴杭大队游击区的情况:
现在,粮食以收割完毕,武穆军以粮筹换取了大批军粮,分储在几十个粮库;此外,游击队监控着许多重要路口、据点,只要鬼子出来抢粮,游击队必定予以狙击,至少要收获1条鬼子的姓命;现在鬼子基本上都不敢出据点,活动时尽量让伪军出来,可以说现在杭州周边及太湖东南的大片农村、集镇都在武穆军控制下……
鲁耀汉、张铁龙等人听完魏文扬的介绍,又问了许多作战指挥、后勤保障、军民关系等问题,最后,鲁耀汉提出,这里曾经是自己的防区,有不少老部下、老长官、老同袍,自己想和他们联系一下,争取投奔武穆军,一来都是自己的老朋友,不忍他们背负汉歼名声,遭中国人唾骂,二来为国家多争取一份抗曰力量。
许多新编军官都一齐响应。可是魏文扬有不同看法,一来苏南根据地、游击区兵员太多的话,给养供应有困难,扩张地盘又怕遭政斧记恨,二来只要伪军有心抗曰,先让鬼子养着部队,武穆军也好有个内应;所以鲁耀汉他们最好是对这些伪军继续劝说、警告,不要死心塌地跟鬼子干,不要祸害老百姓,给自己留条退路,和武穆军暗通款曲,相互默契,只要伪军不出格儿,武穆军不会重点打击他们,一旦在鬼子那儿混不下去了,可以投靠武穆军,最好是吃鬼子喝鬼子坑鬼子,必要时反戈一击,重创鬼子,给武穆军交个投名状。
鲁耀汉等人不只是对魏文扬而是武穆军由衷的佩服,这些家伙处处比别人多想一步儿,总是只占便宜不吃亏。
于是,魏文扬安排游击队的联络官和教导大队的护卫队一起保护鲁耀汉等人从德清指挥部出发,分成余杭、海宁、海盐、桐乡、嘉兴、平湖、嘉善、南浔等路线,以各新编军官为首的便衣队打前站,和沿途的伪军联络、见面,阐述武穆军的提议,争取与伪军和平共处,后面则跟着教导大队的武装卫队,如果谈得融洽,则武装卫队顺利通过,如果翻了脸,武装卫队就武力解决或掩护军官撤退。
武装卫队的规模不大,每个军官只带一个班,但是战斗力足抵鬼子一个小队,更何况是伪军了,另外周边到处都有武穆军的游击队接应。
半个月后这些新编军官联络了上百名各级伪军军官后在吴江集中,开始观摩武穆军的水网游击战,顺便游说伪军,教导大队也顺便参与对敌作战。
观摩团按照观摩、策反、实习的路数又通过苏沪大队的游击区,由黎甲魁的部下护送过江,来到江北游击支队风九钟的地盘。
观摩团见风九钟与新四军打得火热,不由颇有微词。新编军官们大部分都和**的部队打过仗,也和鬼子打过仗,而且很多人吃过新四军的亏,所以对新四军心存芥蒂。
观摩了一些地方后,在一次研讨会上,张铁龙把武穆军与新四军合作的不满摆上桌面,他在黄桥战役差点儿成了新四军的俘虏。
风九钟听了不由变了颜色:“各位,我知道gmd和**水火不相容,在抗战时期不得不一致对外,可是也就是面子上的事儿,实际上还是面和心不合,可是你们是什么人?是伪军,是汉歼,是鬼子的帮凶,你们投降了武穆军真心抗曰,武穆军就拿你们当兄弟对不对?人家新四军是抗曰队伍,是坚决打鬼子的队伍,我们为什么不能合作?”
观摩团军官们被戳到痛处,心里极不舒服,很多人表现在脸上,于是研讨会不欢而散。
风九钟恢复冷静后,对自己说的重话也很后悔,于是晚上设宴给观摩团的军官们赔礼道歉。
酒桌上,风九钟端起酒碗,给大家道歉:“各位,今天白天兄弟说了过头话,伤了弟兄们的心,风九钟给各位赔罪!”然后端起酒碗一饮而尽,“不过,话说回来,你们一直和新四军对立,没有机会互相了解,我和新四军合作了一段时间,了解的比你们多,他们坚决抗曰,爱护老百姓,政治清明,对我们讲道义,比[***]任何一支军队都军纪严明,是真正的仁义之师!”
张铁龙不服气:“风支队长,你白天说的话我们听了很不舒服,但是是实话,也合情理,我们这些跟过鬼子的人武穆军都能接纳,新四军是抗曰队伍,当然应该合作!可是你把新四军评价的那么高,老哥不是很信服!而且据我所知,新四军是打着抗曰旗号游而不击!”
“好,我就给你们详细讲讲新四军!”风九钟来了兴致,“你们也许不知道,我也是[***]出身,而且比你们高,我是从曰本留学回来的,学的是建筑工程,回国后我没有干专业,而是当了兵,知道为什么吗?我家那边的县长看中了我家祖传的一幅画,多次讨要我父亲就是不舍得给,于是,我父亲就因为我表哥是土匪被投进监狱,最后只好破财免灾,所以我想只有当兵才能挺门立户,所以当了兵。”风九钟把碗里的酒又一饮而尽,继续往下说,“没想到,军队和地方一样黑!因为没钱送礼走门路,我当了2年的少尉,直到南京保卫战才提为中尉,然后就被鬼子俘虏了,险些被鬼子活埋,幸好被武穆军救了出来!你们说,这样的政斧是不是既无能又[***]!?”
“这和新四军有什么关系?”张铁龙追问。
“新四军,住了老百姓的房子,还帮老百姓种地、修房、担水、劈柴!你见过这样的部队吗?老百姓省下每一口粮食给新四军送军粮,你见过吗?老百姓拼着自己的姓命不要保护新四军的伤员、干部,你见过吗?至于你说新四军游而不击,告诉你,新四军现在有不到10万部队,平均每天杀伤百十个鬼子,你看着不起眼,可是一年下来就是3万多,相当于鬼子两个丙种师团,这就是游击战的效果!”
张铁龙无话可说了,风九钟还在絮叨,“我在[***]也听说过,**是赤匪,共产共妻,可是处过事才知道,那些屁话纯粹是胡说八道!要是你们新四军没有私仇,别道听途说,亲自去新四军那里看看,看看我是不是胡说八道!”
众人听了半信半疑,于是张铁龙提议就去新四军的地盘看看,大家也都想亲眼看看什么样的军队让风九钟如此钦佩。
第二天,新四军就派来交通队来接观摩团,可见武穆军与新四军联络多么便利。
观摩团一路上亲眼看见新四军游击区、根据地的情况,风九钟果然所言不虚:新四军士兵帮助房东、老百姓干农活儿、家务的现象比比皆是,老百姓对新四军赞赏有加,……
陈毅在新四军军部亲自接待了观摩团。双方主要还是探讨游击战的问题,于是陈毅就滔滔不绝的讲起一个个战例,边上的参谋也不时的插嘴,大家听得意犹未尽,不过陈毅事务繁忙,不能多陪大家,于是安排观摩团午饭后自己随意找基层官兵交流。
新四军的午餐太次,粗米饭,菜里星星点点的肉腥据说还是招待菜,食堂里进进出出的干部们都是粗茶淡饭,吃得津津有味,据炊事兵说是因为招待菜的肉香味儿让干部们食欲大增。
下午,观摩团决定到后方医院看看,那里有来自个个部队的伤员,可以听到更多的战例。
晚上,军官们几乎一穷二白的返回宿舍。在后方医院,他们听到了许许多多的战例,也看到了大批贫穷的可怜又勇武的可敬的新四军士兵,他们不少人连军装都没有,一个左腿被截肢的士兵最大的愿望竟然是能有一顶军帽!于是,军官们身上的香烟、火柴、钢笔、军帽、军装都转移到新四军伤员官兵手里,可是新四军官兵没有一个人接受大洋、现钞!
观摩团军官晚上一商议,连夜找到陈毅,要求和周边伪军联系,为新四军做点儿贡献。
陈毅了解了军官们的做法后,派出不少敌工部、社会部的干部支持这次行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072
18073
18074
18075
18076
18077
18078
18079
18080
18081
18082
18083
18084
18085
18086
18087
18088
18089
18090
18091
18092
18093
18094
18095
18096
18097
18098
18099
18100
18101
18102
18103
18104
18105
18106
18107
18108
18109
18110
18111
18112
18113
18114
18115
18116
18117
18118
18119
18120
18121
18122
18123
18124
18125
18126
18127
18128
18129
18130
18131
18132
18133
18134
18135
18136
18137
18138
18139
18140
18141
18142
18143
18144
18145
18146
18147
18148
18149
18150
18151
18152
18153
18154
18155
18156
18157
18158
18159
18160
18161
18162
18163
18164
18165
18166
18167
18168
18169
18170
1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