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

    李世民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慧宁姐姐那边,你还是想办法知会一声的好。毕竟他是我的亲姐姐,我还记得小时候她待我最好。”

    “属下明白。”

    李靖抱拳道:“属下这就启程。”

    “你去吧!”

    李世民说道:“父亲这边,我会劝他。”

    李靖嗯了一声,转身要走的时候忽然顿住,转过头对李世民说道:“若是唐公不放心太原的安危,二公子可向唐公建议与突厥始毕可汗结好。若是能保住太原安稳,便是暂时向始毕可汗称臣也不是不能接受。另外,若是唐公问二公子,谁能留守太原,二公子一定要全力举荐四公子元吉!”

    “这是为何?”

    李世民不解道。

    “元吉公子和大公子关系最好!”

    李靖见李世民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他压低声音提醒道。

    瞬间,李世民就明白了。李元吉和李建成关系最好,他们两个人若是都随父亲出征,李元吉一定会阻止父亲给自己兵权,他们两个联起手来,自己一点便宜都占不到。而李元吉若是留守,李建成便少了个帮手!再者,李元吉年纪还太轻,李渊必然不会放心让他独自一人镇守太原……

    “我还会举荐陈寅寿留下辅佐元吉守城!”

    李世民笑了笑对李靖说道。

    李靖也笑了笑,对李世民的应变能力当真有些佩服。陈寅寿是世子李建成的人,自幼就是他教导李建成,对于政务的处理安排,李建成更是经常问计于陈寅寿。自从李世民自陇右老家归来后,陈寅寿对他就没什么好感。

    “二公子,属下告辞。”

    李靖已经安排妥当,抱了抱拳就要离开。

    “等下!”

    李世民快步上前,拉着李靖的手说道:“药师此去千万小心,不管所图之事能不能成,你都要安全无恙的回来。我身边不能缺了你,切不可自误,要活着回来!”
------------

第四百三十九章 辩势

    (感谢罗辰何,隐杀很,zyqcome的月票,感谢pplloo的打赏,求订阅。)

    第四百三十九章辩势

    河东太原唐公府里在商议着一件大事,大到足以改变大隋如今的格局。在唐公李渊的书房里,他心腹的几个谋士都在,说起即将发动的大事每个人心里都有着难以压制的兴奋,同时也不缺乏慎重。陈寅寿,长孙顺德,裴寂,刘人静,刘弘基,这几个人没有一个是轻狂无稽的,他们几个人凑在一起,任何事都能分析的头头是道。

    李渊的书房中在开会,集中了李渊的心腹谋士。而他的次子李世民所在的独院里也在开会,却只有两个人。一个自然是二公子李世民,另一个则是他的心腹谋士李靖。巧合的是,两边的人都在商议着举旗造反的事,而不巧的事,李世民和李靖都显得略微心急了些,以至于如果李世民的决定再晚下半日,或许就没有死那么多人。

    可惜,李渊的书房中达成统一的时候,李靖已经告别了李世民,只带着十几个随从轻装快马直奔长安去了。

    晚间,李渊将所有今日参加会议的人都留下一起吃了晚饭,然后派人骑快马连夜出发,将在外面公干的唐公世子李建成和四公子李元吉都请回来。只是两个人最近几日肯定回不来,所以李世民的存在略微显得有些突兀。

    饭菜简单,但因为在座的人心情都极好,所以难免多喝了几杯酒,每个人都是红光满面。尤其是陈寅寿,他在唐公府中的时间最长,比长孙顺德还要长,世子李建成自幼便跟随他学习,可以说,他在某种程度上将李建成当自己的儿子看一样。唐公李渊终于决定要起兵举事,这对于李家来说是一件大事,一件好事,最主要的,在陈寅寿看来,对世子才是真正的一件好事。

    以唐公李渊的人脉关系,以唐公府甲士之精锐,只要摇旗呐喊必从者入流,李家的影响力绝非是窦建德徐元朗那些草莽可以相比的。按照陈寅寿的分析,李家极有可能化家为国,而唐公若是真能完成大业,那么世子也就变成了太子,太子早晚要变成皇帝,而自己就是帝师。

    陈家,或许有机会取代裴家,宇文家,独孤家在朝中的地位,一跃成为新王朝的第一世家!这让陈寅寿这个早就过了知天命之年的人,心里都忍不住有强烈的躁动兴奋。这感觉,是他此生绝没有过的。所以,他感觉自己现在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活力。

    想到这些事,他难免有些得意。

    长孙顺德看了陈寅寿一眼,嘴角挑了挑,浮现在嘴边的一丝冷笑一闪即逝,他心中对于陈寅寿的得意自然清楚的很。所以他有些嫉妒,陈寅寿是世子李建成的人,而他却因为在很久以前便打算将长孙无垢许配给二公子李世民,所以已经站错了队伍。现在想起来他还是有些后悔,只是历史不能倒退重演,他也只能将希望都寄托在二公子李世民身上,幸好,李世民不是个扶不起来的人。

    虽然二公子在府中的时间不多,和府中众谋士的关系也一般,但长孙顺德却极看好李世民的前程,因为李世民在军事上表现出了足够的能力。塞北草原那一战,别说什么战功其实是幽州罗士信东平郡李闲的,二公子能将功劳变作是自己的,这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所以虽然他不甘,可也知道自己现在再转投世子建成的话,只怕被被人讥讽耻笑,而且这个时候投过去,显然晚了不是一天两天。陈寅寿在世子身边的地位不可撼动,便是唐公李渊也对他极为看重。而且看样子唐公将来若成大事,太子的位置也依然是世子建成的,绝不会传给次子李世民。

    所以长孙家若是日后有个好前程,他必须让自己赌一把。

    赌对了,说不定长孙家能一跃而起。若是赌错了……那么又能怎么样呢?长孙家是忠于李家的,只要唐公还在,自己和侄儿长孙无忌,长孙无垢最起码衣食无忧。

    政客也都是投机客,就看下注下得对不对,赌得够不够狠,够不够大。

    所以,即便长孙顺德和陈寅寿没有什么冲突,但他们谁看谁都不会觉着顺眼。长孙顺德几年前就时候已经下错了一次,这一次,他必须全力争取。他看了看在桌子旁陪坐着的李世民,心中隐隐一动。

    世子建成和四公子李元吉都不在唐公府邸中,所以今日在酒席边作陪的,也就只有一个李世民。

    “世民,为父问你一件事。”

    李渊微笑着问道:“若是有叛军来攻太原,而城中兵力空虚,你心中可有办法稳守太原?”

    “父亲在太原,孩儿怎么敢胡言乱语?况且父亲安固河东,百姓爱戴,士卒敬仰,谁敢轻易来犯?”

    “你且说说,就当为父对你的考核吧。”

    李渊微笑着说道。

    听到李渊如此问,长孙顺德率先放下了筷子,双手放于膝盖上,静等李世民回答。见他如此郑重,陈寅寿等人也不好太过放肆,也纷纷坐直了身子。其中与李世民关系极好的刘弘基也目不转睛的看着李世民,等着他做出一翻什么样的回答来。

    “假设,城中兵力空虚,但粮草充沛,而我军主力远在数千里外难以救援,孩儿以为,许以厚利,晓以危急,发动百姓守城,然后想办法在敌军中散步流言,就说太原援军不日便回归来,乱敌军心,然后派得力人手出城求援。”

    这几句话说的中规中矩,挑不出毛病,却也丝毫都不出彩。

    李渊点了点头问道:“向谁求援?”

    “事若危机,自然要懂得变通,孩儿以为,便是向突厥人求援也未尝不可。”

    李渊不置可否,又问道:“那你觉得,建成,元吉,与你三兄弟,谁最适合守太原?谁又适合率军远征?”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2774 112775 112776 112777 112778 112779 112780 112781 112782 112783 112784 112785 112786 112787 112788 112789 112790 112791 112792 112793 112794 112795 112796 112797 112798 112799 112800 112801 112802 112803 112804 112805 112806 112807 112808 112809 112810 112811 112812 112813 112814 112815 112816 112817 112818 112819 112820 112821 112822 112823 112824 112825 112826 112827 112828 112829 112830 112831 112832 112833 112834 112835 112836 112837 112838 112839 112840 112841 112842 112843 112844 112845 112846 112847 112848 112849 112850 112851 112852 112853 112854 112855 112856 112857 112858 112859 112860 112861 112862 112863 112864 112865 112866 112867 112868 112869 112870 112871 112872 112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