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他愤怒的咆哮中,其实他已经说出了一些自己心中所想的真相。只是达溪长儒和张仲坚都没有听出来,也没有在意。在他们看来李闲的愤怒是因为自己被欺骗,还是被最亲近的人欺骗。但他们又怎么可能想到,李闲的愤怒是因为老天爷或许和他开了一个很扯淡的玩笑。

    而李闲之所以平静下来的那么快,也是因为他忽然想到了这个可能。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所有的愤怒也就没了依据,也就是说,没有了愤怒不甘的理由。

    他拒绝了立刻和李渊结盟的事,并不是他觉得自己没必要和那个人牵扯上关系,也不是怕自己来之不易的一切或许会被人取走,更不是因为矫情于自己到底是不是应该有恨这样无聊的事。诚如他自己所说,他是一个冷静的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可耻可恨的人,又怎么可能因为情绪而影响了燕云寨的发展?

    他不结盟,是因为利益还不够。

    李闲曾经说过,在足够的利益面前恨或许会变成爱,爱也可能变成恨,忠贞变成背叛,亲人变成仇人。

    达溪长儒和张仲坚现在才真正的看清,原来在他们眼里的那个青涩的孩子,早已经成长到了已经不经意间超越了他们的地步,这就和父母看孩子一样,孩子成长在快成就再大,在父母眼里孩子始终是孩子。

    “咱们是该放开手脚的时候了……咱们早就该放开手脚了。”

    达溪长儒叹了口气,然后笑了起来。

    张仲坚点了点头,有些感慨的说道:“我闭上眼回想从前的时候,想到的还是那个在我拉屎的时候往茅坑里丢石头的小兔崽子。想到的那个对我从来就没有什么尊敬,但却会真心实意叫我一声阿爷的孩子。”

    他张开手臂,如同敞开了一扇大门:“放开手脚,无论你的身世是什么,你始终是我张仲坚的儿子,以后我跟人吹牛-逼的时候自然也不会说别人的儿子如何如何,而是说我张仲坚的儿子牛-逼的一塌糊涂。所以,别被所谓的身世困惑,你就是李闲。”

    他笑了笑,得意的说道:“当然,我也不介意你改姓张。”

    李闲撇了撇嘴道:“现在才说,不觉得晚了吗?”

    他深深的吸了口气,脑子里再次想到那老尼姑一勺一勺喂自己喝米汤时候的苍老样子,心说到底还是应该感谢你的,无论你打算利用我什么,无论你救我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是当所有的阴谋诡计和我的生命相比较的时候,当然还是生命最重要。

    忽然想到,其实要想查出自己到底是不是谁,还是谁都不是或许并不难,关键在于,派谁去查。然后他自然而然想到了长孙无忌,想起这个人对自己的态度,想起他的反常,李闲忽然明白为什么长孙无忌敢开出那么大的价码了。

    长孙无忌一定知道什么。

    ……

    ……

    就在李闲在小院中斩了一株梅树的时候,远在数千里外的大隋东都洛阳城中,取代屈突通地位的王世充正在意气风发的站在越王杨侗面前分析敌情,就在东都的皇宫大殿上,披甲带刀的王世充不可一世。

    他之所以如此骄傲,敢在越王杨侗面前带刀态度蛮横,是因为他刚刚打了一场大胜仗,是因为皇帝困在江都根本就出不来,所以他不觉得自己应该对皇帝的孙子有什么太多的尊重。因为现在东都依仗他,皇帝的孙子也指望着他来保护。

    王世充,一胡人尔。

    他本姓支,西域胡人,其母改嫁到了霸城王家,为了不被人讥笑自己是个胡人,他便随了后爹的姓。此人卷发,紫瞳,即便姓王也还是个胡人。

    前阵子李密败于李闲之手,为了巩固自己的在瓦岗寨的地位,他知道自己需要一场胜利,所以他在重伤之际下令瓦岗寨外营将军孟让率军十万攻东都,结果他又信错了人,孟让没让他失望,在与燕云寨对敌的时候孟让就连战连败,这次依然很辉煌的败给了王世充。

    王世充杀散孟让十万大军,俘虏数万人。

    这一战之后,王世充在东都的地位无人可及。麾下兵马超过十万,说话做事的底气自然很足。

    他站在大殿上,一开始还态度恭谦的和越王杨侗说着战事,越说越是兴奋激动,竟然一屁股坐下来,然后指着舆图说道:“东都附近有贼兵数十万,不过殿下可以放心,李密之流算得了什么?我早晚杀他一个片甲不留。东都有我王世充,便如有定海神针!”

    越王杨侗吓得变了脸色,颤抖着手想说些什么,可终究没敢说出扣,这个才八岁的孩子看着王世充,忽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他被吓哭了,不是因为王世充说的有什么不妥。

    而是因为王世充坐的不妥,也不知道他是无意还是故意,看似说的累了,竟然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上。
------------

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枉此生

    (求订阅)

    第四百四十七章不枉此生

    或许是披了甲有些沉重,或许是说的久了有些疲劳,王世充竟然在龙椅上一屁股坐下来,然后随手将挎在腰畔的横刀取下来啪的一声放在身边。这一声太清脆了些,吓得越王杨侗身子猛的颤了一下。

    王世充抬起头咽了口吐沫,说的话太多所以嗓子有些干燥。再看到杨侗的眼泪,他心里忽然冒出来一股火气。

    “哭什么哭!”

    王世充怒道:“高祖文皇帝,何等英雄气概?领兵作战未尝一败,所有的敌人都匍匐在高祖的脚下颤抖!陛下,二十岁便统领五十万大军平灭南陈,生擒南陈皇帝陈叔宝。灭吐谷浑,北击突厥!你是陛下最信任喜爱的,哭哭啼啼哪里有一点帝王家的风度气概!”

    “哦……”

    杨侗颤抖着身子点了点头,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两步。

    他抹去脸上的泪痕,抬起头说道:“王将军教训的是,孤是大隋之主杨家的人,孤也要有所担当,不能丢了陛下和高祖的脸。”

    王世充点了点头道:“这就对了,若是被几个贼人就吓破了胆子,将来如何能掌舵大隋?臣刚才不是说了吗,东都城外的贼人再多也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有臣在东都,就别想有人能威胁到殿下的安危。待臣将瓦岗寨李密剿灭,便去江都将陛下接回来。然后臣还要兵发东平郡,灭了燕云寨李闲,再领兵向北,荡平窦建德。还要将贼子罗艺生擒带到陛下眼前,以臣之力,誓保大隋无忧。”

    “王将军乃国家柱石!”

    杨侗道:“刚才将军说,要进兵瓦岗寨?”

    “那是自然!”

    王世充见太府卿元文都一直对自己使眼色,装作舒展了一下身子站起来离开龙椅,缓步走到台阶下面,发现横刀忘了拿又走回去,在拿起横刀的那一刻,也不知道他是想起了什么,还是心中冒出一种别样的情绪。他伸手在龙椅上摸了摸,动作很缓慢,眼神留恋,充满了不舍。

    他缓缓的叹了口气,走回到大殿中站在群臣前面。对于他的猖狂悖逆,东都的朝臣们也是敢怒不敢言。毕竟东都如今在王世充手里攥着,这样的乱世,手里有兵权才是硬道理。而主掌朝权的太府卿元文都又与王世充乃是一丘之貉,所以朝臣谁敢去招惹他们引来杀身之祸。

    偏偏在这个时候,抱病多曰没有上朝的尚右侍郎卢楚在殿外求见。

    听到卢楚来了,越王杨侗立刻松了口气,嘴角忍不住勾出一抹笑意,可看了看王世充不悦的脸色,他立刻又垂下了头。看着自己的脚尖,杨侗甚至能听到自己嘭嘭嘭的心跳声。而王世充听说卢楚来了,脸色却立刻变得有些难看。

    卢楚为尚右侍郎,是个从来都不会笑的人。此人极刚正,朝臣稍微有逾越礼制的举动,他立刻大声训斥。别说那些官位不及他的人,便是官位比他高的人也对他颇为忌惮。此人忠君,极力维护君王的威仪。杨广在东都的时候,对此人也觉得没有什么办法,很是头疼,但也知道他虽然说话直接不中听,可对大隋的忠心却少有人及。

    在朝堂上,被此人训斥过的大臣也不知道有多少。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宇文述在朝堂上听旨,因为身披甲胄为没有行跪拜礼,被卢楚好一顿奚落责备。还是杨广为宇文述寻了个甲胄在身不行大礼的借口,这才让卢楚不再揪着不放。后来宇文述说起卢楚的时候,曾经赞叹说此人真乃纯臣也。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017 18018 18019 18020 18021 18022 18023 18024 18025 18026 18027 18028 18029 18030 18031 18032 18033 18034 18035 18036 18037 18038 18039 18040 18041 18042 18043 18044 18045 18046 18047 18048 18049 18050 18051 18052 18053 18054 18055 18056 18057 18058 18059 18060 18061 18062 18063 18064 18065 18066 18067 18068 18069 18070 18071 18072 18073 18074 18075 18076 18077 18078 18079 18080 18081 18082 18083 18084 18085 18086 18087 18088 18089 18090 18091 18092 18093 18094 18095 18096 18097 18098 18099 18100 18101 18102 18103 18104 18105 18106 18107 18108 18109 18110 18111 18112 18113 18114 18115 1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