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那些提前逃到了江都府和金陵的大地主们得知了自己家中的土地竟然是被周文博全数分给了泥腿子们之后,更是一边疯狂的诅咒着周文博,一边发动各种关系来篡夺南唐皇帝李昪速速发动对北唐的攻势,收复失地。
而李昪有如何能容忍自己治下近三分之一的疆土就这么轻松的被北唐给夺去?在终于调度好了兵力以后,南唐皇帝李昪亲率十五万大军,称作四十万,北上迎战周文博和乳虎军。
而早就布下了间谍侦查南唐动向的周文博,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
停止西线战事,由忠正军节度使李怀忠继续与德胜军节度使萧云峰对峙,而忠武军节度使李慕唐和宣武军节度使李旭烈则速速东来,与乳虎军主帅周文博会于一处,迎战南唐大军。
大战一触即发,整个天下的目光几乎全部都焦距在了这片土地上。
这将是决定南唐国运的一战。
若是李昪胜了,北唐自然不可能再有余力南下征讨,这南唐也就算是立足了根基。若是周文博胜了,那么南唐的毁灭自然就即将到来。
而此时,周文博麾下已经有了整整五万乳虎军,并且还有新招募的三万新军!
这个数字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却在周文博的预料当中!
每当到了王朝末期,天下大乱之时,一旦有人带头起义,定然是应者如云。而淮南的情况虽然不是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却比农民起义更加恐怖。
周文博是北唐的赵国公,乳虎军主帅,代表的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再加上他手中有着数万精锐大军,因此他的话是具有公信力的,更加容易让百姓信从。
再加上周文博是实打实的实行这个参军就分土地的政策,并非是在裹挟着、利用着这些百姓去完成一些目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打算扩充兵员,因此这个条件就更加优厚。
因此在这种从军并不需要冒着杀头和诛九族的危险,并且很快就能得到回报的情况下,淮南百姓爆发出这种热情来自然就是情理之中的道理了。
而这时徐州天策府已经有了初步的工业生产的能力,因此一套套军服、铁甲还有大批的粮食、战备物资等在金家商会调动了全部的资源沿着大运河南下运输的情况下,竟然还更够跟得上乳虎军新兵的供应!
这种跨越了时代的调度能力自然是远远超出了所有人想象,即使是诸葛羽、林允等大才,也深深为周文博的远见和能力所折服。
天成三年九月初七,南唐大军在皇帝李昪御驾亲征的统帅之下北上,迎战乳虎军。
“南唐李昪率四十万大军北上,国公大人不可不防啊!”滁州城中,李慕唐劝道。
周文博正在召集麾下全部军将召开战前会议,这也是乳虎军高层的再一次大团聚。
“慕唐无需担忧!主公南下征讨南唐,前期乃是我军主攻,敌军防守。论天时,我军趁南唐刚立国之时发难,打了它一个措手不及,因此才有了先前这辉煌的胜利;论地利,我军虽然突破了淮河防线,但前有长江天险,我军又无水军舟楫,自然是望江兴叹,难以南渡讨敌,因此敌军占了地利;论人和,我军毕竟是深入敌境,论民心向背,我军不足,因此敌军占了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我军只占天时,如何不败?然而国公拿下淮南之地后,却并不躁进,以分地征兵之法来征募新兵!此法大善,如今淮南民心相背已易矣!我军自南下以来,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淮南百姓皆视我军如王师!因此如今,我军已占人和!而国公不南下,李昪却坐不住了,他必须北上迎战!否则淮南之地尽落于国公手中!这样一来,天时地利人和我军,此战如何不胜?”
诸葛羽言辞激烈,发表了长篇大论。
到了这种就要两军对垒大决战的时候,自然再容不得任何的侥幸和恐惧了。
李慕唐脸上稍稍一红:“云扬所言极是,某失言了!”
周文博这时就出来**脸了:“慕唐也是忧心我的安危,这才有了先前之言啊!南唐虽然在军队数量上占了上风,但是在陆地上作战,我们乳虎军可曾怕了谁?三年以来,我们乳虎军身经百战曾百胜,这才有了如今的天下第一强军的风范!而南唐偏安一隅,其兵员虽然更多,却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因此此战,我军必胜!”
周文博这一番等于是一锤定音了,随着主帅发话,帐中众军将自然知道了这一战已经不可避免,接下来自己能讨论的就是如何更好的打赢这场大决战!
一时间,帐中议论纷纷,而周文博则同大家一起在沙盘上指点起来,商讨着应对敌军的策略。
而这时,南唐的大军已经在水军的运送下通过了长江天险,来到了江北岸的桥头堡,江都府。
江都府中这时已经聚集了十五万南唐大军,这已经是举国之力了!
就在周文博主持着对南唐大军的作战计划时,南唐皇帝李昪也在召集群臣商议。
“回禀陛下,末将已经调查清楚,周文博已经将全部军队收缩在了滁州城外,似乎是打算同我军进行一场大决战!”
此人正是南唐的江都节度使,陈觉。
“周文博麾下不过五六万人,而我军如今已经有十五万大军,何惧之有?大可一战而定之!”
这位突然发言的则是宁国节度使,崇义。
先前一直是他亲率五万大军主持对吴越国的征战,在南唐朝廷中的权势仅次于太傅、枢密使周宗。
“周卿家有何见教?”李昪转而询问一旁沉默不语的周宗的意见。
事实上周宗如今也是举棋不定。
本来他是不建议李昪北上主动迎战周文博的,毕竟有长江天险的存在,这周文博又只有几万大军,最多在淮南肆虐一段时间,最终还是要退回淮北去的。
然而随着周文博在淮南大肆分田地招兵,不仅仅是被侵吞了土地的地主们,就连周宗也坐不住了。
他深知若是让周文博这么搞下去,最多三年功夫,整个淮南就成了北唐的疆省域了!
因此本来占据着地利的南唐只要还不想放弃淮南这一大片疆域,就必须北上跟周文博决一死战!
可是正所谓是人的名、树的影。
虽然南唐的兵力乃是周文博麾下兵力的两到三倍,但是周宗也并没有十足的能够击溃周文博的想法。
至于周文博招募的新兵,没有任何有理智的人会想到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见效并成军,就连周宗都以为这是个目光长远的计策,而非即刻能生效的策略。
“德胜军可还有消息?”周宗却突然问道。
“庐州仍在德胜军节度使萧云峰的管辖之下!而目前庐州城外仅剩下了李怀忠一支军队!”
枢密副使朱巩道。
“陛下,以微臣之间,我军当以主力逼近滁州,摆出一副同周文博大决战的架势来。然后遣两路偏师,一路北上收复失地,隔断滁州和徐州之间的交通;一路则前往庐州城外,解庐州之围。这样一来,周文博定然坐卧不安,要么他同我军决一死战,要么他就必须北上撤退了!”
周宗这个办法可谓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李昪点了点头,若是能不战而退北唐大军,自然是极好的。
南唐附近还有吴越国、闽国和楚国虎视眈眈,这一战要是打的极为惨烈,就算是胜了,恐怕新成立的南唐[***]也要是内忧外患了。
崇义虽然对占据了绝对优势还如此保守的周宗不满,却因为自己毕竟在权位和皇帝的信任上比不过周宗,只能作罢。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571
1572
1573
1574
1575
1576
1577
1578
1579
1580
1581
1582
1583
1584
1585
1586
1587
1588
1589
1590
1591
1592
1593
1594
1595
1596
1597
1598
1599
1600
1601
1602
1603
1604
1605
1606
1607
1608
1609
1610
1611
1612
1613
1614
1615
1616
1617
1618
1619
1620
1621
1622
1623
1624
1625
1626
1627
1628
1629
1630
1631
1632
1633
1634
1635
1636
1637
1638
1639
1640
1641
1642
1643
1644
1645
1646
1647
1648
1649
1650
1651
1652
1653
1654
1655
1656
1657
1658
1659
1660
1661
1662
1663
1664
1665
1666
1667
1668
1669
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