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微一错愕,接着哈哈一笑,举杯一饮而尽,以衣袖抹去嘴边的酒渍后,意态飞扬地的道:“你还真是快人快语,听惯了奉承,你这几句话竟意外的顺耳。来,我敬你一杯。”

    他给杜荷满上,笑道:“我并没有别的企图,只是想跟你聊聊,拉拉家常!”

    “屁话,鬼才信!”杜荷双眼一白,立刻嗤之以鼻:“若不是心有所图,和一个陌生人聊什么?即便不是想占便宜,也是想从我口中套出些什么来。不过,我不介意,我杜荷算不上是什么君子,但也是坦坦荡荡,没啥说不得的。”

    中年人双目爆起精光,仔细端详了他好一会后,叹道:“你真的变了很多,无论外貌、风度、气魄,均能教人心折。”

    杜荷淡淡道:“你认识我?不过抱歉,我不记得你,所以你也不用夸奖我。”

    “在你得失魂症以前,我们见过一次。”中年人说着,当真跟杜荷闲聊了起来。

    他们聊的五花八门,相互吹嘘。

    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文韬武略,怪事见闻,中年人说的竟然头头是道,见闻之广,学识之深,令人叹服。

    杜荷也不甘示弱,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有见过猪跑不成?

    两千年的经验也不是白混的,不论中年人说些什么,杜荷都能搭的上话,而且常常吐出惊人之语,让那中年人目瞪口呆,暗自惊叹。

    中年人说起历史《三国志》,杜荷却跟他扯起《三国演义》,什么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唬的他是一愣一愣的。

    最后竟拍案而起笑道:“好一个吕布,够威风。无愧‘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一说。”

    他顿了一顿,若有所指的说道:“不过你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话我不敢苟同,难道我大唐江山不能千秋万代?”

    杜荷怔了怔,还真不知怎么回答。唐朝虽说不禁口,百姓可以畅谈国事。但若说大唐必亡,王朝必灭,也是脑袋搬家的罪过。

    中年人看出了杜荷的顾及笑道:“只是酒后闲谈,但说无妨。”

    杜荷笑答:“什么千秋万代,这都是唬人的屁话。就好比那声万岁,一个人寿命在长当真能活万年?人又不是王八,哪有那么长的寿命。”

    中年人默然半晌,“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只是这生老病死,世上又有几人看的开呢?”

    “不过你放心,如今的陛下英明神武,只要有他在,我大唐王朝只会前进,不会后退。”杜荷嬉笑的说着,脸上似乎有了些醉意。

    中年人听得有些眉飞色舞,笑道:“你很看好当今陛下?”

    “恩,这是自然。论文治,史上唯有文景能与之媲美,论武功,也只有秦皇汉武可与之相比。但若两则合一,就可算是前无古人了。”

    中年人有些脸红,就跟喝多了酒一样。

    “不过,陛下若能少自恋一点,那就更好了。”杜荷喝着酒,醉眼朦胧。

    “自恋?”中年人眉头挑了挑,脸色有些古怪。

    “不错,是自恋,也就是太过自信,太过沉湎于无限的成功,有些短视了。”

    自恋中年人或许不懂个中意思,但短视却在明白不过了。

    “你到说说怎么个短视法!”中年人眯眼沉吟,一对虎目却射出锐利慑人的异芒。

    “怎么说呢,主要是他对异族太好了。‘天可汗’的称呼让他飘飘然的。在我看来,‘天可汗’就是个屁,没有任何的用处,只要异族强大,只要我大唐衰败,这‘天可汗’就是他们屠宰的对象。他们仰慕我大唐繁华不假。可仰慕的另一面是羡慕,会羡慕就会嫉妒,会嫉妒就会有夺过来的心思。他们不动,是因为他们没有实力,一但他们有了实力,必然会露出他们了锐利的牙齿。”

    中年人沉着脸,眼睛逐渐亮了起来,旋又透出不平的神色,“你又知什么?我大唐威扬四海不假,但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政治场上非友则敌,外人来投,我大唐若不以广阔胸襟接纳,则同多树立一强敌。他们会因不如我大唐强盛而恐惧我大唐,从而针对我大唐。若是仅有一族,我大唐自当不惧,可周边异族多达数十,若一一与之为敌,使得他们联合以对,我大唐又岂会有片刻安宁?与其如此,不如以夷治夷,接受他们的来归,让他们护卫我大唐边疆,使我大唐百姓免受战祸。”

    杜荷心中肃然起敬,但却阴阴笑了起来。
------------

第二十一章 在养中山狼

    中年人说的以夷治夷正是李世民的高明之处,这点杜荷也无法否认。

    以往面对异族,我中国因地理环境的因素,大多都处于被动防守的局面,李世民这一招却让中华摆脱了这个困境:他将依附的异族安排在大唐边境,若有敌人来犯,遇上的对手将是这些依附的异族,而不再是手无寸铁的百姓。

    有了这些异族的护航,大唐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出兵讨伐。

    如此使得大唐百姓免受了战乱之苦,又能避免战事所带来的经济打击,这手段之高明,无以言表。也只有李世民有这个胸襟气度,让这些异族臣服。

    只是李世民太大方了,他想让大唐威扬四海,他想要全世界都感受到大唐文化。故而与各国的交流那是全无保留,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以致营造与工技,只要异族想学,在大唐都能够全部保留的学到。

    这一点无疑是养虎为患。

    就拿曰本来说,唐时曰本才不过是奴隶社会,跟大唐的差距可谓一天一地,但是就是因为他们六次遣使者来大唐学习盛唐文化和封建生产方式,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才使得他们一跃进入封建时代,才使得他们迅速发展了起来。

    远在彼岸的曰本都受到如此大的影响,更加何况是近在咫尺的异族人?

    杜荷向来都抱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所以对于李世民的这种做法,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他冷冷的说道:“我并不是说不应该接纳那些狼子野心的异族,恰恰相反,陛下此举正是高明之处!只是在双方的接触的时候,陛下太多大方,将我朝的一切都与异族共享。文化可以共享,但科技又岂能共享?”

    杜荷此话绝非危言耸听,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吐蕃。

    贞观十五年,李世民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李世民的陪嫁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给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几乎得到了大唐所有文化精髓,此举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

    后世人说得好听,他们大势的称赞李世民此举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

    实际上呢?

    李世民在养狼,养了一条凶恶的中山狼。

    因为得到了大唐的各类文化,吐蕃国力空前的强盛,一跃成为大唐在西域最强的劲敌。不但抢占了大唐安西一地,截断了丝绸之路,甚至攻破大唐的国都长安,将长安里的珍宝抢掠一空。

    杜荷至今都想不明白,让外族感受大唐文化,宣传大唐文化,这并非坏事,可营造与工技、医学论著、耕作技术这些都是让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根本。

    李世民连这些宝贵的东西都送出去,岂不是等于培养一个潜在的劲敌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7295 77296 77297 77298 77299 77300 77301 77302 77303 77304 77305 77306 77307 77308 77309 77310 77311 77312 77313 77314 77315 77316 77317 77318 77319 77320 77321 77322 77323 77324 77325 77326 77327 77328 77329 77330 77331 77332 77333 77334 77335 77336 77337 77338 77339 77340 77341 77342 77343 77344 77345 77346 77347 77348 77349 77350 77351 77352 77353 77354 77355 77356 77357 77358 77359 77360 77361 77362 77363 77364 77365 77366 77367 77368 77369 77370 77371 77372 77373 77374 77375 77376 77377 77378 77379 77380 77381 77382 77383 77384 77385 77386 77387 77388 77389 77390 77391 77392 77393 77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