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看着这三件宝物,哈哈大笑:“想不到小小的高昌,竟有这等宝物,不虚此行了。象牙弯刀就送给陛下吧,陛下当年也是一员虎将,这象牙弯刀必然喜欢;夫人信佛,这玉佛给她,在合适不过了;至于这金丝软甲……哈……我就收下了。”

    他将金丝软甲贴在前胸,不断的比划着,眉头皱了皱,“就是小了一些,回长安让人改一改!”

    便在这时,侯君集得到了爱将沈辉的求见。

    侯君集也不避嫌,只是自然让人请他进来。

    沈辉才大步走进厅堂。

    他中等个头,是一个脸容刚毅的将军,也是侯君集一手提拔的将军,最擅长纵深突击,作战勇敢,深得器重,但此刻他却是一脸的忧色,眉宇间形成了一个倒八。

    进来看到王座上的侯君集,神色剧变:“大帅,你怎么可以坐在高昌王的位子上?”

    侯君集一脸的不屑:“什么高昌王,垃圾,狗屎,废物一个,若不是他的无能,杜荷那小子的几千兵马凭什么打的下这座坚城?”他一脸怒色,骂骂咧咧,此次西征,没有取得全功,反让杜荷拿了盖世奇功,心中怒火中烧,谁都恨上了。

    麴智盛不战而降,直接导致到手的大功从眼前飞走,自然也少不了成为他出气的对象。

    “再说了高昌早已完了,还有什么高昌王位。”他听了沈辉的话,不但没有任何想法,反而将整个人都靠在了王座上,伸展这手脚,哈哈一笑:“还别说,这位子坐着还挺舒服的!”

    沈辉更是脸色苍白,左右看了看,见四周无人,骇然道:“大帅,担心隔墙有耳啊,若让人瞧见,告到陛下那里,让陛下知道,说大帅了有反心,大帅将有口难辨啊!”

    侯君集不以为意的道:“你小子现在怎么越活越婆妈了,你看这四周哪里有人?再说了,就算是有人,那又如何?哼……想告老子尽管告去,我有何可惧?也不看看陛下跟我是什么关系,也不看看我侯君集为大唐立下多少汗马功劳。我就不信了,陛下会因为这点小事来罚我!”他有些狂妄的说着,最后才道:“对了,你来有什么事?”

    沈辉眉头皱的更深,看着面前这个自己追随多年的人物,神色充满了不安:在长安还不觉得,可这一出来,他那恃宠而骄、恃功自傲的姓格,越来越突出,许多事情都在自作主张,在这样下去恐怕……想起大街上人心惶惶的景象,犹豫再三,他开口道:“大帅,如今高昌城人心惶惶,许多兵卒都起了贪念,动了贪意,是不是应该……约束一下军队,严明军纪,以防动乱。”

    “无妨,你来就是为了这事?”侯君集一脸奇怪道:“这打仗以后,兵卒顺手牵羊,本就是家常便饭的事情,有什么值得奇怪的?造反,就他们那些愚民也敢?”

    沈辉也知侯君集说的不错,大唐并不鼓励在战场上行抢掠行迹,但有些事情是无可避免的。只要不过分,取一些意外之财,这基本算是惯例,历朝历代都有,无可制止。但一般来说,统帅在这个时候会约束将士,适可而止,不能让事情扩大。可侯君集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并没有约束将士,反而带头私藏宝物。

    有一句话叫做上行下效,身为主帅都做不到以身作则,还怎么指望兵卒能够遵守军令?

    “可……”见侯君集一句也听不进去,沈辉也不知应该说些什么了。

    “好了……”侯君集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你也不用说了,我看,你真是越活越回去了,这胆子越来越小。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不就是从高昌的王宫里,拿了一些东西出来吗?告诉你,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我想要,以我为大唐建立的功绩,陛下一样会赏赐给我,现在我不过就是提前拿来而已。”

    沈辉还要开口,却让远远传开来的不好声打断,一名兵卒慌慌张张的冲了进来,口中大叫着不好。

    兵卒跪倒在侯君集的面前,高声的禀报:“大帅,杜荷已经领着一队兵马将我军在东城寻街的百人统统抓起来了,好像还要严刑拷打呢!”

    “岂有此理!”侯君集听了怒目圆瞪,暴怒的霍然站起。

    *******************高昌城,不,现在应该叫西州了,在李世民下旨的那一刻,高昌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去了,留下来的是大唐的一个叫做西州的州。

    如今在西州大街上的杜荷早已是气得义愤填膺,目喷血烟了,狠狠的看着押着的兵卒,牙恨得痒痒的,亲自押着他们八十多号人往城中央的广场走去。

    在得到李世民的最新任命后,杜荷以没有了顾虑,让人去通知大将阿史那社尔,亲自进入了城内。

    看着城内前萧索的街道,心底以是万分愤慨。

    高昌一国本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因为大唐皇帝李世民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所带动的大唐盛世,使得来往于长安、洛阳的商旅各国使者络绎不绝。而高昌处在丝绸之路最关键的地段,处于交通最发达的地区,更因亲唐之举,受到了唐朝的庇佑,既无灾祸,也无来犯之敌,民风淳朴,安居乐业。高昌受到了恩泽波及,商业也是极其的发达,远胜西域任何一个国家。高昌城的大街上可用“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八字形容。

    但因麴文泰的愚蠢,妄自与大唐为敌,使得高昌商贾流散,百姓惊惶。

    在杜荷掌握高昌大权的时候,针对高昌的特点,施以仁政,让城里的百姓惊慌不安的心,平定了下来,渐渐的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

    就在他走之前,高昌城里的百姓已经能够自然的上街,自然的开店做生意,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可就在侯君集来的几天里,高昌城完完全全失去了生机。

    空有高堂巨宇,却是家家户户紧闭不出。路上除了偶尔出现的巡逻兵外,看不见一个人影,就如一个死城。

    早就听老农与侯君集说高昌城里的景象,但却想不到实际情况比想象中的更加恶劣。

    就在他暗恨之时,意外听到隔街外的喧闹。

    他们赶到近处一看,居然是一群兵卒围在一起,痛殴十数名百姓。兵卒是久经训练的善战之士,而百姓却是农夫,几乎没有什么还手之力,让他们打倒在地,围在一起,凶狠的下着阴手。

    杜荷本就恼火之极,当即让人将所有逞凶者给擒了住,问清缘由,更是愤怒。

    原来是侯君集部下的一个小头目,潜入一户人家想捞些油水,但被屋里的主人撞了个正着。小头目见偷的不行,打算明抢,却不想这户人家是一个多口之家,住着兄弟三人。

    余下两人闻讯加入了战斗,将那小头目打了。小头目在仓惶逃跑的时候,不慎翻墙跌断了腿。那小头目咽不下这口气,于是纠集了一伙人来找麻烦。邻居看不下去,也来帮忙。

    事情越演越烈,终于演变成了群殴。

    因为侯君集的放纵,百姓终于第一次组织起来反击,但他们毕竟只是百姓,只凭血气之勇,又如何是正规军的敌手,局势自然是一面倒。

    若不是杜荷及时出现,还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

    杜荷将那八十余人带到了城中央的广场,在大庭广众之下展开了公审。

    周边闻讯的百姓也纷纷出来支持,对于杜荷的回来,他们报以了热烈的欢迎。

    杜荷学着电视里那些官员审讯的流程,当着所有人的面审问、取证,然后当庭对峙,将他们所犯的罪逐一理清,在众目睽睽之下,根据个人所犯罪行,当众处罚。

    那小头目薛松是罪魁祸首,处罚的也最重杖折四十。

    薛松神色剧变,咬牙切齿的跳了起来,“我是大总管侯大帅的部下,谁敢打我!”

    “说得好!老子到要看看,谁敢打我侯君集的兵!”

    (未完待续)
------------

第四十三章 我敢!

    杜荷看着叫嚣着“谁敢打我”的薛松,心底就在想果然是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兵,这份嚣张狂妄的态度都是一样。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8504 58505 58506 58507 58508 58509 58510 58511 58512 58513 58514 58515 58516 58517 58518 58519 58520 58521 58522 58523 58524 58525 58526 58527 58528 58529 58530 58531 58532 58533 58534 58535 58536 58537 58538 58539 58540 58541 58542 58543 58544 58545 58546 58547 58548 58549 58550 58551 58552 58553 58554 58555 58556 58557 58558 58559 58560 58561 58562 58563 58564 58565 58566 58567 58568 58569 58570 58571 58572 58573 58574 58575 58576 58577 58578 58579 58580 58581 58582 58583 58584 58585 58586 58587 58588 58589 58590 58591 58592 58593 58594 58595 58596 58597 58598 58599 58600 58601 58602 5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