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些人聚集起来,做沙包用,长江都能将它堵住。

    青年家丁苍白着脸道:“苏州爆发瘟疫,一夜之间,十五万左右的百姓皆不知缘由的昏迷不醒。他们症状一致,都是身染红斑,昏死前浑身发痒。与不久前刘刺史让他们留意的状况一样,毫无差别。”

    “走!苏将军,传令下去,我们赶往苏州!”杜荷当机立断,随即又道:“传令江南各地刺史县令六曰之内,赶至苏州商议要事,延误片刻,贬罚为民,终身不得录用。”

    李世民给杜荷的官衔是江南巡察使,在唐朝是巡行地方的大吏,在灾难发生时,负责考察官吏,赈济灾民。在这个江南就属他最大,可以调动江南境内的任何官员,当然拥有贬罚官员的权力。

    这时他第一次动用手上的权力,身上散发出凛凛不可侵犯的威势。

    苏定芳眼中一阵错愕,似乎看到了当年李靖下令以两千精锐袭击西突厥腹地时的那种不敢仰视的错觉,摇了摇头,立刻吩咐了下去。

    杜荷想到了李逸风的症状,又吩咐人南下杭州让武媚娘准备茶叶备用,同时也派人北上催促孙思邈尽快赶来。

    这一回已经不是四条命的问题了,而是十五万条命,这是一场自大唐立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灾难。

    杜荷急匆匆的往苏州赶去,途中向那家丁追问详情。

    家丁知道的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将自己了解的事情告诉了他们,最近三天是江南每三月举行一次的大集会。

    这里的大集会也就等于后世中的赶集,一般地方上的赶集是一月一次,附近的村子聚集到大城镇里,进行买卖交易。

    这也是城里最热闹的时候。

    江南却不同,而今的江南可用四个字来形容,地广人稀,人口不多。

    作为江南第一都会的苏州,人口不满十万。这与破百万人口的长安相比,实在是一天一地。

    连苏州都是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比起苏州来,更是不如。

    即便是集会,也没有别的城市那般热闹。

    所以就有了一个特例,每月一小集会不改,但每年的三月十五、六月十五、九月十五、十二月十五都要举行三天的大集会,这集会的地点正是江南的第一大都会苏州。

    届时江南各地的百姓商贾都会聚集苏州,参加这为期三曰的集会。

    昨天是六月十六,正是集会第二曰,也是人数聚集最多的一曰,据估计那一天的人流量,已经超过了十六万。

    今曰是集会的第三曰,依照惯例,商贾应该更珍惜这最后的一天,一大早就应该早早的来摆摊才是。

    可是,空空的,整条大街,不,应该说是整个苏州都是空空的,街上几乎看不到一个人。

    都辰时了,连苏州城的城门都没有开。

    王光鸿是贞观四年的状元,才华横溢,真才实干,是一个胸有丘壑的人才。

    李世民提拔他为苏州刺史,正是知人善用。

    来到苏州十余曰,王光鸿一直忙着公务的交接整理,直到今曰才空闲下来。本想带着家人一起上街看看苏州的集会,体会一下自己管辖城郡的风土人情。却意外的发现府衙里没有一个人上班,衙役也一个不在,整个苏州几乎成了鬼域,一个人也看不见。

    王光鸿立刻知道事情有异,马上展开调查,发现了可怕的事情。

    苏州上下几乎所有的百姓,赶来苏州的商贾,都在自家或者客栈里昏迷不醒,就如死去一样,一切症状就如李逸风一样,身体有着红斑,身上到处都是抓挠的痕迹,人沉睡不醒。

    听到这里,杜荷很是奇怪,这瘟疫既然如此的厉害,一夜之间传播十五万人,那为什么王光鸿一家没事,直到他们离开了府邸才发现出了状况,于是问道:“苏州有哪些人是幸免于难的?”

    家丁想了一想道:“有一些人,都是当地的大户。除了苏家发生异样外,其他如徐家、顾家、王家还有我家大人府里的人,都不知何故全然没有受到疫病的影响,一切如常。”

    杜荷听了瞪圆了眼睛,依照常理说百姓因天天劳动,身强力壮,对于疾病有一定的免疫力,而世家子弟游手好闲,身体素质差,更容易受到瘟疫病魔的感染才是。怎么现在受到感染的都是百姓,大户人家一点问题也没有。

    “他娘的,这疫病也是欺软怕硬的?”苏定芳听的是莫名其妙,大大咧咧的骂了一句。

    杜荷心中却是一动,想到了什么,觉得很怪,可又说不上来。

    来到苏州。

    苏州城外聚集了上千人,他们都是赶集的百姓,只是因为城外的农家屋子便宜,他们选择在城外休息,等天明后再来摆摊。

    正因如此他们没有受到疫病的影响,只是城门一直没开,都熙熙攘攘的聚集在城外等候着开门,议论着这城门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打开,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的等着不耐烦了,对着城墙叫喝两句,发发牢搔。

    见杜荷领着大部队赶来,一个个都让开了一条道路,给与他们通行。

    看着城门两旁聚集着的百姓,杜荷心知如此事情并没有传扬出去,也赞王光鸿干的不错。

    瘟疫的危害确实是大,但真正的危害却是瘟疫带来的混乱与恐慌。

    “流言”便是在二十一世纪的科学时代都避免不了,更何况是封建迷信极重的古代?

    这一夜之间,一座城,十五万人同时受到了瘟疫的侵袭,这要是传扬出去会造成多大的恐慌,会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

    无知的人会以为是上苍震怒,甚至将这一切怪罪到皇帝的身上,认为这是皇帝无德,导致天降惩罚,又或者认为是妖魔作祟,人力不可为敌,匆匆而逃,使得整个江南动荡,甚至波及江北,导致数十万百姓离家避祸,造成地方混乱。种种事情,有伤国本,严守秘密是限制谣言唯一的方法。

    所以,王光鸿限制了城里幸存者与城外不知情者的出入,将城门闭死。

    只是这种事情,真的能够瞒得过去吗?

    杜荷见此情此景,不由在心底问了一句。

    (未完待续)
------------

第一章 堵不如疏

    看着聚集在城外的千余百姓,杜荷哈哈一笑道:“诸位散了吧,这集会是举办不了了,继续待在这里也是白费功夫。”

    咋听此言,千余百姓面面相觑,不明所以,个个都奇怪的看着杜荷。

    杜荷漫不经心的道:“也没有什么啦,就是城里得了疫病而已。”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5163 45164 45165 45166 45167 45168 45169 45170 45171 45172 45173 45174 45175 45176 45177 45178 45179 45180 45181 45182 45183 45184 45185 45186 45187 45188 45189 45190 45191 45192 45193 45194 45195 45196 45197 45198 45199 45200 45201 45202 45203 45204 45205 45206 45207 45208 45209 45210 45211 45212 45213 45214 45215 45216 45217 45218 45219 45220 45221 45222 45223 45224 45225 45226 45227 45228 45229 45230 45231 45232 45233 45234 45235 45236 45237 45238 45239 45240 45241 45242 45243 45244 45245 45246 45247 45248 45249 45250 45251 45252 45253 45254 45255 45256 45257 45258 45259 45260 45261 4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