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唐朝对外的开明政策,异族将领是所有汉家王朝最多的。较为有名的如契必何力、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李光弼、高仙芝、哥舒翰等大将都是异族人,而且论忠心也丝毫不逊于中原的将领,有的甚至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唐初三将契必何力、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就是其中的三位。
故而杜荷从一开始就不认为阿史那社尔会与阿史那结社率同流合污的。不过经此一事,未防夜长梦多,应该要快加对突厥的收服了。
想到此处,杜荷脑中生出了一个全新的想法,思绪电转,渐渐的一套全新的计划初步在他脑海中浮现,心道:“若是顺利,我大唐应该好好的感谢感谢阿史那结社率才是。”
李世民押着阿史那结社率返回了营地。
阿史那结社率的险恶用心也在那一时间传扬开来,这则消息就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惊动五洲四大洋,整个营盘都炸开了锅。
本来阿史那结社率就因为驯马与宴会比武一事,招惹了绝大多数人的厌恶,对他心存不满,这一听他还打算谋害大唐帝国的皇帝,都是义愤填膺,刹那间各种声讨,络绎不绝。
杜荷回到了营地就一个人在营帐内想着自己先前突如其来的想法。
他知道李世民一定在为突厥遗民的事情头痛。
每一个民族的融合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唐朝灭了东突厥,将东突厥的领土百姓化为己有。只是因为种族不同,彼此间不能友好的融合。对此,李世民忌惮,头痛是很自然的,换做任何一个皇帝也会如此。
因为突厥人是游牧民族,族中人不论男女都会骑马射箭,只需稍作练习,百姓就能够成为骁勇善战的精锐之士。所以面对那数十万的百姓,任何一个皇燕京不能无动于衷。
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在没有成为精锐之士之前,他们这些人的身份是百姓。
这屠杀降兵降卒,还能在道义上说的过去,但若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那便于理不合了,尤其是种族灭绝,一屠杀就是数十万、上百万的。
要是李世民敢这么做,天下所有文人都会戳他的脊梁骨。
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选择了折中的方法,将突厥的百姓、兵马、将领分开起来管制,分开起来掌控。所有异族将领都在长安任职,所有异族百姓都在水土丰盛的地方生活,所有异族的兵马都在大唐边界驻守。
如此一来,三者之间相互牵制。
兵卒想反,则要忌惮在大唐掌控之下的将领头目以及百姓;将领想反,则要忌惮在大唐掌控之下的兵马与百姓;百姓想反也是如此。
在如此高明的相互牵制之下,突厥遗民想要反叛,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阿史那结社率才会铤而走险,因为只有擒住了李世民,迫使他下令,才能重新将这分开的三者融合一处。形成一个整体——突厥民族。
毫无疑问,李世民如此手段确实高明,有效的限制了突厥遗民反叛的可能,但是这一招始终是治标而不治本。突厥遗民始终是突厥遗民,没能成为大唐百姓,相互间缺乏有效的融合。
杜荷心中所想正是此事,让东突厥彻底的在历史上消失与大唐融合一处,这本是很困难的事情。但因为阿史那结社率的胡闹,却给大唐创造了一个完美的机会。
理清了所有的思绪,杜荷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径直离开营帐,找李世民献计去了。
李世民在营帐内与房玄龄、杜如晦商议突厥的事情。
李世民作为华夏最优秀的君王之一,他很清楚麾下每一个人的能力。他最信任的三位宰相是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他们各有千秋。
房谋杜断,用于对外,魏征擅治,用于对内。
突厥之事,是对外谋略,故而他只请了房杜二人,并没有将魏征算在内。显然是担心以魏征那仁道主义的思想,非但帮不上忙,反而给他们添麻烦。
就在他们针对这个话题,例行商议的时候,突然听到了杜荷求见的消息。
李世民、房玄龄皆望向了杜如晦。
杜如晦微微摇头,也是一脸的不知情。
李世民沉吟片刻,道:“请他进来!”他们君臣正在商议国家大事,本不允许他人打扰。但李世民深知杜荷的才华,既然来了也想听听他的意见看法,破例让他入内一并商议。
杜荷得到通报,因胸有妙计,笑吟吟的走进了帐内,余光一瞟,发现老爷子竟然也在,马上换了一副表情,态度也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变化,危襟正坐,换做一脸不苟言笑的严肃表情,显得异常的稳重沉稳。
那变化三人眼中,李世民、房玄龄心头暗笑。
杜如晦则青着脸,眉头挑了一挑。
杜荷却暗自叫苦,哪里想到老爷子也在这里,早知如此,就不来了。杜如晦虽不迂腐,但本人却是昔年李世民麾下的十八学士之首,是知名的儒学弟子,要求两个儿子要注重形态,一言一行要达到古人的标准,也就的是《礼记.曲礼上》中的训诫。“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敛发毋髢,冠毋免,劳毋袒,暑毋褰裳。侍坐于长者,屦不上于堂,解屦不敢当阶。就屦,跪而举之,屏于侧。乡长者而屦,跪而迁屦,俯而纳屦。离坐离立,毋往参焉”等等。
反正就是走路不能跑,要抬着头,挺着胸,连脚步迈的也都要一样的大小,不能超过范围界限。
杜荷的大哥杜构就让他教育成了这种君子,然杜荷素来不喜礼法,最向往无拘无束。可偏偏摊上了中规中矩之极的老爷子,因此每次面对他时都必须一丝不苟,一举一动只能严格遵守规范来做。也只能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如今让老爷子抓了个正着,回头少不了一顿训斥,那滋味简直跟上刑相差无几。
“小婿拜见陛下,见过房叔父,父亲!”他必恭必敬的行礼问好。
李世民笑说免礼,房玄龄点头示意,杜老爷子却淡淡的哼了一声。
李世民见杜荷遇到杜如晦就想是老鼠见到了猫,心头直乐,似乎见到杜荷吃瘪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过了好一会儿,才问杜荷来意。
杜荷心中暗自诽谤几句,很快就摆正了心态,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来意,肃然道:“小婿是为阿史那结社率而来,觉得我们可以利用此次机会,正式的将东突厥收服,让他们正正式式的成为我大唐的子民。”
他这话音一落。
李世民与房玄龄、杜如晦互望了一眼,眼中皆存有讶然之色。
无独有偶,今曰他们聚在一起,也是在商议此事。
他们觉得出现了一个阿史那结社率,将来必然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为了防止如此情况相继出现,皆在考虑一劳永逸的方法,而且已经有了初步的头绪。
李世民沉声道:“说说你的看法!”
杜荷自信一笑道:“这要让东突厥与我大唐融合,莫过于同化,而同化最妙之法,莫过于文化侵略。以我们大唐的文化,来教育突厥百姓,让他们学习我大唐的一切,习惯我大唐的一切,从而忘记自己是游牧民族的事实。”
李世民道:“这一点朕也明白,也是如此做的。只是这文化侵略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假若强来,只会激发那些遗民的情绪。但不用强,早已习惯草原生活的他们,想要接受我大唐文化并不容易。”
他们早在几年前就展开类似的政策,所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那是因为他们在心中存有逆反的情绪。”杜荷对于这些人的心思揣摩的通透,接口道:“说句难听的,他们这些人都是一群亡国奴,作为亡国奴对于故国存在怀念之心,不愿意接受外来统治外来文化皆在情理之中。这是无法强求的,但假若我们能够打破他们这种禁锢的思想,则行动起来,事倍功半。”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三人听了眼中各自一亮,若有所思。前者求教道:“那贤婿有什么锦囊妙计?”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7220
77221
77222
77223
77224
77225
77226
77227
77228
77229
77230
77231
77232
77233
77234
77235
77236
77237
77238
77239
77240
77241
77242
77243
77244
77245
77246
77247
77248
77249
77250
77251
77252
77253
77254
77255
77256
77257
77258
77259
77260
77261
77262
77263
77264
77265
77266
77267
77268
77269
77270
77271
77272
77273
77274
77275
77276
77277
77278
77279
77280
77281
77282
77283
77284
77285
77286
77287
77288
77289
77290
77291
77292
77293
77294
77295
77296
77297
77298
77299
77300
77301
77302
77303
77304
77305
77306
77307
77308
77309
77310
77311
77312
77313
77314
77315
77316
77317
77318
7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