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机离开长安的第一天,李承乾让人抢了辩机所有的盘缠;第二天派人将他殴打一顿;接下来让人紧跟着辩机,让人先他一步,在他前往的去处前一站,宣扬辩机的“丰功伟绩”。
辩机走到哪,被人唾弃到哪,来到哪,被打到哪,几乎化不到缘。偶尔遇到一些实在看他可怜的好心人,施舍他一些饭菜。前手刚打算吃,后手就让李承乾安排的人抢去,倒在地上,还踩上几脚。
面对这种情况,辩机几乎要疯了。他并不是弘忍这样的苦行僧,赤脚布衣就能行遍天下。他在长安过的是锦衣玉食的曰子,哪里忍受的了这种走到哪,被打被骂到哪的曰子。
人在绝境之中,饥肠辘辘之下会放下一切尊严,干出一切事情。
辩机并不笨,也不蠢,不难猜出这一切都是李承乾搞的鬼,面对李承乾的强硬作风。辩机在绝境中妥协了,想开了。正因对了一句至理名言“生活就像强歼,与其苦哭挣扎,不如躺下好好享受”。
辩机也在这一刻产生了同感,怎么委屈自己都好,只要能恢复前来的生活,卖屁股就卖屁股。于是,他重新求到了李承乾。
李承乾存心报复,晾了辩机十来天,终于在这一曰派人将他带入宫中。因为辩机是一个和尚,太惹人眼了,为了掩人耳目,将他乔装成一个巡逻兵卒,混入皇宫。
杜荷先前在宫门出看到的那熟悉的身影便是辩机。
辩机好名重名,杜荷却将他的一切彻底的粉碎了,到现在还要沦落为买屁股求生计的悲壮下场。他不怪李承乾,却将一切都推卸到杜荷的身上,对他恨之入骨,恨不得将他扒皮抽筋。见他与李恪并肩而行,吓的缩在了一处。
檫肩而过之后,辩机回头眺望,眼中难掩那股恨意,却不想杜荷如此敏感,险些暴露了自己。
来到东宫正殿,辩机就如上花轿的姑娘一样,坐站不是。
这时,李承乾绷着脸,大步走进了大殿。
辩机强露笑颜,迎了上去。
接下来……接下来……呃……有些儿童不宜,但可以肯定面对基情四射的李承乾,得了花柳病的处男辩机大师会在这一曰贡献出他的第一次。
**********长安魏王府。
魏王府在长安可算的特立独行,占地面积之大、之广,远胜诸王。府中一切豪华之极,一草一木,一花一景都是经过精心设计而成。李世民为人崇尚节俭,但对于几个儿子还是很疼爱的,担心亏待他们,每月拨给他们的月俸,远远超于他与长孙皇后两人的消费。
尤其是李泰,他每月所消耗的钱财,甚至超过李承乾这位太子。
针对此事,谏官不止一次向李世民谏言,但效用都不大。
可见李世民对于自己这位四子,确实是宠爱之极了。
在魏王府的右院,有一栋四层高楼,在王府中显得格格不入。
这高楼在长安是大大的有名,叫做“馆”,是李世民亲自下旨让李泰建造的,原因只是因为李泰喜好儒学,善于写文章。便让他设立馆,自行招募学士。
在唐朝王子是严禁组建幕僚团的,能够组建幕僚团的只有太子一人,幕僚团里的成员亦将是未来太子继位后的心腹。
李世民让李泰设立馆,无疑是侧面的准许李泰组建幕僚团了。这种荣耀,在此之前只有李世民独此一人,当年便是因为李世民战功赫赫,李渊赏无可赏,特许他组建天策府,位于诸王之上。
无论是天策府、还是馆,严格的来说就是一个小朝廷。
天策府算是异类,因为李世民求才若渴,府中的人才包括了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等大才,含金量惊人,比大唐王朝整个王朝的谋士团还要强大。李泰在这点上虽比不上李世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李泰得世族门阀的支持,府中的谋士团已经胜过李承乾许多。若不是李世民给李承乾安排了魏征、于志宁、张玄素、赵弘智、王仁表、崔知机等天下大才给他当老师,充充场面,彼此的差距将会更大。
此刻在馆中,李泰大腹便便的指挥着馆内二十多位馆学子,编写《括地志》。
《括地志》是专门按照贞观十道排比三百五十八州,再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汇聚一体的书籍,是一本足以流传千古的珍贵书籍。
此书一成,不但会在士林界引起极大反响,还能讨得李世民的欢心。
李世民对李承乾失望至极,只要在这时能够讨得李世民欢心,离太子之位,将会更近一步。
李泰心念至此,便安奈不住心中激动,催促麾下文士加紧赶工。
这时府中主管大小事务的长史杜楚客,疾步来到李泰身侧。
杜楚客脸上挂着激动的笑颜,低声道:“大喜事,魏王殿下。杜某得到消息智永禅师正在长安,他身带王羲之的千古名作《兰亭集序》,住在虞世南的府邸。”
“《兰亭集序》……”李泰惊呼出声,在历史上李泰就是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在这方面比李世民更要擅长,神色也更为激动。
杜楚客沉声道:“就是它,根据可靠消息,陛下已经得到了这个消息,并且让吴王、杜荷前去相借,以吴王、杜荷之能,仅仅只借到三天。假若殿下能够将《兰亭集序》弄到手,献给陛下,相信陛下定会对殿下刮目相看。连他最器重的人没有做到的事情,却让殿下做到了……”
李泰眼中一亮,这《兰亭集序》的价值已经超过了《括地志》……
(未完待续)
------------
第二十章 嫁祸盗帅
李泰心痒难耐,脑中已经幻想着即将在李世民面前立功,受到嘉奖的情景。
李泰虽傲慢自大,但却能够很好的把握李世民的喜好,一言一行,都能配合李世民,也是因此他受到了诸多皇子都得不到的待遇。《兰亭集序》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李泰非常了解,对于这幅无价之宝,他以是志在必得了。
“我那妹婿口才极好,以他的本事,只能借三天,我们想要将《兰亭集序》弄到手,怕没有那么容易。”李泰锁着眉头,来回走了两步,道:“无论如何,《兰亭集序》我一定要拿到手。杜先生,你的才智,不亚于乃兄,可有什么妙计?”
杜楚客才思敏捷,固然比不及其兄杜如晦,也是当世一流人物,从容笑道:“先礼后兵,先让人尝试求购。事成便罢,若是不成,只好采用不正当的手段了。”
李泰不动声色的道:“那先生可有和妙计?”
杜楚客昂首道:“那虞世南是长安名士,智永和尚也是江东名流,只需举办一个文人的聚会,即可将他们诱出府邸。我们只需买通虞府下人,让人取出《兰亭集序》,这千古异宝,自然落入殿下之手。”
李泰眼中一亮,随即忧心道:“手段确实有些不光彩,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倒也无伤大雅。只是虞世南可不是等闲之辈,他是开国功勋与父皇关系密切,将此赃物送给父皇,父皇不会高兴的。”
杜楚客不疾不徐的道:“殿下所虑,杜某焉能不觉?凡事都有变通,使用的方法不一,得到的效果自然也不一样。殿下为什么必须要将《兰亭集序》当作赃物呈献?换种方式,就说《兰亭集序》是殿下从贼人那里夺来的。这样既可以讨得皇上欢心,也能立下一功。”
李泰疑乎的望着杜楚客,心中隐隐明白杜楚客真正的算计。
杜楚客并不点破只是道:“《兰亭集序》乃王羲之毕生之佳作,无与伦比。这种宝贝,不仅陛下喜欢,殿下也应该梦寐以求吧?何不先收藏起来,好好的欣赏,等到时机过去,再将它献给皇上。那时事情过去,谁还会怀疑,会说什么?”
其实杜楚客这一计并不在于如何偷取《兰亭集序》,而是在于逼死智永和尚。智永今年已近百岁高龄,似他这个年纪,什么时候死都有可能。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736
9737
9738
9739
9740
9741
9742
9743
9744
9745
9746
9747
9748
9749
9750
9751
9752
9753
9754
9755
9756
9757
9758
9759
9760
9761
9762
9763
9764
9765
9766
9767
9768
9769
9770
9771
9772
9773
9774
9775
9776
9777
9778
9779
9780
9781
9782
9783
9784
9785
9786
9787
9788
9789
9790
9791
9792
9793
9794
9795
9796
9797
9798
9799
9800
9801
9802
9803
9804
9805
9806
9807
9808
9809
9810
9811
9812
9813
9814
9815
9816
9817
9818
9819
9820
9821
9822
9823
9824
9825
9826
9827
9828
9829
9830
9831
9832
9833
9834
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