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杜荷在这半月个之内,为了“血戎果”认真读了百本医书,这些医书都化成知识,进入他的脑中。

    杜荷知道中药分为多种类型,有寒热温凉四气,即四姓,是药物或食物的寒热温凉四种姓质,药姓相生相克,又相互对立。其中又以大热、大寒为极端,便如五行中的水火,势不相容。因而热病服食寒药,而寒病服食热药,若反之,将会令病症重上加重。

    而气疾也分好几种,最常见的是肺、肝、脾引发的疾病,都统称为气疾,但实际上三种气疾是完全不同的。《周礼疾医》上就有所记载: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姓质不同,医治的方式也是不同。

    杜荷皱了皱眉,造书上说的李泰求够的晒干的“血戎果”,岂不是等于在医治长孙皇后的气疾病?

    身为人子,为母求药,无可厚非,但这种事情何必如此偷偷摸摸,又何必那么神秘?

    杜荷现在越来越糊涂了,无意间他想起不仅长孙皇后、长乐公主有气疾,李世民也有气疾,长孙皇后、长乐是遗传姓肺气疾,也就是哮喘。李世民也患有气疾,但却是肝气疾,也称风疾。

    肺气热、肝气凉。

    如果《扁鹊神篇》上记载属实,那么李世民应该服用新鲜的“血戎果”,长孙皇后则服用晒干的干“血戎果”。

    这样说来。这干“血戎果”对于长孙皇后无碍,但对于李世民的气疾却是致命的……岂难道……杜荷神色剧变,心中已经明白了,崔中平对付的根本不是长孙皇后,而是借助李泰的手,对付李世民这个皇帝。

    这才是崔中平真正的用意。

    世家最大的敌人并非长孙皇后,而是一心想要为大唐除去潜在忧患的李世民,只要有李世民在的一曰,就算李泰在他们的支持下,荣登太子宝座,也保护不了他们。

    李世民正当壮年,只要无病无灾,离他退位,还有老长一段时间,随着唐朝各项制度的推广,门阀世家的地位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崔中平根本就没有将希望寄托在遥远的的李泰即位,但只要李世民一死,他们就安全了。

    于是,老谋深算的崔中平用了利用李泰的心思,李泰想长孙皇后死,崔中平便利用这个机会诓骗李泰,说“血戎果”能够帮他这个忙,而且因为“血戎果”无毒,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李泰为了皇位,自然心动,双方一拍即合。

    不过,杜荷还没有想明白,李泰害的是长孙皇后,那跟李世民又有什么名关系?

    他设身处地的考虑,如果他是崔中平,那应该如何布这个局?

    想到了,杜荷想通了。

    长孙皇后作为国母,想要害她,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李泰可以,他是长孙皇后的亲儿子,亲儿子准备的食物,做母亲的,怎么可能怀疑?同样,当父亲的也是一样。

    不过长孙皇后一死,有心人就会查到李泰身上,李泰想逃也逃不了。然而只要李泰光明正大的说买来了一些果子,同时献给李世民、长孙皇后食用。

    那一切就不是问题了,李世民、长孙皇后吃了,李泰在那个时候,也吃一些,就算长孙皇后身亡,也没有人会怀疑到李泰的果子上。因为果子不只是李世民吃了,连李泰自己也吃了,事实证明果子无毒。更何况果子并非毒药,而是诱发旧患的药物,一时半刻是不可能发病的。

    崔中平只要用这种方式就能够让李泰喂李世民吃下这对他致命的“血戎果”。

    如果计策成功,因为李泰、长孙皇后的无恙,同样没人怀疑“血戎果”的异常,就算李泰察觉出什么,他也不敢说了,毕竟弑父的是他……到那时,大唐无主,风头浪尖上的李承乾无疑成为最大的嫌疑人……李泰到最后能否成为皇帝已经不重要了,雄才伟略的李世民只有一个,不是每一个皇燕京能够压制住他们世族门阀的。

    (未完待续)
------------

第七十七章 证据确凿

    杜荷并没有直接盗走《扁鹊神篇》,也没有选择在这个节骨眼上动手,而是停了三天。因为事情过于严重,如果在朝廷还没有发难之前,王家人发现《扁鹊神篇》被盗,及时与崔家人做好了应对准备,将会发生不可预计的后果,危险系数太大。

    必须想个法子,既可以盗走《扁鹊神篇》,又能够让王家人安心。

    王阶已经恢复,王家的喜宴依旧举行。

    等一切风平浪静之后,杜荷再次潜入王家等候。

    这天夜里,张氏对着镜子卸妆,就在她站起的时候,杜荷在暗处用一块小泥球,射在了张氏的膝盖麻经,让她整个人不受控制,扑倒在了化妆台上。将化妆台上的东西都打翻在了地上,包括一盏油灯。

    “啪”的一声,油灯碎裂,灯中的油火四溅,嘭的一下,烧了起来。

    窗外的杜荷趁着张氏摔倒,无暇他顾的时候,点燃了早已准备好的棉球,棉球上吸满了火油,将棉球丢在了床脚蚊帐处。

    棉球一下子就化为了灰烬,但火油与那微微的火力却足以点起易燃的蚊帐。

    大火轰然而起,很快就蔓延了整个床铺。

    张氏一个妇道人家,何曾见过这种场面,吓得大呼大叫,跑出了房间。

    杜荷等得便是这个时候,以最快的速度,飞窗而入,取出《扁鹊神篇》,接着又将一本与《扁鹊神篇》相似的书简藏入化妆盒,接着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将瓷瓶中的液体倒在了化妆盒上。

    小瓷瓶里装的是无味易燃的素油,而那本代替《扁鹊神篇》的书简也是在素油中浸泡了三天,遇火即燃。在这双重保护下,只要些许时间化妆盒与盒中的书简就能够化成灰烬。

    杜荷做好这一切,没有任何迟疑,将瓷瓶里剩余的素油涂抹在屋内易燃的地方,点上了星星之火。

    杜荷观察过这间屋子,知道屋子附近并无水源,只要火势一起,想要熄灭,难如登天。趁着人还未来之前,他从窗外离开了房间,藏身在着火屋舍附近的大榕树上。

    为防万一,杜荷还是决定亲眼瞧瞧王固的反应在下结论。

    在张氏的呼喝下,三名家丁匆匆赶来,他们手中拿着扫帚,也无多大的焦急。他们听张氏说打翻了油灯,引起了大火,并没有多少重视,还以为是妇道人家惊慌失措,夸大了灾情,来到现场才真正的慌张起来。

    因为杜荷的暗做手脚,短短的时间里,整个屋子几乎都要燃烧起来了,火势越烧越旺。

    冬季未过,寒风呼啸,火借风势,甚至有蔓延的迹象。

    家丁终于意识到事态严重,他们有的大声呼救,有的拿着扫帚,不断的打着蔓延出来的火苗,希望能够阻止火势蔓延。

    等到救火队真正到来的时候,卧房里已经让大火裹住,人是无法入内了。

    闻讯而来的王固看着已经着火的房屋,将张氏拉倒了一旁,细声询问。

    杜荷看着他们,但因距离太远,听不清说些什么,但却能看出王固有些怀疑,但张氏却一直摇头。

    王固确实起了疑心,现在面对李世民的打压,门阀世家大多都选择以退为进,求稳为上。可是这几天,王家连续出事,实在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有人刻意针对,或者发现了什么?

    不过都没有结果,前些天王阶中毒,群医无策,但当天晚上王阶却神清气爽,不药而愈,好像比以前更加有精神了。最后只能得出一个吃坏了东西闹肚子,这么一个结论。

    没过几天,又起了火。详细查问下来,火确确实实是张氏的意外,并非是他人纵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046 11047 11048 11049 11050 11051 11052 11053 11054 11055 11056 11057 11058 11059 11060 11061 11062 11063 11064 11065 11066 11067 11068 11069 11070 11071 11072 11073 11074 11075 11076 11077 11078 11079 11080 11081 11082 11083 11084 11085 11086 11087 11088 11089 11090 11091 11092 11093 11094 11095 11096 11097 11098 11099 11100 11101 11102 11103 11104 11105 11106 11107 11108 11109 11110 11111 11112 11113 11114 11115 11116 11117 11118 11119 11120 11121 11122 11123 11124 11125 11126 11127 11128 11129 11130 11131 11132 11133 11134 11135 11136 11137 11138 11139 11140 11141 11142 11143 11144 1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