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有何坏处?”李世民最关心的就是这个。

    “有利自然有弊。”长孙无忌犹豫了下,轻声说道:“军校的教师,来自军中将领,要是他们结成师生之宜,那么……”

    “韩瑞的意思,朕为军校的校长,以后军校出来的将士,皆是天子门生。”李世民说道:“而且,军校不设教师,只称为教官,更加不得掌兵,外出为将……”

    古代师生关系,不是后人可以想象的,欺师灭祖的行为,会让世人唾弃,当然,也不是说,一定就是这样,但是至少可以保证,其中具有很大的约束力,蒋某人就是靠着一帮学生,掌控中国几十年,要不是因为外敌入侵,历史或许要改写。

    长孙无忌轻轻点头,又说道:“可是,同窗之宜,也不可不防。”

    “自古就有袍泽之义,这是避免不了的事情,不能因噎废食。”李世民说道,嘴上是这样说,却透出几分犹豫,或许,他之所以迟疑不决,就是在担心这个。

    李世民经验丰富,自然清楚,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事情,从来不可能断绝,他当年就是得益于此,夺取了帝位,自然心有顾虑,难以决断。

    毕竟,武将不同于文官,纵观古今,从来没有见过文人书生造反成功的,但是推翻前朝,逐鹿中原的,往往是武人匹夫居多,他们拉帮结伙,抱成一团,李世民怎能不担心。

    可是,就如同长孙无忌所言,成立的军校的好处显而易见,而且不只是那么简单,有些事情,不好摆在明面上,其实李世民心里清楚,之前,为什么扶持文官,抑制武将,就是由于那些文人士子,从小接受忠君报国的思想,而且没有兵权,更加容易掌控。

    要知道军校传授的,不仅是战略兵法那么简单,其中还包括了忠君之道,这个才是重点。若是武将也和文官那样,那么李世民觉得自己,从此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过,俗话说,江山易改,本姓难移,那些桀骜不驯的武将,有这么容易驯服么?

    李世民心里没底,皱眉说道:“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朕不能拿江山社稷来赌。”

    “陛下圣明。”长孙无忌说道。

    “只是……”李世民又犹豫起来,摇摆不定道:“终归是良策,这样放弃,却是有几分可惜,辅机,难道就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长孙无忌心中苦笑,就是知道,李世民肯定会这样问,想想,天下的武将,皆是自己的门生,整齐排列,恭声叫唤校长,这样的场面,长孙无忌也有几分心动,更加不用说李世民,身为帝王,掌控的**,要比常人强烈,难以抵挡这样的诱惑。

    在李世民的期待下,长孙无忌摇头,诚恳道:“陛下,恕臣愚鲁,真是想不出两全之道。”

    就算长孙无忌的才智再高,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只有行礼谢罪。

    “也不怪你,是朕贪心了,有得必有失,才是自然之理,哪有许多两全其美的事情。”李世民说道,难掩其中的失望之意。

    长孙无忌默然,不能为君分忧,真是臣子的耻辱,低头垂视,目光在本子上掠过,忽然灵光一闪,连忙抬头说道:“陛下,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何不召见韩瑞,听他有何意见。”

    “传唤韩瑞……”李世民沉吟,觉得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当即扬声叫唤,一个内侍匆匆而来,随之又匆匆而去。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九十二章 降生

    此时,由于郑淖约的孕期已满,随时可能临盆,所以这几天来,韩瑞可谓是寝食不安,上班更是种煎熬,每天点卯之后,就盼着快点下班,好不容易才等到了申时,就匆匆忙忙的赶了回来。

    回到宅院,发现一切正常,韩瑞也不知道是该松气,还是失落,长痛不如短痛,早些生下孩子,或者对众人来说,也是种解脱,不像现在,府第上下,忐忑不安,稍微有点儿风吹草动,就如临大敌似的,紧张不已。

    快了,快了,韩瑞自我安慰,慢步走进房中,映入眼帘的,是一只银盆,盛着一束粟秆,用绵绣巾袱盖着,上面放着花朵,旁边还有十二只盒子,装有馒头、鸡蛋、糕点、生枣等物,其中又列有卧鹿、眠羊动物模样的果子,小孩的彩衣,点缀得五颜六色,摆满了桌案。

    韩瑞奇怪问道:“这是什么?”

    “催生、分痛。”画屏细声解释道:“是夫人准备的,祝愿孩子早曰平安降生……”

    韩瑞点头,表示明白,在古代,吉祥寓意之类的礼节,非常繁多,韩瑞也见怪不怪了,也没有理会,问道:“淖约……”

    “娘子在东厢。”画屏连忙说道:“夫人、希音姑娘、流萤陪同,还有接生的婆子,就在隔壁候着,各种药物已经准备妥当,没有任何遗漏之处。”

    “很好,万事具备,只欠东风。”韩瑞满意道,每天回来,必先检查各个程序的筹备,保证其中没有疏漏,免得临事之时,手忙脚乱,出现闪失。

    不过,郑淖约肚里的孩子,似乎不愿意这么快出生,好像有意调戏大家,明明已经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刻,动静却是不少,可是每当以为快要临盆,府中上下鸡飞狗跳,乱成一团,到了最后,却发现只是空欢喜一场。

    不仅是一次而已,已经有三五回了,韩瑞那个焦虑呀,恨不能立即把小家伙,从郑淖约的肚里揪出来,狠狠抽打……画屏察颜观色,轻声安慰道:“郎君,耐心点,就快了。”

    “是啊,我不急,十个月都等了,还怕几天。”韩瑞深深吸了口气,恢复了淡定从容的模样,至少在面对郑淖约的时候,就是这样的表现,毕竟她的心里,恐怕更加的紧张。

    “没错。”画屏旁边附和,不停的鼓气,柔弱秀气的睫毛不时扑闪,透出几分不安,可见她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底气不足。

    理了下衣冠,对比镜台,露出和煦的笑容,尽量显得沉稳,使人安心,韩瑞说道:“走,去看下淖约。”

    东厢房之中,郑淖约躺在软榻之上,旁边只有崔氏、李希音、流萤几人陪同,不过珠帘纱布之后,可谓是人影重重,仿佛军营重地似的,一拨拨人,守卫在厢房四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稍微听到点儿声响,就蠢蠢欲动。

    这么大的阵势,摸着圆圆滚滚的小腹,仍然没有丝毫动静,郑淖约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逼了过来,心中有些慌乱,明眸透出彷徨之意,没来由的,心里非常烦躁,想要发泄,却知道这样不好,努力的克制,反而增重了负担,差点透不过气来。

    看到郑淖约的异常,崔氏心惊,急忙问道:“约儿,怎么了,哪里不适,是不是要生了。”

    “没有。”郑淖约俏脸微白,勉强挤出一抹笑容,轻轻的摇头。

    “我来看下。”李希音说道,几根秀指搭在郑淖约温润的手腕上,侧目聆听片刻,又检查了下,轻声说道:“没事,很正常。”

    众人松了口气,不过看郑淖约的模样,好像不是没事的样子,又有几分担心,崔氏仔细观察,也瞧出一些端倪,连忙抚慰道:“约儿,不要紧张,其实生孩子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当年阿娘生你,一下子就出来了……”

    郑淖约眸光微闪,也不知道是否在听,忽然听到珠帘叮咚,好像心有灵犀似的,连忙看了过去,眸子立即渗出喜悦之色,心里的烦闷,瞬息之间,消散了大半。

    须臾,郑淖约苍白的脸色,多了几分红润,前后判若两人,崔氏似有所觉,回头看了眼,发现韩瑞的身影,自然明白怎么回事,心里真不是个滋味,白养这么大的女儿,口干舌燥说了半天,不及情郎一个笑容。

    “我回来了。”韩瑞笑容灿烂,朝崔氏点头示意,感激说道:“有劳岳母大人了。”

    “我没事,倒是约儿,不知道怎的,好像不怎么舒服。”崔氏说道,借口出去透下气,识趣的起身,让出位置。

    崔氏一走,韩瑞连忙接替,拉住郑淖约的纤手,关切道:“怎么了?”

    “气闷。”郑淖约轻声道,软绵绵的,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

    “不要紧吧。”韩瑞急忙问道,手掌揉抚郑淖约的背脊,眼睛却看向李希音。

    轻轻摇头,李希音小声道:“可能是炭火太旺了。”

    “撤去两盆。”韩瑞示意道,流萤与画屏连忙应声,指挥仆役,抬下两只暖盆,其实差别也不大,厢房之内依然温暖如春。

    “现在觉得怎样?”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9981 49982 49983 49984 49985 49986 49987 49988 49989 49990 49991 49992 49993 49994 49995 49996 49997 49998 49999 50000 50001 50002 50003 50004 50005 50006 50007 50008 50009 50010 50011 50012 50013 50014 50015 50016 50017 50018 50019 50020 50021 50022 50023 50024 50025 50026 50027 50028 50029 50030 50031 50032 50033 50034 50035 50036 50037 50038 50039 50040 50041 50042 50043 50044 50045 50046 50047 50048 50049 50050 50051 50052 50053 50054 50055 50056 50057 50058 50059 50060 50061 50062 50063 50064 50065 50066 50067 50068 50069 50070 50071 50072 50073 50074 50075 50076 50077 50078 50079 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