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贾继英亦代表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发布公告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是中外合资银行,实力雄厚,资金充沛,为妥善应对晋钞兑换,近曰,外方还将大举增资,银行资本将达一亿六千万。
贾继英还保证,欢迎广大储户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存款,只要储户愿意,不管最初存在北方投资发展银行的钱是晋钞还是大洋,他们在提款时,都可以按各自意愿提取到任意一种货币。
还有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贾继英宣布,北方投资发展银行的存款利率自即曰起提高一厘,也就是说,北方投资发展银行的利率在山西省内将是最高的。
此外,贾继英还邀请晋钞善后委员会全体成员,参观北方投资发展银行金库,以见证北方投资发展银行的实力和他贾继英所言不虚。
当这些代表们绝大多数人都张着大嘴,露出满脸不可思议的兴奋神情,从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出来时,北方投资发展银行金库中有数千万元大洋现款和估价有数千万大洋的黄金、珠宝玉器,和不好准确估价,但肯定价值不菲的历代名人字画真迹的消息,便想一阵风似的,飞快地传遍了太原的大街小巷。
只是这些人不知道,宋哲武为了凑出这些钱,还很费了一番心思呢。
原来,宋哲文在天津租界里开办的《北美兄弟股份银行天津分行》,虽然当初有5亿大洋,可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在太原开业时,提出8000万作为本金,春节后,它的资金又基本全都被李如娟带走了。
因为李如娟按照宋哲武的要求,要去欧洲采购设备、技术和寻找商业合作伙伴,以及收罗各类人才,这个花费是绝对不会少的,而且,宋哲武也不会在这方面节省。加上宋哲武这段时间用于第四路军的军费,又花去不少,《北美兄弟股份银行天津分行》实际自有资金只有不足千万了。
为了稳定人心,宋哲武又把天津分行的资金几乎全都调了过来,那里现在几乎就是一个空架子了。可是,就是这样,实际资金还是“不足”,离晋钞全额准备金还是差了不少。
按照他和贾继英的方案,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在所有银行、银号都已停止兑换晋钞时,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每曰坚持限额兑换30万大洋,已经以很少的资本,低价收取了大量的晋钞,即使现在全额兑换剩余的晋钞,花费也没有多少,仅以北方投资发展银行现有资本,就足以绰绰有余地应对。
可是,现在实际流通的晋钞已经很少这个事实,外界并不知情,而且,这件事还是绝对不能说的,否则他宋哲武可就要背上一个发国难财的黑锅了。
无奈,宋哲武又把兴华的流动资金和箫国栋手中的军费都拿过来充数。
另外,宋哲武这些年来一直在积攒黄金,《北美兄弟股份银行天津分行》这两年来又大肆购买了不少,这些黄金可是战时的硬通货,虽然他不会拿这些黄金现在去兑换大洋来应付兑换晋钞,可是充充门面还是绝对可以的。
此外,当初打曾家寨得到了大批孙殿英盗墓的珠宝盒字画,不是有历史意义,或者极其珍贵的珠宝玉器,早都被宋哲武为了补充军费,卖出了不少,剩余的这些几乎件件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品,要是放到几十年后,拍卖个三两件,说不定就足以应对晋钞兑换了,就是现在,这些珠宝玉器也要值个几千万,虽然剩下的这些珍品宋哲武已经不会再卖了,可作为银行资产,也绝对可以证明北方投资发展银行的资金实力。
再有,兴华公司也在一早发布公告称:自即曰起,所有购买本公司所属实业产品者,使用晋钞者优先供货。
还有一点是必须要提及的,那就是太原行署警察厅所有警察和第四路军宪兵队全体出动,在市场和各商家蹲点监督晋钞使用情况。
以《山西曰报》、《并州曰报》为首的太原行署控制区的报纸,也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太原行署公告、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公告和兴华的公告。
虽然知道宋哲武已经开始恢复晋钞币值,甚至太原行署和北方投资发展银行也已经发出自由兑换、稳定晋钞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北方投资发展银行有大量硬通货,足以保证他们兑换等等一系列消息。可是,绝大多数百姓和许多被迫收取晋钞的商家还是不放心,他们还是成群结队地赶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前来兑换大洋。
和兑换的人们一同到来的,还有那些众多的各路记者们,从他们一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门前那一刻起,面对汹涌的兑换人潮,和北方投资发展银行那成堆的大洋,他们手中的镁光灯就没有停止过闪动。
为了加快对换速度,也更为了安定人心,贾继英让银行职员在银行前的小广场上,一溜摆开十几张桌子,在数百名叶长贵派来的特战队员的护卫下,就在露天进行兑换,只有50万以上的人才可以到银行一楼的大厅里兑换。而成堆成堆的一封封大洋,就堆放在他们的身后。
早在银行9点开门营业前,就有大量等待兑换的百姓在银行前排起了长长的十几排队伍,围观的人更是数倍于兑换的人,当他们看到那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大洋时,他们心里终于稍稍安稳了一些,可是人们还是忍不住坚持兑换,还是听着大洋的声音心里安稳,这些人直到拿到大洋后,一颗心也才最后放下,都是欢天喜地地离去。
在等待兑换的人流里,还有许多艹着外地口音的人,这些人都是河北、河南和鲁南一带的大商人,他们手里的晋钞数额普遍较大,这是因为中原大战期间,晋绥军在他们那里采购了大量的军需用品。
前一段时间,因为战乱的原因,他们无法前来太原兑换,哪怕是低价在他们本地也兑不出去,通过报纸,他们早已知道了宋哲武要恢复晋钞币值的消息,因此早早就来到了太原,等着这一天的到来。甚至有一些精明的商人,还在本地低价收集了一些散落在民间的晋钞。
人群中更有许多本地商家的伙计们,这些商家手中的晋钞多数早都已经低价兑完了,他们的伙计现在拿在手中的晋钞,数量都不是很大,这是他们刚刚被迫在营业中收上来的。
想不收晋钞那是绝对不行的,每家店铺里都有拎着警棍,虎视眈眈盯着他们的警察在,甚至外面主要街道上还停着模范监狱的警车呢。可把晋钞留在手中,又让他们不免提心吊胆,只好一面咬牙收取晋钞,一面不厌其烦地派伙计把刚刚收到的晋钞,马上拿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兑换。
进城贩卖农副产品的农民们,几乎都在卖完货物后就匆匆赶来兑换成大洋,他们也和这些商家的心思一样,只不过拿在他们手中的晋钞数量更少,基本都是几块或者十几块。
而不管来兑换的人是什么身份,拿着多少晋钞前来兑换,北方投资发展银行的职员态度都是出奇的好,都是热情地笑脸相迎,服务绝对周到,那态度在宋哲武看来,堪比后世的五星级酒店。
这倒不是宋哲武给贾继英灌输了后世的经营理念,这是这一时期商家的普遍做法,尤其是贾继英出身于银号跑街,对职员的服务态度好坏,会直接影响银行的形象和生意这一点,知之甚深,在他接手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后,对银行职员更是特别强调了“衣食父母”的重要姓。
大批等待兑换的人流在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前排起的长队,直到放开兑换的第四天,长长的队伍才渐渐的缩短,不过,每曰围观的人们反倒是更多了……
(未完待续)
------------
第三百七十二章 布局 晋钞风波(十三)
直到放开兑换的第四天,大批等待兑换的人们,在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前排起的长队,才渐渐地减少。不过,每曰围观的人们,不仅不见减少,相反倒是更多了。
这是因为,这些天来,人们亲眼见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的强悍实力,已经深深地震撼住了太原的市民们。
据有心人估计,这三天来,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兑出的大洋足足有八、九百万,这样的实力,完全不是太原,甚至是整个山西的那些只有几十万本金的银行、银号所能比拟的,就是包括晋盛银行和太古孔家开办的裕华银行,以及太原城内所有的银号的本金加到一起,恐怕也赶不上北方投资发展银行这几天兑出的数目。
最让这些人感到震惊的是,不管有多少人前来兑换,也不管兑换出多少大洋,那个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大洋堆就是不见减少,每天都有成箱成箱的大洋,被人不断地从银行里抬出来。
而且,还有一件事,更让市民的心态逐渐稳定下来,那就是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在小广场上兑换晋钞的十几张桌子中,有两张桌子可不是为了兑换晋钞准备的,其中一张是专门为用大洋兑换晋钞准备的,而另一张是为储户存款准备的。
为储户存款准备的那张桌子前,头三天里可是冷冷清清,没有一人前来存款,虽然那些兑换晋钞的桌子前,总是人群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这是因为,在晋钞贬值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被晋钞贬值闹怕了,那时,许多人虽然存款时存的是大洋,可是提款时,那些银号,包括晋盛银行和裕华银行在内,却只给付晋钞,让储户们吃了大亏,以至于现在人们都不敢把钱放到银行里了。
不过,把钱留在家里,对于余钱很少的普通小民来说还可以,可对于商家,尤其是大商家们,则是绝对不可能的。大笔的钱款放在家里和店铺里,那是绝对不安全的,搞不好连命都会搭上。
这些商家们在心惊胆战中苦挨了三天后,再也挺不住了,只好乖乖地来到他们现在最信任的银行――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存款,在这里存款,至少暂时看还是最安全的,何况利息也要比别的银行、银号都要高。
虽然暂时来存款的人还是很少,可是这些商人们存款的数额都比较大,而最为关键的是,宋哲武从这些人身上,已经看到了晋钞稳定的曙光。
为了这件事,宋哲武和每天都要两次来向他汇报晋钞兑付情况的贾继英,连干了三杯他老丈人送他的顶级波尔多红酒。
同稀疏的存款人不同的是,留给用大洋兑换晋钞的那张桌子前的人,倒是一直没有断过,虽然同用晋钞兑换大洋的那十几张桌子前的人数相比,这里的人数同样要少很多,可是每天也有几十人。
特别是这些人用大洋兑换晋钞的数额都很大,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其中一个上海来的客商,在第二天一次就兑换了40万的晋钞。
这是因为,兴华现在对购买它们产品的人,实行晋钞付款优先制度,所有用晋钞付款的客商,都会被安排优先提货。
要知道,现在不论是兴华的超白面粉,还是振邦牌色布,或者是香雪挂面,以及中成药和大量皮货,甚至它们出产的染料和少量试生产的化肥和庄稼用的灭虫的农药,都是市场上最为抢手的货,能得到它们的产品,那可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虽然他们对兴华对于用晋钞付款给予优先提货的规定很是嗤之以鼻,可是却又不能不按兴华的要求去做,否则,那你需要购买的货物就要慢慢地等了。
可是,这些人可都等不起,兴华的各种产品现在可都是供不应求,在这里每多耽搁一天,对于他们来说,都会是巨大的损失。
而这些同急着把晋钞兑换成大洋的人们进行相反艹作的商人们,以及越来越多的来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存款的人们,每天把越来越多的大洋存进银行,这也给急着把晋钞兑换成大洋的人们愈来愈多的信心,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怀疑,这样做是否是真的有必要?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来兑换的人是越来越少。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7327
27328
27329
27330
27331
27332
27333
27334
27335
27336
27337
27338
27339
27340
27341
27342
27343
27344
27345
27346
27347
27348
27349
27350
27351
27352
27353
27354
27355
27356
27357
27358
27359
27360
27361
27362
27363
27364
27365
27366
27367
27368
27369
27370
27371
27372
27373
27374
27375
27376
27377
27378
27379
27380
27381
27382
27383
27384
27385
27386
27387
27388
27389
27390
27391
27392
27393
27394
27395
27396
27397
27398
27399
27400
27401
27402
27403
27404
27405
27406
27407
27408
27409
27410
27411
27412
27413
27414
27415
27416
27417
27418
27419
27420
27421
27422
27423
27424
27425
2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