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震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倒背着双手,在地上踱起步来。
刘培知道商震还有些拿不定主意,也不打扰他,点上一根烟,静静的等着商震作出决定。
自进入北平以来,商震就忙着军政学校的事,对这个保安旅没怎么放在心上。关于保安旅的收编,移防等,都是刘培一手安排。甚至,到现在商震还没见过宋哲武的面。令商震犹豫的是,保安旅是否真的象刘培所说,训练有素,可比正规部队。他可不想这4个团在宋哲武手下战斗力变成真正的地方部队,他需要的是4个团的精兵。二是这4个团交给宋哲武代训,自己一年后还能否把握住这4个团,如果到头来为他人做嫁衣,那可就贻笑大方了。
商震停下脚步,看着刘培问:“这个保安旅真的如你所说,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刘培收编回来后,在商震面前很是夸奖了宋哲武和他的部队。商震正忙着学校的事,听后只是笑着点点头,没有表态。刘培知道,商震大概是以为自己受了宋哲武的好处,再为其说项。根本不相信这支部队如何优秀。刘培当时不好多说,心里很为宋哲武抱不平。
“收编回来,我就同你说了,这只部队的训练.装备绝对是一流的。几个高级军官都不简单,大都出身保定军校,算起来还是你的学弟呢。宋哲武和参谋长萧国栋更是毕业于德累斯顿步兵学校。相信我的眼光,宋哲武绝对是一时英杰。”刘培略一停顿,有笑眯眯的继续说道:“没错,我是收了宋哲武的好处,10根金条。这还得感谢启予兄给我的这个收编美差。”
看见商震错愕的表情,刘培扑哧一声笑出声来,随即面色一整,正色说道:“那10根金条,是我刚到天津是宋哲武给我的。当时是不要白不要,要收买我,10根金条太少了。可是当我点检完部队,又同他们几个高级军官深谈后,我的观点大为改变。我们绝对是捡到宝了。”
商震笑道:“你发了财,也不请我,到今天才说,扣你半个月军饷。”
刘培见商震有些心动,忙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去天津看一看,顺便你也可以探探他们的底,这支部队,对我们以后会有大用处。”
商震略一思索,立刻同意。“好,就去天津。他们还没有走?”
“巧了,宋哲武来电说,明天9点他随最后一批部队离开天津,我们明天凌晨出发,到天津还来得及。”
这才有了今天的天津之行。
------------
第四章 商主席的心思(二)
坐在车中的刘培,碰了碰商震。“想什么呢?启予兄。”商震睁开眼,呵呵的笑出声来。“我在想刚才傅宜生说话时的表情,有些酸。哈哈。”商震还是忍不住大笑起来。看着商震像一个得胜的孩子一样兴奋地样子,刘培不禁莞尔。
“对了,固我。”刘培字固我。“刚才傅宜生说的那几个‘好’我理解,捞钱厉害,赚钱也厉害,什么意思,该不会克扣军饷吧?”
刘培斜了商震一眼,翻了商震一个白眼。“我说商主席,这两个月你按18000人的数额一共给了宋哲武36万大洋的军饷。可你知道宋哲武的18000人这两个月的军饷实际是多少吗?90万,是90万!你给的那些全发了都不够。他的一个兵,每月花费要25块,每月发到士兵手中的有5块大洋。而且据我所知,宋哲武的部队没有人敢克扣军饷。宋哲武就更不会了,因为那本来就是他自己的钱。”
商震想了想,自己也笑了。宋哲武用自己家产养活这支部队的事,刘培跟他说过。
“傅宜生的话确实有些酸,他还在生气呢。直鲁联军的那些物资让傅宜生和他的部下很眼红,当时要不是我从中说和,宋哲武出钱给傅宜生的部队全师换了一身新军装,他们都会动手抢。至于赚钱厉害,这宋哲武倒是个经商的奇才。他家的老爷子走时,给他留下几家工厂,每年能赚200多万大洋。”
“200多万大洋!”商震吃惊的长大了嘴。看着商震的表情,刘培不屑的咧了咧嘴角。“去年,上海的几家大染厂联合低价在华北销售,意图挤垮他的染厂。不知这宋哲武用了什么办法,染出的布颜色比别的厂的布色彩鲜亮许多。现在就是提价销售,那些各地的分销商也要排队等。”
看商震张嘴要说话,刘培知道他想说啥,接着说道:“开始我也以为宋哲武手下有能人,可是宋哲武的染厂经理亲口对我说,这染布的秘方是宋哲武亲手制作。那个染厂经理可是在英国学过印染的,对宋哲武佩服的了不得。现在仅染厂每月就能赚30多万。”
“宋哲武一介军人,竟然还懂科技经济知道,看来我是小看他了。”商震望着车外,幽幽的说。
“启予,你看,这就是宋哲武的保安旅,他们的军装颜色特别。”刘培指着车外负责警戒的4连士兵说
而商震则完全被士兵手中的冲锋枪吸引住了。顺着车子的前风挡看去,长长地警戒线足有300多人,一水的冲锋枪,这宋哲武倒是真有钱。
车子到了染厂门前,停了下来,卫士长抢先下车,替商震拉开车门。商震和刘培先后下车。商震首先注意的是,染厂门前站的笔直迎接自己的年轻上校。将近1.8米的身材,一身校官服穿在身上显得精悍有力,标准的军人形象。不由在心里暗叫了一声好。
此刻,宋哲武也在打量自己这位长官,中等身材,微胖的圆脸,要不是一双眼睛闪着军人特有的机警眼神和一身中将军装,冷眼一看,还以为是一个商人。又见到一个历史名人,虽然宋哲武到这个时代已经两年了,可是看到商震还是有些激动。
宋哲武快步跑到商震面前,干净利落的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河北保安读力混成旅旅长宋哲武向商主席致意!”商震挺直了身体,也回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一边仔细打量着宋哲武,一边嘴里连声说好。刘培一见,知道商震跟自己初次见到宋哲武时一样,已经对宋哲武有了好感。打趣的说道:“我这个参谋长也就罢了,商主席可是你的直接长官,总不能连屋也不让进吧。
宋哲武知道刘培看到自己有些失态,在给自己打圆场,又给刘培敬了军礼。对商震说:“哲武初次见到主席,有些失礼,还请主席见谅。主席旅途劳顿,请进去休息。”
“无妨,我们都是军人,不讲那些虚礼。”一边说一边走进院子。一进院子商震不由一怔,与外面由于老百姓的围观有些喧闹不同,院子里整齐静穆的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却没有一点声音,有的只是轻微的呼吸声。
“敬礼,河北保安读力混成旅警卫营全体向商主席致敬,请商主席检阅。”叶长贵啪的一个立正后发出了口令。整齐划一的声音证明这支部队有着良好的训练。看着这些年轻士兵规范标准的动作,和脚下那一百多挺轻重机枪迫击炮。商震又想起了傅作义的话,“军纪好,武器好,训练好。”
商震神情严肃的走到队伍前,分别向南北两侧的士兵方队回礼。在刘培的示意下,宋哲武命令全体原地休息后。引导着商震和刘培进到屋内。请商震和刘培落座,楚风带着三个卫兵进来摆上茶具后退出房间。宋哲武亲手为商震和刘培倒上茶,然后恭敬地垂手立在旁边。宋哲武知道,礼多人不怪,给商震这个自己未来一年来的顶头上司好印象,对自己这支部队会有许多方便。在宋哲武的记忆里,29年8月14曰,国民党中央顺水推舟的接受了阎锡山的假意辞职,任命倾向中央又与阎锡山有隙的商震为山西省主席,徐世昌接任河北省主席。商震一到太原就被阎锡山软禁。
商震对宋哲武的恭敬态度很是满意,拉着宋哲武的手坐下,笑着说:“宋旅长,你的字是文戈吧?”宋哲武起立回答:“是,卑职字文戈。”
“坐,坐。文戈,移防的事还有什么困难?”商震笑着问宋哲武。
“谢谢主席关心,移防的事,经刘参作积极协调,很顺利,今天我和警卫营就开拔。涞源哪里地方有刘参作安排,地方很配合,部队驻地以布置好。”宋哲武已经静下心来,平静的回答。
“听参谋长说,你的几个厂子都要随军迁移,天津这里交通便利,又是北方的第一大商阜,为什么要迁到涞源山区的小县城啊?”
“有两个原因,一是我的部队要靠这几个厂子吃饭,绝不容有失,我在涞源无法兼顾。二是染厂的问题,曰本人开的商社不止一次的找我要买我的印染秘方和工艺。昨天已经开到300万大洋的价格,被我拒绝后,表示以后共给我的坯布要上调价格。曰本人看来是志在必得。厂子放在天津,我无法安心。”
“又是小曰本。”一提到曰本人商震一脸激愤之色。刚刚发生不久的济南惨案让所有的中国人都很愤慨,更不要说商震这样的军人。
看着商震和刘培的表情,宋哲武心想,这个时代的军人不论哪个党派,大多还是有血姓的。
“河北和河南都是棉花产区,为了避免受制于人,我准备在涞源扩建纺织厂。而且,国内化工基础薄弱,哲武对化工稍有研究,还想建一些工厂。”宋哲武继续说道。
“好啊!”一听说宋哲武要在涞源建厂,商震立刻兴奋起来。“文戈啊,自北洋以来,河北战乱不断,百姓受了很多苦。要想让老百姓过得好一点,当务之急一是要兴修水利,稳定农业生产,第二就是要大力发展工商业,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率。增加税收,税收增加了,我这个省主席就可以给我们河北的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
刘培见商震有些跑题,轻轻咳了一声。商震也感觉到这一点,为了掩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文戈,你是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毕业的吧?”“是的。”宋哲武知道商震要转入正题了,回答也小心起来。
商震继续问道:“可你为什么,自建队伍投到张宗昌麾下,而不是加入中央军?以你的留洋背景,在中央军会前途远大的。就是这次你反正加入革命军,在华北也不是仅有晋绥军,而且,即使加入晋绥军也不必舍近求远投到我这里,难道仅仅因为我同盖茨一家有些关系?”
宋哲武知道,商震这是要搞清楚自己对中央的态度,对晋绥军其实就是阎锡山的态度,对商震的态度。这将决定以后商震对自己是打压还是扶持。略一思索宋哲武平静地说:“卑职最初也是想加入中央军,按自己的理念组建一支不输于西方强国的军队,为国防事业做些贡献。可是有两点决定我现在暂时不能加入中央军,一是现在中央军里不是黄埔系的很难得到带兵的机会,非黄埔系也很难有大的发展。二是在中央军里不会给我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是我不能加入中央军的理由。”
商震和刘培专注的听着。宋哲武理了理思绪接着说道:“这次二次北伐,进入河北的有阎锡山的第二集团军,有桂系的第四集团军,有冯玉祥的第三集团军。”
宋哲武在提到阎锡山时没有称阎长官,而是很不恭敬的直呼其名。商震和刘培不由得对视一眼。宋哲武装作没看到,继续说道:“西北军战斗力强,但是太穷。我这样给自己的部队大把花钱的财主在哪里会很尴尬。”说到这里,宋哲武自嘲的笑了笑。“所以,也不能加入第三集团军。”
“第四集团军的两位统帅在军事上很有谋略,对部下也很宽容,应该最适合我。可是桂系以老家广西为根本,于广东同气连枝。进而控两湖,进华北。30多万大军,分布在从南到北数省之地。长此以往,必不为中央所容。加入第四集团军很危险,所以我只能选晋绥军。”
宋哲武关于第四集团军的说法,让两人很震惊。一直没说话的刘培说:“文戈,你这话有些耸人听闻了吧。不要说现在三个集团军都服从中央的命令,即使退一步说,中央真要解决桂系。二.四两军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肯定不会帮助中央军打桂系的。桂系以广西为后援,在两湖重兵云集,在华北还有10万大军。真要打起来,谁胜谁负还不好说呢。”
商震微微点头,他也觉得宋哲武有些危言耸听。
宋哲武淡定的一笑,说道:“参作只看到桂系表面风光,其实两湖的桂系人马也不是铁板一块,大派系中还有小派,虽是重兵云集却未必同心同德。再说白崇禧在华北的部队,李品仙和廖磊的两个军都是收编的的原唐生智的人马,都是三湘子弟。白崇禧人在河北还看着西北。这次为应对裁军案,就提出实边方案,要带兵10万去疆省,更是让蒋委员长不放心。一旦有事,只要有中央的支持,只需唐生智登高一呼,桂系在华北的军队就会烟消云散。到时,中央就可以发开手脚,全力对付武汉方面,如果策略得当,也许不用中央动用一兵一卒,就可解决武汉问题,在对付广西偏居一偶的桂系易如反掌。”
宋哲武的一席话,让商震和刘培非常震撼。按照宋哲武的推断,蒋委员长真要对付桂系,貌似强大无比的桂系根本不堪一击,很有可能桂系就此一蹶不振,甚至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虽然感觉上在现今的局面下,这种情形不易出现。可是,理智告诉他们,宋哲武的推断非常有道理,如果南京的蒋委员长真的要支持下野的唐生智出山对付桂系,桂系在华北的势力必将不能存在。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5050
15051
15052
15053
15054
15055
15056
15057
15058
15059
15060
15061
15062
15063
15064
15065
15066
15067
15068
15069
15070
15071
15072
15073
15074
15075
15076
15077
15078
15079
15080
15081
15082
15083
15084
15085
15086
15087
15088
15089
15090
15091
15092
15093
15094
15095
15096
15097
15098
15099
15100
15101
15102
15103
15104
15105
15106
15107
15108
15109
15110
15111
15112
15113
15114
15115
15116
15117
15118
15119
15120
15121
15122
15123
15124
15125
15126
15127
15128
15129
15130
15131
15132
15133
15134
15135
15136
15137
15138
15139
15140
15141
15142
15143
15144
15145
15146
15147
15148
1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