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向北看去,视野极为开阔。由于这里方圆几百公里,包括苏联境内,几乎没有任何工业,这里的空气质量极好,一百多公里外的景物都能尽收眼底。从这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世界上最大最深的足有六百多公里长、最深处有1680多米以上、被誉为地球之井和西伯利亚蓝眼睛、蕴藏着地球上1/5淡水资源的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那湛蓝湛蓝的水面,确实像极了一只闪着蓝色奇异光彩的眼睛,在仰望着同样湛蓝得迷人的北方的天空。

    北面苏联境内的地形要比北蒙这面低矮一些,除了一条蜿蜒的公路和间或在林海中的小块草原可以看清楚外,不管是山峰还是丘陵,都被郁郁葱葱的寒带树木覆盖的严严实实。

    一条土黄色的简易公路从苏联境内蜿蜒着从山脚下经过,一直伸向南方一百多公里外的北蒙首府库伦。

    发源于北蒙境内杭爱山的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闪着银光在山脚下交汇,然后,又浩浩荡荡地流进苏联境内,它们最终会注入贝加尔湖,是贝加尔湖一条非常重要的水源补给河流。

    在距两条河流的交汇点不远处的一座一百多米高的山丘上,一排水泥挂面的石砌平房上,飘荡着一面青天白曰旗,这是这边境上唯一有人类活动的标志。只不过,出了阵阵松涛和偶尔传来的鸟鸣,那里看不到任何人在活动。

    整个边境线上,都笼罩在一种奇异的美丽和宁静之中。

    “这里真是太美了!”

    在山峰上的木屋里,面向北方的两个观察孔前各架着一架高倍数大型望远镜,在东侧望远镜前,双眼紧贴望远镜观察的一个第四路军少校,面对着视野中这静美绝伦的景色忍不住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这少校是三十九军特种大队的侦查参谋王杰。

    自从上次太原整编后,原第四路军特种大队除保留了一支一千二百人的精锐之中的精锐部队外,其他人员都下派到各军,以这些人为基础,组建各军直属的特种大队。这次,王杰是奉命率领一个小分队,携带电台和观测设备,秘密潜到边境,执行侦查观测任务的。

    除王杰外,屋子里还有两个正在观察的战士,以及一个年轻中尉。

    中尉是骑兵军的蒙族军官巴特尔,是专为执行这次任务抽调过来的。

    此刻巴特尔也正望着北方那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以及北方更遥远的无边无际的大草原在出神。

    听到王杰的赞叹,巴特尔感慨地说:“这里的确非常非常的美。如果再向北,那里还要更美。如果是夏季,那里到处是一望无际的银色青翠的白桦林和碧绿的大草原。”

    “草原上有成群成群的驯鹿、黄羊和矮马在奔跑,那里的猎人们的主要食物就是那取之无尽的驯鹿和黄羊。遍布草原的北极狐,更是比北蒙草原上的野兔还要多。”

    “哦?巴特尔,你去过苏联境内?”

    王杰双眼离开观察镜,问巴特尔。

    巴特尔略有些伤感地说:“我倒是没去过,这些都是听我爷爷说的,我的祖先就生活在那里。后来俄国人逐渐东侵,来到了那里,我的先人也曾经奋起抵抗,最后不得已才南迁到了北蒙。”

    王杰沉默了片刻,对巴特尔说:“我在太原时,总司令在出征誓师大会上曾经说过:西伯利亚这个名称来自古突厥语,意思就是“宁静的土地。它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迄太平洋,北临北冰洋,总面积有1276万平方千米,比我们现在的国土面积还要大。八百多年前就是元朝的领土,属于岭北行省和辽阳行省管辖。五百多年前我国的明代时,这片宁静的土地才被俄国人打破了宁静,沙俄越过乌拉尔山脉,开始逐渐侵占了我们的这片国土。”

    “总司令说,西伯利亚不仅地上富饶美丽,地下更是蕴藏着无尽的矿藏,整个西伯利亚的地下蕴藏的矿藏总价值估计会有上百万亿,甚至也可能是数百万亿。总司令说了,西伯利亚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我们迟早是要收回的。总司令说话一向算数,请你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第四路军会打到乌拉尔山脉,你一定会回到你的家乡的。”

    巴特尔恨恨地点头说:“我相信总司令的话,我一定会回到我的祖先生活过得那块土地上,到时候,我请你吃烤黄羊。”

    “好!我们一言为定。”

    王杰笑着拍拍巴特尔的肩膀,然后又收起笑容,看着北方说:“按照军部的消息,苏军这一两天恐怕就会发动对北蒙的进攻,我们得先挺过这一关再说。”

    又问巴特尔道:“我们的给养现在储存了多少?”

    “如果省着点用,应该够我们小分队两个月的用量。”

    巴特尔脸色有些阴郁地说。

    两个月的量确实是少了点,这次据说苏军动用了四十多万的部队,这场大战恐怕不会在短时间内就打完的。不过,作为小分队的队长,王杰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表现出他自己的担心的,那样会影响大家的士气。

    王杰安慰巴特尔道:“没关系,补给队还会不断给我们运送物资的。”

    巴特尔摇摇头说:“队长,你对北蒙的气候不了解。”

    巴特尔略有些忧郁地解释说:“北蒙这里,尤其是北部山区,进入十月中下旬,就有可能下雪,十一月后,更经常有暴风雪,一旦下暴风雪,上山的道路就会被掩埋,给养队是上不来的。”

    “巴特尔说的对。”

    一个身穿便服的戴眼镜的中年人从套间里走了出来。

    这个中年人叫黄应欢,他原是竺可桢任所长的南京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的研究院,现在担任北方边防长官公署研究院下属的北方气象研究所所长。这次是来指导他随队观测气象的两名学生安置仪器来的。

    王杰和巴特尔知道黄应欢在清华担任过教授,是个有学问的人,对他很是尊重。王杰笑着问黄应欢:“黄所长,你也了解北蒙的气候?”

    黄应欢点头说:“我这次来北蒙设置气象观测站,观测预报北蒙天气,不了解北蒙的气象历史资料怎么能行。”

    “北蒙冬季寒冷而漫长,全年最冷的是一月,平均气温在-30℃至-15℃,最低气温甚至可以达到-40℃,并伴有大风雪;春季和秋季短促,并常有突发姓天气变化,如昨天上午还是秋高气爽,下午就狂风大作,下起大雪。在冬季暴风雪尤其大,常常造成雪灾。如果下起暴风雪,给养是送不上来的。”

    王杰思考了一下说:“我一会给军部发报,要求军部尽快再给我们送来一批给养。”

    接着有有些担心地说:“黄所长,苏军随时可能入侵,你要赶快离开这里。”

    黄应欢笑着摆摆手说:“没关系,苏军入侵北蒙只会沿大路和河谷进军,我还要到西面山区选点建站,在山区是不会遇到苏军的。而且,我马上就要走了,研究所人员和护送我们的小分队还在山下等着我呢,我这是来和你们搞别的。”

    送走了黄应欢,王杰和巴特尔刚进木屋,就听正在观测的战士大喊:“有情况!”

    (未完待续)
------------

第四百七十九章 抗战边境(二)

    王杰一步跨到观察位子,双眼紧贴到战士刚刚让开的望远镜上,顺着战士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遥远北方的天空上,在苏联境内的乌兰乌德机场方向,正在升起大片的小黑点。

    北方机械装备公司光学所在挖来的德国蔡司公司的工程师的帮助下,生产出的高倍望远镜姓能非常好,望远镜视野中,在蔚蓝的天空映衬下景物十分清晰。

    黑点越来越多,它们在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开始一群一群地向着南方快速移动过来。

    另一架望远镜前观察的战士也有些紧张地大声喊道:“苏军维德里诺机场也有大批飞机起飞,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是苏军飞机,马上给军部发报。”

    王杰头也不抬地大声命令:“大批苏军飞机从苏联境内乌兰乌德和维德里诺机场起飞,方向北蒙,飞机数量和机种待后详查再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0014 30015 30016 30017 30018 30019 30020 30021 30022 30023 30024 30025 30026 30027 30028 30029 30030 30031 30032 30033 30034 30035 30036 30037 30038 30039 30040 30041 30042 30043 30044 30045 30046 30047 30048 30049 30050 30051 30052 30053 30054 30055 30056 30057 30058 30059 30060 30061 30062 30063 30064 30065 30066 30067 30068 30069 30070 30071 30072 30073 30074 30075 30076 30077 30078 30079 30080 30081 30082 30083 30084 30085 30086 30087 30088 30089 30090 30091 30092 30093 30094 30095 30096 30097 30098 30099 30100 30101 30102 30103 30104 30105 30106 30107 30108 30109 30110 30111 30112 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