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再次问道“扬州亦有蛮人,且数量比之荆州更甚,若调蛮越将军入荆州,扬州又当如何?”
“是故,臣才言此计乃是解决局部之策,并非大局之策。”
贾诩顿了顿,随即接着说道“陛下,在荆州刺史王睿的奏折中,不难发现此次蛮乱有汉人插手其中,不然蛮人是想不出如此一环扣一环的计策的。”
“蛮人欲挖地道入西陵,此计若成,则江夏郡之四一皆为蛮人所占,届时朝廷再想夺回西陵,则非短时可下。”
“蛮人夜袭荆州州兵援军,乃是为了给予荆州州兵之心理威慑,更是为了使其疏忽两道河湾之险。若非楼船校尉提前言出,荆州刺史王睿谨慎,派出军司马黄忠前往,想必荆州州兵已然在两道河湾中损失惨重了。”
“再者,若非军司马黄忠误打误撞,抢先攻打了第一道河湾埋伏之蛮兵,未知第二道河湾之埋伏蛮兵,想来荆州州兵已然陷入进退两难之地。”
刘宏闻言不解的问道“这是为何?文和前面所言,朕尚知缘由,若非黄忠前线攻击第一道河湾埋伏之蛮兵,其必陷入进退两难之地,朕却是不知为何?”
“陛下,若等荆州州兵大军至第一道河湾之时,已是白昼,那是蛮人比会有所准备,那是只需第二道河湾派遣一部前往相助,那么进,荆州州兵无法攻下蛮人之营寨,退,四周亦是未有安营之所,如此岂不是陷入进退两难之地?”
刘宏闻言恍然大悟,没错,黄忠夜袭,便是占了出其不意的优势,原本蛮人将地利优势的第一道河湾,驻防三千蛮兵。不过是为了让荆州州兵忽略第二道河湾的埋伏而已,如今却成为了一大败笔。
贾诩见刘宏已然明白了此中利害,便接着说道“是故,若非几番误打误撞,荆州州兵早已损失惨重,无法增援西陵了。然而西陵地理位置何其重要?朝廷岂会不加理会?”
“然而,若要救援西陵,那么扬州的蛮越将军董卓与扬州刺史臧旻麾下的兵士,便是最好的选择。可是一旦将此二人任何一人,调离扬州,扬州便会大乱。”
“这又是为何?”
“陛下,臣斗胆一问,陛下将扬州刺史臧旻派往扬州是为何?”贾诩微微行礼道。
刘宏闻言暗道“自然是为了防备许生了,不对,贾诩不会无缘无故提及此事,臧旻是防备许生的。董卓是防备蛮人的,而此时蛮人叛乱,扬州之兵一旦调离,扬州必乱,如此说来,许生与蛮人叛乱有关?”
想到这里,刘宏当即惊出一身冷汗,若是如此,那么许生的这一盘棋不可谓不大,一旦其计划顺利实施,那么整个南方皆会乱作一团,到那时,自己什么也不用干了,一心一意的平定南方叛乱吧!
不过,随即刘宏心中又有了新的疑惑,许生布置如此大的局,难道其就如此自信,扬州世家,皆会为其所有吗?
想不通的刘宏,便将这个问题说了出来。
贾诩闻言立马回答道“陛下,您之前的恩科与裁撤私兵二事,虽然是您凭借剪除宦官与外戚的威势,强力而行。然而毕竟令世家产生了一丝威胁感,这时许生的出头,虽然不会使扬州世家全然反叛,至少除了少数忠心世家之外,余者皆会中立,待价而沽。”
原来如此,难怪许生布下如此大的棋局,而不怕为他人做嫁衣。
刘宏想通此处后,便问道“既然如此,文和可能找出破解之法?”
贾诩再次摇头道“陛下,臣却是未曾想出破解之法。”
刘宏暗想“这贾诩已经可以说是汉末时期的顶级谋士了,为何他也没有办法,难不成这真的是一个死局吗?”
贾诩看着刘宏的脸色,便知道了刘宏的担忧,虽然刘宏此时已经能做到了泰山崩于顶,而面不改色了。但是与刘宏长期接触的贾诩还是能够看出刘宏的心思。
然而贾诩虽然知道刘宏的为难,但是此事,贾羽亦是想不出完全之策。
ps:对不起,更新晚了,今天和明天只有一更,不做要出趟门,明天的那一章不做会在网吧里面写,所以更新时间不确定。
对不起,希望大家谅解,不过等后天不做回来了,便会开始补更的。推荐期间,不做还没有食言过哦!
------------
第八十一章 先顾眼前
虽然有着万千顾虑,然而军情如火,毕竟将此事送往洛阳,一个往返便浪费了十天,要知道西陵城已经被蛮人攻打半月之久了,因此只能先顾眼前了。
于是刘宏当即下旨道“命蛮越将军董卓及麾下两万汉军入荆州,助荆州刺史王睿平定蛮乱。”
随即刘宏便让贾诩退下了。
待贾诩退下后,刘宏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头一次,刘宏对自己的年龄不满意。
如果此时刘宏三十余岁的话,那么刘宏便可以命太子监国,再选两位信得过的大臣辅佐。刘宏便可以安心离开洛阳亲征了。
刘宏相信就算扬州世家动了些,不该动的心思,然而只要刘宏亲临,那么那些世家一定会上赶着表忠心。如此一来,大局必定。
然而此时刘宏却是无法亲征,甚至长时间离开洛阳都不行,因为朝廷还未完全稳定,若是此时刘宏离开洛阳,那么想必刘宏前脚刚走,后脚洛阳就会出乱子。
就好比后世某国的国家领导人,刚刚担任总统的职位,并为如之前的总统一般,抓军权,抓民心,反而是立即出国访问,结果刚刚出去两天,国内便发生了政变,这个外交总统就再也回不去了。
刘宏可不想和后世那个外交总统一般,毕竟汉室虽根深蒂固,但是亦非无反叛势力。
毕竟华夏历史上皇位最正的便是大明朝,虽然大明朝有万般不是,但是其开国皇帝朱元璋毕竟是打跑了外族,夺得的天下。
若非清朝攻入,明朝即便是再大的农民起义,怕也无法推翻。
想到这些刘宏不禁再次一叹,如今的刘宏虽然享有无上的权力,却犹如困于笼中的金丝鸟一般。
随后刘宏又不禁看向南方,若是一个处理不好,恐怕将会动摇汉室根基。
想到这里,刘宏当即书写了一封告诫信,命人快马送往扬州刺史臧旻手中。
“臧旻,希望你不会令朕失望啊!”刘宏喃喃道。
随即刘宏道“传太傅,太尉,司空。”
“诺”
李浩低声应了一声诺,便急忙下去传旨了。
一刻钟后,太傅胡广,太尉刘钜,司空李咸三人一同来到了刘宏寝宫偏殿。
三人进入大殿后,见刘宏正在大殿一旁盯着大汉的地图,便行礼道“拜见陛下。”
刘宏好似未听到一般,依然看着大汉的地图,连动都未动一下。
三人见此不敢妄动,皆保持俯身行礼的姿势,然而却是互相看了一眼,想知道为何刘宏会如此,要知道平时刘宏可不会这般晾着大臣,除非是对其表示不满。
过了一会,刘宏才缓缓的回头道“三位爱卿免礼。”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4104
24105
24106
24107
24108
24109
24110
24111
24112
24113
24114
24115
24116
24117
24118
24119
24120
24121
24122
24123
24124
24125
24126
24127
24128
24129
24130
24131
24132
24133
24134
24135
24136
24137
24138
24139
24140
24141
24142
24143
24144
24145
24146
24147
24148
24149
24150
24151
24152
24153
24154
24155
24156
24157
24158
24159
24160
24161
24162
24163
24164
24165
24166
24167
24168
24169
24170
24171
24172
24173
24174
24175
24176
24177
24178
24179
24180
24181
24182
24183
24184
24185
24186
24187
24188
24189
24190
24191
24192
24193
24194
24195
24196
24197
24198
24199
24200
24201
24202
2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