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在刘宏身边小声道“陛下,您都站了半个时辰了。”
刘宏回头道“传旨,董宠为一己之怨妄自毁城,致使百姓流离失所,罪不可赦,然其开疆有功,功过相抵,加封其食邑三千户。余者各有封赏。”
“高句丽长庆以南此后为大汉疆域,设汉州,郡级划分以及一应官员,随后下发,此前由北伐军主帅后将军董宠暂时统领汉州一切军政要务。”
“命南越校尉董卓即刻回师汉州,暂归北伐军麾下,命兵部优先补充南越军兵员,南越军所存人员皆提升一级。”
随着刘宏的圣旨下发,满朝文武顿时将董宠的事情抛向一旁。
笑话,现如今一个州的官员等着各派分配,谁还惦记着董宠那点事情啊!
这些文武大臣有几个不知道,董宠所为的真实目的啊!不说别的,单说那四十亿钱财便足以让这些人闭嘴。
然而这毕竟与儒家思想相悖,若是不反应一下的话,如何保持其大儒形象?
现在刘宏给了他们一个台阶,一个充满诱惑的台阶,除了几个太学的老古板外,其余的人全都参与到了这个巨大的利益分配之中。
就在那些老古板想要继续闹事的时候,刘宏一道“汉州之民,皆需推行汉学。”的圣旨,顿时让这些老古板转变了态度,毕竟教化万民,可是儒家的至上理念。
就这样,一切都朝好的方向行进着。
------------
第一三三章 杂事
建宁三年五月一曰,刘宏与众朝臣商议汉州化郡以及一众官员的任命。
最终经过商议,决定将汉州即原高句丽长庆以南,分为三个郡,管水以东为盖郡,因以盖马山防御沃沮国方面的敌人而得名。
剩下的两郡,则是由原高句丽国都为分界,以北为然郡,因然城不仅防御着夫余国,亦可防御草原之上的鲜卑人,虽然此时幽州以北,几乎没有鲜卑人的存在了。
原高句丽国都以南为锦州郡,因毗邻辽东郡,最为安全。是故汉州之治所亦是放在了锦州。
不过这锦州城,如今正在建设当中,锦州城紧邻管水,在原高句丽国都以南,为汉州的中心。
汉州刺史乃是右将军张焕,用张焕这么一个秩中两千石的将领,去担任一个秩两千石的刺史,明显是降了一格。
于是刘宏便命右将军张焕为汉州大都督,总领汉州军政,兼任汉州刺史。
当刘宏提出大都督的官职时,满朝文武皆是一愣,随后刘宏解释道“大都督,无秩,乃是总领军政之职务,具体职权由朝廷任命。”
刘宏这话一出来,百官顿时明白了,不过是为总领军政创建出的名头而已。
当然了,这总领军政可不是统领北伐军,毕竟这北伐军可是如今大汉朝绝对的精锐。
刘宏从兵部调拨了十万大军,组建了临时的汉州州郡兵,待大军至汉州时,除南越军外皆回师洛阳。
董卓虽然没能回到洛阳,但是却也得到了一个长庆亭侯的侯爵,也算是安抚了董卓。
汉州刺史的人选确定了,这些百官便纷纷顶上了三个郡守之职位,不过众人最在意的还是锦州郡郡守,毕竟这个郡几乎远离战乱。
不像其余两个郡,而且盖郡还是一旦战争爆发的前线,谁也不会觉得,高句丽的国主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灭国而无动于衷。
虽然此时高句丽的大军正在攻打沃沮国,但是谁都知道,一旦高句丽缓过来,定会来一场生死反扑。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锦州郡郡守由有州郡任职经验的杨彪担任,杨彪,字文先,二十八岁,内阁阁员、光禄勋、兵部尚书杨赐之子。
然而若是将杨彪看成司隶一系的,那便大错特错了,杨彪与王允一样是难得的出身世家,却忠心汉室之人。
这到不是言其赞同消减世家,只不过是在世家与汉室相比下,其更忠心汉室,也可以说其知道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
总之,刘宏对杨彪担任锦州郡郡守一职,还是比较满意的。
然郡郡守则是由原北地太守夏育担任,夏育原是段颎部下,后迁北地太守。可以说这夏育是帝党的人,因为这凉州出身的将领可以算作是刘宏帝党内部的一个小派系。
盖郡郡守是刘宏最为重视的,最后刘宏干脆乾纲独断,迁永昌太守曹鸾任盖郡太守,迁孙坚为郡尉,许攸为盖郡随军参谋。
这是刘宏登基亲政以来,少有的几次涉及郡尉的任命。
经过长时间的征战,占据夫余国大半的鲜卑人亦是疲惫不堪,再加上如今奴隶大军比正规军多的尴尬,是故鲜卑大军开始消化战力品了。
夫余国此时依然与挹娄激战不已,而高句丽逃亡国主,则是率大军与沃沮国交战,意图东山再起。
因此半年内,汉州皆可不必担忧外患袭,是故汉州进入了大建设的时期。
不但要推行汉化,还要重新丈量土地,因汉州一年多半是寒冷无比,是故盛夏难得的种植季节,汉州的官员可不想错过,是故整个汉州的官员全都忙的热火朝天。
这到不是说这些官员有多爱民如子,而是他们知道刘宏对着汉州寄予了多大的希望,若是没能达到刘宏心里的数据,这些官员全都要遭殃,没人怀疑这一点。
除了汉州外,就只有青州依旧不平静,大汉其余州郡,皆是进入了平稳的发展轨道。
建宁三年五月四曰,青州东莱郡黄县。
黄县县令曹艹正一脸黑气的看着眼前的一名县丞,这名县丞乃是当地豪强之子。
因此一直未曾将历任县令放在眼里,而且其家中在黄县亦是小有势力,是故在刘据反叛之时,亦是安然无恙。
曹艹咬牙切齿的说道“尔身为县丞,竟然不知几曰来,所派发之米粮为几何?”
“县令,下官确实不知。”
县丞很是守礼的,先是微微一礼,随即才回答道。
若是不看县丞那鼻孔朝天的样子,曹艹亦是会认为这县丞是个守礼知趣之人,然而现在曹艹只知道,若是不将此人办了,自己在黄县什么也干不了。
随即曹艹平息了心中怒火,笑道“既然如此,本官自去查探。”
说完话,曹艹便离开了县衙。
县丞看着曹艹离去的背影,不屑的撇了撇嘴,“哼,不过一稚子,皇帝竟然将这么一个无知之人,放到了这黄县,真是昏庸至极。”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763
14764
14765
14766
14767
14768
14769
14770
14771
14772
14773
14774
14775
14776
14777
14778
14779
14780
14781
14782
14783
14784
14785
14786
14787
14788
14789
14790
14791
14792
14793
14794
14795
14796
14797
14798
14799
14800
14801
14802
14803
14804
14805
14806
14807
14808
14809
14810
14811
14812
14813
14814
14815
14816
14817
14818
14819
14820
14821
14822
14823
14824
14825
14826
14827
14828
14829
14830
14831
14832
14833
14834
14835
14836
14837
14838
14839
14840
14841
14842
14843
14844
14845
14846
14847
14848
14849
14850
14851
14852
14853
14854
14855
14856
14857
14858
14859
14860
14861
14862